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景宁畲族自治县敕木山区惠明寺等畲族村落的田野调查与相关文献资料的相互观照,认为加快畲村农业产业化进程、缩小畲汉发展差距的关键,应从三个方面对畲村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予以完善和创新:其一,发挥畲区政府职能优势,完善"公司+农户"组织模式;其二,健全畲村基层传统正式组织,强化集体经济组织经营能力;其三,培育畲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强化内源性制度创新力量.  相似文献   

2.
畲村经济因结构性差异而明显滞后于当地汉族。为加速畲村由传统生存型农业向现代产业化农业的经济转型,最终缩小畲汉发展差距,畲区政府有必要采取如下几个相互协同的措施予以制度性支持:首先是政府职能的合理配置与有效运作;其次是农业发展战略转型与山林资源的深度开发;再者是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与风险防御机制的建立及完善;最后是农产品市场体系与流通体制的建设及完善。  相似文献   

3.
拥有18万畲族人口的闽东是中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区,畲族村落遍布闽东各县市。但城镇里几乎没有畲族社区。尽管家族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仍然存在,但家族行动已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而无法施展,家族文化功能的发挥受到限制。地处偏僻的畲村,经济总体上欠发达。尚未融入城市化,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虽然家族文化的某些外显象征符号模糊或消失,但与家族文化相联系的家族观念与网络也仍或隐蔽或显现地存在着。家族文化在适应畲村发展需要的过程中不断发生自我调整与功能演化。本研究在对闽东畲族基本情况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借鉴功能主义的文化分析理论,从社会关系这一视角入手,考察从传统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的过程中,畲民家族文化在畲民两性关系、代际关系、族群关系等社会关系中的功能演化。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化背景下,畲村家族文化功能发生了一些相应的变迁,如,两性角色与社会分工强化,族化功能弱化,自我保护功能消解;又如,政治参与功能和旅游商品功能等新基质的出现,等等,都很值得我们继续关注。  相似文献   

5.
西地村是呼和浩特市近郊村的典型代表。本文以西地村的村庄规划为背景,通过对西地村现状的建设环境及发展问题的分析研究,以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为原则,提出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模式、绿色生态空间城乡发展模式以及城乡生态产业发展模式,力求将西地村构建成集生态保护、环境恢复、休闲旅游、文化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新村。  相似文献   

6.
从《畲岚山》长歌看畲民显现的扬善惩恶观念和爱情观、鬼神观的变迁 ,表现出畲民对社会、对自己认识的深刻变化 ,切合历史社会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7.
闽东的畲族占全国畲族的四分之一,相对闭塞的居住环境和长期固守的“内婚”习俗使畲语得以内部留存。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畲汉交流越发频繁,闽东畲语正逐步走向衰落。探讨如何更加有效地保护畲语和畲文化,走出过去“重形式、轻内涵”的误区,建立“村寨依托”模式下的畲语保护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对于小农户如何组织化参与到现代农业发展中,学界多分析利益联结的“公司+小农户”与“专业合作社+小农户”的组织方式,忽视了乡村实践中社区内村集体和小农户多元要素合作的组织形式。基于农业治理的研究视角,本文着重分析山东寿光市A村小农户在村集体的领导下围绕产业发展中的市场交易、土地整合、公共物品、资金等需求,通过组建不同类型的社区型合作组织实现农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路径。在此过程中,小农户的多元性需求与社区治理压力、地方行政传导给村集体的创新压力,以及小农户对接“市场-国家”的组织需求成为社区型合作实现的动力机制。它不仅解决了基于经济效率的社会化分工促成产业发展转型升级问题,还兼顾社会公平和聚焦村庄福利的组织制度提升了村集体的治理效能和农民幸福感。依托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有效融合的社区型合作路径不仅实现了小农户基础上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还能为新时代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Y村为例,通过分析其发展过程中的治理失序与重构过程,探索生态移民村落有效治理的实现路径。煤炭经济的兴衰使Y村社会经济结构日益分化,引发村民个体利益与村社公共利益的矛盾,导致村落在组织、经济与社会关系等层面发生裂变,陷入治理失序状态。在乡村精英带领下,Y村通过完善乡村组织体系协调多元利益主体关系,通过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实现村集体与村民间的利益联结,通过提升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全村利益共享,使个人利益与村集体公共利益实现有效平衡,并推动社区形成合作共治格局,促进社区良序善治,实现社区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共生理论对畲族村落乡村旅游综合体开发进行思考。首先,简述了共生理论的基本内涵以及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其次,分析畲族村落乡村旅游综合体的共生关系,并构建了共生机制,提出理想模式是构建对称互惠共生一体化的模式;最后,对天竹畲寨乡村旅游综合体进行实证分析,剖析了天竹畲寨乡村旅游综合体开发的基础条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天竹畲寨乡村旅游综合体开发对策,包括:树立共生理念,合理布局产业;优化共生环境,构建协调机制;强化共生意识,深化互惠合作;健全发展体系,开发创意产品。  相似文献   

