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沅 《金陵瞭望》2008,(21):76-77
为留住世人了解历史的窗口和城市变迁的印记,2006年南京市有关部门推出“首批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地名保护名单名录”。一个个或美丽或大气的老地名,犹如一部编年史,诉说着南京古老与沧桑。  相似文献   

2.
李沅 《金陵瞭望》2011,(7):67-69
在搜索引擎里键入“南京老城南”,无数博文、图片和新闻都在述说一种情绪:留住老城南,留住南京的魂。“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南唐时的街巷轮廓,宋代的古井,明清的建筑和石板路,南京的方言、云锦、绒花、白局、灯会、盐水鸭等传统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发源于此。老城南是南京的根,南京的魂,承载着千年的秦淮风雅。  相似文献   

3.
在南京,老城南改造一直是焦点话题。近年来,秦淮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在老城南改造中创新思维,提出了“整体保护”的全新理念,在将秦淮打造成南京“城市历史文化客厅”的同时,也为老城南改造探索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4.
厉恩宝  史春 《金陵瞭望》2010,(21):47-48
7月22日,南京1912对面,碑亭巷南京卷烟厂老厂房华丽转身——由深圳雅盛和驰投资有限公司与江苏中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手打造,期待已久的“曼度·嘉年华”正式揭开面纱。  相似文献   

5.
潘雪江  周茜  宋盈 《金陵瞭望》2008,(16):19-20
百余年前.高大厚重的老厂房推动了南京的工业文明,百余年后,充斥着历史与记忆的老厂区梅开二度.在创意产业这个被称为是“2.5产业”的领域中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6.
陈申  刘涛 《金陵瞭望》2011,(7):56-56
素有“唐时宫廷酒,盛世剑南春”一说,近日,中国名酒剑南春代表家乡四川绵竹50万人民,携距1500年历史的活文物窖池,“天益老号”酿造的美酒“珍藏级剑南春”来南京感恩江苏人民的无私援建。  相似文献   

7.
蔡轶 《金陵瞭望》2005,(19):26-27
从钟山风景区“灵谷桂花节”到江心洲“江鲜美食节”,从河西绿博会到国展中心的国际汽车展览会,从夫子庙到占地1340亩的奥体中心……凭借十运会的“东风”,南京新老旅游景点“就地起航”,纷纷推出丰富多彩的主题节庆及游乐活动,吸引了无数市民和海内外旅游者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8.
翻看南京的周国巧老人多年来收藏的“老票证”,联想从1949年到2009年,共和国经历着艰难曲折、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又带来了许多的变化,令人不禁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9.
姚北桦同志的杂文集《暮鼓晨钟》作为“江苏杂文十家丛书”之一,最近由今日中国出版社出版了。姚北禅同志是一位老新闻工作者、老编辑,50年代是南京《新华日报》秘书长,7O年代是南京师范学院《文教资料简报》和《南京师范学院学报》主编。SO年代是《江海学刊》主编。离休后,任江苏省红楼梦学会会长、江苏省杂文学会副会长。他在工作之余,勤于笔耕,精心于杂)飞IJ作。他的作品数量不多,但大都是精品,发表以后,颇受好评。他的《试笔三愿)}1980年1月8日在《新华日报》发表后,被收入叩i国部(艺大系·杂、C卷》。他的《“九斤老…  相似文献   

10.
在上海至南京的沪宁城际高铁上,有一位年仅25岁的列车长。别看她年纪轻,在铁路上,已是奔驰了6年的老员工。她就是曾被评为“迎世博微笑服务大使”的李雯玲。  相似文献   

11.
“如今,城市的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忽略、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以及商家对洋节的炒作让人们对传统的年俗文化越来越消褪,中国应当尽快启动春节申遗工程。”春节将至,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所主任、中国年俗文化研究资深专家陈竟教授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激动地表示,。中国现在还不启动春节申遗工程,还要待到何时?”对于春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中最普及、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已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士的关注,老南京春节间又是如何一副景象呢7.本期我们特邀许亚洲先生为我们准备了从。小年”到。年初五”之间老南京丰富多彩的节日生活图。  相似文献   

