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9年9月18日,“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弘扬西柏坡精神”理论研讨会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会议围绕新中国60年的成就和经验、弘扬西柏坡精神、河北省60年的发展及党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西柏坡是党中央毛主席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前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是闻名中外的革命圣地。今日的西柏坡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松柏苍翠,碧波荡漾,风景如画,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著名风景名胜区,因而,许多游人误以为这里就是党中央毛主席当年住过的西柏坡原址。其实不然,如今的西柏坡是1958年修建岗南水库后新迁的地址。笔者当时正在西柏坡工作,亲眼目睹了搬迁的全过程。当年的西柏坡坐落在太行山东麓一个马蹄形的弯里,依山傍水,土地肥沃,每年稻麦两熟。聂荣臻元帅曾形象地把这一带誉为“晋察冀的乌克兰”。一条南北走向的石沟把村子分为…  相似文献   

3.
五访西柏坡     
《老友》2003,(10)
西柏坡,是中国共产党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在这不起眼的小村里,毛泽东和他的战友指挥并取得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的胜利。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西柏坡成为革命圣地。岳父岳母所在的窑上村距西柏坡6华里,当年同属党中央机关驻地。归宁、省亲、访旧,40年间我前后去过5次。第一次去西柏坡,是1956年春节结婚  相似文献   

4.
鹅湖书院     
鹅湖书院位于江西省铅山县鹅湖山北麓,又称“文宗书院”。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朱熹、吕祖谦与陆九龄、陆九渊兄弟曾在此“相与讲其所闻之学”,围绕“性理之道”进行哲学辩论,各执己见,不合而罢,史称“鹅湖之会”。“鹅湖之会”是中国哲学史上一次史无前例的学术辩论会,开辟了宋以后学术争鸣的先河。2000年10月在这里召开了“纪念朱子诞辰87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2005年9月,在这里又召开了“朱陆鹅湖之会830周年学术研讨会”。(禾子/撰稿千里/摄影)鹅湖书院@禾子 @千里  相似文献   

5.
三思西柏坡     
西柏坡是个不起眼的地方,却是个了不起的地方。我曾经两次去西柏坡,每次从那里出来,都感到浑身充满了力量。前不久,西柏坡精神巡回展”在北京开幕,引起强烈反响。开展的第一天参观者就写满了整整10个留言本。有的说:“我从来没有这么深地被一段历史震撼过。”有的说“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干出那样伟大的事业,简直让人难以想象。”还有的说:西柏坡艰苦奋斗的精神,会像阳光雨露一样滋润我们成长。”看到这些,我的心好像又飞到了西柏坡,思念着那里的一草一木,想象着脚下的路还有多长。一思西柏坡的“作战室”。两张八仙桌,几把旧木椅,一间不足10…  相似文献   

6.
难忘西柏坡     
范文杰 《老友》2008,(1):38-38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西部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一个马蹄形山弯里;依山傍水,土地肥沃,是个鱼米之乡。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毛主席、党中央在这里指挥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从此,西柏坡成了中国人民心目中的革命圣地之一。从上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笔者先后在这里学习、工作三次,历时10年,也是笔者的第二故乡。  相似文献   

7.
词汇札记     
<正> 一、与“坛”相关的一组新合成词“坛”字在古汉语里是个单音节的形声字,《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壇,祭场也,从土亶声。”这是说“坛”最先是古代指用土石筑成的举行祭祀用的台,如“燔柴于泰坛,祭天也。”今“天坛”“地坛”“月坛”,中的“坛”用的就是这个意思。“坛”的意义和用法扩大,则古代举行誓师等大典用的“台”,也称作“坛”,例如“庄公升坛”“登坛拜将”等等。大约到中古时候,僧道等活动场所也称“坛”,如“法坛”  相似文献   

8.
淳安县郭村小学坐落在浙皖交界的瀛山脚下,北宋时期,这里创建了著名的“瀛山书院”,与“岳麓书院”、“鹅湖书院”齐名为两宋三大书院。儒学二圣朱熹曾三次莅临“瀛山书院”讲学,写下了著名的诗篇《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相似文献   

9.
弘扬“西柏坡精神”加强高校师生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柏坡精神”是我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求真务实等精神实质在新时期仍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高校应通过弘扬“西柏坡精神”,提升教师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优良师德,培养学生勤于学习、敢于创新的优良学德,提高高校管理干部求真务实、科学管理的优良政德,进而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有机会出差到杭州,便想起厂“七○四”。 “七○四”原是一个神密的堡垒。既是林彪的行宫,也是他妄图政变的一个预备指挥所。1971年林彪自我爆炸之前,即使在浙江,也只有省委常委中的个别人知道是怎么回事。随着林彪的东窗事发,这里的森森铁幕、神密面纱始被逐渐揭开。1972_年我曾作为一名特许记者先后两次采访过“七○四”,上上下  相似文献   

11.
《山西老年》2011,(9):8-8
历史回放:西柏坡是一个普通的山村,南临岗南水库,北依层层峰峦。1947年,刘少奇、朱德、董必武同志率领的中央工作委员会,东渡黄河,从延安来到西柏坡,在这里召并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  相似文献   

