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生旅途上的“缘”是始料不及的。我自幼酷爱北宋文学巨匠苏东坡的作品。20多年前,我奉调入蜀,在峨眉山下,岷江之畔的眉山工作了二十个春秋。朱德元帅在苏东坡的故居题写的“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至今记忆犹新。20年后,我调至南京,受聘于三江大学。一天乘校车时,上来一位头发花白,矮矮胖胖,笑容可掬的老教师。同座的包忠文先生告诉我,他就是苏东坡的后裔苏泽民教授。于是,我抽空到商学院副院长办公室拜访了他。  相似文献   

2.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七月二十八日,走完了六十六年生命轨迹的苏东坡,这位北宋文坛巨星在常州陨落了。出生于四川眉山,与其父洵、弟辙并称“三苏”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的苏轼,为什么不叶落归根而客死常州呢?苏东坡与宋之淮东遭、今之江苏结下了怎样的不解之缘,又留给后人那些不解之谜呢?作者根据《苏氏族谱》中《东坡公年谱》的有关记载,并对苏东坡做过太守的徐州、扬州和客死地常州,进行了寻踪考古,写成此文,为揭开苏东坡与江苏之谜,抛一块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3.
喜欢苏东坡     
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名垂青史的文人多如牛毛,被后人格外喜欢的诗人亦不计其数。但往往诗文作得好的,可人不可爱;人品相当不错的,诗文却不过尔尔。而像苏东坡这样诗文书画和人品道德都趋于完美、都富于魅力者实在也是凤毛鳞角。所以,我总觉得自从有了苏东坡后,除去李白之外的其他中国文人都在他的光照对比下显得黯然失色。  相似文献   

4.
苏东坡的灵魂拯救──苏东坡思想论程光泉苏东坡的一生都在寻求人的价值。然而,黑暗的社会现实,使他看到人生终极目的的破灭,个性与社会相冲突,价值取向与正统观念相背离,无家可归,灵魂没有依托,因而冷漠残酷的现实世界已在眼里失去了意义。为了顽强地生活下去,为...  相似文献   

5.
宋海珊 《社区》2008,(20):57-57
近日重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感悟颇深,尤其是读到第十五章“东坡居士”,我的脑海中浮现出“快乐哲学”四个字。 提起苏东坡。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他多舛的命运。他因反对王安石为首的“新政派”而遭神宗罢黜,后义因“乌台诗案”被人陷害而罪贬黄州,暮年还被流放到岭南,几乎一直都生存在充满矛盾的党争之中。  相似文献   

6.
北宋一代名臣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近来苏东坡研究者对他的先人何人,后人安在,宗祠何处,家谱何存?知者甚少,或者完全不知。作者系苏东坡嫡系三十世孙,去年秋天发现苏东坡家谱——《苏氏族谱》一部,今年春天一家晚报报道发现的另一部只有它的前谱,基本文史资料是一致的。对揭开苏东坡先人、后人,宗祠、族谱之谜,提供了最可靠的证据。现将去年秋天发现的这部苏东坡家谱及发现始末简述如下,供苏东坡研究者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苏东坡是我国古代对养生最有研究的一位文学家之一。他在许多文章中记载了自己的养生经验。他一生颠沛流离,命运坎坷,却活到了65岁,这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古代算是高寿了。从他的生活细节中,不仅可以读懂其人生的追求,还可以感悟其善于养生的高深智慧。苏东坡善于利用各种食材的不同习性,取得延年益寿的效果。他在《东坡杂记》里,记载了一则常年服食生姜延寿的轶事。说他在杭州做官时,有一天到净慈  相似文献   

8.
苏东坡从未解印归田,至死仍在官位上,但他的内心其实早巳退了、隐了。我为此给个名称叫“意隐”。它曲折地反映出封建社会里一部分有理想、有才气、重感情,爱生活的知识分子在专制统治重压下的一种无可奈何的失落感和间接反抗的情绪。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论述苏东坡与常州的情缘,有一个由少年憧憬到科考结缘,后因实地访览而进一步迷恋常州,直至形成情结、终生不渝的历程.阳羡买田,中年两次"乞居常州"、一度恩准居常及晚年终老常州,是苏东坡常州情缘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文章最后指出,苏东坡对常州情有独钟,由天时、地利、人和诸方面因素促成,而人和是苏东坡深情钟爱并乞居、终老于常州的主要条件和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晋川 《山西老年》2013,(2):34-34,63
苏东坡与袁公济是同科出身的好友,二人同在杭州做客时,经常互相唱酬。有一次,二人在西湖边踏雪赏景,袁公济走在雪上,触景生情,便说:“苏公,我有一谜,不知您能猜得否?”东坡说:“赏雪猜谜,也是一件雅事,请示谜面。”袁公济说:“雪径人踪灭,打七言唐诗半句。”苏东坡一听,不禁暗暗吃惊,心想,  相似文献   

