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9 毫秒
1.
德育从本质上讲是为了影响人、发展人的心性品质,其出发点是人,落脚点也是人。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只注重教育者的主体性,忽略了作为主体的幼儿的主体性。通过分析发现,幼儿德育要回归其主体性,德育内容要源于幼儿生活,德育过程要遵循幼儿生活的逻辑,德育目标要兼顾幼儿和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是人,是具体的、活动的、现实的人。身体是人的本源性基础,具有本体性价值,以身育德是幼儿德育 该有的思路:首先对当下幼儿德育中身体缺位导致的“知识化”“外在化”“虚假化”的现实困境进行反思,诉求身体的价值与意 义;再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三个构成要素出发分析道德经验的身体维度,为幼儿德育提供身体层面的指向;最后在 身体观照下从关怀身体、通过身体、回归身体三个层面思考幼儿德育的可能路径,落实德育为先的教育任务。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引发了幼儿道德教育变革的重大历史契机,幼儿道德教育逐渐摆脱政治化、成人化、教条化阴影,向幼儿的道德主体性和生活世界回归,更加注重幼儿主体价值和社会性发展意义,以培养幼儿独立人格和道德生命为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4.
道德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核心和一个根本性的维度,它在德育中的作用不可忽略。既然生活为道德实践提供了场所,那么德育就要回归生活,即回归儿童的真实生活,回归与儿童的身心发展相适应的生活,回归不断扩展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5.
美善生活是对儿童生命的自由力量、理性规范与博爱表达的或然想象,也是德性浸润下儿童美好生存状态的自然打开。游戏德育正是要在儿童自由自主的游戏活动中,充分发现其品德启蒙的契机,引导儿童通过具身行动、主体对话、熏陶感悟等方式,全力投入一种身心一体、情理交融、知性合一的自由与和谐状态,从而触动儿童对美好道德与社会生活的思考与省照。游戏德育,架起了儿童游戏与儿童美善生活耦合融通的价值桥梁。儿童游戏德育的基本主张是“行动中成人”“主体间性”“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高校中存在着诸多道德失范现象,但作为道德教育主阵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却普遍受到大学生的冷落.反思当前高校德育现状,过分强调观念性德育目标,忽视德育目标主体的嬗变和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并淡化了事实上的道德伦理行为是造成高校德育教学效果欠佳的主要原因.因此,高校德育目标应从弘扬人的精神生活追求、尊重个人价值选择、建立德育主体的道德信念并发挥高校的社会批判功能等方面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7.
大学德育回归生活世界,旨在唤醒大学德育对德育生活世界的失落与遗忘,是对大学德育顺应时代发展的现实诉求。从"生活世界"的内涵入手,结合大学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大学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困境:大学德育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疏远;大学德育对大学生德育主体意识的忽视;大学德育对大学生知行合一的剥离。并从对话生活——倡导大学德育的回归,转客为主——凸显学生主人翁意识,立足实践——转知为智,化行为德等方面提出大学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创新路径选择,以期切实提升大学德育的质量与效果。  相似文献   

8.
探索以人为本的德育实践要做到: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新观念,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课堂,在实际生活中延伸德育课堂,坚持德育的可持续发展,养成终身德育、修身为本的良好道德习惯。  相似文献   

9.
以主导性文化模式的转换为深层坐标,审视高等学校德育模式建构问题。在分析传统农业文明之下的文化模式与道德模式基础上,分别从理性、科学文化模式要求建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德育模式;主体性、创造性文化模式强调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德育模式;交往理论强调主体间性的德育模式;法治型、契约型文化模式强调突出公德意识的德育模式,深入分析中国新文化模式与高等学校德育模式的建构。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中小学德育普遍缺乏实效性,其主要原因是德育目标太高、德育内容空泛、德育方法单一,忽视了道德主体的自主性。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激发道德主体的自主学习,即确立学生的道德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调动学生的道德情感、引导学生从自律到自由。  相似文献   

