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社会信息化背景、城市圈发展背景和媒介生态背景的影响下,武汉城市圈内媒介融合势在必行。由于利益分争和行政干预,目前圈内传媒融合主要呈现出“合纵”与“连横”两种模式,即以“武汉城市圈报业联盟”为代表的“连横”模式,以“武汉城市圈新闻协作机制”为代表的“合纵”模式。但是,这些只是传媒融合的初级阶段,圈内传媒融合的目标是“合纵”与“连横”的和谐统一、一体联动,并以数字和网络为依托,最终打造出一个跨媒体综合平台。  相似文献   

2.
“影响力经济”这一概念,被用以揭示传媒产业区别于其它产业的独特经济规律,引起学界广泛关注。有学者对其能否“成为对传媒经济本质的有效解释”和“特定倾向性”提出质疑。本文认为“影响力经济”是对传媒产业经济本质的揭示,属于传媒经济学的论域,质疑者呼吁传媒道德责任而批判单纯效益观念,属于传媒政治经济学的论域,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范式,各有其价值,具有不可通约性。不同论域的话题放在同一层面讨论,应该承认其存在的合理性,寻找一个更宽广、更具通约性的知识共同体,共设前提,在对话中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3.
关于传媒伦理问题的制度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说人的自利性和“经济人”的理性为传媒主体选择不道德行为提供了潜在的可能的话,那么传媒制度是传媒主体选择不道德行为的主要决定力量。其中,传媒政治经济制度的失衡和传媒伦理制度的有效供给不足或约束软化,是传媒伦理问题得以存在和延伸的主要制度学成因。在传媒制度的规约下,传媒主体选择不道德行为的“风险”在大于“收益”时,传媒的伦理问题会大大减少,而其“风险”在小于“收益”时,传媒的伦理问题会大大增加。这是传媒主体利益最大化追求与传媒制度失衡或约束软化等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传媒领域实施道德“立法”,是消解传媒伦理问题的一条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传媒技术的日益发展 ,如何处理网络传媒与传统传媒的关系已成为当今传媒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在分析网络传媒和传统传媒关系的基础上 ,阐释了大学传媒跨传媒整合的必要与必然 ,并提出了大学传媒整合的基本原则 ,指出整合的关键问题是在认同大学新闻群体特性的前提下确定哪种传媒形式应作为跨传媒系统的新闻“母体”。同时构想了两种整合模型 ,并具体设计出一个以成熟网络传媒为“母体”的大学传媒整合系统  相似文献   

5.
传媒是增进两岸政治互信的桥梁.由于当前两岸关系既共处于和平发展的同一开放系统,又受彼此相对独立子系统的制约,两岸关系视域下的传媒角色因而呈现出复杂面向:其一,它作为“信息”,表现出“建构真实”的力量;其二,它作为“资本”,推动着两岸共同市场的整合;其三,它作为“意识形态”,是两岸政局与体制的符号化象征;其四,它作为“交往环境”,架构出两岸双边对话的共同意义空间.作为文化、经济、政治三者力量相互牵制的“中间地带”,两岸视域下的传媒被赋予了多重角色,同时面临着功能实践上的困惑.为突破这一困境,我们可以进一步从实现两岸均等传播权利、优化两岸传媒共同市场、探索两岸意识形态对话空间、深化两岸命运共同体内涵等方面开拓传媒在两岸交往中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面对现代传媒技术和大众文化对传统文学的冲击和合围,“文学是否因此而终结”逐渐成为了备受文艺学界关注的一个问题。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对文学与传媒的关系做出了一种辩证的阐释,进而给出了文学与传媒“互动而非对抗”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邱焕星 《东方论坛》2008,(6):127-127
“将现代传媒引入文学研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学术现象。这既是近年来学术研究新的增长点,也可以看作为学术界的一种自救行为”,周海波教授的新著《传媒时代的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这句简明扼要的开篇词点出了学术界目前面临售勺困境。如果说传媒研究是现代文学研究的一种自救行为,那么《传媒时代的文学》则应算是作者针对当下传媒研究的困境来寻求突破的一个自救行为。  相似文献   

8.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是沪上数一数二的传媒集团,每年进入SMG实习的高校学子擢发难数,SMG同时也被称为传媒行业的“黄埔军校”——是学习经验的好地方,但最后都要另谋他就。就是这个门槛颇高的传媒集团,却选择了中专学历的蒋博妤。  相似文献   

9.
当调查统计数据应用于传媒行业,浮现“传媒业为什么要引入调查统计数据?…‘抽样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如何?…‘如何正确地认识和使用调查统计数据?”等常见的调查统计数据应用问题。传媒业弓I入调查统计数据具有重要意义,调查统计数据应用在传媒业中的关键在于需要满足“了解市场现状”、“掌握市场发展动向”、“进行广告业务扩展和管理”、“进行媒介内部管理”等需求。同时,传媒行业应用调查统计数据时,也可能存在“不指明数据采集的来源”、“简单相加求平均数”、“用平均数表示整体状况”等误解误用数据的现象,为减少对数据的误解误用,传媒行业工作者应该“学些调查统计知识”、“明确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新闻改革和产业化、集团化背景下逐渐走向市场的中国媒介,虽然在经济上与国家财政“断了奶”,但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其体制上仍然带有浓厚的行政事业色彩,严重阻碍和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在行政权力主导下的传媒市场是竞争不充分的垄断和封闭市场,不仅对外开放有限,而且也基本不允许民间和外国资本进入;传媒定性由单一走向多元,回归其本质属性,使受众成为新闻改革的最大受益者,但同时存在的受众本位观念的建而不立,又为中国传媒的未来发展埋下了隐忧。  相似文献   