11.
从景宁畲话的语音特点论其与客家话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许多学者一直认为,畲话是一种接近汉语客家话的汉语方言,有人甚至认为畲话就是客家话。其实,从畲话的发展历史与语言事实看,畲话与客家话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就景宁畲话的语音而言,景宁畲话与客家话存在着诸多不同。总之,畲话是一种古老的、非常复杂而又特殊的、以族群分布的、独具特色的混合型方言。  相似文献   

12.
对接长三角:西部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高地长三角正在寻求新的增值空间,西部应积极主动对接长三角;西部不具备长三角的地理优势和发展基础,但可以汲取长三角发展的"软件",取其思想、精神、机制及智慧;西部与长三角的互补性很强,已有不同程度的经济合作基础,都有对接兼容的内在要求;西部要努力实现与长三角对接,模式是依托西部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与长三角实现错位竞争,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畲歌是记述历史的工具,是畲族自身教育的手段,是增强畲族内聚力的工具,是畲民社交工具和文化资本,也是他们情感表达的主要载体。畲歌在畲族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畲族文化的建构和繁荣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意义。保护和继承畲歌文化传统对于重建和复制畲族传统文化之价值不可轻视。  相似文献   

14.
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具有市场属性、地域性、民族文化以及生态与可持续的特性。在生态视角下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就是把特色资源、地理区位、生态环境、民族文化等优势转化为经济、市场优势,是实现西部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路径有以"产业生态化"模式发展资源型特色产业、以边境口岸优势发展低碳型口岸经济、以特色自然与人文资源发展休闲养生和旅游度假等第三产业、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以及以民族传承和特色资源和环境优势发展民族医药、健康产业、绿色产业等。  相似文献   

15.
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畲族与汉族在历史上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并非和谐的心态秩序,此种心态秩序与畲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关联,对于畲族社会发展有消极影响。由此而提出了建构畲汉心态秩序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渝东北翼地区和渝东南翼地区属于重庆市相对贫困地区,该地区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着统筹能力弱、思想观念落后、管理体制制约等困难.该地区统筹城乡发展改革工作应该从发展生态循环经济、突显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度等路径推进实施.  相似文献   

17.
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的畲族乃是从唐代开始 ,历宋、元、明、清各代陆续从广东、江西、福建等地迁来的。在今景宁畲话的语音系统中 ,保留了一些与畲族发祥地粤方言相似的语音特点。这不但印证了畲民的迁徙轨迹 ,而且也揭示了景宁畲话复杂的历史层面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大重新审视小农户的地位和价值,明确新时代小农户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随着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消费升级推动乡村特色产业的兴起,作为特色产业经营主体的小农户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结果表明:小农户与乡村特色产业在就业、文化、分工、生态保护等方面具有实现衔接的基础条件,但同时二者的衔接也面临在经营理念、利益诉求和经营模式等方面不协调而导致的功能性困境,包容性衔接成为小农户与乡村特色产业更有效的衔接方式.基于此,提出促进小农户与乡村特色产业实现包容性衔接的路径,具体包括提高小农户的可持续经营能力、构建共享性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乡村产业交叉融合.  相似文献   

19.
宁波大学文学院中文系赵则玲副教授撰写的《浙江畲话研究》日前已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学术专著是作者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的最终成果。全书分为七章 ,选择了浙江畲话中具有代表性的五个方言点 ,从语音、词汇、语法上进行语言内部比较 ,并从语音角度着重剖析了景宁畲话点的音系以及与中古音、梅县客家话、普通话进行纵向横向的比较和统计分析。以语言事实为依据对畲话的性质作出判定 ,认为它是一种比较古老的、超地域分布的、与客家方言关系密切的、语言层次复杂的 ,具有汉语特性的畲族人所说的话。首次提出 ,畲话不应该归属于…  相似文献   

20.
“跨越式发展”理念将社会的发展看作断裂的和可复制的,以此为基础的发展干预活动带有强烈的目标性,容易忽略发展单元的整体性,从而影响其最终效果.在云南的S村,政府通过行政指令和资源配置,让各个部门都把S村纳入了自己业务范围的单向度发展路径当中,期望通过指标要求和资源供给来完成村庄生产力的“跨越”.这给S村村民带来了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农业产值.然而,对本地劳动力资源的过度开发、现代与传统生产方式的冲突、“科学种植”方式指导下的对生态的无视、传统文化的日益边缘化,都成为跨越式发展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