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的坳上古村为例,通过当地“赶年会”活动对传统村落文化进行保护利用和开发的过程,对“地方”这一具有独立文化意识的主体的文化取舍偏好现象进行分析,继而考察当地的传统村落文化如何经历“地方”主体的选择而再生,由此揭示中国传统文化概念的泛化现象,以及传统村落文化形象的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2.
《文选》(亦称《昭明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远的诗文总集.这部总集有语言、文学等方面的价值,古今中外的专家学者著述甚多,而对它的次文“义理“却极少涉及,即或偶有问津,也颇多微词。笔者认为,《文选》诸体首辞赋,辞赋首京都,诗歌首补亡,散文首诏令的次文体例的选取,是对历代士人传统文化心理的涵括与表达。仅此而言,《文选》之被誉为“总集之弁冕”也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3.
五四新文化运动高潮过后相继登上文坛的京派作家,置身于新旧冲突趋于缓和、新文化内部开始调整的语境中,他们的文化选择表现出"向传统倾斜"的特征:在空间维度的中西问题上,对民族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在时间维度的古今问题上,重视发掘古典文化艺术精神;同时,移西方现代派之花,接中国传统文化之木.京派的文化选择是对五四时期激烈反传统倾向的反思与矫正,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和新文学运动的深化.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途径及文化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西方现代体育的冲击 ,民族传统体育面临着创新整合。科学合理地选择其发展的途径 ,是 2 1世纪民族传统体育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所依存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变迁进行分析 ,探讨其发展。  相似文献   

5.
教育作为社会文化的主体成分 ,它一方面受文化发展的制约 ,另一方面通过对文化的选择 ,丰富完善着文化的多重内容。充分发挥教育对文化选择的功能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深化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林语堂的一生是对中西文化进行艰难选择的一生,虽然他曾称自己是“异教徒”,也曾称自己是“基督徒”,但他的骨子里却崇仰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道家文化。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望者。  相似文献   

7.
论传统文化对饮食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最能代表传统文化精神核心的当属饮食文化。饮食文化中的“五味”说就是以阴阳五行,阴阳消长,五行生克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的;而饮食文化中所追求的“原物、原形、原汁”等,就是从道家思想所崇尚的“自然清淡”中繁衍而来的;色、香、味是饮食文化所讲究的,它更是儒家美学思想——食精脍细所要求的;原始神话作为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时刻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而饮食活动自然也是处于其氛围之中,受其影响,留下了各种原始神话的印迹。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广东省“九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的缩写。全文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回顾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论争的历史,作为处理传统文化与当代精神文明关系的借鉴;二是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及其体系,作为当代文化取舍的依据;三是研究传统文化与当代精神文明的关系,剖析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传统廉政文化已深深地融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甚至内化为人们的一种文化组织和性格,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传统文化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腐败,但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社会控制力量。从传统文化的习惯特性与作用机理来看,传统文化对廉政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正面影响,一是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编辑的文化选择 ,决定着文化传播的质量 ,并对文化主体的文化选择起着不可或缺的教育引导作用。研究编辑选择文化的过程、标准 ,有利于充分发挥编辑的文化选择功能。  相似文献   

11.
编辑文化选择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类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又是文化选择的结果 ,而且从更根本的意义上说人是文化选择的结果。文化的选择对人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人类文化的选择过程中 ,编辑角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 ,编辑角色代表社会所进行的选择 ,极易形成广泛的社会舆论和一定的社会文化氛围 ,成为人们探索和前进的坐标和框架。另一方面 ,编辑的选择又必然依据于已有的文化框架 ,在已有文化框架中较为自觉地理智地进行积极的探索和选择  相似文献   

12.
论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极有价值的人文哲学和科学思想,这对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必须要有正确的方法论作指导。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革命家关于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精辟论述,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正确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3.
《呐喊》、《彷徨》在文学史研究中一直被认为是五四新文学的经典性文本,代表着新文化的“反传统”特征。其实这并不完全符合这两本小说集的实际。《呐喊》、《彷徨》既表现了新文化的价值立场,也保留着一定的传统文化的价值立场。这种新与旧、现代与传统的错综纠缠,体现了鲁迅一种特有的文化情结,构成了《呐喊》、《彷徨》价值判断的多元性和思想意蕴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4.
古代知识分子主要受儒、释、道三家文化的影响,故其立身处世多牵于对此三种文化的不同理解和接受程度。先秦时主要受儒学影响,主张“从道不从君”;秦汉以后,知识分子兼受儒、释、道三种思想的濡染,其辞受进退则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现代大学的文化建设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大学的发展中,应将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贯穿于育人理念之中,大力提倡民族精神,弘扬传统与倡导创新并举,扎实推进大学文化建设。文章分析了大学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现实意义,为建设现代大学文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6.
李佩甫的长篇力作《羊的门》 ,一直被认作官场小说 ,但如果以文化的视角切入文本 ,会发现小说中蕴涵着人性善与恶的交织 ,这其中体现着作家对传统文化的批判 ,对人格面具及表演性的揭露 ,以及对宗法制度统治下的乡民社会的反思和超越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为后世留下的一笔精神遗产,其中的“精华”如,集体主义,重义轻利等思想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延续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它是一个巨大的资源、一笔巨大的财富。怎样对待这笔财富?怎样开发这个资源?作者阐述了自己的思考意见。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论述了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极有价值的哲学和人文科学思想,对提高大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是几千年历史发展的智慧结晶,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堪称传统医德文化的经典,融汇了儒家仁爱、道家无为、佛家慈悲的思想,是医学史上最全面最系统的医德专著,对其从儒、释、道三方面进行文化溯源,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对现代医德有着特殊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