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历经90年的风雨沧桑,具有重大意义,并带给我们许多深刻的省思:从源头上要反思经典作家们的宗教言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要结合中国国情、教情;反思盲目、人为地消灭宗教的行为;处理宗教问题要有国际性的视野;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方法分析与解决宗教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宗教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宗教实践经验的科学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中国发展的新成果。它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自身的独特特点,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新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具体道路。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部分,它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理应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宗教问题的实践,是使二者正确结合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继承、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过程。这一过程在新中国60年的发展历史中,经历了曲折后进入成熟时期,最终形成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工作方针。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中国应对宗教复杂形势和制定宗教政策的基本原则。对于宗教观问题的认识和处理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民族关系、统一战线和国际关系。部分人混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当前国家宗教政策的区别,对于宗教可能带来的社会隐患认识不足。如何激发宗教爱国人士的爱国积极性,正确处理好宗教中若干重大关系,分类指导、凝练特色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民族宗教工作和统战干部队伍,是创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中国运用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宗教观是"关于宗教、宗教问题以及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宗教问题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原则的总和",是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在中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新发展。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宗教观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新境界,把对宗教和宗教问题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对世界宗教问题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形成了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宗教问题的理论和政策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同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宗教观的基本原理既一脉相承,又不断与时俱进,它总结了工人阶级政党处理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经验教训,它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它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相似文献   

7.
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形成和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即有神论的少年阶段;对宗教的理性批判阶段;唯物史观无神论思想的确立阶段;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丰富和发展阶段。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发展的四个阶段中总结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主要内容和本质精神,指出后人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继承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就是在处理宗教问题上继承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对宗教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一方面,它是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念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分析宗教问题的基本方法,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是阶级社会里的上层建筑的观点,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双重作用的观点;另一方面,它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重大创新,它科学分析了"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真实含义,突出了宗教的积极作用,强调多纬度、全方位地分析和对待宗教在社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宗教问题理论发展五十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集中论述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宗教问题理论的发展历程。在分析了建国后毛泽东宗教问题思想发展的基础上, 着重阐明了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初步形成了邓小平宗教问题理论, 以及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 对邓小平宗教问题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论证了邓小平宗教问题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特别强调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思想, 集中反映了党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的宗教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宗教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具体体现在:建立与宗教界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的反帝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政策;遵循宗教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不能用行政命令和强制的方法去消灭宗教;研究宗教,做好信教群众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为当代中国人理解宗教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方法。如果我们把人们习以为常的"宗教鸦片论"进行一番重新的认识与讨论,我们则可以发现,马克思提出的"宗教是鸦片"的观点,其真实的意义则是在于强调宗教问题就是社会问题,所以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宗教社会论"。它说明,宗教问题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发生变迁,随着社会问题的改变而改变。这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当代中国得以科学实践的基本主题,其目的应是把宗教信仰转换为宗教的社会服务和信仰的社会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高校文化建设中,不可忽视宗教文化对校园文化的作用和影响.结合对大学生宗教信仰情况的抽样问卷调查,分析了宗教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冲击,并从外在环境因素、宗教文化自身魅力、大学生家庭熏陶等方面进行原因的探讨,主张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和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消弭宗教文化的消极作用,抵制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敌对势力的宗教渗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传到中国已有大半个世纪,经历了曲折,并逐渐结合中国的国情,不断融会中华文化,有了创新性的发展历程:对前苏联的宗教理论政策进行反思,结合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从中国历史与现实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传统和国情结合起来,并根据时代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的需要,从革命斗争的轨道转移到和平建设的轨道,从贵斗哲学为主导转变为贵和哲学为主导;在宗教理论政策上从以限制、监督为主转变为以保护、引导为主。中国学者以唯物史观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开展宗教研究,创造性解释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广泛吸收西方宗教学成果,结合世界和中国宗教的历史与现实,建设了中国特色的宗教学理论体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基本观点与核心内涵,用以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或影响宗教与社会主义之间关系的调整,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逐渐形成既不同于西方也不同于前苏联的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14.
宗教信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行为,目前在我国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宗教影响方式的多样化和影响范围的扩大化。大学生也受到宗教多样化和扩大化的影响,进而呈现出在宗教信仰方面的一些重要特征。针对这些特征,我们在课堂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注意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信仰,树立起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  相似文献   

15.
宗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在社会主义时期宗教与国家的关系一直是无产阶级政党面对的现实课题,邓小平同志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既不能用行政命令,也不能搞宗教狂热的原则,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宗教理论。  相似文献   

16.
宗教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待宗教的 正确态度,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重要内容。可从科学认识、准确把握、全面贯彻三方面阐述这项政策。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宗教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性地解决中国宗教问题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目前当代中国宗教工作研究在基本概念阐释、宏观历史考察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呈现出从宏观到微观、从应时性到学术性的发展趋势,地方文史档案挖掘、跨学科研究模式受到空前重视,但宗教工作诸概念辨析、宗教工作反思、地方宗教工作等方面的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8.
利用比较宗教学的研究方法,从灵魂观、神灵观和神性观等三个方面对藏族本教、古波斯祆教和我国北方民族萨满教的宗教观念进行对比研究,可看出本教、祆教和萨满教在宗教观念之间的异同及三者都存在的二元论、三界观和多层天界观等文化元素。而原始宗教意义上的本教和萨满教在宗教观念上则具有更多相似点,它们后来的神灵结构也都受到了祆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特别是"适应观"的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列主义宗教观发展创新的科学界定,是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对宗教二重性的科学剖析是马克思主义者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得出的真理.正确认识宗教、妥善处理宗教问题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