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从思想基础、学术视野、方法论等方面比较了梁启超和王国维的治学特点 ,指出梁王二人在相同的时代大背景下 ,有相似之处 ,又因个人气质取向及师从之人的不同 ,总体学术风貌相异。梁启超表现出鲜明的历史意识 ,时刻注意古今结合 ,并以古鉴今 ,使著作呈现现代风貌 ,具有致用价值 ;而王国维有意借鉴西方理论 ,融会传统 ,在哲学基准上创立范畴 ,体现了自我在历史流程中的独立思考  相似文献   

2.
在本世纪初年,当革命派和维新派进行激烈的论战时,有一个甘于寂寞的学者却在沉思宇宙人生的问题,为哲学学说的“可爱”与“可信”的矛盾而感到苦恼.他就是王国维.一、哲学学说的“可爱”与“可信”王国维是一个对哲学很有兴趣的人.他确实认真地钻研了哲学,然而他在三十岁时所写的《自序》中说:  相似文献   

3.
王国维是中国现代学术传统的重要奠基者,他的学术成就的取得不仅与他早年所打下的深厚扎实的国学根柢有关,而且更与他对西学的广泛深入的接触和吸收分不开.正是他这种广博、深厚的学术素养,造就了他在现代学术史上融会中西、贯通古今、截断众流、卓然独往的学术风格和治学途径.  相似文献   

4.
谈治学     
广西史学会定于今年十月在柳州召开第五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命我写一篇关于治学经验。我没有受过完全教育,知识很差。到壮年工作后,处处感到无知,都是遇到困难而去学习。至今耋耄之年,更感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能有什么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现代学术体系建立过程中,王国维主要起奠基和开创之作用,而陈寅恪则进一步给予发扬光大,并在王国维去世后坚持他和王国维提倡的学术理念和治学原则.在治学过程中,他们二人均极强调学术独立和思想自由的原则,并更加注重学术上的新发明,力避因循旧说.但在材料的使用上,两人侧重点稍有不同,一更重视新材料,一更重视从旧材料中发现新问题.而他们的最终旨归完全一致,即致力于现代中国学术的独立和进步,并进而探讨中国文化的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6.
治学补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半年前,我写了一篇《治学琐言》,发表在中华书局出版的《文史知识》1982年第九期中。后来有些来访者与来函者,说我这篇文章立言简约,某些意见,似乎应当再详细阐发。我于是又写这篇短文做为补充。在这篇短文里,我想补谈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东施效颦     
《快乐青春》2010,(2):69-69
春秋时代,越国有一位美女名叫西施,她的美貌简直到了倾国倾城的程度。无论是她的举手投足,还是音容笑貌,样样都惹人喜爱。西施略用淡妆,衣着朴素,走到哪里,哪里就有很多人向她行“注目礼”,没有人不惊叹她的美貌。  相似文献   

8.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黄海章先生是国内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老专家。解放后出版的主要论著有《中国文学批评简史》、《中国文学批评论文集》。黄先生九十高龄,仍孜孜不倦地钻研祖国文化遗产与培养后学,他的学问与品德久为学林所敬重。最近,我们就治学上的一些问题访问了黄海章先生。我们请黄先生谈谈他的治学道路。黄先生谦虚地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师。我自1923年起就开始从事教育工作,至今已有六十多年了。我谈不上什么贡献,不过对科研和教学工作,自问态度还是认真的。解放前,我主要从事文学史的教学,我最初研究先秦诸子,对唐诗也下过些功夫,曾开过《诸子通论》、《唐诗概论》、《中国文  相似文献   

9.
<正> 我有幸数次拜访山东省政协副主席、著名教育家、原山东大学校长吴富恒教授。老校长精神矍铄,侃侃而谈,对我们青年学子提出了很多富有启发性的指导意见。我受益匪浅,于是笔录下来,以飨读者。问:老校长,刚踏上治学之路的青年人,很想听听前辈专家的意见,您谈谈好吗? 答:很高兴和你们年青同志谈谈心,也十分乐意讲讲我对治学、做人等方面的看法。孔子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年青人朝气蓬勃,勤于思考,兴趣广泛,富有创新精神,是社会的未来。但毋庸讳言,由于你们涉世不深,缺乏人生的经验,容易感情用事,容易产  相似文献   

10.
人才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缺少的,人才的多少,成长的快慢,质量的高低,对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成才之道也是各种因素决定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靠自己在学习征途上的勤奋努力,俗话说“勤奋出天才”就是这个意思。一个人能否成才,主要还是靠后天的勤奋学习,“生而知之”是不可能的。在成才的道路上王国维治学“三境界”说对我们是有借鉴作用的。  相似文献   

11.
初春的一个早上,我们采访了我省著名的经济学和管理学教授、中山大学管理学院院长王正宪。这位年近七旬的学者,虽病体初愈,仍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谈了他治学育人的一些体会。王正宪教授1917年3月12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1935年~1939年就读于清华大学获法学士,1941年在南开经济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45年到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49年夏,他怀着一股报效国家的热情,毅然放弃国外高薪聘请的机会,携同夫人潘孝瑞女士回到祖国。王正  相似文献   

