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本文考察了在以信访案件急剧上升为标志的社会矛盾凸显期中,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难点,通过对难点的考察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新《信访条例》四大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大量积聚,许多社会矛盾都被导入信访,这与中国历史上的“青天”治国有着很深渊源,但却不属于现代西方法律制度范畴的传统渠道中。但传统的解决机制在应对日积月累而成的信访“洪峰”时,却显得不堪重负。于是,解决问题的渠道成了人们优先修复的对象,信访制度改革由此被提上议事日程。2005年1月17日,国务院颁布了新修订的《信访条例》,在改革方面迈进了一大步。笔者将其亮点归结为十六个字:减少矛盾、依靠社会、严格程序、理性维权。减少矛盾。近一时期社会矛盾大量产生的原因之一,便是许多地方政府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  相似文献   

3.
化解社会矛盾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所在,也是检察权的司法属性和人民属性所应秉承的基本立场。检察信访案件工作十分复杂,是检察机关化解社会矛盾的集中体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需要客观分析涉检信访案件特点,完善处理涉检信访的路径措施,使检察信访工作更加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的战略需求。  相似文献   

4.
国家政权建设与新中国信访制度的形成及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仕政 《社会学研究》2012,(4):25-47,242
本文旨在从国家政权建设的角度讨论新中国信访制度形成及演变的历史过程和规律。研究发现,信访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根据群众路线而创立的。根据群众路线,信访工作有社会动员和冲突化解两个基本内容,并应做到二者的有机统一。但在信访实践中,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偏重其中一个方面,并相应形成社会动员和冲突化解这样两种信访工作取向。1978年以前,在社会动员取向主导下,信访制度建设趋于革命化,结果造成国家社会动员与民众利益诉求之间的严重对立。1978年以后,国家信访工作的主导观念向冲突化解取向调整,从而极大地促进了信访制度的科层化。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冲突化解取向也逐渐暴露出它的局限,即不能有效地回应民众的政治参与需求,却又在客观上有利于民众的政治动员。国家怎样回应这一矛盾,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今后信访制度的演变。  相似文献   

5.
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矛盾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群体性事件的增多。如何认识和对待群体性事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笔者认为,群体性事件作为当前的一种社会现象,必须纳入到整个社会进程中进行考察,这样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6.
孙东东事件后,信访屡成媒体热点。近日,一个有官方背景的课题组发表文章,建议国家信访局整合中央多个信访机构,向各省市派驻信访官员,代表中央受理当地信访诉求。这个建议被民间命名为“信访钦差”,与沈阳大学增设“信访方向”法学专业的话题一起,再度掀起媒体讨论信访制度的热情。种种迹象表明,作为官方和民间关注热点的信访制度,如何变革、何时变革已成为全社会共同思考的一个问题。信访是“群众来信来访”的简称,中国特色毋庸讳言。它的本意是为了反映民情、化解矛盾,但社会转型导致的社会矛盾,却使信访渐渐成了累积民众怨恨、加剧官民冲突的敏感区。近年来,信访活动猛增,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快速转型,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不断凸显,和谐社会建设任务的迫切提出,我国的社会工作也获得了较快发展。近几年来,中央特别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一些地方政府基于对社会管理的片面认识(即认为社会管理的职能就是维持社会稳定),以及对社会稳定指标自上而下刚性要求的回应,也把社会工作作为维稳的手段,并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过程中,将社会工作的工作范围扩大,要求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参加接待信访、劝阻上访等活动,使社会工作的功能、角色显得比较尴尬。专业社会工作的基本角色是为陷入基本生活困境、需要帮助的人士提供适当的服务,增强服务对象的自身能力,改善他们生存的外部环境,促进他们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经济社会加速转型,征地拆迁、劳动和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环境保护、企业改制等领域的矛盾问题愈显突出,上访主体的多元化、矛盾的复杂化和诉求的利益化,给信访工作带来了新的压力。社会工作因遵循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平等公正的专业价值观,能更好地应对信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是信访工作探索理念创新、管理创新与方式创新的路径之一。分析社会工作介入信访工作的优势和挑战,对进一步化解信访群体的矛盾和纠纷,优化信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了解社情、民情、党风的有效途径,它在化解社会矛盾,保障公民权利,服务经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周围环境的质量也越来越关注和重视。群众因环境权益受到损害而引发的环境信访也呈逐年上升之势。如何解决好当前环境信访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已成为当今环保重点工作之一。下面我就此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
信访曾在缓解社会矛盾和保障社会稳定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制度,现在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笔者将从我国当前信访制度的状况来分析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从2005年5月1日国务院公.布新修订的《信访工作条例》出台至今,各信访单位根据当地的需要,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探索着不同的信访新路。现行信访工作“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与社会工作专业“助人自助”价值判断,本质上都提倡对人性的关怀,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工作专业理论能够有效地洞悉信访对象的需要。另外,社会工作中涉及的治疗、认知、沟通、危机干预、完型治疗、社会行动、社会设计等专业技术可以协助信访工作者解决问题、发挥功能,改善信访者的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12.
所谓涉法信访,是指那些应被司法机关受理,或者已经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中,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提出的申诉和控告未能如愿,转而向行政机关投诉反映问题,或者寻求法律程序之外的解决途径。改革的过程中,农村社会的许多深层次矛盾以各种方式逐渐显露出来,农民的涉法信访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的加速转型使各类社会矛盾不断产生,各种利益冲突不断凸显。本文分析这些矛盾和冲突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找出矛盾产生的内在规律并采取相应的有实效性的对策来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14.
老龄社会呼唤养老社会化服务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一方面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需求增多,另一方面家庭照料资源减少,如何解决这一对矛盾,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矛盾的不断积累和激化,群体事件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热点现象,并且出现了起因更加多元、数量连续上升、规模不断扩大、冲突逐步升级的趋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近几年中,以发生在贵州的“瓮安事件”和发生在湖北的“石首事件”为代表,群体事件出现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6.
透视群体性事件的六个层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中期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保持了持续的高速增长,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与此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也在不断积累和暴露。群体性事件作为体察这些社会矛盾的信号,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类矛盾凸显,同时,群众的维权意识不断加强,通过信访渠道反映诉求成了群众维权的一个重要方式,信访过程中非正常上访的现象屡见报端,信访维稳成了基层政府维稳重点之一。本文试着从非正常上访的概念、表现形式、原因及解决建议等方面对非正常上访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张宏  孟建锋 《职业时空》2008,4(6):183-184
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是随着资本的不断扩张而引起一系列社会矛盾,诸如贫富分化、劳工问题和环境问题等而提起的。至上个世纪80年代,企业社会责任规范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运动。按照企业社会责任原则的要求,作为一个商业组织,企业不能以利润作为自己惟一市场目标,而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9.
危机介入模式是社会工作实务中常用的个案工作模式之一,强调在一定的时间内密集式地为服务对象提供支持性服务,帮助服务对象恢复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平衡状态。在信访工作中,工作人员所面对的许多信访者处于心理和社会功能失衡的危机状态,因此可以借鉴危机介入模式的理念和方法技巧,帮助信访者克服危机,恢复平衡,重新回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虽然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社区治理基本主体结构的矛盾较多,在社区治理基本主体结构矛盾的影响下,阻碍了社区的建设进程,不利于公民社会的构建。本文介绍了社区治理基本主体以及公民社会的内涵,探究分析了革新社区治理基本主体与构建公民社会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