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行政听证程序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产物 ,也是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内容 ,从世界行政程序基本理论角度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行政听证程序的适用情况 ,建议应逐步扩大听证程序的适用范围 ,强化听证笔录的法律地位及逐步完善听证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2.
听证制度作为公民参与行政的一项重要制度,已成为现代民主实现的一种重要形式。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行政听证制度在制定和听证实践中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必须通过扩大行政听证的适用范围、明确行政听证参加人的范围、建立健全听证主持人制度、明确听证笔录的法律效力等措施来推动行政听证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听证制度是现代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制度。行政许可听证制度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缺陷:行政许可听证主持人缺乏独立性和专业性,听证笔录缺乏有效约束力,听证程序规则还不健全。随着程序法治化进程的日益推进,保障行政许可听证主持人的独立法律地位和相应的专业水平,确立案卷排他性原则,强化听证笔录对行政决定的法律效力,健全行政许可听证通知等程序规则,有利于完善我国行政许可听证制度,有利于保障行政许可法的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4.
我国当前价格听证制度存在的问题有:统一听证立法的缺失、听证代表选拔程序不健全、政府部门对听证程序的过度操控以及听证程序本身存在缺陷四个方面,因此,构建规范的价格听证法律制度已成为解决当前现实问题的必然要求。推进我国价格听证制度规范化发展的基本思路:通过统一的听证立法确立听证制度的法律框架;从听证代表遴选、听证主持人选派、听证笔录的法律效力、听证程序违法的法律责任追究等四个方面构建具体的听证制度。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行政规则制定听证程序可以分为三类,其一是最为常用的通告与评论程序;其二是在书面评论无法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召开的非正式口头听证会;其三是在法律有特殊要求,行政机关必须严格依据听证笔录进行决策时,举行正式的听证会。这三种听证程序,程序性要求依次递增,适用范围依次递减。美国经验对我国行政立法听证制度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应当在法律层面明确行政立法对听证程序的要求,区分不同的听证制度以发挥其最大的效用,并落实听证的回应机制。  相似文献   

6.
行政处罚中听证中当事人的权利主要表现为被告知权,申请听证权,陈述、申辩权,申请行政复议权,提起行政诉讼权,请求国家赔偿权等.只有在行政处罚中当事人的这些权利得到了保障和维护,行政处罚的决定才会公平、公正、合法,才能实现程序正义,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达到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的正当目的.  相似文献   

7.
行政第三人是从广义的行政相对人中分离出来的概念,与狭义的行政相对人和行政诉讼第三人都存在明显的区别。行政第三人的主要类型包括相邻权人、竞争权人、受害人、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等。对行政第三人的事前救济,就是通过通知、听证、回避、说明理由等行政程序制度来保护其权利;事后救济则包括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以及要求行政赔偿或行政补偿。  相似文献   

8.
论听证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世界各国听证理论及司法实践,探讨听证程序的各类问题,包括听证程序的概念、特征、适用范围,以及听证的准备、举行程序等,同时对完善我国听证程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行政听证在我国已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听证程序的适用范围是听证发挥公平公正作用的关键所在,《行政处罚法》对此范围的规定明显过窄,不利于当事人利益的维护。《烟草专卖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虽然适当扩大了其范围,具有积极意义,但依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行政第三人是从广义的行政相对人中分离出来的概念,与狭义的行政相对人和行政诉讼第三人都存在明显的区别。行政第三人的主要类型包括相邻权人、竞争权人、受害人、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等。对行政第三人的事前救济,就是通过通知、听证、回避、说明理由等行政程序制度来保护其权利;事后救济则包括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以及要求行政赔偿或行政补偿。  相似文献   

11.
喜马拉雅条款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UNCITRAL<运输法草案>中提出的海上履约方是对该条款的新发展.这一阶段,该条款的重要特征是:第一,适用范围大大地扩展了;第二,已经由合同条款演变成法定条款,其效力具有明确性和稳定性的特点; 第三,不仅赋予权利人以消极的权利,同时还赋予积极的权利,以及相应的义务.该条款的理论基础有代理理论、为第三方设定利益理论、委托理论.自从国际公约和各国国内法吸纳该条款后,上述理论即为法定理论所取代.  相似文献   

