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昌如 《老友》2013,(9):15-15
诚实守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只有基于诚信,我们的社会才能健康发展。诚信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媒体上关于诚实守信感动人的典型例子很多,这里举几例:守信责任。代购彩票,把奖还给彩民。2012年11月24日晚,彩票超  相似文献   

2.
康平县含光小学近期开展了“诚信校园,”创建活动。“诚信校园”是指全校师生在校期间要以诚信作为学习、工作、生活的准则,对人对已都要讲“诚信”,做不到的事情不说,说出的话就要算数、就要做到。对自己要严格守信,对他人要宽厚、热情……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和商”理念在各种营销关系中的诚信表现,研究“和商”营销道德领域内企业的诚信底线,并依据 “和商”理念提出“和商”诚实守信、维护信用的基本诚信准则和履行社会责任的最高要求。  相似文献   

4.
《中华魂》2012,(24):57-59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的基石,是对每个人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同时也是一种经济道德、社会公德。“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诚信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诚信也是社会和谐的纽带,如果不能在公民中普遍地培育起诚信意识,人与人就难以融洽相处,整个社会就难以安定有序。然而,在当前我国经济加速转型、社会深刻变革的过程中,由于一些人诚信意识淡薄、信用监督机制不健全、失信成本过低等原因,诫信缺失问题仍相当突出,商业欺诈、制假售假、虚报冒领、学术不端等现象屡禁不止。失信行为像“沙尘暴”一样吞噬着信用的“绿洲”,建立社会诚信体系,已成为道德建设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诚信政府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政府诚信是指政府在行使国家行政权力,实施公共管理中,必须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并以此规范和约束自身的行为方式。加强政府诚信,构建诚信政府是我国政府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应对加入WTO挑战和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迫切需要。构建诚信政府必须从增强政府诚信理念出发,转变政府职能、健全政府责任机制和推进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6.
“和商”行销模式以“和”为本 ,以诚信为要义 ,注重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信用。“和商”把握诚信准则要坚守三条界限 :不欺不妄不生害的底线 ,诚实守信、维护信用的基本要求 ,履行社会责任的最高要求。而把握“和商”诚信准则这三条界限 ,必须让良好的信用观念成为社会成员向往并追求的社会美德 ,建立一整套信用体系和失信惩罚机制。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的诚信危机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诚信已成为一个人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大学生的诚信素质作为基本道德素质尤为重要。而大学生潜伏着的诚信危机也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分析大学生诚信危机及其产生的根源,得出扭转诚信危机的对策:努力创造诚实守信的校园氛围;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实现学校与家长的互动和互相配合;倡导“自律”精神,努力提高大学生的诚信自觉性。  相似文献   

8.
春秋时代的大变革和大国争霸,为欺诈肆行提供了社会条件;一次次上当受骗之后,华夏社会发起了反欺诈行动,诚信观念从中被实践、总结和提升起来。就国家层面而言,如何取信于天下和取信于民,是春秋时代统治集团中有识之士极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他们反对短期行为,主张从长远处看问题,呼吁国家无论大小都要以诚相待,大声疾呼国与国之间的互信。他们清醒地认识到,“民保于信”,“民无信不立”,信誉是聚拢民众的先决条件。背信弃义就会丧失民心,没有民众的支持就会失败。春秋时代所主张的个人诚信,基本内涵为个人对国家诚实守信与一般人伦上的互信两个层次。华夏社会赞扬诚实守信,谴责欺诈行为;呼唤君臣之间、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把守信看作立身的根本;“守命共时”,不做非分之想;要求人们“信不叛君”,守信“以卫社稷”,把守信与爱国联系起来。孔门师徒在总结这些观念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取信于神明是春秋时代诚信观的另一个侧面,祭祀和盟誓都被赋予了崭新的内容,“取信于神”的旧瓶子被装上了“取信于民”的“新酒”。轻亵祭祀和肆意渎盟事件时有发生,鲜明地表征着华夏社会的主体性自觉,这是春秋时代诚信观念提升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春秋时代的诚信观,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论构建大学生诚信道德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形势下,对大学生进行诚信道德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当今时代和现实的要求。大学生的诚信观念缺失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素质水平,强化信用教育,构建大学生诚信道德体系,培养大学生诚实守信的做人准则,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政府诚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诚信是指政府在行使国家行政权力,实施公共管理中,必须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并以此规范和约束自身的行为方式。加强政府诚信,构建诚信政府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对政府自身建设的迫切需要。构建诚信政府必须从增强政府诚信理念出发,建立政府诚信的社会道德评价机制,健全政府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11.
诚信与信用之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时下,诚信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可是,有的人把诚信和信用等同看待,以为诚信就是信用,开展诚信教育就是加强信用建设。这样理解似乎有失偏颇。这里,且作一些辨析。 诚信与信用,二者有内在联系,又有明显区别。诚信属于道德概念,是诚实守信的意思。它用于人的行为,是道德规范;见于人的修养,是道德品质。诚信的信,意为人的内在善意和良心,即孟子所说的“有诸己之谓信”;按照北宋思想家张载的解释,就是“诚善于心之谓信”。信用则  相似文献   

