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吴铭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34(11):109-112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简称自闭症(autism),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患病人数逐年增加,其中男性多于女性,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明。语言障碍作为自闭症儿童临床表现中最为突出的症状之一,为其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但由于缺乏可靠的理论,康复几率极小。笔者针对汉语自闭症儿童的语言障碍特征,从语音、形态-句法、语义和语用四个维度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的康复提供相关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推动语言病理学以及语言康复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曾小荣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3):174-178
在介绍Parikh言语交际博弈研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Clark & Parikh(2007)对话语回指博弈分析和回指研究的其它成果,利用博弈树的分析方法,探讨了汉语语料中零回指的博弈分析,分析了汉语零回指形式化分析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李长安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1):66-69
运用可及性理论和语篇衔接理论探讨了英语指称用法的代词it在汉语中的各种实现形式,并对它何以能实现为这些形式作了初步分析。代词it在汉语中可以实现为对应的"它",也可以实现为指示代词"这""那",或者是"这""那"加名词,或者是直接实现为名词形式,有时还可实现为零形式;而作为高可及性的it之所以能在汉语中实现为可及性由高到低的多种形式都是有理可据的,分析了解其中原因对于英汉互译实践很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徐永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4):141-142,151
回指现象是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英汉语中的回指,特别是联想回指是语篇衔接和连贯的重要手段;认知语言学框架理论对联想回指有很强的解释力,而且能解读语篇连贯。 相似文献
5.
回指语的指称功能和表情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名词性短语充当语篇回指语的指称功能和表情功能从认知和语用角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文章指出,语篇回指语在实现其指称功能时受客观因素制约,体现出可及性、依附性和预设性。而回指语的表情功能强调了说话人指称策略选择的主体作用,这一功能的实现体现了说话人的意向,往往是对指称词语的有标记地使用。 相似文献
6.
张海霞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5):397-399
本文基于商务英语信函中主要用到哪些名词短语回指形式、不同形式的使用频率及选择的影响因子问题,剖析9个商务英语信函的回指现象,认为:商务英语信函中运用了所有的名词短语指称形式;名词短语指称词语的选择是由商务信函的篇章特点及不同指称词语的可及性特点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135-140
名词短语的句法位置可及性等级序列在关系从句化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该等级序列在一些其他语言现象中也有所证实。通过增加语种和扩大研究对象,对于肯定其中的共性、揭示特殊性均具有普遍意义。对汉语零形回指先行语句法位置的深度考察,不仅再次认证了该等级序列的普遍存在,也揭示出汉语的主题、主语属格语、存现句宾语在排序中的特殊性,可以形成具有普遍意义兼特殊性的等级序列,并引起学界对汉语的共性及个性的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8.
何清顺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4(1):127-131
英汉语无标记性的人称回指手段包括代词回指和零形回指.英语无标记的人称回指手段以代词为主,而汉语无标记性的回指手段是以零式代词为主,在转换话题、指称对象可及性弱、处理成本高、心理距离大等情况下,英语和汉语往往都采取名词回指的手段.标记性人称回指或出现的不合逻辑的现象通常表达特殊的语用含义,这种回指手段只能从语用的角度来做出合理的分析和推理. 相似文献
9.
宋宏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7-10
回指一直在语言学和语言哲学领域受到高度关注。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对回指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了多种理论、模型和假说,但仍存在很多争议性问题。在语言学视域下的回指研究总体上可以分为句法回指和语篇回指。通过对不同理论流派的语篇回指研究进行梳理和剖析,总体上可以分为语篇结构模式、语用模式和认知模式。在理论路径上经历了从形式化到功能化的转变;在功能的认识上经历了从实体"替代论"到语篇衔接手段到心理实体的"可及性标示语"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回指现象一直是国内外语言学家研究的热点。Quirk et a·l(1985)把回指现象分为直接回指和间接回指,间接回指的研究主要涉及的是间接回指的分类及其阐释模式,包括隐喻理论、场景理论和已知-新知理论等等。但人们却鲜少能找到一篇用ECM理论来阐释间接回指现象的文章。文章主要利用这一理论做了新的尝试,揭示了间接回指的内部机制,发现其对回指现象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从而为释义这一语言现象提供一种新的阐释模式。 相似文献
11.
