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正问:我是家里的"剩女",被亲友说烦了,便去一家婚介公司,交了5万元服务费,约定由他们为我提供婚介服务。后来,他们安排我和好几个人约见,有公务员、律师等,按婚介公司的说法,都是有房、有车、有事业的成功人士。我对这几个人的第一印象都比较满意,但奇怪的是,这些人在和我见面后全都销声匿迹,再也联系不上。我怀疑这些所谓的"成  相似文献   

2.
方园 《当代老年》2010,(4):10-11
当前,通过婚介机构寻找伴侣的方式已逐渐被老年人接受。在许多老年人因此找到了“另一半”,携手步入红地毯、走进婚姻殿堂的同时,也应当看到,有相当一部分征婚者,由于婚介机构发布虚假征婚信息、巧立名目乱收费,甚至雇用‘‘女昏托”骗取钱财等,而纷纷掉入了其精心设置的“玫瑰”陷阱。  相似文献   

3.
徐焱 《老年世界》2013,(16):34-35
社会进步了,独身老人也越来越勇敢地主动追求晚年幸福。由于社交范围有限,婚介所、网络婚介机构等便成了老年人首选的“媒婆”。然而,由于市场尚待规范,一些不法婚介机构利用老人迫切寻找幸福的心态,设下美丽陷阱,骗财骗物事件时有发生,给老人身心造成极大伤害。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满堂儿女不如半路夫妻。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失偶的老年朋友越来越多,子女们忙于工作无暇顾及父母,无人陪伴的老人孤独难耐,找一个老伴共度余生就成了他们的情感需求。因为老年人交友渠道偏窄,很多老年朋友把寻找另一半的希望寄托在婚介机构。由于婚介机构鱼龙混杂,那些求偶心切、辨别欺诈能力稍差的老年朋友就成了一些打着征婚旗号的不法分子骗钱骗物的肥肉。因此,我们有必要提醒——  相似文献   

5.
婉睛 《老人天地》2014,(2):23-25
俗话说,满堂儿女不如半路夫妻。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失偶的老年朋友越来越多,子女们忙于工作无暇顾及父母,无人陪伴的老人孤独难耐,找一个老伴共度余生就成了他们的情感需求。因为老年入交友渠道偏窄,很多老年朋友把寻找另一半的希望寄托在婚介机构。由于婚介机构鱼龙混杂,那些求偶心切、辨别欺诈能力稍差的老年朋友就成了一些打着征婚旗号的不法分子骗钱骗物的肥肉。因此,我们有必要提醒——  相似文献   

6.
《职业》2009,(31)
Q:去年12月,我与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合同约定,在合同履行期内由公司对我进行专业技术并承担培训费用,我享受全薪待遇,自培训之日起我必须为公司服务5年,否则承担每年3万无的违约金.  相似文献   

7.
《职业》2011,(1):68-68
年初,我到甲公司求职,甲公司是一家劳务派遣单位。我和甲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甲公司将派遣我到乙公司工作,月工资为1800元。劳动合同还对我的工作岗位、工作期限和劳动报酬作出了约定。可我实际从甲公司领到的工资只有1700元。公司解释说,扣下的100元是中介费和劳务管理服务费。请问,公司的做法对吗?  相似文献   

8.
我与丈夫钟先生共有两处住户,为了达到双方都能报销取暖费之目的,丈夫与我协商办理假离婚手续。想到如今有的夫妻假离婚后竟弄假成真,导致婚姻解体的教训,在协议中我们特别约定"如果一方违约,与第三方结婚,夫妻共有的两处房产归受害方所有"。尽管有这样的约定,可我们俩办理离婚手续不到半年,钟先生竟然与王女士建立特殊关系,准备结婚。我以种种办法强烈反对无效后,近日,我决定放弃,打算在分割财产时要求他履  相似文献   

9.
正问:我与丈夫2006年结婚,不到4年丈夫就有了外遇,而且长期夜不归宿,双方为此经常争吵,导致感情破裂。2012年初,我们曾签订了离婚协议,约定由丈夫给予我8万元的经济补偿,同时约定该协议在双方签字并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手续后生效,但丈夫事后反悔,未与我到民政部门办理离婚手续。请问:通过诉讼要求丈夫给予我8万元的经济补偿能否得到支持?  相似文献   

10.
据《中国日报》报道:韩国一名拥有4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4亿元)身家的富翁通过婚介公司公开招婿,并且最终为自己的爱女找到了如意郎君。这名富翁姓金,今年78岁,拥有400亿韩元的资产。他只有一个宝贝女儿,毕业于首尔某大学,在一家设计公司工作。金先生唯一的遗憾是自己的掌上明珠长期没有对象。抱孙心切的他终于忍耐不住,于去年7月公开招婿,在韩国引发轰动,400多名韩国男士报名参加竞争。  相似文献   

