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在南京,老城南改造一直是焦点话题。近年来,秦淮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在老城南改造中创新思维,提出了“整体保护”的全新理念,在将秦淮打造成南京“城市历史文化客厅”的同时,也为老城南改造探索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2.
李沅 《金陵瞭望》2008,(21):76-77
为留住世人了解历史的窗口和城市变迁的印记,2006年南京市有关部门推出“首批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地名保护名单名录”。一个个或美丽或大气的老地名,犹如一部编年史,诉说着南京古老与沧桑。  相似文献   

3.
基于电影《城南旧事》和小说《城南旧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析老北京影像。老北京的人情味和空院子、老巷子、旧房子、小园子等文化元素都是1920年代帝都北京的真实记录。林海音的怀乡文学以“女性”主义的视角书写,从儿童的眼睛观察成人世界,打开了一扇“真实”世界的窗口。《城南旧事》小中见大,书写“大时代”的“小人物”返乡故事,折射了中国大陆巨变时代的政治风云。作者以自身人生时空变迁对北京古城进行想象性的文学描摹和文化景观的地理投射,影视叙述文本被重构为一个遥远的可望不可即的“乡土梦”。  相似文献   

4.
持续七年(2005 2013年)的"老城南保卫战"是南京旧城改造运动的转折点,也是南京当代城建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文章以该事件中数度出现的一幅明代古画《南都繁会图卷》为主线,对事件进行剖析,为该事件提供一种新的诠释的可能性——该画卷在2005年以景观雕塑的形式首次介入城市空间,这使画卷中的"场所精神"被唤醒,对"老城南保卫战"的进程产生影响,最终带来画卷中的空间形态、使用方式的回归。  相似文献   

5.
新老“海归”PK回国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海归”崇尚“魂商”,“新海归”追求个人价值,他们是在不同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两代人“新海归”、“老海归”是近几年出现的新词,成了人们对不同时间段留学回国人员的习惯称谓。新、老海归在学业、成才、就业、创业等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工作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未来的发展和前途,“新海归”们最想要什么?面对后起之秀们的冲击,“老海归”们又在想什么?由此引发出一场“新”“老”海归的PK。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我曾搜集过一些老南京的口谣,这些已失传的民间“口头文学”诠释着许多老南京“暮鼓晨钟”的传说。  相似文献   

7.
信息超市     
《金陵瞭望》2008,(17):71-71
南京最大文化产业基地在城南崛起;玄武价格服务进社区;鼓楼公园举行奥运主题文化艺术展;浦口区向受灾镇街下拨党费;秦淮区严格六项制度强化处分决定执行;南京宇扬集团与舟桥旅结成双拥共建对子;淳化开展社区村务公开检查;栖霞开展“相约星期六”大接访活动。  相似文献   

8.
重庆丰都县“鬼城”,只要是上了年纪的人,对这个地方的称谓都不陌生,因为无论南方人还是北方人,都知道一句口头禅:“无论多少岁,迟早丰都来相会”。民间传说,人死了以后,魂都得到丰都去,因为那里是“鬼都”,“阴曹地府”就在那里。不少古典小说这样描述:“只见刀起头落,一魂只奔丰都城去  相似文献   

9.
偷闲学少年     
张鹰 《百姓生活》2012,(7):24-24
正我有个铁杆博友,76岁,是南京的老城南人,现居上海。报刊上常见他的大名。读他的文字,仿佛徜徉在夫子庙的街巷里,随意得很。一个76岁的老人,眼神不济,打字发帖都已经吃力,锦绣文章何以如雨后春笋?有悖年岁的文字(他的话),又何以牵住许多年轻朋友的心?我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找到答案,他引用了一句古诗:"时人不识余心乐,将  相似文献   

10.
香蕉人     
思益 《中华魂》2012,(3):64-64
徒有一身黄皮肤, 全无半缕中国魂。 没出国就被洗了脑, 未沦陷就让殖了民。 “美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老笑话至今传神。  相似文献   

