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心一刻     
《百姓生活》2012,(7):70-70
一个样 儿子管媳妇要5块钱买烟,可媳妇说啥也不给。爹见状,对儿子训斥道:“兜里竟连5块钱都没有,爹真替你害臊!”  相似文献   

2.
    
梁三老汉中年得子。这个儿子捧在手上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真是疼爱得不得了。为给儿子买辆童车,两口子拼死拼活地干了几个月,才攒够钱给儿子买下。儿子长大上学了,看到人家的儿子都欢喜地骑着自行车去学校,老两口又是起早摸黑地干了3个月,才把买自行车时欠的债还清。儿子结婚后不久,老伴去世了。儿子和媳妇搬到新房去住,剩下孤零零的梁三老汉靠养老金度日。儿子却不曾来看望他。有一天,不知哪一阵风把儿子、媳妇、孙子刮来了。梁三老汉被好好地“孝敬”了一番,然后儿子好像理所当然地要他“赞助”买摩托车的钱。梁三老汉拿出…  相似文献   

3.
好邻居是福     
何竞 《社区》2003,(22)
家离单位较远,几次都想搬到近点的地方,可每当前这个念头时,妻子总是摇头。其实,妻子心里怎样想的,我最清楚不过了。她不是不想搬,而是不想离开邻居张嫂一家。 张嫂退休5年了,儿子在公交公司开车,媳妇在一家商场上班,10岁的小孙子上小学三年级,一家人和和睦睦,相敬如宾、张嫂心地善良,心直口快,人缘极好,左邻右舍哪家有点事,她总是跑前跑后,问寒问暖。对于我们这个“外来户”,张嫂从不另眼相看,待我们像亲人一般。  相似文献   

4.
[文题设计]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父子俩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  相似文献   

5.
楼道交响曲     
古童 《社区》2008,(10):52-52
老吕两口子自从搬到楼房住以后,种种不适应便接踵而至。他们总是听到楼上老詹的家闹出的一些响动,让老两口整日心神不安,继而开始失眠。于是从最初老吕向老詹的“告诫”,发展到两家激烈的口角。  相似文献   

6.
【素素的小花招】 刘涛回到家,看到素素已准备好了他爱吃的菜,还开了一瓶红酒,笑着催促他:“洗手换衣服吧,准备开饭了。” 刘涛耸耸肩,不置可否。他知道素素的小花招,是想酒醉微醺之时,缠绵床榻,目的却不是为恩爱,而是为怀孕。 二胎政策放开后,素素就没消停过,坚持再生一个。刘涛并不赞同:“再生7养你们两个我就已经够累了!”这态度让素素不乐意了:“你再累还能有我怀胎十月累吗?你也不想想,现在多少女人根本就不想生,像我这样一门心思想给你生个男孩的媳妇,哪儿找去?”  相似文献   

7.
梦之亭     
乌鸦兄弟俩同住在一个窝里。有一天,窝破了一个洞。大乌鸦想:“老二会去修的。”小乌鸦想:“老大会去修的。”结果谁也没去修。后来洞越来越大了。大乌鸦想:“这一下老二一定会去修了,难道窝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小乌鸦想:“这一下老大一定会去修了,难道窝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  相似文献   

8.
仗贱走天涯     
《人力资本》2008,(2):71-74
人贱人爱吗?周馨馨很年轻的时候就打下了基础,初二时她谈了三个男朋友。有一次,她在学校等老大,但是老大和老二同时出现了。她大声吆喝:咳,老大这是老二,老二这是老大,把老三叫上咱们去打麻将。那两个人纷纷对她说:服了你,真被你贱倒了。  相似文献   

9.
三牛是我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那天就认识的战友,后来和我成了莫逆之交,形影相随。三牛姓李,当年刚17岁,他生性活泼,爱说爱笑更爱助人。对刚来的新同志,三牛总是和蔼可亲地问长问短,并把饭端在你跟前把筷子递到你手里,使我的陌生感很快烟消云散。我把他当成亲哥哥一样,我们无话不谈。第一次带我上岗他就谈起了自己的身世:他家在山西中条山下的一个小山村,父母都是庄稼人,就他一个儿子。1943年日本鬼子来“扫荡”,把他爹抓往山里运炮弹。爹恨死鬼子兵,哪能帮他们去屠杀自己的同胞,于是爹趁日本鬼子不备逃跑出来,不幸又被…  相似文献   

10.
老万     
老万三代单传。遵照父母的意愿,他一口气生了三个儿子。一年年过去,儿子们渐渐长大,先后都成了家,更让他高兴不已的是大儿子头年结婚,第二年就为他生了一个胖孙子。这是他们的“长门长孙”,做了爷爷的老万一下班,就把孙子抱在怀里,亲不够,爱不够,一天的劳累和烦恼消除得无影无踪。老伴骂他“就像憨憨一样”。第三年,二儿媳不甘落后,也给老万添了一个胖小子。虽然加重了老万的负担,但他仍然是乐呵呵的,庆幸自己家人丁兴旺,后继有人。就在退休的这一年,三儿媳也很争气,也添了一个小宝宝。只是这回带来的不是幸福,而是有苦难…  相似文献   

