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是促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有力支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障、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成逻辑为导向、核心要义为重点、实践要求为目标统筹规划和系统布局。目前“三进”工作中还存在教师法治素养不足、教材开发程度不够深入、教学资源运用不充分等问题。针对现实困境,从提高教师主体能力,夯实“三进”工作基础;深度开发教材内容,完善“三进”课程体系;促进教学资源整合,创新“三进”开展模式等方面提出实践进路,旨在助力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工作向纵深推进。  相似文献   

2.
由我校张仲华教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读者见面了。本书是为满足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新需要,由全书1 2章,32万字。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组织而编写的。本书的编写目的是要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印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的通知》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通知》的精神,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更好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培养…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是知识经济时代加强“三进”教育一条不可或缺的途径。它是高校邓小平理论教育伸展的新的主阵地、主渠道 ,是加强邓小平理论“三进”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的有效工具 ;另一方面 ,邓小平理论“三进”教育又是消除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负面效应的有力武器 ,同时 ,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增添了极其丰富的时代内容。  相似文献   

4.
高校改革不断深入 ,完全学分制的实施和以社会化为重点的后勤改革给高校团的组织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和困难。虚拟团组织的建立是高校团组织工作创新的契入口和突破点 ,它是高校深化改革的必然趋势 ,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进”的重要保证之一。高校虚拟团组织建设一定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导 ,坚持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 ,要突出人文关怀 ,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根本 ,有秩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相似文献   

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科学理论体系 ,它是新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高校在推进“三个代表”“三进”工作的纵深发展中 ,教材建设是基础 ,进课堂是关键 ,通过教授大学生系统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理论 ,培养大学生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头脑是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6.
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战略举措,特别要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党的十六大确定的重要任务。“两课”作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当前首要任务就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本文结合几年来“两课”教学的实践,谈谈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粗浅看法。一、校党委、行政应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把“三进”工作落实到实处“两课”教学在高等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因此,要切实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学…  相似文献   

7.
如何贯彻、落实好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三进” ,是新世纪初高校德育建设与改革最具重要意义的系统工程。本文仅就“三个代表”如何进“思想道德修养”课教材 ,以及怎样调整和修改该教材 ,从总体思路和具体内容等四个方面做了较为充分地论述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推动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当前高校“两课”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完成这一任务,需要着力解决好几个问题。1 提高“两课”教师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的认识“两课”教师是邓小平理论“三进”的主要承担者,他们的认识直接影响到邓小平理论的“三进”工作。思想…  相似文献   

9.
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宣传与教育中做好“三个代表”思想的“三进”工作 ,首先应当面对和解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宣传与教育中本身存在的“三进”问题 ,“三个代表”思想的“三进”为解决问题提供了契机。“三个代表”思想的“三进”:一是要深入挖掘“三个代表”思想所蕴含的哲学方法论 ,解决过去没有真正凸现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问题 ;二是要讲清、写清、使学生想清“三个代表”思想的哲学方法论 ,解决过去“进”的不力的问题。研究“三个代表”思想的哲学方法论及其“三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学习邓小平理论要注重实效 ,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重点在“深”、“实”、“新”、“胜”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1.
《北京人》在曹禺的创作中具有着重要的标志性意义:它隐含了作家以后创作的基本走向,曹禺此后的创作都可以在《北京人》中找到前兆性的趋势。它既是作家创作危机的一种表现,同时又是对其审美转向的一种预言。作家一方面在作品中高扬着反传统的旗帜,另一方面又对体现着传统美德的愫方赞美有加;一方面向往着北京人那种"敢爱敢恨"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又被"为着自己受苦,留给别人一点快乐"的人生哲学深深地吸引。作家不知不觉间陷入了悖论之中。这一悖论是由作家灵魂深处的理智与情感的矛盾所决定的,它所导致的最终结果是,作家在以寓言的方式宣告了传统的士大夫家族不可避免的衰败命运的同时,也在优美地向过去的"反传统"事业告别。  相似文献   

