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需要多方面的综合治理.本文针对当前信息披露存在的弊端和缺陷,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完善相关制度,消除会计信息造假的发生的根源;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建立企业内部有效制衡约束机制,加强内部监管;健全民事赔偿机制,加大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违规问题的处罚;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披露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2.
审计监管与违规审计的博弈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照博弈论的观点,可能有违规审计行为的会计师事务所与执行审计监管的政府部门是相互博弈的主体,在不考虑职业道德因素的情况下,它们之间存在着互相以对方的行为模式来决定自己行为模式的规律.文章通过建立违规审计的一般博弈模型和处罚模型,运用实际数据,探讨了违规审计与审计监管的内在规律,认为要有效抑制违规审计行为,必须将监管面扩大到审计收费金额的1/3,处罚力度应加大到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3倍左右的罚款.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业绩预测违规这一特殊违规事项的分析发现,违规而未受到处罚的样本在盈利水平和盈利能力方面显著地高于被处罚的样本,前者亏损的比例、业绩下滑的幅度以及比例显著地低于后者。违规和未违规样本的对比分析则显示,违规而未受到处罚的样本和未违规的样本在上述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可见,CSRC对被处罚样本的选择带有一定程度的"选择性偏见"。  相似文献   

4.
全面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任重而道远,但解决上市公司的失真问题确属当务之急。本文在确定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为违规性失真的基础上,以证监会的处罚公告为数据来源,重点分析了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特点,剖析了其造假的动机,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信息披露违规行为严重干扰了证券市场的秩序,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笔者以2002-2008年间因信息披露违规受中国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处罚的311家上市公司及其非违规的配对公司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及回归分析的方法,从股权性质、处罚方式及对同行业的冲击方面研究信息披露违规处罚的市场反应和对投资者利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违规处罚造成了显著的负向市场反应,民营上市公司的负向反应更为强烈;民营及受处罚较重的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因处罚公告而受损失的程度更大;同行业上市公司的投资者也难以幸免。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是公司和广大信息使用者之间进行交流的枢纽。近几年,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存在一些缺陷。一部分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严重违规,这不仅给广大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对证券市场的稳定和发展也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文章通过对会计信息违规披露的动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  相似文献   

7.
全国清真食品管理法规制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定全国清真食品管理法规时,应当对清真食品概念界定、清真食品标识使用、执法主体、违规处罚等问题进行重点考量,以更好地落实民族、宗教政策,切实保障信仰伊斯兰教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维护民族团结,共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证券市场监管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券市场监管主要是一种政府行为,而政府监管失灵的存在大大降低了证券市场监管的有效性.仅仅加大对违规者的处罚力度,只能在短期内抑止违规,却会使监管者在长期内有更多的不尽职,而加大对监管者不尽职的处罚,不仅可以在短期内使监管者尽职,而且在长期内可以抑止违规现象.加强对监管者的监管与约束,是提高监管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李某某轮奸案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了媒体狂欢,许多信息明显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等,但违规媒体当时并未受到处罚,一些人认为我国内地缺乏具体处罚措施。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法律法规阐释等,论证我国已经基本完善了相应的规制机制,不存在"规制阙如"情形,而且相关部门已经依照规定开展执法,对违规披露他人隐私权的媒体进行了必要的处罚。  相似文献   

10.
证券市场监管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券市场监管主要是一种政府行为,而政府监管失灵的存在大大降低了证券市场监管的有效性。仅仅加大对违规者的处罚力度,只能在短期内抑止违规,却会使监管者在长期内有更多的不尽职,而加大对监管者不尽职的处罚,不仅可以在短期内使监管者尽职,而且在长期内可以抑止违规现象。加强对监管者的监管与约束,是提高监管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经济中的信任主要基于信誉生成,符号化的信誉等级起着配置市场资源的重要作用。为争夺有限的市场资源,商家出现刷单炒信等失信行为。以预防论观之,当下对炒信行为的规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为惩戒力度不大、查处概率低,导致威慑力不充分,无法有效阻吓潜在的炒信行为。造成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规制路径与边际成本低下的互联网经济不匹配,因此迫切需要创新规制形式。根据预防论的分析逻辑,在当下的规制框架中配套使用信用工具不仅可形成全面而充分的威慑,而且成本很低。信用工具的要义在于促使负面信息的高效流动和失信惩罚机制的完备,应建立整合信息归集、评级、公开、运用的信用制度系统,进而通过声誉制裁和失信联合惩罚制度形成合理的威慑和有效的阻吓。  相似文献   

