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奥VS南京     
南京的青奥,—定要有南京味。就像相声用南京话一讲,就成为南京“白局”一样,青奥会落地南京,怎么着也得沾上点南京的感觉吧。不过,一个是千年古城,一个是时新赛事,南京和青奥怎么融合、如何嫁接?今天咱们请来各路神仙“白局”一把,韶韶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2.
我们的青奥     
王月 《金陵瞭望》2010,(10):74-74
是谁带来,南京申请青奥成功的消息? 是谁,在申请青奥的背后作出了贡献? 南京知道,是风儿带来了成功的喜悦, 南京知道,每个人都为城市作出了贡献。 申请青奥成功的背后,南京的一切都作出了贡献。 就连一株春天还末完全苏醒的嫩芽,也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金陵瞭望》2010,(10):37-39
青奥会前世今生 “青奥会”全称是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英文:youth olympic games,英文缩写:YOG)。由现任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雅克·罗格提出,国际奥委会在2007年7月5日于危地马拉举行的第119次国际奥委会全会上同意创办青奥会。与奥运会一样,青奥会分夏季青奥会、冬季青奥会,每4年举行一次。青奥会是国际奥委会专门为青年人设计的旗舰计划。旨在聚集世界范围内所有的具有天赋的青少年运动员,  相似文献   

4.
汪冰 《社区》2012,(7):52-52
无论哪个景点都少不了这样的场景:手里拿着相机,快门“咔嚓咔嚓”响、“茄子”一遍一遍喊,在标志性景点、名人题词前拍张照片……爱留影,似乎是中国人旅游热隋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5.
如今满大街的机动车,车水如潮。头顶上红绿灯不停闪烁,眼面前电子眼咔嚓咔嚓,脚底下各色线纵横交叉,司机们因开车违章被交警敬礼开罚单是家常便饭。今天的交警叔叔教育司机程序极简单——先伸手把车拦住,待司机惊恐万状从车里钻出来等待受训时,向违章司机敬个礼,  相似文献   

6.
温暖的心灯     
夜渐渐深了。窗外,寒风呼啸。 我那年过九旬的老奶奶仍未去睡觉。她一个人坐在沙发上,陪着我挑灯夜战。时间一分一秒咔嚓咔嚓地响,八点,九点,十点……寒气渐渐向我逼来,我不由得打了个冷战。  相似文献   

7.
青城恋     
走的那天早晨,还在下雪,雪花在空中闪着微光,似闪闪的银针。离别也是静静的。我们默默地走在路上。经过一夜的大雪,有些细小的枝丫经不住积雪的重压,“咔嚓”一声轻轻地折了。就像有什么东西,“咔嚓”一声,在心里轻轻地和我分离。  相似文献   

8.
《金陵瞭望》2010,(10):12-15
18次乒乓球世界冠军 邓亚萍 南京有它非常优势的地方,那就是它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有我们百姓对于参与体育的热情。从现在的竞技成绩来看。江苏省和南京市是非常强的地区.所以这无疑对于申办第二届青少年奥运会是一个非常有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土豆怎么吃?”问了很多人,大多数人,特别是年龄大点的人,会有一个几乎一致的回答:炒土豆丝。只有几个孩子,确切地说是几个学生,很愉快地说:吃薯片呗。其中有些还从他们的包里拿出用很精美的纸筒包装的薯片,放进嘴里“咔嚓咔嚓”地吃起来,可以看出,他们很喜欢这种食品。  相似文献   

10.
拿到青奥会的举办权后。每个南京人都相信,我们有能力办好这一届青奥会,更有能力提升“青奥”的竞技水平。因为,从第三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到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南京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  相似文献   

11.
青春总是怀揣梦想。南京是座千年古城,同样也是梦想之城。自古以来,南京就是年轻人孕育梦想,实现梦想的圣地。这里的激情,将为“青奥”孕育最辉煌的青春梦想。  相似文献   

12.
陈娟  汤永巍 《金陵瞭望》2010,(10):40-41
南京成功申办青奥会的团队中有两个青春靓丽的身影——南外校园“红人”许吉如和周璟豪。作为“青奥形象大使”的他们在校园里依旧是普通的中学生,教室、图书馆、体育馆、餐厅等场所,都有他们青春的身影。今天,我们走近这两位青奥大使,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2009,(11):12-13
地铁4号线,绝对是近几年来开通的地铁线里最激动人心的一条。还没开通就噱头满天飞,禁止饮食、蹲式服务,还有可随时打开通风的车窗,乘客跟司机能对话等等,引得无数市民蜂拥体验、拍照留念。这不,开通一个多月来,无论哪个站点,手机卡片机单反机,冷不防就有咔嚓咔嚓的快门声从你脑门边闪过。无数将这儿当成游览景点拍照留影的乘客们,也算是4号线上的一大特色了。  相似文献   

14.
《金陵瞭望》2011,(10):12-17
我希望年轻人能通过青奥会感受到体育运动对于他们身体和思维的重要性,当然从中获得乐趣是第一位的。这将激励他们今后更积极地投入体育运动,青奥会的教育意义也会让他们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5.
陈向俞 《金陵瞭望》2011,(10):44-44
问:青奥会是罗格先生的创举,它就像一个初生的婴儿,尽管身上寄托了社会各界的希望,但到底该往哪个方向成长?将来会长成什么模样?目前还众说纷纭,有一点可以肯定:青奥会的成长空间很大。您觉得青奥会这个创意怎样?  相似文献   

16.
2014的渐行渐近,拥有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的文化之都南京,自信地向世界宣称:年轻的青奥史上,一定会留下最精彩、最深刻的“南京印记”。  相似文献   

17.
家,真好!     
《新少年》2014,(1):6-7
咔嚓剧评:往往都是当失去了的时候才觉得珍贵,有了比照,才有了新感受。剧中的小主人公离开家后才体会了家的温暖和爸爸妈妈的爱。  相似文献   

18.
随着2014的步伐日益临近,拥有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的文化之都南京.正自信地向世界宣称:年轻的“青奥”史上,一定会留下最精彩、最深刻的“南京印记”。  相似文献   

19.
杨飞 《社区》2012,(33):47-47
7月1日下午,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荷花街道新荷社区居民袁士正的家中,随着一声轻轻的“咔嚓”声,袁士正终于完成了他的《红楼梦》剪纸作品。这幅剪纸作品花费了他整整七个月的时间。  相似文献   

20.
在8月14日召开的新加坡首届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一个特殊的符号出现在世界面前。在这次青奥会上,来自南京的“实习团”、“推介团”、“记者团”等穿梭其中,让第一届青奥会的南京元素,异常浓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