11.
苏东坡,名轼,字子瞻,北宋时代杰出的大文学家。公元1094年(绍圣元年),宋哲宗以苏东坡起草诏书时讥讪先帝之罪,三改谪命,把他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于是,苏东坡在59岁高龄,万里跋涉,来到当时所谓蛮貊之邦,瘴疬之  相似文献   

12.
苏东坡是我国南宋时期伟大的文学家,他一生写下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可谓家喻户晓,但是苏东坡在医学上的贡献和作为,却少为人知晓。  相似文献   

13.
苏东坡不仅擅长文学、诗词,而且还精通医学,尤其对养生之道有独到的见解。一次,他的朋友张鹗拿着一张宣纸找东坡索墨宝,张希望他最好写一点关于养生方面的内容。苏东坡略思片刻,点点头说,“我得了古代的一个养生长寿方,这药方很简单,药只有四味,但服后效果甚著,今天就奉赠给你吧。”于是,东坡飞毫泼墨,写成四句诗:“一曰无事当以贵,二曰早寂当以富,三曰安步当以车,四曰晚食当以肉。”这哪里有什么药?张茫然不解。东坡笑着解释说,养生长寿的要诀全在这四句话里,所谓的“无事当以贵”,是指人不要把功名利禄看得太重,荣誉…  相似文献   

14.
当年在杭州任知府时,苏东坡与当地一位叫庞安的名医交谊深厚,常常在一起谈诗论对、切磋医道和养生之术。有一天,庞老中医去拜访苏东坡。他来到书房门前时,一眼看见房门上新挂了两只灯笼,不由诗兴大发,随口吟出一上联:“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苏东坡正好迎出门来,他听  相似文献   

15.
宋代文学家苏轼,即苏东坡,历来为国人熟悉和热爱。除了文学艺术,他在农田、水利、医药、养生、烹饪、教育等方面,皆有所  相似文献   

16.
苏东坡的作品 ,大量地、多方面地反映着民俗文化内容 ;他的许多诗文 ,反映了北宋极其广阔的民俗地域 ;他在饮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方面的研究 ,尤其有独到之处 ;他还是一位具有进步的民俗观的杰出文学家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苏东坡寓惠的三重困境,其心境的本源是沧桑悲凉、孤独寂寞而又痛苦无奈的,但旷达超然的苏东坡却以其高超的压弹能力,安然度过他人生的又一次危机。这主要得益于:(1)儒、道、佛三家思想融通合一,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是苏东坡压弹的思想基础:(2)乐观、旷达、随缘的人格品质是苏东坡压弹的前提条件;(3)社会支持是苏东坡压弹的重要因素;(4)高超的心理调控能力是苏东坡压弹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8.
注意观察生活的人会发现,在一些老年人中,有些昔日曾是层级较高的领导者、曾是收入颇丰的大款、曾是成就巨大的名人,退休后却有一种和周围人说不到一起、玩不到一起的别扭。别人感到他们不随和,他们自己却觉得不被人高看几眼不是滋味。这不由得使我想起了北宋大文人苏东坡的生命转型。  相似文献   

19.
苏东坡女性词不仅数量多,且风格多样,既有符合传统词之审美特质的闺情词,又有融主体意识与女性题材为一体的见意词、衬染词等。苏东坡后两类词所抒发的主体情志,所创造的清新高远之词境,是其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新的审美倾向,在词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对宋代词的繁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李望 《淮海文汇》2004,(1):45-46
北宋熙宁十年(1077)四月至元丰年(1079)三月,苏东坡调任徐州知州,在徐州生活了一年零十一个月。苏公知徐至今已有900多年了,而徐州人民一直怀念这位杰出的大文豪,怀念这位“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林语堂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