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徐州自古为华夏九州之一,有5000多年文明史和2600多年建城史,享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的美誉,是汉文化的发祥地、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发展中的成长型城市。文脉深长、人杰地灵。徐州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历史胜迹浩繁,享有"两汉文化看徐州"的美誉。以汉墓、汉画像石、汉兵马俑为代表的"汉代三绝"名扬海内外。徐州出土了数量众多的汉兵马俑,数以千计生动传神的汉兵马俑,宛如一支威武雄壮的汉代军阵穿越了历史的时空,展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2.
徐州两汉文化遗存极其丰富,素有“明清看北京,唐城看西安,两汉看徐州”的美誉。在众多的汉代文物古迹中,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被誉为徐州的“汉代三绝”而驰名中外。 狮子山楚王陵位于徐州市东郊的狮子山,狮子山因其外观远眺如卧狮而得名,随着狮子山楚王陵地宫的发掘,这座小山丘一时之间成了考古界、新闻界和旅游者们追逐的“热点”。 谈起楚王陵的发掘,还先得谈淡山脚下的另一处墓  相似文献   

3.
“秦唐看西安、明清看北京、两汉看徐州”的说法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徐州这座具有4000多年历史的古城,正以她独特的魅力成为中国的一座新兴旅游城市。 无以伦比的“汉人三绝” 历史上,徐州素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以及“龙吟虎啸帝五州”之誉。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刘邦即帝位后,册封其弟刘交为楚王,定都彭城。其后共延续了18代,长达400多年。如今规模宏大的汉墓奇观、深沉厚积的汉画像石、闻名遐迩的汉兵马俑,堪称徐州文物古迹中的“汉代三绝”。  相似文献   

4.
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区东部的徐州汉文化景区,有汉兵马俑、楚王陵、汉画像石为主题的3个博物馆。它是徐州区域内规模最大、两汉遗风最浓郁的汉文化保护基地,也是全国最大的以汉文化为特色的主题公园。  相似文献   

5.
汉代兵马俑陪葬群浮出水面 2001年2月下旬,海外新闻媒体纷纷对徐州狮子山西汉兵马俑进行了报道,甚至有欧洲学者说,它简直是中国的第二个“秦皇陵”!日前记者专门进行了采访,试图揭开冰山一角。  相似文献   

6.
《淮海文汇》2005,(3):F002-F002
徐州是文化名城和千年古城,厚重的历史、富赡的人文资源积聚了璨若繁星的民间文化。《徐州民间文化集》立足乡土,突出特色,以民间文化为载体,展现了徐州地区民间文化各种情态的代表、亮点和精华。《徐州市景风情》突出介绍了富于乡土气息和徐州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形态。从以“汉墓、汉画像石、  相似文献   

7.
徐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大彭文明的创始地和两汉文化的发祥地,曾为中华民族史书写过辉煌的篇章。独具韵华的古黄河文化、运河文化,更深著着地域文化之蕴涵。 多年来徐州市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在保存并弘扬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继承彭城先民厚赠,不断创造和积累新的文化财富,积极营构富有新的时代特色的徐州文化发展蓝图。改革开放以来筹建修复了一系列以“汉墓、汉俑、汉画像石”为特色的重要文物景点,收购和发掘了一大批珍贵文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居延汉简的题记文字和汉墓壁画、汉画像石、敦煌石窟壁画以及唐宋绘画中的图像解读,确认汉代的“堂皇”乃是一种正面敞开,用于接待宾客或治事的厅堂类建筑。  相似文献   

9.
杨刚 《社区》2023,(16):10-12
今年上半年,“淄博文旅”“烧烤专列”等词热度居高不下,让山东淄博这座老工业城市以薪新的面貌展现在国人面前。在点赞喝彩的同时,我们也清晰看到新时代淄博社会治理的实践路径。近年来,淄博市把群众的关切点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从一件件民生实事!到一处处宜居空间,再到一层层的精细化治理,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深入骨髓的服务意识,让淄博这座城市充满了人情味、烟火气,更让人民群众在高质量发展中共享高品质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0.
<正>河南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汉文化研究丛书》总主编郑先兴秦汉是中华文明的后轴心时期,它承继、凝聚了远古以来中华文明的精华,开启了之后中华文明的发展道路。《汉文化研究丛书》共13种,分为两个系列:一是汉文化研究系列,包括《西汉后期的文学和儒学》《汉代音乐文化研究》《汉代政治文明》《张仲景中医药文化研究》《汉代史学思想史》《汉代思想史专题论稿》《南阳汉画像与汉代经济研究》《两汉魏晋南北朝人质现象研究》8种,主要探究秦汉时期社会历史的发展及其本质特征。二是汉画像系列,包括《南阳汉画装饰艺术》《汉代乐舞百戏考述》《汉代  相似文献   

11.
徐州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四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提到徐州,人们会很自然地联想起古战场的刀光剑影、马啸嘶鸣。拂去历代战争的烽火烟尘,今天的徐州,古风犹淳,山河更显秀美。 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徐州的旅游资源以两汉文化最具代表性。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刘邦即帝位后,册封他的弟弟刘交为楚王,定都彭城徐州。楚王的王位延传了十余代,长达数百年。这一时期,徐州一带经济发达,享有政治特权,为今天留下了大量文化遗存。以汉墓群为代表,汉画像石、汉兵马俑和其他出土文物,数量多、品位高,极具观赏价值。从已发掘的情况看,其规模、数量、档次堪称全国之最。  相似文献   