12.
电子民主的消极效应主要是容易转化为不民主或专制、情绪化民主或无政府状态,其根源在于数字鸿沟和信息失真问题。克服数字鸿沟,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问的互补作用,加强教育普及和技术实践以及相关制度建设;对于信息失真问题,需要从调整信息结构,提高信息质量,保障信息安全角度入手。  相似文献   

13.
论高校处分权与学生受教育权的冲突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不断发生的学生诉高校不当处分案反映了高校在行使处分权时存在诸多问题,学生的受教育权容易受到高校不当处分地侵犯,两者之间的冲突加剧。结合新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从高校处分权和学生受教育权入手,分析两者冲突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实现两者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14.
购买伪造的身份证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是贯彻罪刑法定原则的需要;根据对向犯理论:向制假者提供身份证信息并要求购买该伪造的身份证的行为不能认定为伪造居民身份证罪的教唆犯或者帮助犯。向制假者购买身份者的行为不是犯罪,而是一般违法行为,但利用伪造的居民身份证从事其他活动触犯刑法的,则应另行处理。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 ,传媒上出现了许多假新闻 ,并在社会上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因此 ,治理假新闻势在必行。治理假新闻 ,可从增强社会责任感 ,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 ,加强新闻法制建设 ,严厉打击造假者等方面来着手进行。  相似文献   

16.
药品安全是一项重大的民生问题、发展问题,保障药品安全,刑事惩治不能缺位。通过对2014年至2018年5年间我国药品安全刑事惩治的实证考察发现,目前由于立法层面仍存缺陷瑕疵和司法层面法律适用理念的偏差,我国药品安全犯罪刑事惩治存在缓刑适用比重过高,难以对药品安全犯罪“惩前毖后”;生产、销售劣药和对药品做虚假宣传入刑难等突出问题。未来,应尽快通过修复立法缺陷,夯实药品安全犯罪刑事惩戒根基;磨砺刑事惩治之“齿”,强化对药品安全犯罪的打击力度等路径和方式,增强药品安全犯罪刑事惩治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7.
诚信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主要由诚信文化的符号、价值观、规范和物质形态等构成。社会中介组织的诚信文化缺失已成为其良性发展的瓶颈。社会中介组织诚信文化缺失主要体现为:提供虚假信息;失信行为的惩罚机制和内部自律机制不健全;提供“不实”的房屋、企业和“人”等。构建诚信文化,促进社会中介组织的良性发展需要从诚信信息、诚信制度、诚信管理、诚信教育、诚信环境等五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8.
会计失真原因的另类分析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会计失真的分析普遍地是将其分为会计制度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操作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为了对症下药,对于这个问题需要从会计不实与会计造假两个方面分析原因,才能使对失真的法律责任的衡量与诚信标准的度量挂起钩来,并从这两个不同性质的会计信息失真类型出发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行法律对大众媒介的广告审查义务及违法责任的规定明显不足。强化大众媒介的广告审查义务、构建合理的大众媒介广告法律责任追究机制、加大对大众媒介发布虚假广告行为的处罚力度是扼制虚假广告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政府数据开放的趋势对于个人信息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个人信息保护中的知情同意权是公民个人信息自决权的核心,是政府数据开放制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知情同意权最早起源于医疗领域,是医学界保护接受测试者的基本规范,这一规范从医学伦理转化而来,最终在法律中得到确认。个人信息保护中的知情同意,要求任何主体在收集和利用个人信息时应当如实、全面地告知当事人具体情况,并征得当事人同意后方可对信息进行处理,包含具体同意和概括同意。个人信息知情同意权在行政法领域的特殊性表现为:双方主体地位不平等,知情同意权更多地表现为知情权,个人信息泄露影响巨大。同时应当构建如下规则:知情同意不能构成责任免除;概括同意和具体同意并行;剔除具有可识别性的信息,且不能恢复;制定大数据使用规范,避免出现大数据歧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