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理论"是80年代以来汉语语法学的理论热点之一。该理论由胡裕树、张斌两先生于80年代初提出,而在建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复旦大学中文系范晓教授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他和胡裕树先生合作完成的《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和《有关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的几个问题》的两篇专论,成为"三个平面"理论正式形成和趋于成熟的标志。新近出版的《三个平面的语法观》更是他孜孜着力于"三个平面"的新理论新方法研究汉语语法的一部力作。他对"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的贡献.有以下值得称道的创见:1、区别句法、语义、语用三种不同的语法…  相似文献   

2.
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理论”自提出以来,在汉语语法本体研究以及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推动了汉语语法研究与教学的发展。但是任何一个理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总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三个平面的两个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期待三个平面理论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3.
本文回顾了三个平面理论从提出到发展并逐步完善的历史过程,讨论了语法研究的两个总的指导原则。即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相结合与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相结合。着重阐述了本文的三个平面观。本文认为:三个平面的句法分析包括短语的句法分析和句子的句法分析,句子的句法分析是句子分析的基础但不是全部;三个平面中的语义是和句法平面以及同句法相关的语用平面的部分因素有关的语义,三个平面中的语用平面研究的是和句法平面以及语义平面的部分因素相关的语用因素。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是三位一体的,它们既互相区别,又互相依存,互相制约。  相似文献   

4.
0.“语言学概论”是中文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在这门课程中,大家要接触和了解诸如“语言是什么”、“语言本质论”、“语言符号系统论”、“语言的发生和发展”、“语言学方法论”等等看起来十分生疏和深奥的理论问题,在第一印象上就觉得与自己原有的文字、词汇、语法、修辞之类的“现代汉语”的知识很不相同,因而多少会产生一点畏难的“心理障碍”。诚然,“语言学概论”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知识难度,因为它不像“现代汉语”课程那样以人类语言中某一特定的语种即大家的母语──汉语作为教学内容,而是从普遍性和共性即普通语言学的角…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穷尽性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语言学中语法分析三个平面的理论,从句法结构、语义等方面对《金瓶梅词话》中表示"给予"义的"与"构成的句子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以较全面地揭示其内在规律。这不仅有助于近代汉语语法面貌的系统描写和解释,而且也有助于对现代汉语双宾句式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试谈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的几个问题柴世森1981年以来,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的理论和方法,经过语法学家们的探讨和切磋,已经逐步在发展和完善,它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另一方面,它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继续探讨和切磋。本文仅就其中的几个具体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一句法...  相似文献   

7.
口语中的“X什么”与“X什么X”句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汉语口语中有一类表禁止或否定义的"X什么"和"X什么X"句式.按照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理论对其进行考察可知,在句法平面上,这两种句式对进入其中的成分"X"有不同的限制;在语义平面上,两者的"禁止或否定"意义不是其内部成分词汇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具有一种整体的句式意义;在语用平面上,两者在语气强度和语用价值等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些联系和区别与两者的历时演化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两个“三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O.近年球,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有很大的进展。研究中,学者们主要不是采用静态的孤立分析法,而是越来越注意采用动态的比较分析法,对语法事实进行多角度的考察。在多角度的考察里。两个“三角”的考察特别值得重视。为了方便,本文把这两个三角叫作A三角和B三角。作图表示:  相似文献   

9.
由刘汉城先生主编,张文轩、戴耀晶等十二位先生参编的《现代汉语》(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10月,以下简称“刘本”),在参考前人和时贤论著的基础上,融入了编者各自的研究成果,是一部很有新意的现代汉语教材。下边我们谈谈这本书语法部分的主要特色。 一 内容新颖,具有革新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词组本位的运用 朱德熙先生在其《语法答问》中提出了一种新的语法体系——词组本位语法体系。它以词组为  相似文献   

