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前我国保留死刑制度,死刑作为最严厉的刑罚,广大民众关注死刑的适用,媒体热衷于死刑案件的新闻报道。文章从刑事法律的角度解读死刑案件的新闻报道,从真实死刑案件的新闻报道着手,分析新闻报道的现状,分析死刑制度沿革,寻找它们之间存在的共同价值取向——人权保障。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Burke的“五位一体分析法”为分析工具,辅助其“术语屏”和“认同理论”等概念对《华盛顿邮报》有关7.23甬温动车事故的新闻报道进行戏剧主义修辞解读。文章在发掘了该新闻报道背后所隐藏的修辞动机,并认为,该新闻报道存在虚假的信息甚至扭曲事实。  相似文献   

3.
实行服务厅特殊岗位A、B、B岗“三角支撑”,做到常事快办、急事即办、特事特办的现场核准“三办制”;制定《纳税人税收法律援助工作规程》,聘请司法局律师定期接受纳税人咨询.开辟“绿色通道”:有效整合办税服务厅资源,落实“零停留办公”制……近年来.六合区国税局在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以纳税人满意为目标的纳税服务工作中.通过换位思考、制度支撑、优化资源,运用一系列纳税服务新方式、新制度、新举措,拓展纳税服务范围,  相似文献   

4.
融媒体时代,新闻报道内嵌短视频的情况日益普遍。从信息编码角度看,新闻报道中嵌入短视频可以扩展新闻报道内容,增强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现场感、可信度,提升新闻报道的关注度与影响力;从信息解码角度看,其有助于受众全面、立体、透彻地了解新闻事件原委,便利受众社交化、直观化、共情化地读取新闻信息。新闻报道运用内嵌短视频应当把握相关操作要领并遵循相应的要求,方能为新闻报道增色,同时要规避不必要的法律及伦理风险。  相似文献   

5.
新闻报道作为一种大众传播方式,原则上以及时性与准确性为要义。然而,事实上,新闻报道中广泛使用模糊语的现象却非常普遍。以新闻报道为案例展开研究,从语用学的视角探讨模糊语在新闻报道中的使用及其语用功能,能指导新闻工作者或新闻媒介,使之恰当地使用模糊语言,从而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论民族新闻特色余正生民族新闻报道,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是宜传工作的重要手段。如同新闻报道中的政治新闻、经济新闻、文化新闻、社会新闻一样,民族新闻与它们具有共同的特点,又有自己的特色。正是民族新闻独具特色,使之在新闻报道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宣传工作中发...  相似文献   

7.
新闻、新闻策划和新闻报道策划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它们有本质的区别,新闻报道是可以策划的,而新闻是不能策划的。策划的所谓新闻,其实不是新闻,而是广告活动或公共关系活动;新闻炒作与新闻策划又完全不同,新闻炒作属于新闻报道策划。新闻报道策划有它必要性和可行性的特点及注重传播技巧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理论与实践的基石,是新闻报道工作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坚持新闻真实性,防范和根治新闻失实,对从事新闻传播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是建立县领导抓落实、抓指导督查工作机制。实行县领导指导推动各镇“三个发展”联系点制度。县领导每两个月到联系点督促指导一次.县委、县政府每季度听一次情况汇报;二是强化重大任务和重大项目工作责任落实机制。对今后需加快推进的重大项目.继续实行县领导分工挂帅、负责重大项目推进实施的组织协调制度,确保每一个重大项目如期推进、  相似文献   