11.
<正>我与前夫2000年结婚,2006年5月因感情不和协议离婚,离婚协议中约定:婚后共同购买的一处房屋过户到我的名下,房屋贷款15万由男方负  相似文献   

12.
《伴侣(A版)》2016,(4):32-33
限制离婚协议无效,赠予就无效吗
  问:
  杨某与我经网络聊天相识半年后登记结婚。因相识时间较短,彼此性格了解不足,婚后因家务琐事经常发生矛盾,难以共同生活,我几次提出离婚。2013年12月我向法院递交离婚起诉状时,杨某不愿离婚,与我协议约定,杨某婚前所有的(双方共同居住的)房屋一套,归夫妻共同所有,若我提出离婚,协议无效。事后,我们对该房屋办理了加名手续。去年2月,我再次向杨某提出离婚,并要求按协议约定分割夫妻共同房产。杨某同意离婚,但以“若我提出离婚,协议无效”之约定为由,拒绝我的分割要求。请问他的做法对吗?  相似文献   

13.
信箱     
《现代妇女》2009,(3):50-50
我发现我有点喜欢上以前的上司了。我结婚三年了,同老公一起快有六年了,有个可爱的女儿。而我以前的上司比我大二十岁,是公司的原总经理,他经常找机会和我独处,看得出来他对我有意思,开始我很反感,可后来他的成熟稳重,给了我全新的感觉,我也渐渐习惯了他对我的好,有他在公司的日子很好,他很照顾我。在他临离开公司的那段时间,他经常跟我说,  相似文献   

14.
《伴侣(A版)》2013,(9):33-33
问:我是某股份制公司的一名职工,当初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约定我的每月工资为1900元。最近我因休产假,单位于当月只给我发了1200元工资,我找单位劳资部门,得到的回答是,职工休产假,本来就不能为公司创造财富,我们历来都是只开基本工资,这已经是照顾你了。请问:公司的说法、做法有法律依据吗?  相似文献   

15.
问: 我与于某经人介绍确定恋爱关系不久,于2013年12月登记结婚.登记前,为确保夫妻恩爱、地久天长,在亲友们的见证下,我们协商达成“保婚”协议书,约定:于某婚前购买的二居室商品房一套和别克轿车一辆为夫妻共有;最后设立的特别条款还约定:若我提出离婚,该协议无效(即上述财产归于某一方所有).协议签订后,我们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同时,还共同办理了房产、轿车登记在我们两人名下的手续.现在,我们因家庭琐事矛盾纠纷不断,共同生活难以维续,我几次提出离婚,于某表示同意,但对房产、轿车分割一事我们的分歧较大.于某坚持要按协议的约定,财产都归自己一人所有,我认为房产和轿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应予分割.请问:我们的约定有效吗?究竟该如何认定房产、轿车的归属?  相似文献   

16.
《老年世界》2011,(14):13-13
编辑同志: 两年前,我的孙子结婚购买商品房时,向我借去8万元。当时,孙子写了借条并约定两年之内还款。年前,我也想改善一下住房条件,就拿着借条向孙子要钱。没想到,这个没有良心的小子接过借条说:“爷爷,您老也不缺钱,我借的钱您也要啊!”说着就把他写的借条撕了。在这种情况下,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7.
《伴侣(A版)》2013,(2):33
正问:我丈夫经济条件挺好,恋爱时,他每个月给我一笔零花钱,结婚以后也一样按月转到我的银行账户上。如今我们结婚5年,感情破裂,只得离婚。目前我们正在协商离婚协议,丈夫表示,他给我的那些生活费应算作夫妻共同财产,可我觉得那是他赠与给我的,怎么还能要回去?请问:丈夫婚前约定给我的钱,到底算不算我的"私房钱"?答:  相似文献   

18.
《伴侣(A版)》2007,(6):51-51
<正>心怡:男友是我的大学同学,毕业后他回到了他的城市,我回到了我的家乡,我们约定3年后到事业发展得好的那一方的城市结婚定居。虽然我们的感情一直很好,但是由于分隔两  相似文献   

19.
赵学英 《老人世界》2014,(12):32-33
我和妈妈有个约定。从1998年开始到2011年妈妈离开我们至今,我遵守着这个约定并且成为我孝敬和祭奠妈妈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颜东岳 《职业》2014,(4):66-66
编辑同志: 我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劳动期限为三年,工作地点为公司总部,负责仓储保管。三个月前,公司突然决定将我派往另一座城市的分厂从事产品包装工作。父亲早年去世,我必须就近照顾瘫痪在床的老母,因此我曾向公司反映自己的难处,并要求留在总部。可公司不但加以拒绝,还以我不服从安排为由将我解聘。近日,当我申请领取失业保险金时,却遭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的拒绝,理由是公司虽为我缴纳了一年的失业保险金,但我系被公司解聘才导致失业,因此不属于正常离职。请问: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的做法对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