12.
行政诉讼第三人制度是行政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一项极具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课题。然而由于我国行政诉讼起步较晚,在诸多方面都不够完善,行政诉讼第三人制度也存在着立法内容简单、司法实践指导性较差等问题,在第三人的资格认定以及权利救济等多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疏漏。在合理界定行政诉讼第三人时,关键是要考虑第三人参与的诉讼时间、利害关系的范围等因素。第三人的界定包括范围界定、时间界定、权限和地位界定,通过制度完善合理界定第三人,有利于为保障行政诉讼第三人合法利益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行政听证制度是政治民主的推动剂,也是公民参与政治活动与行使权利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中国各级政府广泛采用行政听证制度,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随着中国法制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听证制度也更加科学化。但是与国外相比中国行政听证制度尚处于初级阶段,在实践当中逐渐暴露了中国听证制度存在的不尽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为适用范围狭窄、听证形式单一、法律规定模糊不具体、缺乏专业队伍建设、信息不透明等主要缺陷。通过分析中国行政听证制度的产生,发展,尝试着针对当前行政听证制度的缺陷提出了规范有关行政听证制度的法律法规,扩大其使用范围,建立一支相对独立稳定的行政听证官队伍,完善行政听证程序,健全违反听证程序的相关救济制度等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定价听证制度以立法修改为契机,在法律文本上完成了新陈代谢的过程。定价听证制度在听证会参加人的制度变革、听证人的设置、听证会的旁听、听证程序的细化以及听证意见的采纳方面有极大改善。在定价机关的程序义务与责任、听证会参加人的程序权利以及听证程序的设计方面,定价听证制度还有诸多缺陷,需要通过制度重构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5.
通过梳理中国环境保护按日计罚的立法演进与入法论争,勾勒出环境保护按日计罚的制度缘起。考察中国台湾关于按日计罚制度研究的相关成果,寻得比较法之镜鉴,即在法理层面上,按日计罚的性质无法简单归属为执行罚兼行政罚;并可通过立法技术化解行政罚性质的按日计罚与一事不再罚原则之间的冲突;但就立法初衷而言,按日计罚制度的性质应认定为执行罚。将按日计罚的法律性质界定为执行罚或行政罚,并从适用范围的扩展路径、罚款数额标准的精细化、“受到罚款处罚”“拒不改正”“计罚期间”的理解与适用等五个方面明确按日计罚制度的法律适用。  相似文献   

16.
第三人利益的保护是各国民事诉讼普遍关注的内容。考察相关国家的类似制度我们发现,我国2012年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增设的第三人撤销之诉存在着体例安排不合理、主体适用范围受限及与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并存设计不合理等问题。而较理想的设计是将第三人撤销之诉置于再审程序之后,以突出其特殊救济的功能;对第三人应作广义的理解,即案外第三人;鉴于案外人申请再审与第三人撤销之诉存在着功能上的重复,故保留第三人撤销之诉即可。  相似文献   

17.
从诉权保障论行政诉讼法的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诉讼法应以保障相对方的诉权为宗旨和立足点.从该论点出发反思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律的相关规定,存在着制约相对人诉权行使的诸多不尽完善之处,我国行政诉讼法关于受案范围的规定、关于管辖的规定、关于当事人的相关规定、关于受案前审查的规定、关于审判程序的规定、关于行政判决种类及范围的规定等等均有不利于实现对行政相对人行政诉权保障目的之处.例举并梳理这些缺失,确保法律规范之规定围绕法的宗旨是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部门的一项急迫而又普遍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税权是税收法律关系主体在税收法律关系中依法享有的权(力)利,是税收权力和税收权利的综合或统一体。在以国家为主导而形成的税收法律关系中,其内容即是因税收征纳而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而征税权是国家税收权力的核心内容,为保护其实现,法律允许其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上向第三人的扩张。  相似文献   

19.
关于违约金的性质有不同观点,文章认为违约金应为惩罚性,是当事人通过事先约定而确定的,在违约后生效的独立于履行行为和损害赔偿的一种惩罚性违约责任形式,并通过其法律特征的分析来进一步论证之。最后,在立法上进行了违约金制度的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