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回顾干休所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的措施及其效果,归纳合理的健康管理方案。方法通过给予我所43例冠心病患者合理的健康管理,观察并记录患者5年间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冠脉血流改善程度等指标。结果随访5年间患者的冠状动脉事件发生次数明显减少,频率较低,未见病情恶化患者,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合理的健康管理可提高患有冠心病的离休干部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及控制疾病恶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使冠心病患者持续有效地接受规范治疗,改善生活方式;降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和再发心血管事件再住院率.方法 分析不同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出院冠心病患者采用规范的"生命网"健康教育流程,通过实施健康教育、管理和监督以使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结果 随访证明,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明显增加,不良生活方式明显改善.结论 实施规范的"生命网"健康教育流程,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及依从性,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规范化二级预防对老年冠心病PCI患者预后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36例PCI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对应性护理及出院指导,每6个月随访1次;观察组给予规范化二级预防干预,每月随访1次。评估两组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及1年内复发情况。结果入院当天,两组患者SBP、DBP、TC、LDL-C、HbA1c等冠心病危险因素指标及生活方式达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危险因素指标和科学生活方式达标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内心血管意外事件及复发再入院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二级预防可提高老年冠心病PCI患者危险因素控制达标率,降低心血管意外事件及再入院发生率,改善预后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路径式多途径健康宣教在老年冠心病介入患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42例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宣教,观察组采用路径式多途径健康宣教;评价两组患者冠心病二级预防相关知识知晓度、危险因素自控达标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入院当天,两组患者冠心病二级预防相关知识得分、危险因素自控达标率、明尼苏达州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宣教后出院当天,观察组冠心病二级预防相关知识5个方面及总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出院3个月、6个月时冠心病危险因素自控达标率及MLHF生活质量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路径式多途径健康宣教可有效提高老年冠心病介入患者二级预防相关知识掌握度,进而提升患者依从性和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自控能力,有利于患者心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其中因冠心病而死亡的占其死亡总数的50%左右。目前,冠心病的发病率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占4%~7%,且呈不断上升趋势。冠心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预防冠心病的诱因,从而减少冠心病的发病次数,延长寿命,增强生命质量。通过系统地对住院冠心病患者进行整体健康教育,使其正确认识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和诱发因素制定解决措施,以及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具有萤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对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吸烟、高血糖、Hcy、叶酸、B族维生素等认识水平及减少冠心病不良事件发生的作用。方法选择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106例为观察对象,按护理程序对其实施护理干预,主要内容为Hcy、叶酸、B族维生素、吸烟、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患者在教育后的知识评分比教育前明显提高,教育后伴随其认识的明显提高,患者冠心病不良事件明显减少。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对Hcy、叶酸、B族维生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与吸烟等知识水平,建立科学饮食习惯。对减少老年冠心病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对1例腹部肥胖并糖尿病患者所能达到的效果。方法通过对1例腹部肥胖患者进行健康问卷调查、一般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等方法收集其健康信息,分析其健康危险因素,并对疾病进行风险评估;通过健康教育调动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积极性,对其不良的膳食和运动习惯给予量化干预指导;改善其不良习惯并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持续半年。结果患者的腹部脂肪降至正常,消除了肥胖,并发的糖尿病风险也恢复了正常。结论通过健康管理,不仅可以控制腰围,消除肥胖,也可以使患者并发的轻度糖尿病风险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8.
