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社会隐没”是转型前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一个突出现象,那时在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中,社会自主空间近乎完全隐没。追溯这种现象的历史渊源,文章认为其背景在于中国传统宗法伦理社会“超自然魅力”的“祛魅”和“解构”,其逻辑起点则源于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与西方启蒙话语体系的耦合。正是这二者的耦合,20世纪上半叶、乃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铿锵有力的革命话语一直主导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运行,并使“社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一度近乎完全“隐没”。   相似文献   

2.
“日本经济奇迹”是战后各种有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当属战后日本建立的政府主导型的经济体制。正是由于这种良好的国内经济运行机制以及由此而制定的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共同作用,促成了战后日本经济的起飞和高速增长。这种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是由于日本特殊的国情、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以及战后特定的社会环境等,使得日本型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具有多方位、复杂化的特点,其中不仅包括源于日本特殊经济结构的深刻的经济根源,而且还包括政治、政治与行政、政治与经济、社会物质条件、自然地理条件以及社会文化及心理等诸多层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性文化与性的社会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在人们的头脑中,一般都以为只是一种生理现象,它与文化是挂不上号的。然而,性固然是一种生理现象,但人类历史的长河表明,不同的历史时代,人们对它的看法和态度是极不相同的。不要说原始人类对性的看法和态度和今天的文明人对它的看法极不相同。就是在今天的文明社会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对它的看法和态度也极不相同。我们把这种人们对性的不同看法和观点的体系以及由此带来的性行为习俗和模式,称为性文化。这就是说,对人类来说,性是以生理本能为基础的文化现象。人类社会从古到今,曾经出现过的性文化,归纳起来大约有性崇…  相似文献   

4.
过去人们认为,通货膨胀是资本主义国家才有的现象,而今通货膨胀已经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我国的通货膨胀有些什么特点?怎样治理通货膨胀?这是当前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一我国的通货膨胀是在新旧经济体制交替时期出现的。新旧两种体制磨擦和矛盾下出现的通货膨胀,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第一,隐蔽性通货膨胀与公开性通货膨胀同时并存。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总需求严重超过社会总供给,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根据价值  相似文献   

5.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基层工程。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重塑,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基层治理机制的内在需要。桂西南壮族地区传统文化与乡村治理的多维耦合空间,表征出“文化空间”“空间表征”“象征秩序”三个维度的空间生产特性。在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自治法治德治”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中,乡村治理中的个体实践能动性、内在价值动能性和社会互动礼俗性,诠释出了地方传统在乡村治理中的价值重塑效能。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及其不确定性给社会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社会的治理主要是粗放式的管理,具有粗线条、松散性和随意性等特点。精细化治理具有注重细节、推崇专业、重视过程和追求卓越的优势,是应对复杂社会治理挑战的方案。当前各地政府推行的精细化治理实践遍地开花,主要聚焦于需求的精准识别与匹配、精细化网络治理结构的建构、多主体协作格局的形塑等。从粗放式管理迈向精细化治理,是多重社会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包括政治的、技术的和专业的等多方面的内在逻辑。深入理解精细化治理的转型逻辑及其困境,对于持续推进精细化治理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7.
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价值上的统一性和在商品实现的矛盾性出发,我们认为,价值规律具有两种作用形式,其一般作用形式是通过价格围绕价值的波动调节社会生产和流通的,而其特殊作用形式则是通过商品使用价值实现的形式调节社会生产和流通;传统经济体制下计划价格既不影响流通也不调节生产的根源主要在于国家对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实行统购统销的政策切断了生产与流通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与计划价格形式本身无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干预价格,包括制定统一价格或最高限价,有可能兼顾价值规律的一般作用形式与特殊作用形式两个方面的要求。因而具有内在的合理性;进一步说,政府干预价格与自由价格的有机结合才是有效调节社会生产和流通的理想形式  相似文献   