12.
北京大兴区西部坐落着一个小镇——庞各庄镇。近些年来.这里游人如织,声名日显,曾被国家环保总局评为”全国环境优美小城镇“,也因一年一度在此举办的大兴西瓜节而得名”西瓜小镇”。瓜田中摘下带着晨露的西瓜.尝一口便知道,这里为什么被称为中国的“瓜乡”。  相似文献   

13.
对神与人的关系.人们的争论是曲折而复杂的。“还坛神”为我们提供了理解这一关系的实例.即“还坛神”无神。一方面.“还坛神”中的神的作用局限于证明、沟通等人的作用上,神的品行局限于人的世俗化上。另一方面.人的作用是巨大的.甚至超越于神的。综观整个“还坛神”过程.驳倒的是天国──神的世界.论证的是人间真实──人的无穷力量。  相似文献   

14.
张姓群体祖籍山东,因充军来到辽宁省辽阳市,后又被清政府拨户到乌拉城。因此,吉林汉军旗香中张姓“烧香”群体出自辽阳。王学是张姓“三坛”的祖师爷,是吉林地区汉军旗香的“领头羊”,由张姓“三坛”开始,吉林汉军旗香逐渐发展壮大,其中,张氏家族是张姓“三坛”的世代掌坛人,并一直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15.
40多年前从中日大陆去往海外的人可能还记得,那时中国市场上有一种“老力”牌香汨。前复,“老力”销志匿迹。而40年后的今天,“老刀”又走俏海内外。而重拾“老刀”的人却是一位新帅──蒲强。在产品口量危口下降,柱术人才跚跚鲈日的攸口时刻,年傥37日的弥强毂投挑起了遗原本在中国烟草行汇雄居一方的老企口——青口蟋烟骊1991年,古老而又年轻的中国正在进行著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痛苦坛变。青岛卷烟厂,这个有著70#年历史,曾在全国烟草行业雄居一方的老企业在市场竟争面前陷入了困境:企业管理中的漏洞日渐明显,每天要拉出两卡…  相似文献   

16.
阎峰同志今年71岁,1948年参加革命工作,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南下“肃匪反特”,为大西南的解放事业出生入死。1984年在临猗县粮食局离休回到嵋阳镇阁头庄村。 阁头庄村背后有一条10多亩大的荒草沟,是野狼出没的地方。解放前阎锡山的二战区在这里为非作歹,活埋无辜百姓。解放后一些夭折的小孩也扔在这里。多年来这里荒芜、阴森、昏鸦成群,大人白天也不敢去。阎峰同志却坚定地认为这里有酸枣资源,经过艰苦努力,一定能变“狼沟”为“飞果枣园”的幸福园。这个想法一提出来,老伴、子女都反对,说:“你受了一辈子苦,好容易熬过来了,  相似文献   

17.
王屋山雄踞于河南省济源市区西北45公里处,方圆数百里。它北依太行山,与山西阳城相连,西与山西垣曲接壤,南临黄河与古都洛阳遥望,海拔1715米,自古有“擎天地柱”之称,为太行之脊。因从南望如王者之屋,由西瞧似王者之车盖,故名也。该山在历史上就是我国九大名山之一,唐代被列为十大洞天之首。现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又是旅游胜地。这里丘陵环绕,谷深洞幽,山势巍峨,峰径险峻,辉煌的宫观庙宇星罗棋布,有“道教天下第一洞天”之美誉。王屋山顶峰形状如坛,人称天坛峰。相传4000多年前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曾亲临…  相似文献   

18.
赤峰地区是中华民族发源地之一。这里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村”、“龙”、“玉器”、“铜器”和“字”;这里也出现了中华 50 0 0千年文明曙光 ;这里是商族人的老家、是古代北方各游牧民族活动的大舞台。苏秉琦等四位先生对包括赤峰地区在内的北方民族文化研究曾做过多次指导性的发言 ,为这方面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原阳大米,以其 无污染、无公害、晶莹剔透、软筋香甜的优良品质而享誉神州。它曾连获国家农业部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被誉为“中国第一米”。原阳大米能够走到今天,在这里不能不提一个人,他就是被当地群众誉为“稻县长”的乔永庆。1965年,时任原阳县团委书记的乔永庆被调到新建的原武公社任党委书记,此时他才27岁。当时的原武公社被称为“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耕种靠人力”的“五保社”。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他临危受命。上任伊始,他决心带领原武人民摆脱贫困。他走村串户,寻找治穷良策。一次他到原武西关时听说…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缘起在“文革”中掀起的声势浩大的“革命大批判”运动中,曾批判过《论语·子张》篇中的一句话“学而优则仕”,斥之为“孔老二”的反动的“读书做官论”;谁曾想到,“文革”结束后,同样还是这句话,却又被人褒之为孔夫子“选贤任能”、“打破宗法世袭制”的进步思想。一贬一褒,乍看水火不容,但被文探源,却是貌离神合:这两种观点都把“学而优则仕”解释为“学习如果优秀就做官”。笔者以为,从文字训治学的角度来看,这里对“学”、“优”、“仕”三字的解释与作者的本意是大相径庭的。以偏盖全、以今释古、割裂原文、断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