我们应用临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和生活事件量表对53例老年心绞痛患者进了测评,并与同期门诊就诊的同龄冠心病患者比较,试图探讨前者心群情绪状态和应激程度的一般规律性。1材料和方法1.1材料选择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急诊科就诊的冠心病患者71例,纳入标准:①符合1997年WHO组织有关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和命名标准。②年龄在65岁以上。③愿意接受各种问卷和量表的调查和评估。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其他还严重的躯体性疾病患者。②有精神疾病或精神疾病家族史。③有药物或酒精依赖史。④初中以下文化程度,除外排…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延续性动机性访谈对PCI术后左主干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预后结局。方法纳入住院接受PCI术的70例冠心病左主干病变患者,并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案,对照组只采用心内科常规护理方案,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动机性心理访谈,随访6个月,使用SF-36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记录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无显著性差异(P 0. 05),干预后两组相比,两组间的生理职能和精力无显著性差异(P 0. 05),其余各维度评分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组发生各种心血管不良事件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延续性动机性心理访谈能改善冠心病左主干患者PCI术后的生活质量和预后结局。  相似文献   

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及死亡率高,患者肺功能呈进行性下降,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目前对COPD的治疗主要是以控制症状和减少危险因素为主,从而达到减少急性发作次数及降低病情严重程度的目的,但实际上并不能抑制肺功能的减退。近年来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被发现与多种肺疾病相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拮抗剂(ARB)可改善COPD的肺损伤,明显改善肺功能,因此本文就RAS在COPD发展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分析心内科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并发生心源性猝死的95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探究其猝死病因。结果心内科老年患者在临床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病理基础多由冠心病、心脏病、高血压等构成,危险因素由情绪过于激动、饮酒史、吸烟史等;其中由冠心病导致心源性猝死的患者占24.2%,由于情绪激动导致疾病恶化的占34.7%。结论心内科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极易受到多种危险因素及病理因素的影响,其中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病等是导致老年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重要病因,早期实施密切监护和预防治疗是减少心内科老年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并发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诊治及预后分析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26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3年,根据患者预后是否并发心脏事件,将其分为事件组(n=45)和非事件组(n=81)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与实验室相关指标差异,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并发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并发心脏事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NP、LVEF以及NYHA分级是其独立危险因素(P=0.004,0.013,0.021)。结论 BNP、LVEF以及NYHA分级是心力衰竭预后并发心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至2017年于我院确诊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进行院内个性化护理干预及院外随访,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中所起的作用。结果干预组患者血压、血脂、体重等心血管可干预危险因素管理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提高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随着快速城市化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人类健康迎来慢性病的困扰,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日益流行,如何面对生态环境,身体,心理和社会相适应等问题越显突出。因此,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戒烟,限酒等有益于健康良好的习惯,是目前对疾病防控首选的生活方式。在合理的膳食,适量运动及保持良好心理状态下,有些疾病如高血脂,高尿酸,高血压,肥胖,2型糖尿病等患者通过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的相结合,许多疾病可以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前心理应激源及住院期间各类护理支持需求量.方法 选择近期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急性脑卒中患者155例,入选对象分别接受了杨德森编制的"生活事件量表"和"护理支持需求调查问卷"评估,并按年龄进行分组(≥60岁,老年组91例;<60岁,对照组64例)比较.结果 心理应激源评估中,两组间遭遇的负性事件刺激量、家庭事件刺激量、工作事件刺激量、社交事件刺激量和精神刺激总量没有明显区别(P>0.05).护理支持需求评估中,老年组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精神需求等各方面评分和护理需求总分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与中年急性脑卒中患者比较,老年患者发病前遭遇各类生活事件刺激量没有显著增加,但住院期间各类护理支持需求较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斑块形成与高血压等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检测490例高血压病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并与高血压分级、病程、脉压、年龄、性别、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另选253例同期住院的无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行相关指标检测及统计学分析;并对412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者采用个体化降压治疗、强化调脂治疗。随访一年,观察治疗前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变化情况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高血压分级程度、收缩压、脉压高血压病程呈正相关,与TC、LDL—C、UA、CRP、FBG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均有关,高血压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发病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强化降压调脂及综合性干预治疗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明显减轻,临床冠心病发病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死亡率及再次入院率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发生、发展与高血压等心血管危险因素有密切关系,早期强化降压调脂治疗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综合性干预治疗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绞痛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心血管内科自2012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11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回顾、分析、总结,得出心绞痛患者的护理观察要点。结果 11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经过细致的病情观察和临床用药护理、饮食排便护理、生活方式护理、情志护理等护理后,除2例心绞痛患者合并心衰、多脏器衰竭死亡,其余均好转出院。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积极的治疗配和有效的个性化护理可以促进心脏功能恢复及缓解心绞痛发作症状,提高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生活事件对震后灾区大学生心理应激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宗旨在探讨生活事件对灾后大学生心理应激反应状况的影响,为开展灾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通过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对灾区的26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灾区大学生生活事件在是否独生子、不同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PTSD症状在性别、是否班干部存在显著差异,生活事件与PTSD症状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为此得出结论:生活事件影响灾后大学生心理应激状况的反应。  相似文献   

19.
文哲 《百姓生活》2014,(6):80-80
不少人认为血脂高的人就会得冠心病,这种"血脂=冠心病"的观点是错误的。冠心病是一种多因素造成的复杂性疾病,血脂升高只是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素,临床中也常见冠心病患者血脂不高,而很多血脂异常升高的患者并没患有冠心病,不必谈虎变色。血脂是血液中各种脂类物质的总称,其中最重要的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连云港农村社区高血压患者中服药人群生活方式,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在连云港市赣榆和东海两县农村社区筛选35周岁及以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坚持服药者)1 542例,对其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血压测量、体格检查等。结果:吸烟者占16.1%,饮酒者占21.0%,嗜咸者占34.1%,未自我监测血压者占25.2%,自觉压力大者占43.1%,缺乏运动者占78.0%。结论: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欠佳,服药人群的血压控制不理想很可能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提示应对高血压患者施行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加强高血压病的健康管理,努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