10.
复句是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自从《马氏文通》问世以来,已有不少语言学家对复句进行过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还有不少问题需要人们去解决。对赵恩芳、唐雪凝的新作《现代汉语复句研究》,读后感到有如下几点很值得称道:一、材料丰富,论证有力汉语语法研...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运用当前语言学界关于语法分析的三个平面的学说,对古汉语介词的语法作用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进行了解析,既总结了前人研究的成果,又提出了个人的认识,这是把现代语言学、语法学的理论和方法引进古汉语语法领域研究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高校文科《现代汉语》教材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新近推出的吴启主主编《现代汉语教程》(下称《教程》,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11月初版)为改革教材现状作了不少努力,在语法体系“创新”和内容上的“出新”方面取得可喜可贺的成果。一、体系的“创新”如果我没有理解错,《教程》是努力地挣脱了句本位语法的传统重负,建立了基本上可称为词组本位的语法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语言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0月20日至24日在徐州师范学院举行。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90余人;大会收到学术论文167篇。南京师范大学“现代汉语高级研讨班”的8位同志列席了会议。开幕式上,徐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州师范学院院长到会祝贺并讲了话。会议历时五天,学术活动按全体会议和小组讨论两种方式进行。全体会议有如下三个方面内容:第一,专题学术报告;第二,省外学术活动的信息交流;第三,交流小组讨论情况。根据与会代表提交论文的内容,会议分成“现代汉语词汇”、“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训诂(音韵)”、“古代汉语语法”、“方言”、“语言艺术”、“教学法”、“语言理  相似文献   

14.
在个案研究已经十分丰富的今天,建立一个逻辑上“有理可说”的现代汉语语法体系成为了必要。参照公理方法建立汉语语法的学科体系,应着眼于语法整体来确定其初始概念。表达是语法研究的终极目标,而句子是表达的基本单位,因此,我们把句子确定为建立语法体系的切入点。句子和语法上与其关联的语素、词、短语和句群共同构造了现代汉语的语法体系。  相似文献   

15.
陈忠 《学术探索》2007,(3):142-144
连动式是现代汉语的一类重要句法现象,是许多语法现象的温床。高增霞所著《现代汉语连动式的语法化视角》一书首次从语法化的角度对这一重要句法现象加以系统全面地审视和考察,把连动式的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堪称现代汉语连动式研究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16.
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多角度来探讨语法问题,已引起我国语法学界的普遍重视。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地对汉语语法进行考察,有助于更广泛、深入地揭示语言自身的规律性,这对促进汉语语法学的研究和发展,无疑是十分有益的。本文对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的问题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在先秦汉语中,人称代词或指人指物名词可以直接做处所宾语。而到现代汉语中,它们后面要加上“这里”“这儿”“那里”“那儿”,才能构成处所词语做处所宾语。本文追溯了从先秦汉语到现代汉语的这一历时演变,从中可以窥见汉语语法格局各个部分是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汉语里,副词“不”和“没有”在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上有时候相同,有时候不同,初教现代汉语语法的同志或初学现代汉语语法的学生,往往搞不大清楚,颇有探讨的必要。 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副词“不”和“没有”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至于动词“没有”的用法,“没有”和“没”的差别,本文将不涉及。在谈到“没有”或“没”的时候,一律用“没有”代表;在举例的时候,原文中写什么还写什么。 下边主要谈两个问题:一、副词“不”和“没有”的共同点,二、副词“不”和“没有”的不同点。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语法中有两个局限性,一是内容贫乏,不能解释一切语言现象,二是语法内容彼此之间互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产生这两个问题的原因,在于语法学家只看到了语言的规范性,而没有看到语言的非规范性,因而没有把语法体系划分为规范语法与非规范语法两大部类。本文提出这样的主张:应该根据非规范语言来研究非规范语法,把现代汉语语法发展成为规范语法与非规范语法两大部类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汉语是主题突出的语言”是1976年由美国人提出的。主题与主语分属两个不同的平面,一个句中可以有多个主题。这一理论及其拓展观点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方便非汉语为母语者对汉语中“把”字句等特殊句式句意的理解,从而拓展了它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