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老年人跌倒发生率高,后果严重。在世界范围内,跌倒都是老年人伤残、失能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根据美国国家疾控中心报告显示,跌倒是老年人受伤致死的首要原因,在美国每年约有30%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发生跌倒,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跌倒率为50%,并且大部分跌倒发生于老年人家中。随着中国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老年人的跌倒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跌倒是60岁及以上老年人最常见的伤害  相似文献   

2.
跌倒是老年人伤害的首因 卫生部2007年公布的《中国伤害预防报告》指出,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是伤害发生的高危人群,而老年人伤害的首要原因是跌倒。报告指出,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居民中,有21%至23%的男性、43%至44%的女性曾经跌倒过,而且跌倒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升高。据推算,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因跌倒发生的伤害人数达到2500万。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跌倒发生率、致残率高,后果严重,已经成为60岁以上老人损伤致死的首要原因。跌倒造成老年人功能丧失、住院治疗,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跌倒是老年人肌肉力量下降、平衡功能减退,以及多种慢性疾病、药物、环境因素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老年人跌倒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并针对其危险因素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可以减少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正>前言来自中国疾病监测系统的数据显示,跌倒已经成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因伤致死的首位原因。因受伤到医疗机构就诊的老年人中,一半以上是因为跌倒。老年人发生创伤性骨折的主要原因也是跌倒。跌倒是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据报道,每年约有30%的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生跌倒,而且跌倒的发生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80岁以上的老年人跌倒的年发生率可高达50%。截至2018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为2. 4949亿人,占总人口的17. 9%,65周岁及以上人口约为1. 6658亿,占总人口的11. 9%。以此数据计算,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城市社区老年人的跌倒状况及其危险因素,为老年人跌倒的预防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和宁夏银川市两个规模大小、经济水平和基础设施等基本条件相当,地理位置不相邻的社区,共抽取3197名年龄≥60岁的老年人进行本项研究。结果本研究共调查了3197位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社区老年人,他们的平均年龄为71.12±7.84岁。被调查的3197名老年人中有394人在过去一年中发生过跌倒,跌倒发生率为12.32%。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是晕厥(OR=3.32),骨折病史(OR=2.46),骨质疏松症(OR=1.81),强心药(OR=1.58)和视力障碍(OR=1.43)。结论我国北方地区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中存在较高的跌倒率,且女性高于男性。跌倒已经对城市社区老年人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全社会都需要重视起来,找到有效防控跌倒的措施。在社区开展对老年人预防跌倒的健康教育,鼓励老年人经常锻炼身体,以降低老年人的跌倒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以社区为基础的老年人跌倒预防的运动干预效果,为发展更有效的老年人跌倒干预模式提供线索。方法研究设计为干预前后自身比较研究,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收集有关老年人跌倒发生情况和运动情况等信息,通过卡方检验和非参数K-S检验比较干预前后差异,进而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干预后,71~80岁组老年人的跌倒发生率从6.8%下降到3.4%;80岁以上老年人跌倒发生率从9.3%下降到5.8%。能够规律锻炼的老年人所占比例较干预前增加,老年人对运动的看法及运动自我效能得分较干预前均增高。结论以社区为基础的老年人跌倒运动干预在预防老年人跌倒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效果,降低了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改善了老年人运动行为和相关信念,是行之有效的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7.
在老年人群中,跌倒及相关的损伤和死亡是世界范围内一个日益被关注的问题。据统计,每年约有30%65岁以上的老人至少跌倒一次。其中近半数为再次发生的跌倒,并且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我们就老年人跌倒的外在危险因素(跌倒的环境因素)及护理干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老年人跌倒是年龄增长、机体功能退化、神经感官功能减弱、多种慢性疾病[1]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华中地区一家大型三甲医院,针对老年人跌倒,我们制定了三级分层管理模式、不良事件反馈及上报系统、老年人跌倒危险因素分析、等级危险护理模式、老年人跌倒警示单、跌倒警示标识等一系列综合措施及制度,但仍有老年人跌倒事件的发生,这种特殊护理事件不仅对患者自身造成了机体功能的进一步伤害,同时  相似文献   

9.
许多研究表明,75岁以上老年人残障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跌倒,其内在因素主要有平衡、步态及移动问题、视力障碍、服4种或4种以上药物、体位性低血压和认知障碍或抑郁;外在因素包括楼梯光线太暗或太陡、地面太滑、地毯松动、缺少防护装置和够不到照明灯的开关。鉴于此,国内老年病学专家指出,采取以下措施可以减少老年人跌倒及其并发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脑出血,又叫脑溢血。此种病5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最高占93.6%,其发病原因75%为高血压病及脑动脉硬化等。由于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激烈运动,过度体力劳动,用力排便等促使血压突然增高,而使血管破裂所致。 脑出血,来势往往凶猛,突然发病,一般多无前驱症状,偶有头痛头晕、呕吐、随即跌倒、昏迷不醒,呼吸深沉、有鼾声、半身不遂、小便失禁、有时抽搐等。严重者可死亡或留有后遗症。因此,老年人积极做好预防脑出血的工作,对于保障身体健康长寿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据调查60岁以上老年人中有70%以上的人患有各种慢性疾病[1];因老化的生理性和病理性改变造成的不安全因素,使老年人在住院期间更容易发生以下问题:跌倒、误吸、烫伤、坠床、压疮、药物不良反应、交叉感染等.  相似文献   

