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金清 《江汉论坛》2007,(11):139-140
最近的十多年是李维武教授哲学史研究的多产时期,其间有《二十世纪中国哲学本体论问题》(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吕不韦评传》(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王充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徐复观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出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论》(与何萍合著,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等专著问世,撰写了数十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在《学术月刊》等著名刊物上发表.从哲学史观的探索到哲学史研究方法的突破、哲学史研究风格的形成,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长江流域文化与近代中国哲学》,这部52万字的著作于2005年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则可看成是他在哲学史研究方法探索、哲学史研究风格塑造方面的代表性成果.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已成为学术界一个很热的课题。许多报刊开辟专栏报导有关情况、登载一系列论文,还有《中国文化史丛书》、《中国近代文化史丛书》等系列专著正在陆续出版中。文化史讲习班、文化史讨论会也极为活跃,在全国范围内影响较大的就有十余次,如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和《中国近代文化史丛书》编委会等单位发起的于1984年11月在郑州召开的“中国近代文化史学术讨论会”。由中国文化书院和九州知识信息中心联合分别于1985年3月、1986年1月在北京举办的两期文化学讲习班。由武汉大学哲学系邀请数十位海内外研究中国文化的著名学者于1985年12月在湖北古城黄冈举办的“中国传统文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近代文学史的分期问题,是指从鸦片战爭到五四运动这八十年来的文学史,如何再细分为若干阶段的问題。把近代文学史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部分来編写,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我自己所看到的解放前出版的数十种中国文学史,除有关近代文学史的专著(如陈子展的《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和钱基博的《現代中国文学史》)外,其余大多是把近代文学三言两語的带过。党一向十分重視中国近代文学史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工作,周揚同志依据毛主席关于开展中国近百年史研究工作的指示,  相似文献   

4.
赵德馨主编的《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教程》(以下简称《教程》),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问世了,这是新中国最完整最全面的一本中国近代经济史教科书。 过去陆续出版的近十本中国近代经济史,包括赵主编的《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讲义》在内,共同的缺陷,正如作者在《教  相似文献   

5.
有关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有关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几点思考马敏一、“西力东渐”与近代社会转型的启动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大变动、大转型的社会,这种变动和转型不是起因于一种“内发的力量”,而是源于“外发的压力”,即西方的冲击,这一由邓嗣禹和费正清在50年代所提出的“冲击—反应”模式,...  相似文献   

6.
创刊于1902年的《大公报》,以公正敢言而闻名。它在近代中国享有崇高的声誉,与《申报》并为南北报界的两朵奇葩。《大公报》历经百年沧桑,见证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兴革与嬗变。因此,《大公报》就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中国现代史”,承载了极为丰富的历史信息,是研究近代中国历史的“宝藏”。遗憾的是,以往史学界对《大公报》的研究多集中于1926年以后的新记大公报时期,对于早期《大公报》及其创办人英敛之却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和探讨。新近,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侯杰教授倾尽多年心血完成的力作《大公报与近代中国社会》,填补了此项…  相似文献   

7.
近代教案研究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教案与反教会侵略的运动,贯彻于整个晚清社会,遍及全国各省、各地区,在中国近代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中国近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产生过影响。 由中国义和团研究会、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等九省市二十余个学术机构和团体共同发起贵阳召开的第三届近代教案学术讨论会,对教案与近代中国的问题进行了热烈地讨论,大会组织者从数十篇论文中遴选成集,由贵州人民出版社推出文集《教案与近代中国》。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出版业的实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以青 《文史哲》2005,2(4):102-108
出版业是以生产精神产品为主,以积累和传播文化为目的的特殊行业。中国古代图书出版与收藏,主要局限于上层社会与文人士绅的圈子,与普通大众无缘。中国出版业在近代完成了它的转型。在近代中国“救国救民”的时代主题下,出版具有了传播西学、救亡图存、开启民智的特殊功能和社会价值。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全面推进,带来了出版业的发展和繁荣,使出版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近代出版业对提高国民素质及文化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云川  江源远 《天府新论》1999,(3):96-96,F003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研究价格史,有助于认识价格的现在,预测价格的将来,把握价格运行的规律,以史为鉴,制定正确的价格方针、政策。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四川大学经济学博士生导师周春教授率领课题组成员,经过八年的努力,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物价史》的研究任务,并于1998年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物价史》和《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物价史料汇编》两项最终成果。其中,《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物价史》全书共十章,27万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全面论述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物价情况的专著。它通…  相似文献   

