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代“女直”和“女真”之称为同一所指,“女直”之称当是对辽代叫法的沿袭。元代文献中出现的“女直水达达”、“水达达女直”皆是指女真中的水达达部。水达达之称源于金代的兀的改,但元代水达达所指并不能等同于金代的兀的改。水达达不能包括兀者、乞列迷、吉列迷等部族。  相似文献   

2.
金初“因辽旧俗” ,官制更是“踵辽官名” ,因此《金史》中有许多官名与《辽史》相同。本文通过对《辽史》、《金史》相关官名的考察 ,证以女真语词义 ,探知了《辽史》所载契丹语官名的内涵。明了这些契丹、女真语官名的本义 ,不仅可以为辽金史的研究提供根据 ,而且还可为两种语言尤其是契丹语研究提供资料 ,从而推动阿尔泰语系古代语言的研究和蒙古语族语言史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女真与靺鞨     
在肃慎族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辽金时期的女真与隋唐时期的靺鞨是相连的两个阶段,所谓“金之先出靺鞨氏”,正说明女真与靺鞨的直接渊源关系。但是,靺鞨分为诸部,而女真与其中哪个或哪些部的关系更密切呢?《三朝北盟会编》提到女真是“黑水靺鞨之种”;《松漠纪闻》说“有黑水部,即今之女真”,所以人们一般认为女真出自黑水靺鞨或黑水部。可是,笔者在阅读有关女真起源的文献时,总觉得这种看法不妥,这里拟对女真与靺  相似文献   

4.
女真,又称女直。作为中国古代民族,史学界的通说——来源于唐代黑水靺鞨。而继续上溯其源,诸家说法纷纭。今仅依孙进已等先生所著《女真史》中的研究成果,从女真先人肃慎族谈起。一、肃慎服饰的材质 《女真史》转引《逸周书·王会解》及其注云:“‘西面正北方稷慎大麈’。孔晁注:‘稷慎,肃慎也,贡麈似鹿’。肃慎、息慎、稷慎有谓都是女真的同音异译。”其中的“西面正北  相似文献   

5.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以“遗甲十三副”起兵,开始了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在短短三十多年的时间里,统一了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的大部分地区,自东海至辽边,北自蒙古、嫩江,南至朝鲜鸭绿江,同一语言俱征服。”①1618年,以“七大根”誓师伐明,旋即占领整个辽东。努尔哈赤能取得如此巨大的胜利,除了他有一支八旗劲旅外,还与其所实行的正确的民族政策有关。本文试图对努尔哈亦所实行的蒙汉民族政策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不当之处,祈望师友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历史文献中,女真一名有许多不同的别称,如“女直”、“女质”、“朱里真”、“朱里扯特”、“主儿彻惕”、“拙尔察歹”、“珠申”等。考其起源,很可能都是来自不同语言的音译。如“珠申”乃是由满语转译而来。而“女直”、“女质”等写法又有避讳之说。的确,根据不同民族的古代历史文献记载,女真这一族名的音译差别可能很大,如根据古波斯文献中“女真”一词的发音可记载为“朱尔哲”,根据马可·波罗发表于十三世纪的  相似文献   

7.
《龙飞御天歌》是权(立是)、郑麟趾、安止、李叔蕃等,颂扬几世祖宗创业的书,成书于李氏朝鲜世宗二十七年(明正统十年,1445年),注释后出版于世祖十二年(明成化二年,1466年),距建州女真斡朵里部大首领猛哥帖木儿在世相隔不远。该书同时也记述了明洪武年间,牡丹江上游至绥芬河、图们江、东部沿海以及朝鲜半岛东北部24处11姓氏27女真集团的情况。研究这些东女真集团的历史及其族源,对了解满族的起源与构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龙飞御天歌》是李氏朝鲜歌颂穆祖至太祖、太宗几世祖宗政绩的古籍,内中记述了太祖李成桂于明洪武年间,招抚牡丹江、绥芬河、图们江、东部沿海、朝鲜半岛东北部几个水流与地域,24处11姓氏27女真集团的情况。它是研究明初东陲女真史最为珍贵的资料。这些女真集团后来构成了满族的主体建州女真的基干部分。研究这些女真集团的历史,对进一步了解满族的起源与构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辽史》卷七一《后妃.太宗靖安皇后萧氏传》与《契丹国志》卷一三《后妃.太宗萧皇后传》分别记载了辽太宗皇后的情况,虽所记多有不合,但以往学者多认为所记为同一人。本文通过考证,认为二书所记太宗皇后虽多有乖谬之处,然非为一人至为明显。辽太宗先后有两位皇后,二人均姓萧,又均为辽太宗之母述律太后之女至,故极易为人们所误解。  相似文献   

