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理觉 《老年人》2007,(7):12-12
如今,官场中有那么一些人,他们为官不怕老百姓不满意,只怕上司和上司的上司“不满意”。因为,在他们看来,只有上司们的“满意”与“不满意”,才能决定他们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如果上司“满意”,他们的升迁就不会有问题,反之,如果上司“不满意”,即使已经戴在头上的“乌纱帽”也会得而复失。  相似文献   

2.
有一种称谓与精神共存,有一种气质与青春同在,有一种经历与人生共辉,那就是“当兵的人”。当又一个“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我们采访了部分老军人,聆听他们的“兵谣、兵梦、兵之路”,见证他们的“铁马、铁剑、铁营盘”,感悟他们的“军心、军魂、军人情”。说起那段经历,他们尤感自豪。脱下军装,他们时常怀念军营、怀念战友、怀念那如歌如泣的军旅生涯……  相似文献   

3.
杨生文 《职业》2016,(10):22-23
因为有天安门、王府井,因为有香山和长城,因为有“鸟巢”“巨蛋”“大裤衩”,经不住诱惑,他们来了。
  但是,这些似乎都与他们无关。
  他们住在离这些高楼好远好远的农家,或者高楼边的蜗居里,在那些隔板隔成的“联合国”里,用几百元的租金编织着他们的五彩梦想。  相似文献   

4.
“80后”一度被“标签化”而遭受各种“非议”,他们的多数在经历了与其父辈的某种“交锋”之后,径直走进公共生活,成为志愿者的主力和网络行动的推力,“80后”自行“正名”。伴随社会问题的尖锐,他们又在“风口浪尖”发声。认知“80后”已不仅仅在他们而在全社会。认知的多视角为我们提供了“自由思考”空间,从而提供认知的相关性和深刻性。本文选择伽达默尔“诠释学”视角的意图在于论证“80后”的存在方式是基于其“本体性”.即他们“存在并思考着”。认知“80后”是从这一“存在者”开始,又越过此一存在的“现时性”进入对“未来”的担当——谁£起“思想启蒙”这种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5.
新职业被称之为“361行”。行行出状元,活跃在“361行”的“新职族”是如何看待新职业的?他们的从业感受如何?如何才能人职新职业?新职业的职业前景如何?就这些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部分“新职族”。他们告诉记者,一不小心成了“新职族”,但行行出状元,“361行”里有精彩,他们喜欢自己的职业。  相似文献   

6.
他们的身份很特殊,不是警察却也像警察一样跟踪蹲守;不是法官却在不断追寻被执行人线索;不是私人侦探却在查寻车主个人情况。他们的公开身份是一家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的调查员。在民间,他们常常被称为“职业讨债人”。他们的公司成立两年来,已经为北京市多家银行挽回了1.7亿余元的损失。他们自认是专门对付“车贷老赖”的“商债管理师”,但是,人们对他们的工作方式并不了解。 他们的工作目标一些恶意拖欠银行汽车贷款的人,这些人大多在2002年和2003年汽车贷款兴盛时期从银行贷款购买汽车之后人间“蒸发”,被司法机关称为“老赖”。“城市猎人”的任务就是找到这些老赖,通知法院,查封车辆,拍卖,还钱给银行。  相似文献   

7.
堕民,人们通常读作“堕贫”,亦称“丐户”。数百年来,被视为“贱民”之一种。在封建科举时代,他们不得赴考,也不能出资捐官。明徐渭《青藤书屋文集》载:他们“男不许读书,女不许缠足,不许与平民通婚”,只能做“猥下杂役”。这正如鲁迅在《我谈“堕民”》一文中所说,他们“在悲苦和被人轻蔑的环境下过着日子”。  相似文献   

8.
徐云 《华夏少年》2007,(11):69-71
说实在的,我只要与这帮“小家伙”溶在一起,粘在一起,没话可说,他们再也不在乎我是他们的老师了。这不,“娃娃脸老师”就是他们送给我的雅号。  相似文献   