11.
校园欺凌现象隐蔽地存在于大学、中小学时期,通常在曝光后才引起重视.欺凌行为与道德教育相关,表现为家庭道德教育中父母责任缺失、家庭反欺凌教育意识欠缺.学校道德教育中重成绩轻德育,考试分数仍旧视为评价教学成果的重要标准,教师在治理欺凌行为中的权限不足;社会道德教育中德育理念与客观社会现象存在脱节,不良网络风气影响学生行为;自我道德教育中学生认知能力缺乏,道德行为控制存在缺陷.德育重塑能召唤人文关怀的情感,引领道德认知回归.家庭教育要重视励志教育、家风建设、仁爱思想培育;学校教育要在教学内容、教师道德、道德评价上重视德育;社会教育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文化育人;学生自身也要注重个人品德的修养.  相似文献   

12.
交往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 ,包括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 ,体现着主体间性的交互作用。当前的大学德育仍然是一种知性德育 ,强调道德理性 ,缺乏真正的交往 ,导致了德育的弱效。由知性德育向交往德育转变 ,应成为大学德育创新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3.
生活: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所谓德育载体,简而言之,就是指能承载道德教育内容或信息的形式.德育载体是实现德育主客体双向交流的渠道,是道德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道德之源和目的的生活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回归生活,以生活为中心,是道德教育走出高投入低实效困境的理路.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学校德育在理念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必然导致学校德育实效低。因此,要切实增强德育实效,一要把道德教育和个人道德挂钩,增强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主动性;二要引导学生进入真实的道德情境,避免道德教育中理论和实际相脱节;三要由单纯的知识道德教育到知行统一,使德育课程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授课方法;四要由"坐而论道"到平等对话,增强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5.
在文化多元、价值冲突的背景下,学校道德教育面临诸多困境:道德相对主义导致学生的价值迷失,多元文化与多元价值使学校道德教育标准复杂化,社会道德整合度的降低导致道德教育的失效。道德教育生态观的建构,体现了道德规律和教育规律的一致性,凸显了道德教育的合理价值定位,为超越德育困境提供了重要的价值理念。在德育生态观的指引下,学校道德教育以建构德育主体人格、引导德育回归生活、促进德育与社会融合等核心价值选择,使道德教育发挥真正的文化效力。  相似文献   

16.
主体间性德育是针对主体性德育的"单一中心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德育理论形态和实践模式。主体间性德育的理论建构必须考虑哲学主体间性的转向、主体间性德育的转向和主体间性德育的合理性辩护3个层面的问题。从具体操作层面讲,主要需考虑基本前提、基本保障、基本条件、关键要素、基本途径5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生活德育与知识德育在理论上并不构成一对矛盾.生活德育离不开知识,因为在生活中建构 道德、在道德引导下建构生活,都需要知识来加以引导.没有知识的生活是蒙昧、黑暗、封闭的生活.知识德 育有两种:实然的知识德育与本然的知识德育,生活德育论所批判的只是当今中国实然的知识德育.本然的 知识德育是从生活经验开始,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使学生掌握道德真理、实现道德自觉,并引导学生建构“可 能生活”.知识德育是科学、民主、人道、专业化的德育.道德知识是价值与事实的统一.生活德育与知识德 育的统一性体现在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8.
生活德育课程原型是一种原初的道德教育影响的选择与组织形式。基于知识论视角,生活德育课程原型从关照生活世界中的人出发,尊重主体地位,尊重个体生命,尊重个体在"遭遇性生活"为典型的个性生活中的道德领悟,使个体道德知识成为道德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个体道德叙事日益达成个体对生活的道德觉解,促进个体道德知识的解放,践行一种道德生活的道德教育基本实践形态。从知识论的角度审视生活德育课程原型,有助于深化人们对生活德育的理解与实践认知。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传统的德育模式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新媒体环境下德育模式的构建应该坚持以综合教育论和新道德发展理论为指导,深入挖掘新媒体的特点,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从道德认知、道德实践、道德评价三个层面来构建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主体性德育模式。实现德育主体的平等性、道德需求的针对性、德育内容的丰富性、德育环境的多维性,并初步实现德育由强制性教育转向自主性道德学习,从而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生活是道德的基础,是德育工作的生长点.生活世界的本质体现为生命本质,离开人的生命意义与体验,任何德育都没有真正的教育价值.生活德育是相对于以说教灌输为主,远离学生生活世界的现代德育而言的.生活德育赋予了教师新的角色内涵,要求德育教师角色从单一的知识传授型向生命型转变.生命型德育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注重体验与实践,以促进学生道德生命的自由生成与其人格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