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血压是众所周知的常见疾病,但在老年人中又有其特点:一、常呈现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其发生频率占老年人的17.7%。患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老年人,发生脑卒中的频率较正常人高两倍。二、血压波动大。尤其是收缩压波动幅度大,在情绪稍激动时血压可迅即升高。这可能是由于老年人动脉血管僵硬,顺应性太低,当情绪激动导致心跳增快及每分钟排血量增加时,血压即升高。三、易受体位变化的影响。任何年龄的人,由坐位改为卧位或突然起立,血压都有所变化,但会很快恢复。老年人由于调节机制不灵,恢复缓慢,易发生一过性脑缺血或晕厥。四、…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以来,高血压病正日益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而中老年高血压病又成为中老年人的主要疾病或危险因素。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同时可伴有心、脑、血管和肾脏等重要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重视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加强对其生活方式的干预及血压的自我监测,对控制高血压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春来 《小康生活》2003,(7):51-51
一忌情绪激动。大喜大悲和盛怒,可使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多,致使全身小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可诱发脑溢血、心绞痛、心肌梗塞等。二忌生活紧张。过度紧张的工作学习,尤其是长时间的体力劳动,可使血压上升,导致病情加重。患者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三忌穿戴过紧。高血压病人的领带扎得过紧,会压迫颈动脉窦,引起血压波动。裤  相似文献   

4.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出,高血压已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据调查统计,目前我国有高血压患者1.6亿多人。高血压发展到后期,会引起严重并发症。患者往往死于脑血管病、冠心病或高血压性心脏病以及肾脏病等疾病。因此,对高血压病进行有效治疗,将患者血压控制在较理想水平,是至关重要的。鉴于此,本刊特约请罗发瑞同志撰写了《杂谈高血压病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一文,分期刊登。  相似文献   

5.
合理膳食 合理膳食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高血压患者更应该注意健康饮食。首先要饮食清淡,食盐中的钠可以引起血压升高,降低药物疗效。因此,食盐摄入量应该限制在每天6克以下。含钠多的食品如酱油、味精、咸菜等都要限制食用。  相似文献   

6.
心脑血管疾病 医生提醒:高血压病人少打麻将.专家指出,心脑意外,已成为春节期间的一大突出问题.特别是喜爱打麻将的中老年朋友,尽量少进行类似的活动,避免情绪激动和身体疲劳.同时,有高血压病史的朋友在春节期间千万不要忽视血压监测,放松警惕.据了解,高血压引起脑中风的机会比心肌梗死要大得多,只要能把血压控制住,平均能使脑卒中减少30%~40%.  相似文献   

7.
罗兴中 《老友》2014,(9):58-58
正高血压患者,经过内科医生全面检查以后,往往还会被医生要求去眼科检查眼底。那么,高血压病与眼底究竟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知道,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高血压病开始阶段,不但血压远高出140/90mmHg,而且血压波动不定,有时超过正常,经休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病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为了保护靶器官结构和功能不受血压升高的损害,患者需要终年服药.……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脑出血俗称“高血压脑溢血” 或“中风”,是高血压病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与血压升高的程度有关,多见于50~70岁的中老年人。近年来因生活水平的提高,该病的发生率增大,发病年龄有提前的趋势。 避免高血压脑出血最有效的措施就是预防,中老年人要定期监测血压,一旦发现患有高血压病,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早期治疗,维持血压平稳至关重要。另外,精神紧张、生气、激动、烦躁;因便秘、小便不畅用力解便时;剧烈运动;饮  相似文献   

10.
杨晓 《山西老年》2008,(12):60-60
杨医师:我是位高血压病患者,平常血压控制得还不错,症状也不太明显,可一到体检时,测量出血压总是偏高,医生说我是心理紧张,还告诉我日常情绪也会影响血压的变化。所以,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请问,为什么情绪会影响到血压的变化,有什么办法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心理调适呢?老李  相似文献   

11.
纵观历年春节长假,各医院的心脑血管病人数量剧增。因此,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在这段时间把血压调节好、控制好、稳定好,以防突发心脑血管意外。具体措施如下:一、做好防寒保暖特别是寒流袭来,大雪、大风天气,一定要随时增加衣服,防止感冒和血压升高。特别要抓好“两头”,带好“中间”。一头是护好脑,呵护好高级中枢司令  相似文献   

12.
蒋肖男 《百姓生活》2014,(11):73-73
慢性病应该长期服药高血压病:对于大多数的高血压病人,现代医学还说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高血压,可能是多个因素共同发力的结果,这被称为原发性高血压,需要服用降压药降压。但是,药物并不能去除身体内导致血压过分升高的原因。例如因为血管硬化、弹性减少、血管狭窄等导致血压升高的因素,并不会因药物得到修复,  相似文献   