10.
贵健 《今日南国》2009,(12):4-7
今年3月上旬,我到墨西哥参加国际图书博览会,在墨西哥城和坎昆城,墨西哥人民的勤劳聪明智慧和灿烂文明历史,给我留下了永远挥之不去的记忆……但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突如其来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打乱了拥有2000万人口的世界最大城市墨西哥城的平静,疫情正在波及全世界。4月24日。大量有关疫情的新闻报道开始见诸报端,流感疫情开始暴发、肆虐。4月26日,墨西哥城宣布全市放假10天。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我国现阶段新闻报道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梳理,以期探讨新闻报道中的道德伦理现状。当前我国的新闻报道在道德伦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要扭转新闻报道伦理整体下滑的局面,就要从新闻从业者的自律与他律抓起,努力提高新闻从业者的素质,并从我国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这样才能做到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平民意识,是时代对于电视新闻改革的真诚呼唤。电视新闻工作者在从事新闻报道时要以一种平民化的价值取向和平视生活的视角来观察和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13.
模糊语言在新闻报道中的积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糊语言在新闻报道中有其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恰当运用模糊语言,能使新闻报道产生简洁美、形象美、准确关、平衡美、含蓄美,可以增加作品的表现力,增强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论述了嵌入式新闻报道的历史渊源、实施这一策略的原因,以及针对嵌入式报道的伦理道德评价,最后阐释了嵌入式新闻报道对中国的影响.本文认为,虽然嵌入式新闻报道从行为功利主义的角度来诠释符合伦理道德,但这种报道形式却不利于中国媒体宣传中国政府的观点与立场.嵌入式报道对广大第三世界国家而言是文化帝国主义思想策略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都市报的新闻报道视角,既不是“俯视”,也不是“仰视”,而是“平视”。正由于是“平视”,都市报才会“坐”到读者中间,才可能真正关心并了解读者的需求和愿望,从而在新闻报道方面千方百计去适应和满足读者的兴趣和需求。这就决定了它的新闻报道具有很强的贴近性,并由此生发出了服务性和互动性。  相似文献   

16.
新闻报道的亲和力研究兴起并得到重视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媒介发展动因.它在宏观上缘起于"民本思想"的媒介化轨迹、政治媒介化诉求;在微观上缘起于新闻传播品质提升的现实需求与传媒科学发展的业务突围;它是我们构建和谐传播、和谐传媒,有效服务于社会建设、满足受众多元与深层信息需求的媒介途径.本文认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是大众传媒通过新闻报道与受众产生的某种亲近感、亲切感和认同感,是受众对媒体的"平易度"感知和"平等"印象的效果评估;另一方面也是大众传媒构建和具备这种印象感知与效果预期的能力.它以平等、平易传播为核心,以构建"亲民"传播模式为应用归宿.本文立足新闻报道中"欠亲和"之现状与问题,结合目前研究中的不足,从认知心理学的"印象感知"发生、转换的过程性机理出发,系统阐释了研究新闻报道的亲和力之价值,初步构建了具有可行度的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图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分析新闻报道,以求进一步揭示新闻与现实、新闻事实与客观存在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新闻报道是客观现实的一种图象符号,与客观现实并非同一层次。如果这一点没有偏差的话,那么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如何解决?客观性如何解决?  相似文献   

18.
实行服务厅特殊岗位A、B、B岗“三角支撑”,做到常事快办、急事即办、特事特办的现场核准“三办制”;制定《纳税人税收法律援助工作规程》,聘请司法局律师定期接受纳税人咨询.开辟‘‘垒录色通道”:有效整合办税服务厅资源,落实“零停留办公”制……近年来,六合区国税局在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以纳税人满意为目标的纳税服务工作中,通过换位思考、制度支撑、优化资源,运用一系列纳税服务新方式、新制度、新举措,拓展纳税服务范围。建立起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纳税服务体系。促进了地方经济和税收事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新闻报道是柄“双刃剑”。一篇文采飞扬的正面报道,能使一个企业、一个人的知名度无数倍地被放大;而一篇客观公正的批评报道,亦会使一些丑恶现象曝光的同时也令它的始作俑者们“遗臭万年”。新闻报道的影响力的确如此。但如何运用这柄具有“双刃剑”魔力的利刃,让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向着服务大局的方向辐射,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相似文献   

20.
从较为宏观的高度 ,截选了当前新闻媒介工作中的会议新闻价值的挖掘、系列报道的革新、采访制度的完善与规范等问题进行分析 ,力图从更新的角度提高对新闻报道质量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