12.
“一心不能二用”是古已有之的格言,但是并不完全正确。从一些著名的学者和专家的治学经验看,“一心二用”,却往往效率高,收获大。这可以郭老的治学为例: 郭沫若研究《墨子》,引起了对吴起的同情,写成《述吴起》;由于有人主张墨家曾参加陈涉吴广的农民革命,便另写《秦楚之际的儒者》,作为《墨子》研究的补充;又因音乐是儒墨之间所争论的主要问题,郭志的兴趣又被音乐问题吸引住了,于是写成《公孙尼子及其音乐理论》;接着发现钱穆《诸子系年》中考证公孙尼子的一节,与自己的意见完全相反,遂写《公孙尼子追记》;此文写好后,郭老的“兴趣又掉换了一个方向”。他在日记里这样写道:“读《吕氏春秋》,初意欲收集关于惠施之材料,忽尔意动,欲写《吕不韦与秦始皇》,写此二人之斗争。……”就在这次掉换研究方向的同时,郭老总结了他的这个治学方  相似文献   

13.
罗尔纲先生是我国史学界的老前辈,太平天国史研究领域的泰斗,我们后学者学习的楷模,南疆八桂的骄傲。值此罗先生90寿辰之际,学术界举国祝贺,充分说明他道德风范感人之深,文史研究成就之辉煌卓著。在他漫长的治学履程中,处处闪耀着“困而学之”、“锲而不舍”优秀品德的光辉,可以说,他的每一  相似文献   

14.
在贯彻中央关于坚定不移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坚定不移地反对僵化的时候,怎样在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方法的指导下,吸收和运用当代其他科学方法和成果以繁荣社会科学了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历史学研究员张磊同志在接受我们的采访时谈了他的看法。张磊同志1988年出生于天津。1950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后继续留校攻读中国近  相似文献   

15.
治学诗是理论的诗,作者实际上是带着意象去构思的,是对治学中深刻关系的把握。诗人以冷静的态度来体察客观事物,善于把带哲理性的认识写入诗中,显得精深,富有理趣,把各种治学之道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治学诗是诗人为自身对治学的反省、体验、品味和感悟寻找到的最为合适的文学载体。  相似文献   

16.
李新魁教授谈治学和广州国学研究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语言文字学,在清代得到集大成的发展之后,高峰期似已过去。民国以来,虽然在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方面都分别在新的形势下有所发展,但是终究专家多面全才少。正是出于对国学衰微的忧虑和责任感,广州高等院校部分从事文字、音韵、训诂学教学和研究的教师,于1988年4月成立了广州国学研究社,推举中山大学李新魁、曾宪通两位教授为正副社长。对此,本刊1989年第一期曾有较详细的报道。至今,该社已坚持活动3年,逐渐形成了一支较活跃的研究队伍。现将我们最近采访该社社长李新魁教授的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娜拉"现象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她仿效于"西方"却又植根于"传统",以走出"父家"且回归"夫家"为己任,最终轰轰烈烈地上演了一场具有中国特色的"解放"闹剧,并且也完全曲解了西方"娜拉"的深刻内涵。中国"娜拉"与西方"娜拉"的本质区别,主要是表现为做"女人"与做"人"的认识不同;这种东施效颦式的机械模仿,极大地影响到了中国现代女性解放运动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8.
谈王国维的“两种境界”说苏晓江论诗词而倡境界之说,虽非王国维所首创,然一经其在《人间词话》里用来作为评价作品优劣的尺度以后,这个概念便广为流行,得到公认,是王氏的一大贡献.不仅如此,王国维作为一个对中国古代文学造诣极深的词论家,还对境界一说进行了更深...  相似文献   

19.
<正> 我没有上过大学,更没有出过国,留过学。我做教学工作是从任初级小学教师开始的。以后,我又教高小,教初中,教高中,最后,我进入大学,一步步地从兼任讲师、专任讲师、副教授而至教授。今天我之所以获得一些专业知识,主要是靠自学。自学当然是不得已而为之。然而一切事物都有两重性。我看自学也有优点。第一,自学一定有主动性,积极性;第二,自学一定有克服困难的勇气;第三,自学一定能够独立思考;第四,自学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而这四点,都是做好学问所不可缺少的。我在学术上没有做出什么成绩。让我谈治学,我感到实在没有可谈的。无奈不能推却,我只好就过去和当前所获得的点滴经验谈一谈。  相似文献   

20.
宋先生的治学原则是:不盲从古人,不迷信权威,不附和时人。读书力求有疑,有疑方有己见。然而己见不是故意标新立异,炫人耳目,而要做到论从事出。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决不搞论述对象以外的主观外加。几十年来宋先生始终如一地恪守这一治学原则。因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可以说;凡是他所涉及的学术领域,他几乎都作出了十分可贵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