10.
女真是我国古老的民族,很早就分布在东北的长白山和黑龙江之间。契丹建国以后,女真的一部分被迁到辽阳以南,和汉族及其他民族杂处,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叫做“熟女真”;原住在粟末江之北,宁江州之东的,社会经济发展较慢,叫做“生女真”。十世纪以来,“生女真”完颜部的社会经济逐渐发展,在绥可作酋长的时代,已经过着定居的生活。到了石鲁作酋长时,“稍立条教为治部落”,私有财产已经产生,阶级分化  相似文献   

11.
今日满族的哈拉(姓氏)、穆昆(家族)多源于女真社会,它既是血缘关系,又是地缘关系的区别和代号。满族“姓”是最早产生的血缘关系产物,而“氏”却属于“姓”内部的派生范畴,故沿有同姓异宗,或同宗异姓之说。 根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皇朝通志·氏族略》等记载,满族总计有姓氏679个左右,其中有225个产生于今黑龙江地方,余下者则产生于辽宁、吉林两省境内。由此看来,黑龙江地方是产生满族姓氏的故乡之一。  相似文献   

12.
释“辽内四部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史·营卫志》“部族”条记述辽国各部族情况之前,专设一项“辽内四部族”,其下仅列四部族之名:遥辇九帐族,横帐三父房族,国舅帐拔里、乙室已族,国舅别部。这四部族不入于“太祖十八部”及“圣宗三十四部”①之列,显系与诸部族有别。那么,其区别何在?为何又冠以“辽内”之称?揭开其谜底,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展示作为一个游牧集团而四时迁徙的辽朝皇帝行宫部落的构成,从而也可使我们对《辽史·百官志》记载的内容产生若干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凡到过沈阳,游览过福陵、昭陵、盛京皇宫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辽宁真不愧是满族发祥地呵! 满族直接祖先是明代的女真人,繁衍、生息于白山(长白山)黑水(黑龙江)之间,明代中叶以后逐渐南迁,其建州部和部分海西部女真人定居今辽宁境内。公元1616年,强大起来的建州女真部的首领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诸部的基础上,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老城村)建后金国,1621年迁都辽阳,1625年迁都沈阳,并创建八旗制度,把征服的女真人都纳入八旗组织之下。1626年,其子皇太极继位,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加速了女真社会的封建化进程。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在此前一年,宣布除女真旧称,定族名为“满洲”,即今日所称之满族。 1644年以后,清朝虽然定鼎北京,并将大批满族人带入关内,但因辽沈乃其肇头之地,一直予以十分重视。就在入关的当年,即下令以沈阳为陪都,尊为天眷盛京,  相似文献   

14.
一、“塔塔尔”一词最早在文献上的出现中国唐末会具(841—847)时期的《赐回鹘嗢没斯特勤等召书》中提到有一个回鹘左厢部落叫“黑车子达怛”(见《会昌一品集》卷五,《元朝史》上册第3页,韩儒林),这是对长城以北诸民族历史记载最详细的中文文献上首次提到“塔塔尔”.可是,以蒙古高原为中心点立的突厥汗国时期的《阙特勤碑》(用突厥鲁尼文、即鄂尔浑文书写的)其中提到四邻各部时,称东邻为“三十姓塔塔尔”(Otuztatar).这个碑是732年所立,比前述史料早一百年.由此可见,“塔塔尔”一词最早出现在突厥文献中.当时,突厥人把什么民族称做塔塔尔人呢?根据中国学者的详细考证:1、韩儒林根据碑文中出现的各部排列顺序指出,三十姓达怛的地理位还应在骨利干(Khurgan),南契丹之北,正好与唐书所载室韦诸部地理位置相当.这就是说,当时中国唐代文献里称作“室韦”的民族,突厥称为“塔塔尔”.  相似文献   

