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中华文明体系主要由四大文化板块构成,其中长江文化板块是支撑南京成为中华古都的重要条件.南京具有雄视长江、领袖东南、近海控淮的地缘优势,这决定了她担负着在中国大格局中必然崛起的历史使命.除汉、唐之间作为"六朝都城"之外,从元末以后到1949年的581年时间内,南京与北京这两个古都的互动主导着整个中国的政治格局和民族命运,充分体现了南京城市的独特地位和非凡的区位优势,也是南京对中国历史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为此,通览整个中国的文明历程,公元211年以后南京的崛起,应列为我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即南京的崛起开辟了长江文化板块乃至中国发展的新格局和新时代.  相似文献   

2.
南京素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因此,故都文化是对南京历史文化总体特征把握的一个重要视角。南京故都文化影响最大的是六朝、明代和民国时期,它们集中反映了当时整个中国文化的特征及其走向。它的价值既体现在历史层面,更体现在现代层面。  相似文献   

3.
《江西社会科学》2022,(4):41-49
长江和黄河同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同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和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以黄河文明为摇篮的中原文化,其核心是一种“政治—伦理”结构,而以长江文明为母体的江南文化,其核心是一种“经济—审美”结构。长江流域城市是长江文化特有的“容器”,沿线城市文化代表着长江文化的最高发展“境界”。长江流域的江南城市形成了两大特点:一是政治中心的“经济化”和“人文化”,二是经济中心的“更经济化”和“更人文化”。江南城市不仅在长江文明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今天长江经济带文化创新的策源地和主平台。江南文化是中国诗性文化的典范形态,代表了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矛盾的智慧,因此必然要成为引领沿江区域文化转化创新的榜样,并在当代长江文化传承保护弘扬中发挥出“龙头”作用。  相似文献   

4.
城市是创造、储存和传承历史文化资源的主要载体,人的行为模式对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产生影响,从历史上看,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存在状态以世之治乱的历史环境而定.南京历史文化资源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它以六朝文化为历史起点,以吴越文化为宏观背景,饱经无数次世之治乱的沧桑之变,形成独具风格的秦淮文化或兴亡文化.六朝兴亡文化具有经济学所谓资源的价值.惟其兴亡,深藏着今天的人们对历史的遗迹所产生的无边际的多重需求,也只有南京的历史背景,才能更有效地满足国民的这种需求.南京发扬自己的历史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六朝文化,正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六朝文化以其鲜明的特色占据重要一页,无论哲学、文学、艺术、美学、宗教,都得到较大的发展.主体意识作为六朝文化的鲜明特色之一,主要表现为强烈的生命意识、觉醒的自我意识和独特的个性意识.如果我们把文化从广义上理解为人的生存方式问题,那么文化的主体意识则是人对自身价值及其生存意义的一种自觉认识与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6.
古蜀文明经历了起源、文形成、演变和发展四个时期,前后延续2000余年。古蜀文明曾以强劲的辐射力和凝聚力,凝聚了中国西南地区尤其是长江上游的各种民族,整合了四川盆地内外各个古族的政治力量,实现了从区域一体化到一统化的发展,从而造成了古蜀地区经济开发的良好环境和发展空间,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7.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群体,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组织形式,政府是管理国家的机器.国家本来就是国民自己的组织,政府本来就是服务于国民的,但是当国家被皇帝用武力占为己有后就成了他的王朝,政府也就变成了皇帝的朝廷.改朝换代只是江山易主、政府换届,而不是国家灭亡.社会分层是自然存在的社会现象,人为划分的社会层次也并非只有按财产划分的阶级一种,形成国家不等于进入阶级社会.文化是人群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存在的形态,文明只是文化的精致形态."国家形成"不等于"文明起源",国家的起源的途径是多元的,文明的形态也是千变万化没有统一的标准.中国国家起源与演进的序列和华夏文明形成与发展的进程,都具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8.
城市是创造、储存和传承历史文化资源的主要载体 ,人的行为模式对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产生影响 ,从历史上看 ,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存在状态以世之治乱的历史环境而定。南京历史文化资源源远流长 ,内容博大精深 ,它以六朝文化为历史起点 ,以吴越文化为宏观背景 ,饱经无数次世之治乱的沧桑之变 ,形成独具风格的秦淮文化或兴亡文化。六朝兴亡文化具有经济学所谓资源的价值。惟其兴亡 ,深藏着今天的人们对历史的遗迹所产生的无边际的多重需求 ,也只有南京的历史背景 ,才能更有效地满足国民的这种需求。南京发扬自己的历史资源优势 ,做大做强六朝文化 ,正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9.
中国早期文明的起源模式与演进轨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中国古代也有两河文明 ,但与西亚的两河文明有明显不同。西亚两河文明是同一模式的文明 ,所谓“文化一体化”。而中国的两河文明则具有鲜明不同的特征 :黄河文明是连续不断的文明 ,长江文明是断而再续的文明。本文还指出 ,在不同的文化圈内 ,其文明要素也显示出不同的特征。这样就形成了中国古文明多源并起、相互促进的态势。  相似文献   

10.
中原地区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华夏文明重要的发源地,而中原的“商”文化的发展对整个华夏商文明的影响也是毋庸置疑且有据可查的。中原商文化对整个华夏商文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从中原“商”文化的内涵以及商业理念等方面进一步说明了中原商文化的发展是华夏商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中原商业文化概括为智、仁、勤、俭四个字,指出中原商文化是建设华夏文明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