8.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起来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种探索,是一个不断超越、与时俱进的开放历史进程,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种规律性体现了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作用和党的宗旨与初心、使命等,体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主义建设之间以及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同时,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在形成过程中还具有合目的性。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为根本立场,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核心价值取向,以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根本目的。这种目的性体现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体和目标指向,体现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坚持的基本价值准则和根本目的。总之,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合规律性证明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科学性,合目的性证明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性,两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的国内外风险挑战更为...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治理的程度关系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城市基层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的重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离不开城市基层的维护。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能力强弱的重要表现,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对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吉林省的实际出发,通过研究探讨提升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有效措施,以期对完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维护基层稳定做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当前,人们单纯地追求现代化的过程,忽略了传统与现代化的内在连接,普遍出现了孤立看待现代化的现象。教育现代化也同样存在这种现象,教育现代化过程中诸多文化的遗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教育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血脉关系是不可忽略的。本文从广义价值论的角度分析了传统文化的多元价值取向,认为传统文化是建立现代化教育价值体系的源泉,并提出了传统文化有利于现代教育化的价值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的民事调解制度历史悠久,在司法审判中使用范围广、影响大,是解决民事纠纷的重要手段。该制度是多种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是中国古代对于追求和谐、稳定的社会状态和理想的表现,是礼治社会、熟人社会中对于纠纷解决机制的本能选择,是传统“重义轻利”思想的体现,也是经过理性计算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论时空分析在经济研究中的基础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空分析在经济研究中应该发挥基础性作用。时间价值分析可以帮助人们同时认知时序世界和时变世界,减少由于延误造成的损失,也更关注把握时机、应对灾变;日程安排通过社会化时间结构约束和塑造了人们的行为;完整的可达性概念包括交通通信网络的连通性、地点的可接近性和行为主体的可参与能力;时空转换能力是行为主体在约束条件下通过努力改变原有时间距离以实现既定目标的能力。为实现趋利避害争取于已有利的时空平衡是人类从自然界所继承的核心本能;应改变经济学对完全理性的过度依赖;人的经济性和社会性可在趋利避害的时空尺度上获得一致,成熟的经济学应该同时解释经济人和社会人;而市场是代表人类社会相对成熟的基本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13.
从外在角度"静观"人的超越本性是传统形而上学产生的根源,传统形而上学把人及其生活世界二重化,但在现代性的冲击下,由于二元世界的不可整合最终导致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现代西方哲学虽然向现实生活世界转型,但由于不能真正把握人的本真存在,因而没有完全回归到人的现实生活中来。马克思哲学把人还原回其本真生存状态———历史性的生成实践中,站在整个人类学的高度以实践生成思维转向人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4.
通常对哲学境界的理解是从中国传统哲学背景出发:哲学境界之所以存在是由于哲学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和理想生活;然而,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出发可以看出人的独特生命活动——实践使人具有一种超越现实的"形上本性"。哲学作为一种表征人的"形上本性"的理论形式,本身具备一种超越经验常识的形上诉求,哲学境界即是这种形上诉求。因此,哲学境界并非为中国传统哲学特有之物,作为表征人类"形上本性"的形上诉求,正是哲学本身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社会政策视角下的农村贫困致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问题是阻碍和谐社会发展的瓶颈.贫困致因中有自然条件等客观的限制因素,也有社会政策方面的影响.现阶段,经济的快速增长并没有完全改变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庞大、贫困代际恶性循环等局面.分析我国农村贫困的致因机理,除了自然、历史及经济因素外,在社会政策偏差、社会排斥、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缺失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使贫困者难以脱离困境...  相似文献   

16.
孟子言性有两个不同方面,一方面是顺随众人言性而言性,性是人生而就有的本能,另一方面是孟子自己对性的全新的理解与规定,即认为性不仅应当是人生而就有的本能,而且还应当有能力真正实现它。孟子性命之分在于:既是本能又能真正实现的是性,是本能但无法真正实现的是命。如此规定,仁义礼智就是性,耳目之欲就不是性而是命,孟子正是在此意义上言性善的。  相似文献   

17.
回族擅长经商,回族商业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特点。近代回族的商业经济继承了明清时期的传统向更高层次发展,不仅门类众、数量多且逐步走上现代商业机制。近代回族商业的发展,对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的平衡、社会福利的增进、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及国际间的交流等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晚清以来,伴随着西方列强入侵的步伐,基督教也在中国广泛传播起来。西方异质文化基督教在与传统中国文化和社会的碰撞中摩擦不断,民教冲突是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内陆省份山西基于其特有的传统地方社会环境,民教冲突异常激烈并且特点显著,由迎神赛会所引起的民教争端频繁发生。围绕迎神赛会产生的众多激烈的民教冲突,归根到底是由于非信教平民乃至官绅阶层与教民在文化习俗、经济利益、地方社会组织管理等各方面权益的相侵和冲突。官府对民教争讼的判决结果通常利于教民,这是处于中央和外国势力压力下的官员妥协自保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学界普遍认为明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很低,明代中晚期的商妇作为妇女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的地位并没有一般学者认为的那样低。对传统贞节观念的挑战,通过参与商业活动提高经济地位,通过相夫教子提高自己的名誉,并由此引发当时的人们对于男女平等问题的思考,是明代中晚期商妇地位提升的具体表现。晚明男女平等的观念的提出,与明代中晚期商妇社会地位的提升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0.
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养老的发展形式,是对农村传统家庭养老的重要补充。它扎根于农村传统的亲邻互助网络,其本质在于经济互助,表现为有组织地发动邻里、志愿等社会力量,充分利用以老年人为主的各类人力资源的闲置时间、资源低成本地相互帮助和服务。社会各界应将其作为重要实施方略,纳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之中。其发展路径可以概括为:以资金互助为基础,以组织动员为抓手,以服务互助为重点,以社区居家养老为主要阵地,创新各类互助养老模式,着力形成稳定多元的资金来源,培育互助队伍,增加互助内容,从无偿到无偿、低偿相结合,探索建立标准规范的服务管理评估制度,机构养老与社区居家养老互联互通,最终尝试建立圈层化、整合化、网络化、制度化的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