12.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听力下降会增大老年人跌倒的概率。老年人跌倒常是造成骨折、残疾甚至死亡的重要因素,极大地危害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美国的研究人员针对40岁至69岁的中老年人群进行了一份问卷调查,记录下了这些人跌倒的次数,然后比对其听力后发现:他  相似文献   

13.
跌倒是60岁以下老年人意外死亡的重要原因:跌倒不仅对老年人的身体有影响,还会影响到老年人的心理和社会健康,预防跌倒的发生远较治疗重要.……  相似文献   

14.
一项新的研究报告称,睡眠质量差会使得70岁以上的老年妇女更有可能跌倒,而摔倒是老年人受伤和死亡的一个主要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彩色防跌倒警示标示,减少心内科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率,促进护理安全。方法将2012年1~12月份,住院患者年龄≥65岁的176例作为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安全管理模式进行防跌倒护理干预措施,将2013年1~10月份住院患者年龄≥65岁的172例作为观察组,科室组建安全管理小组,由2名高年资护士专职负责。采用医院护理部自行设计的跌倒风险评估表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分值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应用红、黄、蓝、绿不同颜色的防跌倒警示标示放在患者床头一览卡、患者住院一览表,患者常用物品,外穿衣服上进行醒目标示,并制定标准化防跌倒护理流程,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跌倒发生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发生跌倒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防跌倒警示标示有醒目的警示和提醒作用,有效避免患者发生跌倒事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常练太极拳的老年人与不练习太极拳的老年人对比分析,证明练习太极拳有预防老年人跌倒的作用。方法选取常练太极拳的老年人20名作为试验组,不练太极拳的老年人20名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进行起立-走测试、闭目单脚站立、改良Wolfson姿势应力测试、Biodex等速肌力测试。结果常练太极拳组在闭目单脚站立、起立-走测试、改良Wolfson姿势应力测试、Biodex等速肌力测试中表现均优于不练太极拳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太极拳有助于提高老年人平衡能力及下肢肌肉力量,能有效提高老年人防跌倒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城市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方法对南宁市某社区1222名老年人(≥60岁)进行调查,了解跌倒、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分析跌倒发生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关系。结果 (1)本组老人跌倒发生率为29.8%,跌倒损伤发生率高(46.28%),随年龄增长跌倒发生率增高;(2)认知障碍组的跌倒发生率明显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32.8%:24.9%,P0.05);(3)Mini-Cog得分为5分者跌倒发生率最高,得分为1分者跌倒发生率最低,跌倒发生率与认知功能的损害程度非直线相关关系。结论城市社区老年人跌倒及跌倒损伤发生率高;认知功能障碍组较认知功能正常组跌倒发生率高,且痴呆者更易发生跌倒,需加强跌倒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住院老年患者易跌倒的评估,发现易跌倒的患者,分析其危险因素,实施预见性护理,避免老年患者跌倒。方法用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对在我院2009年7月至2010年2月347例60岁以上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老年患者易跌倒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结果通过对老年患者跌倒危险因素的评估,能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实施预见性护理,从而有效预防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结论进行老年患者跌倒危险因素的评估,针对危险的相关因素,实施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防止跌倒的发生,保障了老年人的身体免受意外伤害。  相似文献   

19.
我国已经迈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结合我国当前形势,《刑法修正案(八)》在立法中考虑老年人的特殊情况,对于年满75岁以上老人犯罪排除死刑适用进行了特别立法关怀。针对老年人免除死刑法学界存在截然相反的声音,对于老年人年龄确定依然存在争议,通过对老年人犯罪特点的解析、公众对于老年人免死态度、刑罚预防目的和我国司法实践等层面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60岁以上老年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发病时间及发病高峰时点,从而预防和降低本病的发生率。方法对263例60岁以上老年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发病时间,应用圆形分布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60岁以上老年人自发性脑出血发病时间分布存在明显昼时性差异。结论60岁以上老年人自发性脑出血发病存在昼时性差异特征。因此,提高老年人对疾病危害的自我认知能力,对有脑出血基础疾病高血压疾病的自我防治能力,对基础疾病进行有效合理治疗、监测,可以预防和降低60岁以上老年人自发性脑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