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2008年11月,笔者随广州市学习考察香港社会管理经验团前往香港社会福利联会(以下简称社联)、香港社会工作人员协会(以下简称社协)、香港社工注册局等社团学习考察专业化社会工作在社会服务中的运行和经验。现将考察心得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2.
我先自我介绍,我不是社工,我是做生意的,是那些贫苦大众成天拿来作为斗争对象的生意人。同时我也是香港社会福利咨询委员会主席。在香港,政府在不同的领域都会有一些咨询委员会,给政府提供政策和服务上的意见。比如,所有有关香港社会福利政策和服务创新方面,或提供拨款的时候,都要经过我们社会福利咨询委员会的讨论,给出意见后,政府才能推行。一般来讲,委员会由专业人士和我这样的社会人士共同组成,这样在调配资源和决策上就不会有偏差。这是香港独有的体制。  相似文献   

3.
Jian是个香港社工,2003年因为协助联系一老年社团赴港访问的事情,我在网上“认识”了他,老人们的访港获得了成功,之后我们就断了联系。2004年,我到广州参加两岸四地社会福利研讨会,报到递名片时意外地和Jian见了“面”,很愉快地有了几次交谈,感觉他是个对事业极富责任感、极有爱心和耐心的社工,思维活跃、超前,  相似文献   

4.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的趋势和提高机构照顾的质量,2005年7月,上海市浦东新区福利企事业管理所开展了“社会福利机构社工派遣项目”,向11l家养老机构派遣社工提供专业服务。此后,为了更进一步推进浦东新区养老机构社会工作的专业化、  相似文献   

5.
如何应对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工为社会工作者的简称,是指经过专业培训,用专业技术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机构、社区服务的人。说白了,社工是向大众,特别是弱势群体输送福利的人。但在中国这样一个福利比较单位化或者说垄断化的国家,社工怎样去输送福利?从社会福利和社会建设的角度看,现在在中国推行和从事社会工作有哪些机遇和挑战,有哪些需要注意和及时跟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1995年11月7—10日,由香港社会服务联会和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主办,新华社香港分社社会工作部协办的“内地与香港社会福利发展第三次研讨会”在香港举行。来自中国大陆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前线社工60多人和香港社会福利署,志愿服务机构及大学的197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7.
香港的社会福利改革是建立于本地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追溯香港开埠以来,由最初一条只有几千人的小渔村,转变为现今人口达700多万的金融中心,其变化可谓翻天覆地;文化方面,香港亦汇聚了中西文化的特色和传统。正是在这种经济腾飞、文化交融的独特氛围下,香港的社会福利也悄然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
一把“伞”遮挡风雨——近距离接触香港社会福利服务机构 香港的夏日,走在街上,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一眼望去,几乎人手一把伞。下雨时挡雨,烈日下遮阳。  相似文献   

9.
香港的社会福利界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比如儿童、青少年、妇女、老人、家庭暴力受害者、低收入者、新移民等分别设置福利机构,并相应地配有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服务于上述各种对象。据我所知,社工姑娘们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少了她们,香港的社会福利界将黯然失色。  相似文献   

10.
香港的社会工作起步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战后的香港百业凋零,大批新移民的到来,使香港的人口急剧增加,贫困、就业、住房、犯罪等社会问题十分严重。在社会团体的推动下,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港英政府发表了第一份名为《香港社会福利工作之目标与政策》的社会福利白皮书,政府开始采用社会工作方式来解决这些社会问题。(2)进入20世纪70年代,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导刊》2010,(21):20-21
各位来宾、各位社会福利界的同工: 首先,我要恭喜主办单位(国际社会工作学院联盟、国际社会福利协会、国际社会工作人员协会、香港社会服务联会、香港社会工作人员协会和六所本地大专院校)成功举办此次“2010联合世界大会”国际会议,让超过2000名来自全球各地的学者、社会工作者及社会发展倡议者会聚香港,在踏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就未来要面对的趋势和挑战.  相似文献   

12.
在香港培训20天,我认识到社会工作的有序发展对整个香港社会的和谐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作为社会工作发挥作用的有效载体——在港大大小小的非政府组织,与社会工作协同发展,共同构成了香港社会福利的重要基础。那么,香港的发展经验对于我们内地有什么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社会工作专业,有助于社会发展,有助于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以香港为例,上世纪70年代时,香港开始注重社会福利发展,其中之—就是推进社区建设。如果要发展社区,就—定要综合性、整体性发展。当时香港也是存在条条框框的,表现为跨部门的合作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加快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工作进程,1999年民政部发布了《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这为社会福利机构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提供了法规依据,但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亟待修改与完善。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导刊》2010,(8):35-36
近年来,深圳从本地实际出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为老服务的新模式、新举措,着力推进老年社会福利制度不断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在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启动福彩资助计划、引入社工服务项目、发挥老年组织作用等方面都有所创新,进一步完善了为老服务体系,使深圳市老龄事业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6.
杨帆  王立 《现代妇女》2014,(12):I0108-I0108
对毛泽东社会福利思想的讨论与研究,对于进一步探讨当代社会福利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的现实意义。因此,在对毛泽东社会福利思想探析的基础上。本文从工人权益保障、农民权益保障、经济基础上的福利发展和社会福利立法化等四个方面介绍了毛泽东社会福利思想,并简评价了毛泽东社会福利思想的利弊。  相似文献   

17.
2010年6月10日~6月14日,香港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由国际社会工作学院联盟、国际社会福利协会和国际社会工作人员协会三个社会工作国际组织及香港社工业界联合筹办的“2010联合世界大会:社会工作及社会发展之愿景与蓝图”在这里隆重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2800名社会工作界人士在会上交流各国社会工作者应对社会问题的经验,热议社工事业各领域专题,  相似文献   

18.
社会工作对于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创新社会管理体制、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泉州市作为福建省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应当在社会建设方面发挥先行先试的示范带头作用。根据我国港台地区和内地其他大中城市的先进经验,结合泉州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来分析,由政府引导、社工机构承担大量公共服务是未来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1月,我跟随单位组织的考察小组赴香港圣公会福利协会(以下简称圣公会)开展了为期8天的考察工作。香港圣公会福利协会是香港三大社会福利组织之一,成立于1973年,下属服务机构200余家,覆盖全香港及澳门,提供的服务包括长者服务、青少年服务和社区综合服务等,而我们重点考察的是长者服务。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导刊》2009,(27):13-13
由督导指导一线社工开展工作,是社工机构人力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基本方法。为了高起点发展社会工作,进一步提升社工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凭借毗邻香港的便利,深圳引入香港督导辅助深圳社会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