9.
《女性天地》2013,(9):25-27
浙江临海最大的一家副食品批发公司的总经理不是一个人,而是几个兄弟姐妹,他们齐战商海,抱团创业。都说“亲兄弟,明算账”,他们不但没有明算账,还实行起标准的“糊涂账”大家不分功劳大小,平分股份与利润。他们不光在一起做生意,还跟着70多岁的老父母同住一个屋檐下,四世同堂,吃着“大锅饭”,所有生活开支“公款报销”,其乐融融。  相似文献   

10.
盛森 《金色年华》2008,(8):20-20
美国有一群特殊的人,他们以偷盗为生却受到法律的保护,他们的雇主都是银行和零售商。他们的法定名称是“抵押收回执行人”,而美国百姓却习惯叫他们“回收人”。  相似文献   

11.
茫然     
手上“有点儿钱但绝不算多”的人,是最大比例的人群。他们没有投资人的机敏和大手笔、没有投机者的狡黠和以小博大,他们无胆无识、谨慎小心,但却有和旁人一样“钱生钱”的欲望和权力。于是,他们把寒酸有限的钱“信托”给了银行的理财产品。他们也许知道银行把他们的钱拿去投资放贷,但故意忽视银行的“企业本质”,宁可坚信银行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不是呢?反正政府在叫停短期理财产品。  相似文献   

12.
陈爱和 《职业》2008,(11):30-31
说起“破烂王”,给人们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脚蹬三轮车,手摇拨浪鼓,走街串巷,沿街叫卖的场景,他们是典型的“自由职业者”。然而在一些地方,随着对“破烂王”进行规范,对废旧破烂物品回收人员实行“持证上岗”,这一群体也有了职业门槛。  相似文献   

13.
面对重庆31名民族“造假生”,呼吁曝光的声音此起彼伏,而且愈演愈烈,重庆市招办综合处处长李萍的回答是:“别管他们!…别管他们”折射出极大的傲慢,那便是纵然媒体再怎么要求,舆论再如何谴责,我自岿然不动!这一句“别管他们”,注定将和“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人民说话”一样被载人“经典”语录。  相似文献   

14.
以画说世     
《中国社会导刊》2010,(17):10-10
闲人群落 在各大发达城市的免费休闲场所,都有许多不老的养老人群。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原因使“红卫兵年代”的他们成了“撑不着、饿不着”的“闲人”。他们靠退休(或提前退休)金生活,他们有技术却在再就业行列之外,只好“攒堆儿”唱歌跳舞、下棋打牌……其实,这个闲人群落对社会还有很大的“可利用价值”,只是社会缺乏对这部分资源的整合。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总是乐观面对一切,每件事他们都能看到积极的一面,他们就是“向日葵”族。其实,人人都可以成为“向日葵”一族,让我们从以下步骤开始吧。  相似文献   

16.
惠斌 《炎黄世界》2013,(1):37-37
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苟慧生四位名角,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他们同演旦角,风格却迥然不同:梅派端庄华贵,尚派婀娜刚健,程派含蓄深沉,苟派妩媚活泼。在艺术上,他们是互不相让的对手。20世纪20年代开始,他们在剧目上的竞争就是一例。这一时期,他们争相编演新戏,出现了传诵一时的“四红”、“四佥扩、“四反串”剧目。  相似文献   

17.
马芳 《职业》2014,(21):49-49
学生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方式对待他们,理解、尊重、信任他们,入情入理地教育他们,挖掘学生行为中积极健康的东西,用长其“善”的方法,救其“失”。  相似文献   

18.
杨生文  强音  劳木子  邓琴琴 《职业》2012,(14):10-13
“对不起,我们没在办公室,在外面开会。”“不好意思,今天我们在学校调研。”“对不住,对不住,今天到苏州学习了。”在一个星期之内,记者三次拨打广州市职业技术教研室办公室的电话,都未能找到他们,只能与他们用手机通话。给记者的感觉是:似乎,他们永远在路上。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群神秘的人,他们无处不在,胜利不能宣扬,失败了无法解释,他们都是天才演员,永远隐藏着自己的真实面孔。他们有一个特别的名称——“红色特工”。在这些“红色特工”中,  相似文献   

20.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好命”,诗人自然也包括在内。作为“世人”,他们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好命”;作为“诗人”,他们希望自己能写出好诗、好文章。可是,许多诗人(这里的“诗人”一词是一个泛称,同时也用于指写其他体裁作品的文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