12.
在《旧约》(希伯来圣经 )和《尚书》中 ,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以色列人和中国的上古先民在有关上帝的观念 ,以及上帝如何护佑善人和他们的国家 ,如何惩罚罪人和毁灭他们的国家方面 ,存在诸多相似看法。而在《新约》和《论语》中 ,随着保罗阐发“原罪”和“基督拯救”的观念 ,和孔子对“天命”和“君子”的义务的新解释 ,它们间的重要区别就显露出来了。这在很大程度上表征了基督教和儒家思想各自的特色。本文试以保罗和孔子的观点为代表 ,比较基督教和儒家有关罪与恶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14.
"中国制造"与"中国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制造”的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中国知识产权的重要课题。中国“入世”以来越来越多的外企抢滩中国,中国的改革开放得益于制造业---“中国制造”的快速致富,同时也使外企在中国土地上大获利益。“中国制造”与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走向,将决定中国未来的发展,而“中国设计”既是中国知识产权的重要内容,又是“中国制造”发展不可或缺的积极因素。设计就是创新,一个没有设计的国家,将永远不会走在发展的前列。  相似文献   

15.
纵观中西,关于翻译的标准争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忠实”和“对等”。事实证明,“忠实”和“对等”在文学翻译中都有其可行之处,但由于两者的提法不同,处在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加之不同文化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它们在实际的操作中也不相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哪一概念在实践中更具有优势。通过实际的比较,尤其是在文学翻译系统中,从形式、内容和风格方面的比较,不难发现,“忠实”概念相对“对等”更具优势。当然,这并不是完全否定了“对等”,而是要学习“对等”的合理之处,用于发展“忠实”概念。  相似文献   

16.
旅游博客中的"景观"与"观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景观社会理论与凝视理论,从旅游的角度深入分析了旅游博客中的"景观"与"观景"现象,即博主使用优美夸张的语言和多样化表现形式进行博文写作和展示,读者观看博文并受其影响的过程.随机选取了20篇旅游博文和其中5篇博文的全部评论,通过内容分析法分析旅游博客中的信息共享现象及其特征,研究博主与读者信息交流的动力学过程,并给出了相应的传播模型.最后利用研究结果对旅游目的地管理者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老子》哲学以“道”为核心,而“有”“无”则是“道”的核心问题。对《老子》“有”“无”的考察,大体可分为“道”为“无”和“道”统“有”“无”两种见解。作为一种合理的诠释方式,从断句、词性、义理等方面来考察“有”“无”,可以看出“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最核心的概念,也是万物的本原、本体,从本质上来说,“道”是“无”“有”的统一。“无”是指天地形成之初的无形状态,“有”为实有,是万物之母,万物同出于它,“有”与“无”同出而异名。  相似文献   

18.
叶燮《原诗》以消解二元对立的方式,颠覆传统诗学或"崇正"或"主变"的观念,具有重要的诗学意义。以往的研究中没能区分"变"的多重含义,将动词的"变化"与名词的"变体"混淆起来,甚至以"变化"代替"变体",造成了误读,直接影响到对《原诗》正变思想的全面理解和正确评价。  相似文献   

19.
古■字本作蟠螭之形(盘蜷成圆形或C形),据此我们还可以在考古实物中,系联到许多商周乃至史前的■形纹饰图案和佩玉造型。■形玉一般是供主人生前佩带,直至伴随主人死后下葬。远古以来,华夏之龙那兽类的四肢,蟒蛇类蜿蜒曲折的长躯(一般作S形或弓形),鹰类的爪子等部位都与■的造型有明显不同。■的神性在于使人逢凶化吉,龙的神性主要在于兴云作雨。继1987年发现濮阳蚌塑龙之后,近年考古工作者还发现有史前的阜新查海龙形堆石图案、黄梅白湖焦墩的卵石摆塑龙等重要遗物,新发现的鲁山二龙岗地画土龙,乃是商汤时代招雨风习的沿承和发展,可谓历代修造土龙遗风的一则实例。  相似文献   

20.
古(贏)字本作蟠螭之形(盘蜷成圆形或C形),据此我们还可以在考古实物中,系联到许多商周乃至史前的(贏)形纹饰图案和佩玉造型.(贏)形玉一般是供主人生前佩带,直至伴随主人死后下葬.远古以来,华夏之龙那兽类的四肢,蟒蛇类蜿蜒曲折的长躯(一般作S形或弓形),鹰类的爪子等部位都与(贏)的造型有明显不同.(贏)的神性在于使人逢凶化吉,龙的神性主要在于兴云作雨.继1987年发现濮阳蚌塑龙之后,近年考古工作者还发现有史前的阜新查海龙形堆石图案、黄梅白湖焦墩的卵石摆塑龙等重要遗物,新发现的鲁山二龙岗地画土龙,乃是商汤时代招雨风习的沿承和发展,可谓历代修造土龙遗风的一则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