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讯广角     
2006年5月,互联网上忽然爆出央视最有人气的女主持人王小丫曾在成都有过一次婚姻,这让人在惊讶之余,不禁要问一句:这是真的吗?为了探访事情的真相,最近记者赶赴成都,几经周折找到了王小丫在成都的一位密友。这位女士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姓名,但是她见证了王小丫第一次婚姻的起起落落。  相似文献   

2.
甲:向你问好!乙:向你问好!甲:今天日子特殊,给你出段谜语,让你猜猜。乙:这可难不倒我。中央电视台王小丫姐姐那些题,多半难不住我。甲:(学王小丫状)好,请听题: 什么东西小时候有大了没有,小时候过大了不过?乙:这个……这个……甲:告诉你吧,你刚出生时,屁股上有青色的胎记,长大了就没有了。你要不认账, 就请当场示众。  相似文献   

3.
《北方人》2007,(2)
一日,我与上帝一同出行。路过一条河时,我看到水里有一个人在挣扎,我指着那个人问:“上帝,为什么你不去救那个人,难道他没有向你祈祷吗?”上帝回答:“不,他向我祈祷了两次,但我也救了他两次——第一次我让一根圆木从他  相似文献   

4.
《北方人》2006,(11)
沈宏是谁?前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的私人衣橱顾问:各级政府女对外发言人的私人衣橱顾问:王小丫、徐俐、欧阳夏丹、袁鸣的私人衣櫥顾问。商场中的外交官不仅王小丫,沈宏还是上海市新闻发言人焦扬等人的私人衣橱顾问。沈宏旗下的伊芙心悦集团也成为中国第一家提供PWA(私人衣橱顾问)服务的公司。打造女人的“后舞台”,在中国发起一场美的拓  相似文献   

5.
雷倒王小丫     
王小丫:这台吸尘器要送给我们场外的观众朋友。来,你来选择一位。选手:开始——停!王小丫:山东1387××××706的这位朋友,我们现在要连线他,送给他礼物。  相似文献   

6.
选择     
一个人应该怎样选择自己的道路呢?古时候,人们相信命运是由天定的,人无法去改变自己的命运。那时有这样一种说法:“当一个人来到人世时,老天就已经为他定好了一切。”所以那时的人只有靠求神拜佛来让天主宰自己的命运。可到了现在,就大不一样了。现代人又有了新的说法:“人定胜天,选择错或对的道路都得靠自己,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人生好比行路。每当你走到其中一个岔口时,你就要去选择。当你从娘胎里出来时,你在选择生存或死亡;当你第一次踏入校门时,你在选择智慧或愚昧;当你走出校门,踏入社会的时候,你又要选择有为或平庸……人的一生都…  相似文献   

7.
史晋 《社区》2014,(25):56-57
世界如此之大,我们每个人就像是漂浮在茫茫人海中的一个孤岛。而人际交往就如同扬帆远航,使得我们走近他人,或是允许别人前来拜访。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当你第一次踏上他人的“领土”时,试图尝试一段全新的人际交往过程时,在你的内心中会有怎样的期待?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     
一、怎样审题?怎么写?1.人的经历有许多“第一次”。认真回忆,选择印象最深、最难忘的“第一次”来写。2.要把难忘的“第一次”叙写清楚,要突出最难忘的情节详写。3.写出“第一次”你的感受、收获、感悟和提高。二、她这样写第一次学开小轿车第一次学开小轿车我家买了小轿车后,爸爸第一个学会了开车。每当爸爸开车把我和妈妈接来送去的时候,我非常羡慕。我暗暗下决心要学会开车。每当爸爸开车时,我都在旁边认真地观察开车的程序。爸爸对妈妈讲开车过程时,我也非常专心地听着。爸爸说,开车要记住“一打、二挂、三喇叭”,我把这些口诀默记在心…  相似文献   

9.
今年1月23日,在中央电视台于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的“2001央视十佳主持人网上评选”颁奖仪式上,《经济半小时》栏目主持人王小丫以1340914票荣居榜首,与孙小梅、张政、赵忠祥、周涛、李咏、撒贝宁、朱迅、黄健翔、文清共同荣获“首届央视十佳主持人”美誉,捧走了奖杯。 王小丫获此殊荣,是惊鸿倾国,还是技惊天下?人们众说纷纭,见仁见智。 请听,王小丫与我们交流时的真情道白。  相似文献   

10.
为妈妈洗脚     
《新少年》2004,(Z2)
上海一家合资企业招收员工。一天,有位青年去面试,主考官是位总经理,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为你的母亲洗过脚吗?”他被主考官的问题弄愣了,满脸通红,摇摇头说:“没有!”主考官又问:“你为你母亲洗过衣服吗?”他又是满脸通红,无言以对。面试结束,主考官拍拍他的肩膀说:“你已看到我们的企业设备先进、待遇优厚。欢迎你下周再来面试一次,不过有个条件,你回去要做一做。”回到家,他把事情原原本本告诉了母亲。当母亲把脚  相似文献   

11.
每个过来人都知道,柴米油盐的婚姻远比浓情蜜意的恋爱要复杂得多。你的另一半既是最理解你的人,也是和你发生最多言语争执的人:既是和你相互扶助的人,也是最容易和你发生冲突的人。而且,很多时候使双方受到伤害的,居然都是一些不足挂齿、鸡零狗碎的小事儿,最后让婚姻栽在看似无足轻重的“小不点”手上。正如婚姻关系专家迈克尔·坎宁安所说.“一些本来微不足道的令人不愉快的行为会影响伴侣的情绪,第一次碰到很可能只是引起较小的负面反应,但反复接触就会增加厌恶程度。”  相似文献   