12.
潘雪江  陈峰 《金陵瞭望》2009,(20):50-51
王殿祥是一个“非典型”的非遗传承人。在文化部公示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老南京”王殿祥.是金银细工制作(简称摆件)的惟一一位国家级传承人。  相似文献   

13.
《金陵瞭望》2009,(11):11-12
4月21日,南京市委市政府隆重举行纪念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60周年座谈会,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朱善璐,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新力,向守志、周克玉、傅奎清、储江、郑竹波、曹兴德、朱泽、穆广仁、王辅一、胡立峰、陈孟庸等老将军、老地下工作者济济一堂,回忆“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共抒发扬渡江精神、再创新辉煌的壮志。  相似文献   

14.
单汝鹏 《金陵瞭望》2008,(17):60-60
去年国家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其中,中国中医科学院申报的“中医疗法”项目传承人两位:一位是广州中医药太学邓铁涛教授;另一位就是南京中医学院(现南京中医药大学)的老院长周仲瑛教授。  相似文献   

15.
《金陵瞭望》2007,(1):26-26
为了进一步激发广大市民了解南京、热爱南京、建设南京的热情.在全市组织开展了“我爱南京”主题文化活动。以第十一届读书节为载体开展“读南京”活动。组织开展了11项系列活动。以“万人看南京”活动为载体开展了“看南京”活动,组织参观《龙蟠虎踞——南京历史文化陈列》和南京城市规划展览、《龙腾虎跃——南京市“十五”发展成就展》等。以群众性歌咏活动为载体开展了“唱南京”活动.组织开展“南京优秀歌曲大家唱”,区、街道、社区广泛发动,认真组织。全市还举办了“我爱你·南京”大型群众演唱会。系列活动历时半年多.参与人数达百万人次以上。  相似文献   

16.
徐传德 《金陵瞭望》2007,(11):13-15
2005年,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同志提出,要把南京建设成为像美国波士顿那样的“学习的城市”、“教育的城市”。此后,南京市委、市政府经过调研论证,确立了把南京建成“全国教育名城”的目标。南京市委书记罗志军还特别指出,“教育名城”的主要内涵就是“历史积淀深厚,质量水平一流,名校名师众多,风格特色鲜明”。为深入挖掘南京历史教育文化的精髓,充分体现南京教育历史的特色。今年,南京历史上第一部《南京教育史》终于诞生。  相似文献   

17.
宋元以降市语中有“~老”系列词,用“氣老”指饭,“希老”指米。由于命名理据曲折晦涩,加之时过境迁,仍有需要训释词义或阐明理据。今拟从三个方面考察“氣老”“希老”的命名理据:从字形和字音考察语素“氣”和“希”,“氣”为“餼”的本字,二者在“馈赠刍米”义上实同一字。“氣”也就是“餼”,“希”“稀”均当是“餼”的记音字;从构词分析语素“老”,“老”的性质是名词后缀,去掉“老”后词义不变,“老”为无义的衬字;从“氣老”“希老”同样命名理据延伸出的相关系列跟饭米有关系的词语用“气”或“希”来命名,现代汉语方言还有佐证。  相似文献   

18.
我从小就知道南京,如今更喜欢这个六朝古都之地。当年,曾有一首名诗指点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如今,则有一群老板风云南京——如果把计划经济也称为“虎”的话,那也用得上另外两句名诗——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群伏“虎”的老板,有一大批来自瓯江两岸。  相似文献   

19.
《金陵瞭望》2006,(1):11-14
感受’2005,感受南京,感受和谐! 2005年,南京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构建和谐南京的战略部署。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南京的社会经济事业得到了全面、快速的发展: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增强、劳动力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成效显著、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依法治市”战略顺利推进、“文化南京”“平安南京”成效斐然……这一年里,“和谐”成为最大主题。 2005年初,南京市社会科学院接受了南京市委2005年领导命题项目——《构建和谐南京研究》,该报告对和谐南京构建现状作了总体评估,现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20.
岁末年初,南京长江路总统府西侧的“1912时尚街区”张灯结彩正式开业迎客。走进总统府西侧风格各异的民国老建筑,旧日的如梦尘影重在人们的眼前飘过。本文作者在进行详实的调查采访和查阅大量珍贵资料的基础上。对其中发生的轶闻故事予以独家披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