12.
诚信的多维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在人类社会中一直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探究诚信的内涵,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考察中外传统诚信观,确认诚信是一种以诚实守信为根本要求的伦理观念,是一种“德”“得”相通的社会行为,是一种融道德与法律为一体的制度规范,具有普适性、二重性、开放性和民族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诚信危机及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当代大学生的诚信问题近年来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笔者认为,尽管当代大学生在某些方面某种程度上存在着诚信缺失,但大多数人是诚实守信的。校园是社会的缩影,校园内的不良不义行为正是社会生活中的诸多不诚信对当代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和误导,在一个社会诚信文化氛围整体亟待提高的环境里,一味地谴责大学生无益于问题的解决。但当代大学生毕竟是担负着祖国未来建设重任的群体,因此有必要对他们开展深入持久的诚信教育,切实提高其诚信素质,使诚实守信不仅成为构筑校园文化的重要特质,也是建设社会诚信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本文就构建我国信用体系作一讨探。一、建立信用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中国古代先哲认为,诚信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道德标准,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孔子说:“言而无信,吾不知其可也。”孟子把修养诚信看做是做人应走的正道,认为“思诚者”是“人之道也”。同样,在当今社会,诚实守信也是做人之本,立事之根。对自己是一种心灵的开放,也是自我人格的尊重;对他人,是一种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应遵循的道德,是一种气魄和自信;对企业发展,则是第一形象,是无形资产,更是企业管理价值,企业…  相似文献   

15.
“阳光小屋”的“热线电话”接到了张晓明的电话。说他们小队要围绕“诚信”这一主题开展一次小队活动,请给他们提供点材料或信息。诚信是一个人道德水平的体现。诚是心灵的境界,信是对诚的实践。通俗地说,诚信就是诚实守信。拥有诚信的人是永远幸福快乐的。培  相似文献   

16.
"车无辕不行,人无信不立",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文明之国,而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伦理为本位"的社会,历来重视伦理道德、推崇仁义,讲求真诚与守信。诚信是一种美德,诚信是一项基本的道德修养,诚信是一项基本的法律义务,诚信是现代立法  相似文献   

17.
论政府诚信     
政府诚信在社会诚信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比较敏感的社会转型时期,政府守信尤显重要,政府行为如果失信于民,往往会导致政府权威性的丧失,乃至整个社会的失信。文章在分析政府诚信法理基础和我国政府诚信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政府诚信的具体路径:落实宪政理念,严格依法行政;转换政府职能,培养和壮大市民社会;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18.
诚信是立人之本 ,立企之本 ,立国之本。当前 ,必须十分清醒地认识到诚实守信对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要大力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 ,特别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消极现象。尤其是市场经济伦理道德观念“诚实信用”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个人无信不立 ,企业无信不旺 ,政府无信不威 ,社会无信不稳。诚信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 ,没有诚信 ,市场经济就无法形成和发展 ,我们要把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作为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举措 ,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相似文献   

19.
贵在诚信     
诚信即诚实信用。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道德品质高尚的表现。信用是讲守信,不失信,是做人、做事的根本原则。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诚信已成为既无国界,又不分社会制度的共同道德伦理准则。诚信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作为维系国家兴旺、家庭和睦、人格尊严的源泉,起着基石和阶梯的作用。《周易·乾》中讲“修辞立基诚,所以居业也”,认为君子说话、立论都应该诚实、真诚,才能建功立业。荀子把“诚”从做人之道扩展为治世之道,指出“诚”乃“政事之本”,并把是否有“信”作为为人与为政不可移易的基本准则。孔子十…  相似文献   

20.
杨国合 《今日南国》2006,(16):32-33
“诚信友爱”是构建和谐社会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基本要求,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诚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诚信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准则。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应当进一步发扬光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人与人之间应当是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新型关系。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人们之间以诚相待,才能处理好各种人民内部矛盾,使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