12.
樊钧 《社区》2004,(7):43-45
你是一抹阳光,照进我暗淡的心湖深处。我将为你浴火重生,重燃我生命的厚重与希望!—陈士国写给爱妻的诗在沈阳第三监狱,有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犯人:第一次婚姻差点将他打进万劫不复的深渊,就在生命绝望的关头,他遭遇了阳光般的爱情,当他被判无期徒刑投入监狱后,爱情屡遭磨难,却不离不弃生死相随。这个犯人终于相信,世界上存在着真正的爱情,而且爱情具有改造人格、完善人生的伟大力量!为第一次婚姻犯下重罪1970年,陈士国出生在大连市金州区一个干部家庭。1989年,陈士国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区乡镇企业局供销公司,成为单位里最年轻的业…  相似文献   

13.
开心一刻     
《社区》2004,(14):62-62
我被小偷骂了三次 第一次,我下夜班回家,已经很晚了,我在厕所洗漱,忽然听到门口有动静。好像有人在门口撬锁。于是我大喝一声:“谁,在干什么?”谁知道那贼却在门口答道:“啊!这么晚了还不睡觉,搞什么搞。”说完就没有声音了。我一时不知所措。 第二次,我白天在家休息,正在上网的时候,忽然听到门口有声音传过来,我轻轻地走过去通过猫眼一看,原来是小偷在撬我的防盗门。我抽出一把菜刀走过去对他说:“你要干什么,再不走我就报警。”那贼不慌不忙地收起工具,然后对我甩出一句话:“你有病啊,家里有人,出点声呀,害老子白忙活了半天。”说罢转身走了。我哭笑不得。  相似文献   

14.
游刃于《经济半小时》和《开心辞典》两档节目之间的央视名嘴王小丫,因为旺盛的人气而被很多喜爱她的观众誉为央视“黑马”。把困难当作是一次机会王小丫来自巴山蜀水的凉山彝族地区,和许多优秀的女孩一样,她顺利地考上了大学,学的是经济专业,毕业后学以致用在四川一家经济类报社当了6年的经济记者。可能很多人会很  相似文献   

15.
文轩  朵雅 《今日南国》2005,(23):48-53
如果我说:一个打工妹帮危机婚姻的夫妻“灭火”,不仅当上公司总裁。而且赚的“财富”超过百万!你肯定会睁大眼睛连喊“不可能”。 本文讲述的一个故事:就是在婚情调查公司上班的打工妹,在一次良心发现后,居然捕捉到“劝和不劝离”这个潜在的巨大商机,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不仅将“婚姻消防员”的工作干得有滋有昧。赢得了巨大的市场。而且不到一年。就受到了100多个历经风雨雷电夫妻的尊敬!她得意地说:“尽管我的收入不高,但我赚的精神财富胜过金钱,早就超过了100万!”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朋友圈中属于公认“粘乎”的一对,每当朋友问我对未来婚姻的看法时,我都会无一例外地流露出期待和向往。但在编辑要我写写我们俩的故事时,我却觉得无以下手,我们的日子过得快乐却也平淡,好像没什么可以拿出来说似的。我与他的第一次见面缘于2004年2月19日在江滨路COCO酒吧一次平常的相亲,我们都没有“一见钟情”(这是他为  相似文献   

17.
《北方人》2007,(1)
有一次,我与一位事业与婚姻都十分成功的女士交谈,她告诉了我一个故事。一对日本的老夫妻结婚20多年了,他们每天回家后,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来一个深情的拥抱和热吻。这一习惯保持了20多年,通常的情况是:丈夫西装革履地回到家,还没有走到家门,便喊道“:我回来了。”他的妻子便盛  相似文献   

18.
叶新 《社区》2004,(10)
他俩又吵架了,结婚3年来,到底是第几次,他们不记得了。过去,两人吵架都在房间里,绝不走漏风声,这一次竟然门窗大开,谁都毫无顾忌。女的认为这不是一个好兆头。从第一次吵架,她就隐约闪过离婚两个字。那天晚上,他俩开始吵架后的冷战,在咬牙切齿和无所适从中,她从床头摸起一本杂志,发现上面有这么一句话,并且是一个专家说的:一栋地基没有打牢、出现裂痕的房子,你是修补还是拆掉?一桩破裂的婚姻,你是维持,还是摧毁?修补濒于破裂的婚姻,比摧毁它要困难得多。女的恍然大悟。危房确实是用来拆除,而不是用来居住的,这个专家说得多好啊。她想。不知…  相似文献   

19.
《阅读与作文》2007,(6):16-18
小喇叭 每个人都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你也是这样,比如第一次站在领奖台上,第一次学做饭,第一次学会写字,第一次没完成作业等等。  相似文献   

20.
冰和惠是20世纪80年代以传统婚姻方式结合的夫妻。冰是享受干部待遇的小学教师,惠初中毕业,相貌姣好,是个颇有教养的农家姑娘。婚后,小夫妻过得恩恩爱爱。第一年,惠白天里只知道拼命地干活,她不敢稍事停歇,因为活计一停就会想冰,想得是没完没了天昏地暗,冰回家要经过的山坳已一次次在惠的凝望中变矮。冰又何尝不是呢,每到周六,上完早课也不顾吃饭就风风火火往家赶,几十里山路在他脚下大步、快速地丈量,常人走三小时的路,冰不到两小时就走完了。情牵两地的日子过得既慢又快,一年的日历在思念与盼望中一天一天地扯完。有一天,冰对蕙说:“我要考出去,那山不能呆一辈子。”惠说:“考吧,我永远支持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