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钱 于唐昭宗大顺元年(890年)拓建杭州州城筑“新夹城’,景福二年(893年)筑“罗城”。这是杭州自隋朝开皇十一年(591年)建城以来的第一次拓建。钱 拓建的杭州城郭,其北面城垣在今米市巷一带,城门大约在今德胜桥一带;东面城垣北段约在运河(中河北段)以东五里塘一线;南面的城垣,大致东起凤凰山东南隋朝杭州州城垣,绕包家山南而西,经冷水峪,又绕将台山南至西折北,再与隋朝杭州州城垣相接。所谓东面城垣北段在运河(中河北段)以西、西南城垣在六和塔以西等说,均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2.
赖晨 《社区》2012,(21):45-45
闽粤赣边区的赣州、汀州(今福建龙岩、三明地区)、梅州33个县,既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和大本营,也是著名的原生态农耕稻作文化区。这里有三种特产:“红”——广东省梅州府兴宁县(今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县)的红曲,“黑”——福建省汀州府永定县(今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的豆豉,“白”一一江西省虔州府宁都县(今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的粉干。  相似文献   

3.
“忧乐”“求索”录子岳阳是不好写的。历史上的岳阳肯定特别荒蛮。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里开篇便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便是贬。滕子京原守边防,在庆州(今甘肃庆阳)任知州,防御西夏有功.却被人诬告,贬为妥州知州,可见那时的岳阳比甘肃还偏远荒...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力主罗贯中籍贯"东原说"的学者根据东晋时期在今山东设立的"东太原"郡,认定《录鬼簿续编》之"罗贯中太原人"之"太原"即指"东太原"。实际"东太原"只是东晋南北朝时期设立的众多侨置"太原郡"中的一个,其目的是安置来自祖籍太原的侨民。它作为一个临时性的地名,不可能成为"罗贯中太原人"的依据。与"太原"地名的唯一性形成对照的是,"东原"作为地名反倒不止一处,魏晋南北朝时也曾设立过众多的"东平郡",这些侨置东平郡同样不能作为"东原罗贯中"的籍贯根据。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这类观点显得十分荒谬。我们除对这些学者历史常识的严重缺失感到意外外,更对他们为成就己说不顾正常的逻辑思维而生拉硬扯的所谓学术研究行为深感不安。  相似文献   

5.
温序为东汉第一任护羌校尉考李大龙温序,字次房,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生年不详,约在西汉末期,卒于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关于温序的情况,《后汉书·独行列传》有如下记载:“仕州从事。建武二年(公元26年),骑都尉弓里戍将兵平定北州,到太原,历访...  相似文献   

6.
何亚东 《山西老年》2013,(10):21-21
1950年10月26日,我随中国人民志愿军梁山部队一支队二分队二小队(即五○军一四八师政治部宣传科)从辑安(今集安)入朝作战。部队经过一、二、三、四次战役,胜利完成任务。于1951年3月,返回祖国。在安东(今丹东)进行休整。  相似文献   

7.
太原·晋阳的来历与变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太原”之名,早在五千年前就出现了,但它是指古冀州晋南这一广袤的地区,而非专指某一城市。最早的“晋阳”城,是晋国正卿赵简子(赵鞅)于春秋末,即公元前497年以前,在今山西永济蒲州城遗址东南方古蒲坂建立的城防。晋人统一山西北方后,才把太原之名移植到古并州地域,把晋阳城搬迁、新建到晋中。因有此渊源及延续关系,所以,晋中晋阳(太原)的建城史,亦应从公元前497年以前算起。  相似文献   

8.
说“今”道“古”施元根中学文言文中“今”字不少。“今”的常用义当然是作时间名词,当“今天”、“现在”讲,如:①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荆轲刺秦王》高中第六册,下只注册数)“今”的第二种用法是作假设连词,与“苟”、“其”等字作假设连...  相似文献   

9.
“雷阳文化”以“雷阳”命名,有必要先对“雷阳”的概念加以梳理。 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刺史陈文玉疏请改东合州为雷州,雷州之名始于此。但海康之名出现比“雷州”要早。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南合州改为合州,并将由汉置徐闻县数次更名为齐(隋)康县,合州分置齐(隋)康县(今徐闻县)和海康县(今雷州市)。海康县名始于此。唐宋时期,海康县也曾叫过海康郡。那时县郡之称经常变换。直到元代以后才不称为郡。  相似文献   

