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社会道德生活出现了道德底限的缺失,这最终导致道德在规范人类行为过程中的疲乏无力,引发了现代社会的道德危机。现代伦理学要澄清人们的道德困惑、解除社会的道德危机,就首先必须从社会道德的整体着眼,在现实中寻求道德底限。道德底限是社会道德的基础层面,由道德心理底限和道德规范底限构成。  相似文献   

2.
网络社会的发展运行正在从无序走向有序,在影响人类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的同时,必然引起社会问题,这些问题既包括网络本身的社会问题,也包括网络对现实社会所造成的冲击和影响?文章从网络社会学的角度对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进行调查分析,认为大学生存在网络道德认知迷失?道德行为失范和道德情感危机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教育引导措施,以期实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网络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网络道德是网络社会生活的反映 ,是所有网民都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与现实社会中的道德即现实道德相比 ,网络道德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 :1 .是一种自主自律型的道德 ;2 .是一种多元开放型的道德。  相似文献   

4.
网络虚拟社会道德构建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社会的基本特征是虚拟性,虚拟的本质是数字化和符号化。因而,网络道德与实在道德相比较,具有自己的特征:自由性、开放性和多元性、非人性化。与此相适应,网络伦理问题也呈现出上述基本特点。网络虚拟社会的基础在于实在社会。因而,网络道德的存在和建构不仅具有逻辑上的可能性,而且具有现实的必要性。网络道德的建构必须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考虑,以期找到解决问题的合理思路。  相似文献   

5.
道德冷漠是社会转型期过渡性道德危机在社会心理层面的反映。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旧的道德体系受到新的道德观念的冲击,道德冷漠日益普遍。究其原因,主要因为道德价值标准泛化、公民道德教育乏力、榜样示范和道德奖惩机制不完善。故应当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确实维护道德榜样的权威性、加快道德法制化建设等四个方面来加以扭转。  相似文献   

6.
社会舆论对于道德的价值在于其作为文化环境、外在约束力量推动道德认知、调节、监督等功能的实现。网络舆论作为舆论的新形态,使舆论传播方式、舆论力量和舆论性质都发生了改变。舆论的网络化使道德认知更真实、道德调节更全面、道德监督更有力。网络舆论在道德中的运用为道德效果的提高开启了一个新路向。  相似文献   

7.
无私、奉献、利他等无疑是道德原则,公平、公正、等价交换、满足人的正当需要等同样也是道德原则。道德既具有超越性,也具有现实性,现实性与超越性是道德的两个不可分割和偏废的维度。否定道德的超越性,把道德原则仅仅局限于现实的利益和关系层面,会使道德原则因缺乏张力而软弱无力;离开现实性的基础,片面强调道德的超越性,会使大多数人难以认同和奉行,造成道德原则的虚无和无效。因此,坚持现实性和超越性统一的道德原则,既是道德的生命力所在,也是解决当前社会道德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8.
网络技术作为一种信息新技术,构成了以虚拟性为特征的新的网络社会形态,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的道德问题.正确理解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是理解网络道德的基础,网络社会的利益冲突是网络道德的根源,虚与实的相接促进了网络道德与现实社会道德的互动.  相似文献   

9.
国家道德论     
国家道德问题是哲学伦理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历史上的国家道德学说和国家行为理论已不适应国家道德实践的新要求。重新研究国家道德问题必须深入分析国家作为道德主体的客观依据,并进一步指出国家今后实践应遵循的道德原则。这些原则主要包括促进人类政治文明进步的原则、保障人类健康生活需要的原则和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努力实现以上目标,是国家今后实践的神圣使命和根本道德义务。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的主体精神、信用原则、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统一的原则内在地决定了它是一种道德经济 ,这和现实社会道德失范即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庸俗实用主义泛滥形成了鲜明对比。“应当”与“现实”的反差预示了某种道德上的“危机”。“危机”的根源并不局限于道德领域 ,而是存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践进程之中 ;只有通过对前进过程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全面、彻底、不间断的解决 ,才能开辟通往社会主义新道德的宽阔大道。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建设中的道德失范与道德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道德失范,主要表现为传统道德危机,本质上是市场经济道德缺位和公共道德与市场经济道德错位。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实施道德重建,即重建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重建过程中,政府必须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社会转型引起社会生活的深刻变迁,社会生活的变迁必然引发道德范式的转换。在新旧范式的接替过程中出现的道德危机,其实质乃是道德信念基础的瓦解。以宗教或形而上学为信念基础,以共同体为价值取向的传统道德范式整体上崩解并丧失了其有效性。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道德,在其信念层面上必须经得起现代理性的反思并将基本的公平价值包含在内。中国传统文化中相对比较缺乏的现代主体理性精神以及基于其上的公平原则、权钱交易、裙带主义等丑恶现象又严重破坏了现代道德对公平原则的基本信念。  相似文献   