12.
正徐州是彭祖故国、项羽故都、刘邦故里,两汉文化的发源地,人说"秦唐看西安、明清看北京、两汉看徐州",而以地域来划分,古代徐州的大部分遗存都在今天的云龙区。在云龙区的东部,有一处以西汉楚国王陵为代表的国家4A级遗址类公园——汉文化景区,占地面积1400余亩,是目前中国境内最大的汉源文化主题公园,分汉代物质文化遗存展示区和汉传佛教游览区。整个景区"有俑有陵有汉画、有山有水有古刹",呈现为一部立体的汉代史,成为集"两汉三绝"为一体、国内最大的汉文化主题公园。  相似文献   

13.
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有两座高峰:一是汉代,二是唐代。这两个大一统的封建帝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许多可以相提并论之处,因而,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的两座高峰也与社会发展相适而耸立在汉、唐两代。 汉代这座散文的高峰可以司马迁为代表,他的《史记》“驰骋古今”、“贯紬经传”,汇聚了前代及汉初散文发展的成果,从而获得了“六经以后,便有司马迁”(王若虚《滹南遗老集》)的赞誉。而顶天立地于唐代散文高峰上的大树韩愈,其创作业绩,也赢得了“文起八代  相似文献   

14.
周丽 《老友》2015,(4):47
中国的传统刺绣工艺品当中,常常将产于湖南省的“湘绣”,四川省的“蜀绣”,广东省的“粤绣”和江苏省的“苏绣”,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绣”。一、湘绣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湘绣,向来以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品类繁多而闻名海内外。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湘绣制品,是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一件丝织品,它所使用的针法与现代湘绣所差无几,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湘绣工艺就已经产生了。此后经过漫  相似文献   

15.
“民考汉”这一特殊群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行走于本民族文化与汉文化之间,这一处境对其社会化造成重要影响。文章拟就对“民考汉”在社会化过程中遭遇的问题进行具体呈现,并对“民考汉”何以在社会化过程中有此遭遇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6.
汉画像石作为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和石刻艺术,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信息,传达着古人对世界的认识和生命的思考。陕北出土的汉画像石,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具有鲜明的边郡特色。但在汉代“儒学大兴”的风潮影响下,其间亦蕴含着极浓郁的儒家思想。诸如“视死如生”观念、崇尚“仁、义、礼、智、信”的美德、“入世”“务实”精神以及“中和”“节制”的美学原则等都凝结于内,从而使之兼具了区域性和超地域性的双重品格。同时,对画像石的发现也为我们了解这一时期陕北民众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风貌,考证汉代儒学何以影响到上郡等边塞地区提供了关键的证据。  相似文献   

17.
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汇中心,又是汉文化的发祥地,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和丰厚的历史积淀,理应成为汉画像石的代表地区而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深入地发掘与研究。但是,由于解放初期徐州曾经隶属于山东管辖,故在国内许多专家学者的著述中,常把徐州地区的汉画像石纳入鲁南地区加以介绍,鲜有另立章节,单独研究,造成颇多的误解和学术上的缺失。文章试对徐州的汉画像石研究作一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18.
汉代漆器以其高超的漆艺而名扬后世.扬州出土的汉墓漆器数量高达上万件,可见在汉代,扬州漆器非常盛行,扬州漆器造型上以轻灵见长,纹样上飞舞灵动,充满生命的韵律.扬州汉墓漆器的胎骨分为厚木胎、薄木片卷胎、木片拼合胎,此外还存有少量竹胎、铜胎、皮胎、陶胎;器形主要有耳杯、漆奁、漆砚、箪笥、虎子、面罩和通中枕等;装饰手法主要有彩绘、针刘、金属扣、金银贴饰、镶嵌等;纹饰题材主要有云气纹、鸟兽纹、几何纹、龙凤纹、花草纹、人物故事纹等.扬州汉墓漆器内涵丰富、纹饰生动、色彩鲜艳,具有高超的造型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19.
陈才训 《南都学坛》2002,22(5):56-61
浓烈的悲情色彩和歌舞乐三位一体的混融状态,是汉皇室楚歌鲜明的艺术特色,这与现实政治带来的巨大痛苦、汉代“以悲为美”的审美风尚、楚文化本身固有的悲情因素及楚辞歌乐舞的混融状态、汉代倡乐之风的盛行、充分抒情的需要密切相关。对母体文化的怀恋、残酷的政治现实、汉帝王后妃本身较高的文学素养使他们倾情于楚声歌唱。  相似文献   

20.
在徐州人“跳出徐州看徐州”时.曾形成一种共识,即:“前有标兵,标兵离我们越来越远;后有追兵,追兵离我们越来越近。如果再不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优势地位将不复存在。”——忧于此,所以才有了“全民创业”、“全面创新”和“全市创优”的热潮,才跃起跻身于全国最有活力的城市前20名之内,真可谓“知耻而后勇”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