11.
低碳爱情     
方塘 《社区》2014,(10):52-52
人逢喜事精神爽,这不,刚到单位,老王一改往日的沉闷,乐呵呵地递给我一张大红请帖,不用说,当然是他儿子小王的好事将近了。说起来小王这孩子的婚姻大事,着实让老王操了不少心,当他得知小王跟隔壁科室赵姐的侄女又没谈成的时候,气得直跳脚,“这小子,谈个恋爱都不会,你要说他不积极吧,我还真冤枉了他。整天拿手机摁摁摁,看他摁那破玩意,我就气不打一处来,摁能摁出个媳妇来?算起来,这小子花在谈对象上的钱也不少,现在这节那节也多,就是商家哄着你往外掏钱,咱也不是小气,那些有用没用的买了那么多,咋就没拴住一个姑娘的心呢?想当年,我一条大马路来回几趟,就把他妈给娶回了家。”  相似文献   

12.
保持联系     
佚名 《社区》2012,(35):36-36
儿子打来电话,没聊上几句.我就急着问他:“坎蒂德怎么样了?他走了吗?”儿子笑起来:“妈,你怎么这么惦记他呀?我都嫉妒了!”儿子在英国剑桥CSR公司工作。刚一上班的时候,他就告诉我说,与他对坐的是一个葡萄牙人,名叫坎蒂德。坎蒂德的工号是12号,年纪不大,尚未娶妻,却是这个公司地道的元老级人物了。公司排前20个工号的只剩了三个人,只有坎蒂德一直没有当官。不是因为他缺乏能力,而是因为他不感兴趣。  相似文献   

13.
断刀明月 《可乐》2011,(1):54-55
趣味在天小儿郎 梁天这个爹不负责任到什么地步呢?仅从给儿子取名就能窥见一斑。他原想在自己名字中加个“小”字,太太孙凤英坚决不肯。梁天依然不肯费脑筋,换汤不换药,加了个“晓”字:“咱儿子就叫梁晓天啦。”  相似文献   

14.
真理和生命     
沈缃 《今日南国》2009,(21):39-39
哲学家问儿子:“你长大了想干什么?” 儿子想了想回答说:“放羊。” 哲学家很不高兴,但还是耐着性子问:“为什么?”儿子说:“因为放羊的人最多,既然别人都去放羊,那就证明放羊很好玩。”  相似文献   

15.
休闲娱乐岛     
说梦话 妻:你经常说梦话,吵得人连觉都睡不 了,还是到医院看看吧! 夫:不用看,我如果晚上不说几句梦话, 在家里就再没有说话的机会了。 讲 理 儿子要和爸爸分家。爸爸说:“你要什么我都依你,可你妈妈你总得负担,比如看病、帮着买东西。”儿子说:“爸爸,你说话可要讲理,你的媳妇怎么让我负担,我的媳妇归谁负担呢?”  相似文献   

16.
天近黄昏,周敏老汉浑身汗水淋漓,骑着自行车向花园镇粮站疾驰而去。麦收半月前,在外跑运输的儿子周山山给爹打电话,生意缠身,他不能回来割麦,要爹帮着媳妇快收快打,早点交售爱国粮,儿子强调说:“去年买化肥咱家缺钱,是镇粮站给咱垫上钱才买回来的,这份情意咱可要记着。”周敏老汉是个明白人,他没有辜负儿子的美意,前几天就把小麦晒干簸净,昨天称足500斤装好,今晨托邻居用拖拉机帮着把小麦送到了镇粮站。粮站门里门外挤满了人,他等了好一会儿才轮到过秤。会计处取钱时,会计一拨拉算盘,付给他一叠钞票,他数数是34张拾…  相似文献   

17.
浪子寄家书从前有一浪子,多年在外游荡,窘迫潦倒,孑然一身。一日想家,便给他老父写了一封信,信中说:“父亲老大哥:儿在外日行千里,足不出户,帽如海,袜如江,云衣竹带。如遇顺船,儿将依岸回家。”其父得信以为儿子在外面大有长进,对信中所言不甚明白,便去请了一个秀才破译。秀才问:“你还有个老大哥是吧?”老人说:“有。”秀才说:“信中首先尊重你及你大哥,之后告诉你,他在外靠帮人家推磨为生,生活十分窘迫,帽如海(无边),袜如江(无底),衣服补了又补,补钉叠起如云,裤带断了就打结,已像竹节一样了。如遇上顺船,…  相似文献   

18.
和儿子一起听电台的辩论节目,双方唇枪舌剑,斗争激烈。我问儿子:“如果是让你上去辩论,你愿意做正方还是反方?”儿子说:“其实各有各的道理,在我们学校也有这样的辩论会。正方反方都是抽签的,抽到哪一方就得替哪一方辩论,观点不重要,重要的是会说,把对方驳倒你就赢了。”  相似文献   

19.
我有三个儿子、一个闺女,均已成家立业,分居另住。多少年来全家老老少少13口人和睦相处,亲密异常。主要原因是在媳妇中有个好榜样。人常说:“家庭和不和,媳妇是主角。”我想在工作中能由一个好榜样,带动全面工作好起来,在一个家庭内用这种方法肯定也能行。于是我就注意了在媳妇中培养好典型,树立好样板。大儿媳妇在未过门之前,就听说这闺女不仅勤快,而且德性也很好,娶到家后确实如此!她不管对家里人还是邻居都很和气,见人总是笑脸相迎。而且勤俭持家,人人称赞!娶来个这样的  相似文献   

20.
轻松一刻     
《社区》2011,(13):56-56
儿子的应酬 一天,儿子见妈妈来接他,便问:“爸爸呢?” 妈妈答道:“爸爸今晚有应酬,不能来接你了。” 儿子问什么叫应酬,妈妈说:“应酬就是你不想做但又必须做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