13.
试论当前大学生道德建设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的大时代引发了社会层面的多重变化 ,也深刻揭示了国民道德素质这一现实问题 ,并孕育着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一切人们的道德建设前景。这时 ,审视大学生道德世界现状并不失时机地开展和提升大学生道德教育 ,就被赋予了深远意义。而大学生的道德建设现状不容乐观。在校园与社会间发育和变异的大学生道德文化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元性、变动性与异化性、虚浮性与躁动性、日趋世俗性与实用性等特点 ,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当前的大学生道德素质水平和存在问题。为此 ,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当代大学生道德文化变迁和发展的规律及趋向 ,从中认真剖解他们的道德困惑 ,发现和树立文明良好的道德观念 ,从而努力搞好大学生道德引导和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道德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我国道德评价的现实两个层面,探讨确立道德评价基本原则的一般方法论和在我国现实条件下,如何确立道德评价基本原则的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个人主义的涵义、实质,阐明它不能作为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的理由。  相似文献   

15.
道德认同是指人与道德同一或统一的过程和状态,是人们从内心上对社会道德价值、道德观念、道德规范等等的接受和认可,其发生的人学基础在于人的生命同一性,现实依据在于人的社会化需要,心理发生机制在于人的同情情感;道德认同类型多样,是一个在精神机制、社会机制和心理机制推动下内部世界、自我、道德、外部世界等要素和谐运行的有机系统;在价值多元、文化多样、社会差异凸显的现代社会,主体价值诉求与社会道德价值要求会经常出现不一致,从而引发道德认同危机,但正是在这种克服危机的过程中,人类道德不断走向进步。  相似文献   

16.
网络应用已经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对社会道德的监督,借助网络进行道德监督,亦是互联网时代的新特点。以现实中网络监督存在的新情况为切入点,比较分析了在网络上进行社会道德监督与传统的社会道德监督方式的异同,阐述了网络在空间限制、时间限制、力量汇聚限制、体制限制4个方面对传统社会道德监督方式进行的突破,同时也指出了网络监督存在虚假信息、覆盖面较小、容易出现网络暴力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道德之知在一个层面上指个体对社会普遍道德规范的认知,在这个意义上,道德知行分裂呈现为个体有意违背社会普遍认可的道德价值原则规范,其中彰显出个体作为存在所特有的自由意志。对既定原则规范的反叛所呈现出的自由意志是人的高贵与尊严的表现,在这个层面上的道德知行分裂现象也应被给予辩护;但在现实道德生活中,要准确区分出自由意志与任性的差别,对任性意义上的道德知行分裂应当努力克服。自由意志作为本体论意义上存在,当它脱离伴随其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时必将陷入虚无,因而必须依托马克思人道主义的指引而回到现实当中。  相似文献   

18.
信仰是一种对终极价值的关切。康德从理性出发,把信仰建立在理性本身对超验的渴望与追求之上,并认为只有在实践理性领域才能达到。康德认为借助于纯粹的实践理性,道德是自给自足的。但人是有限的理性存在,人的道德现实又是非纯粹的,道德的最终目的在自身的纯粹性中不能实现,故必须超越道德的纯粹性而进入到道德的非纯粹状态,并尽力寻求人的现实与人的理想之间的某种统一。康德把纯粹道德导向道德信仰,是保证道德意志的最终目的——至善的实现。康德的道德信仰理论对解决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迷惘和道德危机、对我们的伦理道德建设都具有直接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道德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其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开放的系统。它包括社会道德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社会道德体系的核心原则和规范层次;以及立足于现实社会实践的可教育性和可实践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与普及 ,以它为载体的网络社会业已形成。由于网络自身的特点使得网络人的传统道德价值观念受到重大影响 ,使处于传统的现实社会和现代的虚拟社会之间的人类群体对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道德冲突问题进行思考。本文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