10.
关汉卿,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9年-1241年),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元代杂剧作家。号已斋(一作一斋)。关于关汉卿的籍贯,有大都(今北京市)、解州(在今山西运城)、祁州(在今河北)等不同说法。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杂剧而外,他还创作了许多散曲,今存小令50多首,完整的套曲12篇。由于他的伟大成就。关汉卿被后人列为元曲四大家之首。他的剧作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等,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同时关汉卿的戏剧创作在中国戏剧史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元杂剧的鼻祖”;关汉卿在世界文学艺术史上也享有极高盛誉,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相似文献   

11.
隋朝末年,由于统治集团内部的腐化与分裂导致了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爆发和割据局面的出现,隋朝统治走到了崩溃的边缘。值此混乱之际,李渊父子起兵太原,随后攻占长安,建立唐王朝。李渊作为军事与政治的最高统治者,在军事指挥与部署、政治谋划与执行都起着重要的决策作用。  相似文献   

12.
洪仁的“对外通商论”汤标中洪仁(1822—1864年),广东花县(今花都市)人,洪秀全的族弟。早年多次考秀才未中,在家乡私塾教书。于1852年往香港作布道士。1859年春达天京(今南京市),成为太平天国后期重要领导人之一。洪仁在香港期间见多识广...  相似文献   

13.
建平 《山西老年》2011,(5):20-20
赵尔陆1905年6月出生,山西崞县(今原平市)人。早年在太原读书,1927年,经董必武介绍在武汉加入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教导团。不久,随部队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随朱德、陈毅到井冈山。1934年10月参加长征。  相似文献   

14.
"游女"是高句丽社会中没有组成稳定对偶家庭的女性,其身份主要是未婚女性和已婚未生子女性、生子而子未长大以及失去配偶的女性,其男性伴侣并不惟一固定,游走于多名男性之间。在隋朝与高句丽战争后,高句丽"妻以"隋朝俘虏的"游女"其中有一部分为战争中丧偶的女性,是隋朝与高句丽战争后微小社会群体的一个写照,也折射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  相似文献   

15.
"新郎"现指新婚的男子,而在中国古代,其意思却是指刚刚金榜题名的新科进士。从隋朝开始一直到清朝,中国历朝历代都采用科举制的办法来选拔官吏。科举制的实行,使得大批读书人将科举考试作为"咸鱼翻身""脱去布衣换紫袍"的重要机会。金榜题名的举子,统称为"进士"——可以进授爵位之人,进士当中,便有被朝廷封作"郎"的。  相似文献   

16.
刘效良 《山西老年》2012,(12):24-25
说起古城大同的“恒丽魁”商号,老大同人无人不晓。说到“恒丽魁”的往事,就不得不提起“恒丽魁”刘德宝大掌柜。刘家世居大同,刘德宝11岁时,在归化(今呼和浩特市)小南街“三元成”干鲜果杂货店经商的父亲病逝,生活所迫,刘德宝13岁便离开了学堂,走进刚开张没几年的棉布庄——恒丽魁。  相似文献   

17.
汉字演变轨迹:从“神化”到“人化”——兼论今体字的产生杨光辉对于汉字由古体(大、小篆)阶段发展到今体(隶、草、楷)阶段,一般观点是沿用班固《汉书·艺文志》似成定论的旧说:“是时(秦)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有易,施之于徒隶也。”诚然,“文随时...  相似文献   

18.
父亲的信仰     
我的父亲叫苏济民,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年仅15岁的父亲受革命潮流的影响,毅然放弃到太原读书的机会,参加了两个月的抗日培训,便投身到抗日队伍的行列中,先后在和顺学生会、牺盟会、抗日话剧团、前线小报社和抗日县政府工作。193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4月2日,驻辽县(今左权县)的日伪军300余人进犯和西要峪、白岩村一带,和西抗日县政府和抗日高小随即转移到羊蹄凹村。敌人急速追踪、夜间偷袭,拂晓包围了羊蹄凹。  相似文献   

19.
《阅读与作文》2011,(1):28-29
恐怖的亚述人 亚述人(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612年)是居住在两河流域北部(今伊拉克的摩苏尔地区)的一支闪族人,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与非闪族人融合了的闪族人。  相似文献   

20.
南宋《九经直音》俗读“入注三声”问题李无未一《九经直音》是南宋宁宗时出现的一种主要采用直音方式为九部儒家经典著作注音的文献。它的作者为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孙奕。因为“取便童蒙”,其音注渗入了许多俗读成分,由此,它成为今人所关注的研究宋代语音的宝贵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