15.
《龙飞御天歌》记东女真姓氏及部族移动、合流研究董万崙 一、姓氏小考《龙飞御天歌》记述的24处女真集团,共有11姓:夹温氏、古论氏、括儿牙氏、奚滩氏、甫亦莫氏、朱胡氏、奥屯氏、南突氏、云氏、暖秃氏、高氏。这些记述十分珍贵,它基本上反映了明代女真姓氏的概...  相似文献   

16.
女真作为肃慎族系的一个族称,出现于五代,经宋(辽、金)、元、明,于明末消失。女真人曾于1115年建立金朝,灭掉辽朝,推翻北宋;管辖所及,包有中国北半部。1234年金王朝被蒙古汗国灭亡,在整个元代女真人只是国内一个普通的少数民族,因此史书无专传介绍,仅存一些零星记事,就是后人对元代女真的研究,也不多见。本文试图就《元史》中的有关记载,略述元代女真人的一些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7.
满族采参     
“东镇三宝”:人参、貂皮、东珠,而人参又为三宝之首。满族称人参为“沃尔豁达”;东北土语呼为“货”、“根子”、“棒槌”;而汉文典籍则又称为“人葠”、“人微”、“神草”、“地精”、“人御”、“鬼盖”等。苍莽的长白山野,是我国盛产人参的宝地,也是满族人民繁衍生息的地方。满族,是明朝末年以建州女真部族为主体的女真部族与蒙族、汉族及东北其他部族逐渐融合的共同体。“满洲”这个名称1635年正式出现,而其主体“女真”之名,则早在十世纪初,就见称于世了。到十四世纪后  相似文献   

18.
明末清初图们江内外瓦尔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万 《民族研究》2003,7(1):70-77
清初著作记有东海瓦尔喀 ,学术界多谓是东海库尔喀或牡丹江虎尔哈之异称。本文对瓦尔喀诸问题进行探讨 ,提出新看法 :( 1)东海瓦尔喀是指明末清初分布在图们江内外的女真人。 ( 2 )他们是明初建州斡朵里部、建州兀良哈部、毛怜兀良哈部以及狭义“女真”的胤裔。 ( 3)特别对安楚拉库瓦尔喀进行了研究 ,提出其地域在今和龙市境 ,是明初第三毛怜卫胤裔 ,纠正了乾隆时绘制的《战迹舆图》标注于阿勒楚喀之误。 ( 4)对建州部、乌拉部剽掠瓦尔喀进行了分析 ,提出努尔哈赤把瓦尔喀强行掳掠到建州 ,实际是使流落各地的支系骨血归宗。这一行动充实了建州女真的军事实力 ,促进了农业发展 ,为其统一女真诸部 ,建立后金政权 ,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东真”与“大真”同不蒲鲜万奴政权的前朝国号。元明时代朝鲜人对自身文化及其与周边的民族关系的认识是《高丽史》中不称蒲鲜万奴政权的国号为“东夏”而代之以“东真”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20.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及其徙民政策的实施努尔哈赤在合并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各种势力从而统一全体女真的过程中,频繁地从事过一种显著事情:把新从属的周边地域居民大量徙到满洲国内。在《满洲实录》和《满文老档》中,大约从1591年(在《满文老档》中是从1607年)起,就一再出现过努尔哈赤征服周边各地将其居民“编户带来”的记载。这里从《满洲实录》和《满文老档》中把这种徙民政策事例尽可能捡出,将其按地域之别整理成表1。此外,在《满洲实录》和《满文老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