10.
评《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由知识出版社出版的山东师大王有光著的《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是在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中的一个新成果。在这部38万字的著作中,作者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近代中国80年间的政治思想状况和演变作了全面的论述,既有宏观的纵论,又有微观的刮...  相似文献   

11.
《西方文化与近代中国》评介王守中胡滨教授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于1995年8月出版的《西方文化与近代中国》一书,是近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项新成果,有不少新的创意。一、该书清晰地勾画出了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主体演化的轨迹。该书除肯定了明末清初和19世纪传...  相似文献   

12.
关于正确把握近代中国社会的几个问题钟兴瑜中国近代史虽然只有109年,但是中外研究者发表的论著却数以千计,这在中国断代史的研究中是其他历史时代所不能比拟的。究其原因,不能不说与近代中国社会的极为特殊,关系复杂,变化奇特,令人难以辨析大有关系。就以近代中...  相似文献   

13.
探析近代史学演进历程的创新之作──读陈其泰著《中国近代史学的历程》王记录学术研究总是在不断创新中向前发展的,而每一部富有创新精神的著作,都构成了学术发展的界标。《中国近代史学的历程》(陈其泰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1月出版)是近几年来出版的中国近...  相似文献   

14.
清末10年,广东社会治安情势日趋恶化。这与广东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加速转型有密切的关系:社会加速转型增加和刺激了社会治安恶化的因素,又使官绅对城乡控制能力大为削弱,无力应对新旧治安问题。两者交互作用,造成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5.
严复,中国近代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先进代表之一。他于一八九五年根据赫胥黎所著《进化论与伦理学》译述的《天演论》,是甲午战后民族危机日趋深化的产物;严复对中国近代文化的贡献,不仅在于他翻译了《天演论》,而更重要的则是他运用进化论的思想武器,结合中国近代社会的实际,重新“改做”了《天演论》;严译《天演论》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期,有着深远的影响,占着重要的地位。严复对赫氏原著的“改做”,除了不取直译而为意译外,更重要的是通过他所加的“按语”的形式表现的。以一九八一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严译《天演论》本为例,全书共九十五页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西文化问题与梁漱溟的文化观曹跃明中国现代思想家李石岑曾说,梁漱演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出版一年,销售十余万册,有近百篇论文和几十个小册子同他辩论,大打笔墨官司。翻成了十二国文字,把东西两半球的学者闹个无宁日。”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此书受到众多...  相似文献   

17.
近期再读萧致治先生所著《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 ,感触甚深 ,受益良多。古人云 :“十年磨一剑” ,这正是该书的真实写照。它是先生40年来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部分成果 ,也是其40年来学术研究的一次总结。全书53万多字 ,分为五编 ,收录了45篇具有代表性的论文 ,于1999年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通读全书 ,我们不难发现 ,作者洞察中国近代社会 ,为世人描绘了中国历史大转折时期的宏伟画卷 ,同时也为读者揭示了该书的鲜明主旨 :鸦片战争既是中国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起点 ,同时也拉开了近代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展开的一…  相似文献   

18.
英敛之、《大公报》与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大公报》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创办人英敛之及其后继者张季鸾、胡政之、吴鼎昌和王芸生等大公报人的历史考察 ,探讨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变迁的内在关系。认为《大公报》的出现与持续发展 ,本身就是社会文化变迁的体现。作为具有全国影响的报纸 ,《大公报》不仅记录和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历程 ,而且参与和推动了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  相似文献   

19.
张怀存在《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第2期撰文认为,天是中国古代哲学最重要的范畴之一,具有上帝、自然、命运、本体(理、气、心)等涵义。当近代西方科学与哲学知识传入中国后,才给天范畴的发展演变注入了新的因素。近代哲人对“天”作了新的诠释,赋予天不同的时代精神,反映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完成了天范畴从古代哲学向近代哲学的转型。在转型过程中凸现了传统哲学向近代哲学转型的一般特点:1、融合性。近代哲学天范畴是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近代思想相互结合的产物,是由西方的新知识新观点重新解释传统思想,而不是机械  相似文献   

20.
社会思潮与历史足迹──读戚其章著《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史》李侃近十余年来,由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领域不断拓宽,有关近代中国各种专题史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可以说成果丰硕,迭出新说。就中关于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成绩尤为显著。在诸多近代思想史论著先后问世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