动词隐含因果性和语篇话题性是制约回指选择的重要因素,但两者对回指选择的影响机制及交互作用仍不明确。语篇生成续写实验表明,动词隐含因果性确实会影响到后续指称对象的选择,并在原因类联结关系中得到加强;当动词语义倾向回指的对象为新引入的实体,而非语篇话题时,其回指倾向最显著。这说明基于给定语境生成语篇的过程遵循省力原则,但与语篇话题性相比,动词隐含因果性对回指倾向的制约更具刚性。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叙事话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巫汉祥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创造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叙事话语。与传统叙事话语不同的是,后现代叙事话语并非是一种纯技法的操作,而是在本体的层次上与叙事主体或叙事对象密切相关,叙事的结构、视角、情感色彩和语调特征本身就是叙事主体或叙事对象的存在观与生存状态的“直观”写真。后现代派文学叙事话语主要有五种类型,“平面无深度”叙事话语:对本质与意义的消解;“错乱零散化”叙事话语:精神分裂的生存状态;“黑色幽默式”叙事话语:面临绝望的强自解脱;“极度冷漠化”叙事话语:人情况灭的社会现实;“剪贴拼画式”叙事话语:虚幻的世界与虚幻的语言。 相似文献
13.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9,(4):9-19
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回声性言语进行干预有利于促进其社交技能发展,促进社会融合。梳理Springer Link、EBSCO、ProQuest和中国知网四个数据库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回声性言语干预研究的有关文献发现,研究对象年龄主要为3-15岁的男性;研究内容包括延迟性和及时性回声言语的干预,干预环境集中在家庭、专业治疗室和学校教室;干预策略以行为干预为主;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单一受试研究和随机控制组实验。 相似文献
14.
王勇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36-41
自由间接话语是小说叙事中再现人物话语的重要手段,而且常与叙事声音联系起来探讨。在现当代小说叙事模式中自由间接话语已很难根据语言学特征进行辨认,而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叙事声音理论更是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小说叙事。叙事理论的更新与发展已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5.
时间信息普遍存在于叙事语篇中。在语篇理解中,时间为阅读者在脑里再现语篇所描述事件提供了重要提示,它也是语篇中标志时间空隙或话题转换的分割标记。没有对叙事时间特征的分析和理解,就不能恰当地理解整个语篇。时间关系、时间位置和时间方向是叙事时间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6.
Labov叙事语篇图式和Hatch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四友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71-73
主要根据结构图式理论,描述了Labov叙事语篇图式的构造模型和Hatch对此模型进行的改进;并通过实例,对二图式作了客观上的评述. 相似文献
17.
宋玮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0(6):19-22
随着系统语言学日益关注语境如何塑造各类交际活动的语言模式,语类概念越来越成为研究的热点,Toolan称之为社会语言学的语类转向。回顾语类研究的传统,在系统功能语法框架下讨论故事语类中叙事次语类与社会文化语境的互相建构,指出叙事语篇的语类结构,特别是韵律式地分布其间的评价部分为解读意义、进而进行批评性分析提供了一把钥匙。系统语言学研究叙事结构时,关注语言模式的情景性和文化嵌入,这一视角很有启发意义,但语境是生动的、活泼的,我们不应把充满互动的生活机械地分割成若干语类。要真正反映语言与社会文化语境之间的动态关系,还需进一步理清语篇建构的内在张力与外在制约。 相似文献
18.
儿童孤独症及其行为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菂斐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4):136-138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以严重的、广泛的社会相互影响和沟通技能的损害以及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为特征。由于儿童孤独症和童年期发病的精神分裂症等常常被混为一谈,因此认识孤独症患儿的各种表现特征并掌握行为治疗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爵士乐》叙事话语中的历史观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维平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92-98
《爵士乐》是一部历史小说 ,也是一部关于历史的小说。它不但以艺术的方式重写了一段美国历史———“哈莱姆文艺复兴” ,而且还承载着莫里森独到的历史观。破碎的人物形象、爵士乐创作技巧和不可靠的第一人称叙述 ,表面上看起来与历史没有任何关系 ,事实上 ,它们都被纳入了小说家的黑人话语叙事策略 ,并曲折地传递着小说家对历史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邱晓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0(6)
通过比较古今中外理论家对历史话语文学性的研究,发现历史话语有两种文学因素:装饰性文学因素和结构性文学因素.历史话语的装饰性文学因素属于一般修辞学的范围,是历史话语的一种外在点缀;与之不同,叙事作为历史话语的结构性文学因素,在一个历史话语中起着不可或缺的构成性作用,它是历史话语最基本的生命形式.后现代历史叙事理论所谈论的历史话语的文学性即着眼于后者,这是后现代主义历史叙事理论的一个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