13.
任务转换范式下情绪注意偏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对于其他信息来说,情绪信息往往会引起情绪障碍患者更多的注意并具有一种认知加工上的优先权。在注意实验中,与中性刺激相比,具有情绪意义的刺激更能吸引注意或占用注意资源从而引起注意偏向。通过转换代价和任务规则一致性效应两个指标阐述了任务转换范式下情绪障碍患者的情绪信息注意偏向加工机制,并指出这两种指标分别代表了个体在注意偏向中的两个不同的认知控制加工,为情绪障碍患者的情绪调节提供必要的依据。文中最后还指出了ERPs、f MRI新技术是未来任务转换范式下研究情绪与注意关系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4.
现在已进入寒冬,气温在摄氏零度左右,老年人要注意预防哪些老年病呢? 一、高血压、动脉硬化。寒冷的刺激,使人的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因而患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老年病人,预防脑溢血、脑血栓形成以及高血压危象和脑血管痉挛殊为重要。 二、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寒冷气候影响人体冠状动脉收缩、痉挛,冠状动脉供血不良而引起冠心病、心绞痛发作。  相似文献   

15.
徐济 《山西老年》2010,(5):60-60
问:我的睡眠质量一直很差,请问这是否与长期服用降压药有关呢?答:睡眠不好对高血压病人来说的确是个大问题,因为它会直接影响对血压的控制,容易造成血压波动不稳。所以高血压病人一定要对睡眠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张德卿——彻底改写高血压终生服药历史张德卿主任——中国名医协会理事、国务院专家津贴获得者、中国中医研究博士生导师、全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山西博康高血压病研究所所长。张德卿主任是一位造诣较深的心血管病专家,对各种心血管病的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对高血压病有独特的研究。以她为首的专家组研制出的新一代抗血压回升药物——“降压脂”系列组方,不仅在国内外引起轰动,且在国际上也引起很大反响。她研创的全新理论在国际上引起了轰动,得到了世界许多高血压病防治专家的高度肯定与赞扬。专家们说,这一理论是高血压病治疗的新思路.开辟了高血压病治疗的新途径,可以说在高血压病防治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高血压不再终生服药——“隆压脂”说到做到面对着名目繁多的降压药物,患者不禁会问到:什么是治疗高血压病的“好药”?用世界高血压病研究会主席斯特朗博士的话说.“不只着眼于仅仅是降压,同时还能兼顾全身机体功能调节的药物是最理想的”。以前这只是一种设想,如今降压脂全做到了,这不能不说是世界高血压病治疗史上的一大飞跃,“降压脂”的研制成功将使高血压患者从此真正摆脱疾病,重获健康的生活。首先以张德卿主任为首的专家组认为:在高血压病的治疗上一定要以全方位治疗理念去对待,绝不能仅仅是单纯地降压,在降压的同时还要调节血糖、血粘、血脂,更为重要的是还要注重改善与恢复由于长期高血压导致的全身血管与器官组织的功能损害,只有这样高血压病才能得到完善的治疗,获得真正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行为、药物治疗依从性.高血压控制及高血压引起合并症的影响。方法对150例非药物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采取入院时进行护理评估,住院期间加强心理护理,指导合理膳食,戒烟、酒,适量运动及出院随访等措施比较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知识认知程度、药物治疗依从性、高血压的控制及高血压引起合并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知识认知率、药物治疗依从性、高血压控制及高血压引起合并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对高血压病患者的生活方式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逢年过节,老年人常因过度劳累,忽视自身保健,而引起急性发作或诱发心脑疾病。因此,老年人防止“节日高血压”应注意以下几点:一、保持精神愉快。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因此,在家人团聚时,家庭成员不宜对老年人的一举一动、饮食起居过分限制,横加干涉。如果这也反对,那也干预,反而会对老年人心理产生负面影响,使之思想负担加重。须知,精神抑郁、情绪消极,对维持血压稳定有害。二、坚持按时服药。节日期间,应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不应波动过大,切不可受“过节吃药不吉利”等非科学思想的影…  相似文献   

19.
《老友》2012,(9):63-63
目前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已超过8000万人。高血压病能造成各种严重的并发症,其中心、脑、肾的被损害最为严重。但很多人只知道高血压可造成脑中风、冠心病,却忽视了高血压对肾脏的严重损害。为此,对高血压引起的肾病必须高度重视。本刊2008年第1期发表过《治疗高血压保护心脑肾》,阐述了高血压对肾脏的危害,患者还可参阅。近来有的患者提出患了高血压病怎样预防肾病发生,现根据有关资料做一点解答。  相似文献   

20.
炎炎夏日,人们活动多、爱出汗,血压也容易波动起伏。此时,要格外注意生活调养,下面的四种食物,就是平稳血压的夏季“四剑客”。芹菜:甘苦,性凉,有平肝清热、祛风利湿、健胃利血、清肠利便、解毒宣肺、润肺止咳的作用。其中含有的芹菜素,还能扩张末梢血管、降低血压的功效。苦瓜:性味苦寒,有清热泻火的作用。苦瓜中所含的苦瓜皂苷,有刺激胰岛素释放的功能,可降低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减少动脉硬化,进而减少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