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默画简介     
一种饱涵着时代审美观念,被誉为“中西融合,推陈出新”的新画种——吴默画,是由苏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艺术教育教研组老师董文政首创。1986年5月在北京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吴默画展,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和舆论界的瞩目。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古元说,这是一次“美的探索”,它“承旧创新,别有风味”(林默涵题),画面充满着“逸兴”(刘海粟题)和“天趣”(李可染题)。吴默画现已为北京艺术博物馆和美、日、意、德、加、瑞士等国的艺术机构和知名人士所收藏。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郑板桥《画跋》中“眼中之竹” 、“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次“化相”规律做出一些探索,并分析其“化相”的方法、作用和意义,以求对传统意象写意艺术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诗中有画,而不全是画,画中有诗,而不全是诗。诗画各有表现的可能性范围,但各自又可以把对方尽量吸进自己的艺术形式里来。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艺术意境”  相似文献   

4.
诗歌与绘画是关系十分密切的姊妹艺术。我国宋代著名词人苏东坡在评论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与画时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后来他又在一首诗中写道“诗画本一体,天工与清新”。诗诉诸听觉,画诉诸视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体现了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的互相勾通。在人类文化艺术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诗与画互相渗透,互相吸收,促进了诗画艺术的共同繁荣,使得他们各自的艺术表现手法不断得到丰富,审美范畴不断得到拓展。  相似文献   

5.
枣庄伏里土陶艺术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艺术,它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吸收了很多外来文化的精髓。本文从中国画的“形”、“神”、“意”的角度对伏里土陶创作影响及伏里土陶对艺术创新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更深入地研究伏里土陶这一地区文化艺术,使伏里土陶获得更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1.一“失足”损“千万金” 2010年1月22日,西班牙绘画大师巴勃罗·毕加索的代表作《演员》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遇袭”。一名女子在参观博物馆时不慎摔倒并撞向该画,画布随即出现一道长约15厘米的裂痕。  相似文献   

7.
诗画交融现象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命题中得到了精到概括。“诗中画”的“诗”与“画中诗”的“画”,指的是作为物化形态的诗、画作品,可称为“外文本”。“诗中画”的“画”与“画中诗”的“诗”则是在主体头脑中形成的“画境”与“诗意”,是意识中未外化出的联想与想象出的“内文本”。“诗中画,画中诗”是体现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两个环节中的审美心理现象,主要是由主体的感知、移情、记忆、想象、联想等心理机制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论绘画构图的原理及画框的作用林斌“画框”,这里所用的“画框”一词,并非指木制的外框,而是指画面的边缘所包含的画空间,即长方形或其他形状。构图可以解释为如何将画(生活中的题材)放入“画框”里去的一种艺术。合理地使用题材,再加上适当的安排,是绘画创作的良...  相似文献   

9.
王绶青诗歌的艺术色彩丰富多样:一些表现重大题材和深刻主题的作品,或沉郁凝重,或气势磅礴;一些“生活牧歌”、“山水记游”之类的作品,则或玲珑剔透,或隽永含蓄,或明丽如画。王绶青是一个“苦吟诗人”,非常讲究炼字、炼句、炼意。其诗歌善于用比,善于艺术夸张。其叙事诗的创作,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表现了严谨而崇高的现实主义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10.
构成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成艺术是现代应用设计的基础,包豪斯学院的建立为构成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画为法表、法为画理”是设计艺术与纯艺术构成的主题,构成艺术能使您更深地领悟其中道理。  相似文献   

11.
诗中的绘画     
诗和画分属不同的艺术领域,各受独特艺术规律的支配。但是,它们之间又互相渗透互相沟通,体现了许多共同的美学法则。谢赫绘画六法中的“气韵生动”和顾恺之论画时说的“迁想妙得”,不但适用于绘画,也基本上适用于诗的创作。人们称赞一首诗,说“诗中有画”;称赞一幅画,又说“画中有诗”,诗情和画意,常常是密不可分的。在我国的艺术史上,诗与画的亲密关系,不仅表现在出现了许多象王维那样集诗家和画家于一身的艺术巧  相似文献   

12.
诗是一种美的艺术。闻一多是一个“爱美的诗人”(《红荷之魂》)。他始终坚持对诗美的执着追求,提出并实行了一系列美学原则;“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是其中之一。而“三美”之中,最富有创新意义的还是“绘画美”。诗与画,是姊妹艺术。它们的关系,是美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我国美学史上,曾有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等精辟见解;不少优秀诗人也以此为潜心向往的艺术境界。诗歌发展到了现代,它与绘画的关系更加密切了。郭  相似文献   

13.
鲁迅先生说过:“忘记是谁说的了,总之是,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诚然,把“画眼睛”理解为人物肖像描写的一种手法,这无疑是没有错误的。但鲁迅关于“画眼睛”艺术的意义远非如此。他强调要“画眼睛”,而反对“画头发”,就十分明确地告诉我们,要严格区分本质与非本质、典型与非典型,画出人物的个性特点。鲁迅提倡的“画眼睛”,就是指一种白描的艺术手法,即用最简练的笔墨刻划出人物的基本性格特征和主要精神特点。鲁迅以他的创作实  相似文献   