11.
蔡轶 《金陵瞭望》2005,(19):34-35
“人人都是东道主,个个代表新南京”是南京迎“十运”对全体市民的要求。在十运会开幕式前夕,南京市从细微之处人手,全市范围内实施“市民参与十大工程”,努力提升市民素质。“市民参观”激发了市民热爱南京、建设南京、美化南京的热情;“市民学堂”使市民长知识、受教育、得实惠;“市民实践”让广大市民在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各项工作中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十运会产生强大社会凝聚力和精神感召力,  相似文献   

12.
梁丹丹 《社区》2011,(19):48-48
2009年4月,初到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街道东庄社区居委会的我,对社区工作知之甚少。和大家一样,我对社区居委会的认知也大部分停留在“小脚侦缉队”“街道老大妈”上。直到我干上了这份工作,才开始明白什么叫“进了社区的人儿,就是社区的人儿,办好社区的事儿,铸就社区的魂儿”。  相似文献   

13.
在马克思主义与沪西青年工人运动结合过程中,逐渐产生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产物———“沪西魂”。“沪西魂”在经历马克思主义认知层面、信仰层面、践行层面的层层积淀,最终成为发动工人运动的灵魂支撑、更是成为了“五卅”精神的重要来源。认识和总结“沪西魂”形成的路径,有助于新时期在广大青年中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青年,实现我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4.
厉恩宝  史春 《金陵瞭望》2010,(21):47-48
7月22日,南京1912对面,碑亭巷南京卷烟厂老厂房华丽转身——由深圳雅盛和驰投资有限公司与江苏中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手打造,期待已久的“曼度·嘉年华”正式揭开面纱。  相似文献   

15.
潘雪江  周茜  宋盈 《金陵瞭望》2008,(16):19-20
百余年前.高大厚重的老厂房推动了南京的工业文明,百余年后,充斥着历史与记忆的老厂区梅开二度.在创意产业这个被称为是“2.5产业”的领域中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6.
潘雪江  陈峰 《金陵瞭望》2009,(20):50-51
王殿祥是一个“非典型”的非遗传承人。在文化部公示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老南京”王殿祥.是金银细工制作(简称摆件)的惟一一位国家级传承人。  相似文献   

17.
张筱萱 《金陵瞭望》2011,(17):62-63
近日,有一件让南京人扫兴的事,久负盛名的“盐水鸭”上了各大网站的新闻黑榜。一些质量低劣的产品搅乱了南京的盐水鸭市场,这不仅影响了南京“鸭都”声誉,也让正宗名牌受到伤害。在“鸭都”美誉面前,我们不仅要保护桂花鸭的名声,还要珍惜、维护南京积淀了千年的“鸭文化”——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性人才争夺战中,世界各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成功方略主要有修改移民法规,开门迎才;提出优厚条件,吸引留学生;营造优越的环境,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用“人性化”管理模式吸引和留住人才。  相似文献   

19.
李沅 《金陵瞭望》2005,(19):14-17
投资1155亿,全市1117个工地,建设,还是建设。“迎接十运会、建设新南京”的条幅飘荡在南京各条干道。4年,南京全方位全领域进行了新区的开发与建设,老城的保护和改造,环境的整治和出新,基础设施的配套和完善,为迎接十运会,南京实施城建项目数百个,个个都是精彩的“大手笔”。一个新南京呈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20.
姚北桦同志的杂文集《暮鼓晨钟》作为“江苏杂文十家丛书”之一,最近由今日中国出版社出版了。姚北禅同志是一位老新闻工作者、老编辑,50年代是南京《新华日报》秘书长,7O年代是南京师范学院《文教资料简报》和《南京师范学院学报》主编。SO年代是《江海学刊》主编。离休后,任江苏省红楼梦学会会长、江苏省杂文学会副会长。他在工作之余,勤于笔耕,精心于杂)飞IJ作。他的作品数量不多,但大都是精品,发表以后,颇受好评。他的《试笔三愿)}1980年1月8日在《新华日报》发表后,被收入叩i国部(艺大系·杂、C卷》。他的《“九斤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