11.
传媒研究的文化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研究是20世纪中后期以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思潮,其源于时代变迁引起的社会生活的转型与文化自身的变化。无论从什么意义上看,现代文化总是与传媒密不可分,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传媒文化的概念充分体现了这一关系。因此,传媒研究的文化转向势在必行,这种转向打破了传统学科的界限,为传播和媒介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野和研究方法,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究传媒文本背后的权力关系,使传媒研究从“工具理性”转向“价值理性”。  相似文献   

12.
评弹与传媒的互动是评弹自身艺术不断革新以及与现实紧密联系的体现。评弹文化要“活态传承”下去,其与传媒的沟通、互融、互动必不可少。但目前评弹与传媒的结合仍存在诸如评弹作为题材进入传媒的创意不足、评弹和传媒结合的人才不足、评弹界对传媒尚存隔膜、本土传媒影响力有限等缺憾。惟有政府搭建平台、本土传媒加强建设、传媒创意推陈出新、大力培养“传媒+评弹”的双核人才、评弹人主动贴近传媒,方能推动评弹文化通过传媒向广域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新闻传潘研究的不断深入,《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起开办“长江传媒论坛”栏目,得到了广大新闻传媒研究者的大力支持。“长江传媒论坛”栏目特面向广大作者、读者征稿。  相似文献   

14.
一直以来,传统媒体居于信息高位,趋于“嫌贫爱富”,使传媒歧视成为传媒生态中的一大渍点,为人诟病。数字化浪潮下,自媒体同样也触及到了这一敏感地带。笔者力图从倒逼与重构两方面试述在传媒歧视方面,自媒体带来的正负效应。  相似文献   

15.
进入新世纪,得益于高新技术的武装,大众传媒的功能愈来愈强大,影响愈来愈深远,传媒研究也开始在思考更深刻更本质的东西———从比新闻、比政治更广泛的文化视角透视传媒,以充分揭示传媒的文化渊源,张扬传媒的文化个性。青年学者张福平的新著《文化传媒》正是这方面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该书深刻诠释了传媒与文化的关系,研究了大众传媒作为政权的“喉舌”与作为社会的公共空间之双重功能,并将传媒制品的品格优劣归根于传媒人品格之高下,呼吁传媒人应置身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这六种文化的“立交桥”上,从文化个性和文化共性上把握其本质、消化其精髓、吸收其营养,以便具有更高的文化品位,从而对文化负责、对社会复命。  相似文献   

16.
武汉城市圈期刊传媒的融合,不仅有利于圈内期刊自身的发展壮大,而且还可以有效提升城市圈学术信息化水平。圈内期刊的融合,有着深刻的社会信息化背景、城市圈发展背景、国际期刊发展背景、期刊自身的生态图景和资源背景,是武汉城市圈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7.
晓元 《湘潭工学院学报》2006,9(4):F0003-F0003
现代传媒业的发展已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以互联网为引擎的电子媒体的发展.彻底改变了原有的媒介生态。现今人类实际上已生活在两个世界:一个是真实的现实世界,一个是虚幻的“媒介世界”。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传媒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现代传媒的这种霸权,已对目前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如何恰当评价传媒的社会功能.关注由传媒所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近年来逐渐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媒介产业的现实发展与未来趋势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简要地描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众传播业发展的基本轨迹 ,探讨了我国媒介业生存法则的变迁 ,强调了有效地占有当前的传播市场对于主流传媒的极其重要性 ,提出了在现阶段传媒产业的发展中 ,知道“在哪做”和知道“做什么”是比知道“怎么做”更重要的战略思考 ,并就什么样的媒体投资才是有效的这一我国媒体产业现实发展的关键问题做出了自己的判断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的介入,与传统艺术相比,接受者在视听传媒艺术的感知过程中,逐步从“静观默照”的欣赏走向体验“变动不羁的惊颤”。从“静观默照”到“流动惊颤”转变的因素,大致可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整体的角度来看,人类已从稳定式生存走向流动式生存;从个体的角度来看,体验声画流转的“连续性”以及“惊颤感”是一种人的心理和欲望需要。同时,伴随着这一过程,在接受目的上,接受者也在逐步从纯粹的“非功利审美”普遍走向追求“快感审美”。狭义上的“追求快感”是通过满足接受者单纯的生理、感官和相关欲望而实现,是带有世俗层面物质功利色彩的,而不是纯粹依靠对审美对象本身的艺术兴趣进行的审美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消费逻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传媒艺术的社会干预功能也应被唤起以保障快感处于一种“适度”的状态。在未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扩展现实技术的发展及相应艺术形态的呈现,既会极度增加体验“变动不羁的惊颤”的程度,也可能让“静观默照”的体验感受部分回归。  相似文献   

20.
试论“传媒假事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丹尼尔·布尔斯廷提出的“假事件”概念的基础上,本文将由传媒公开策划并作为新闻进行报道的事件或公共关系活动称为“传媒假事件”。“传媒假事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消息来源和报道者的重合、隐藏的动机、导演事件、事件媒介化、暧昧的真实。从理论上厘清“传媒假事件”的面貌,有助于在这方面形成新闻工作的职业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