14.
线条不仅是中国画中最简练的艺术元素,最基本的语言艺术,也是中国画的灵魂。线条作为画家表达物象、抒发情感的重要手法,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特征,同时也引发了对中国画线条表现的艺术研究。如①近现代画家对中国画线条的探索,使书法的生命力融于绘画中。②骨法之美:即以书入画,以线造形。③线条表现性。注重用线条的个性特征表现传递情感。④线条表现需要注意的问题:现代绘画者骨法的缺失;“以线造形”的西化;忽视线条抒情的作用;固守传统缺乏创新。  相似文献   

15.
著名画家张大于曾言:“画无中西之分.初学如是,至最高境界,亦是如是.”徐悲鸿为中国画学颓败找原因时认为根源在于“田守旧,日惟失其学之独立地位.”从二位大师精辟高论之中可见,艺无疆界.一味强调民族性、独立性,无疑是盲目的夜郎自大的表现.艺术的民族性是一个逐步变化的过程,表现为产生一发展一相互影响一消褪.世界化趋势在所难免,是不依人的主观愿望而改变的.当然,艺术的创造者都属于一定的民族,而民族特有的审美心理必然表现在特定的艺术形式上.这些艺术形式之间的差异,不仅仅表现为艺术的个人喜好与气质,时代的前…  相似文献   

16.
元明以降,随着文人印的崛起,诗书画印之间形成了广泛的互文性叙事。早在宋代,苏轼就曾以杜诗、韩文、颜书、吴画并举,推为“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这一典范论基于唐人的艺术实践,即风格上的雄丽健举,法度上的森严、“集大成”而“一变古法”,具有统一性。但它却在明清之际被重构了:颜真卿变而为钟繇、王羲之,吴道子变而为二米、为黄公望。重构的因子正伏藏于同样来自苏轼的“士人画”理念。这既意味着苏轼本人的诗性世界里存在张力,也意味着这种张力最终发露,变而为近世艺术史上的一个关键问题。典范论的重构,与明清画学史上的南北宗之分、书学史上的晋唐之争密切相关,董其昌在其中提供了相当有代表性的理论。综合考察不同时期诗、书、画、印艺术典范之间的离合同异,不但可以看到晋—唐、唐—宋、儒—道、仕—隐、韵—法等诸如此类的分野是如何在艺术领域中形成的,也可以看到文化是如何“规训”艺术,而艺术又是如何于植根于体类、材料,在有限空间内保留了它“不服从”的天性的。  相似文献   

17.
“书画同源”是中国书画的传统命题,中国现代艺术美学家宗白华和邓以蛰对此有独到的见解。前者从生命本体和艺术意境的角度认为,书者生命之如,画者笔墨之舞;后者从文字发生学和工具创造论层面认为,书(字)生于画,画如笔通心。本文提出“差异中汇通”的“书画同源”观。  相似文献   

18.
普遍认为王维是中国绘画史上“禅画”这一画种的创始人。参禅的“诗佛”王维将禅心与画意融合在其空灵清寂的“水墨渲淡”山水画中,再现了他修禅的艺术体验,开拓出极为优美深邃的美学境界,达到了诗画相融的最高境界,充分体现了空淡清幽的艺术风格。他的“禅境画”开启了唐代的水墨山水,并对后世文人画具有极为重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王维与禅的论证,阐述了禅画的概念及其起源,分析了禅画鼻祖首推王维的原因,简析了王维与“禅”、王维与“禅画”的关系,推断了王维的禅画风格,阐明了王维开创的禅宗画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沈启鹏中国画艺术实践广涉人物、山水、花鸟、动物,尤以当代人物画为主选目标。有彰显重大事件的史诗般的寄颂画,有抒情言志与审美游戏的寓意画,有反映不同地域风情民俗与文化特色的风情画。沈启鹏的“范式”求变在传统与现代的艺术元素中谋求融合,以取西中用的艺术策略对中国画传统“程式”进行谨慎有度的求变转换,旨在创造视觉新图式。沈启鹏当代中国画“范式”求变的实践努力有三个渐进发展的阶段。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画艺术创作的基本态势是要求艺术家走“红”与“专”的道路,坚持“反映”、“再现”社会生活,反映和再现成为艺术创作的…  相似文献   

20.
艺术之能迷人,是因它是美的。在艺术中,最能表现美的是诗和画,《三国演义》的造形、抒情、写景因富于诗情画意,故能给人无限的美感! 艺术,总具有自己民族的特点。我们这个文明古国,是诗之国,画之国;诗和画论都带有中华民族的色彩:诗“缘情”,情景交融;画贵“神似”,形神一致。《三国演义》是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