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积金激活住宅业权威部门透露,到1995年底,中国商品房积压5031万平方米,其中普通居民住宅3618万平方米。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全国尚有325万住房困难户(人均居住面积4m2以下),有3340万平方米的危房急需改造。另一个数字是,到1996年底...  相似文献   

2.
沙市的住宅状况如下:到1979年止,住宅建筑面积143.55万平方米,住宅实际居住面积69.85万平方米,每人平均居住面积3.88平方米。缺房户9721,其中无房户1820,不方便户4731,拥挤户3167,拥挤户中平均每人居住2平方米以下的120,缺房户总数几乎占全市户数的四分之一。同时,危险住宅达到4.6万平方米,约占全部居住面积的7—8%。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低矮、潮湿、阴暗、肮脏的劣房。每当雨天,穿街过巷,看见  相似文献   

3.
小康住宅设计初探翁飞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住宅建设得到迅速发展,据统计,自1979年至1994年,城镇住宅建设达22.1亿平方米,(约4000多万套)为建国以来前30年住宅建设量的4倍,人均居住面积从3.6平方米提高到7.7平方米城镇居民的住房紧张状况...  相似文献   

4.
“九五”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新经济增长点之一:城镇住宅城镇住宅市场将是今后一段时期拉动经济增长的稳定力量。“八五”时期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1990年的6.7平方米提高到1995年的8平方米,每年城镇住宅建筑面积均在3亿平方米...  相似文献   

5.
(一)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心和重视人民的居住问题,建国四十多年来,政府一直在为解决城镇人民的住房问题而不懈地努力。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城镇住房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城镇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人均居住面积由1979年的3.6平方米提高到1990年的7.1平方米。尽管我国住房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住房的供需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目前全国城镇仍有无房户和住房困难户800万户,其中人均居住面积在2平方米以下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居民有一亿一千多万,住宅紧张是长期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据一九七八年底统计,全国一百九十二个城市平均每人居住面积只有三点六平方米,低于解放初期的四点五平方米。解决好这个关系到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问题,对于进一步密切党群关  相似文献   

7.
人均商业面积是体现一个国际城市流通业饱和度的重要指标。统计表明,一些代表性的国际城市人均商业营业面积约为1平方米/人。在不同的城市,人均商业资源呈现不同的分布特征。另外,如果没有相应地流通创新,增加人均商业面积只会重新划分城市商业经营结构,降低商业经营效益。  相似文献   

8.
建国以来,我国住房一直实行的是福利制、供给制和等级制的分配制度。城市居民的住房一直靠单位和政府无偿分配。建房难、分房更难,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据镇江市1988年进行的一项调查,尽管当时城市住宅建设以每年开工240万平方米,竣工220万平方米的速度发展,但市区的无房户、拥挤户仍有13000户之多,还有一批人均居住面积在2平方米以下的特困户。  相似文献   

9.
土耳其诗人纳齐姆一希克梅特有句名言:人的一生最难忘两样东西,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孔。当我们走进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区天津大港时,是更深切地体会到这句话了。 车从津港公路刚进大港,让人豁然开朗的是宽 100米笔直的世纪大道,使人想到这个城市的建设者们的大气和豪迈。走进大港,才知道我方才的惊讶实在是有些小视了这个新兴的滨海城市,大港还有9.6万平方米的世纪广场,有标准住宅300多万平方米,有绿化面积521万平方米……这组数据对於一个面积只有 1113.8平方公里、人口 32万的城市来说,确实能够让人联想很…  相似文献   

10.
加快住房制度改革 促进高校建设发展晓邢,长恩住房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在人口众多的中国更是倍加受到人们的重视。十多年的住房制度改革,使我国的城镇住房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目前我国城镇人均居住面积才7.1平方米,住房供需矛盾仍十分突出。在这样艰难...  相似文献   

11.
县城作为中国城镇化推进的重要单元越来越受到重视,县城农民工的居住环境与城镇化的推进紧密相关.对辽宁省五个县城调研发现,以县城农民工居住环境为调研数据,采用县城人均GDP和人口密度两个指标衡量县城差异,采用居住质量、人均居住面积和邻居类型三个指标测度居住环境,运用最小二乘法模型和Mlogit模型对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县城经济实力越强,农民工居住质最越好、人均居住面积越大、同市民混居的概率越大;县城人口密度越大,农民工居住质量越差、人均居住面积越小、同乡聚居的概率越大.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县城应注意人口密度扩张的强度,保障和改善农民工在县城务工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2.
李有观 《社区》2008,(33):54-55
在英国伦敦的南部地区有一个环保社区,它集中了众多节能减排措施,颇具创意。 这个社区是2000年动工兴建的,两年后完工。整个社区占地1公顷,是英国最大的环保社区。社区内共有99套住宅、1400多平方米的办公区、一个展览中心、一所幼儿园、一家俱乐部和一个足球场,目前有居民200多人,工作人员60多人。  相似文献   

13.
住宅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之一,也是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物质条件之一。住宅分配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供求矛盾大,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是城镇人民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根据粗略统计,单位自管住宅占全国城镇住宅总数的约百分之六十。这些住宅投资渠道不一,产权所属不同,分配上政出多门、各有法规,即使是同一个单位,随着行政领导人的更换,住宅分配的原则和方法也会有所改变,以至不少单位每分配一批住宅,整个单位几个月内不得宁静。可以说,单位自管住宅的分配,巳经直接影响到各单位乃至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四化建设,影响到党风和  相似文献   

14.
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7万 个农户的抽样调查,2000年末农户人均存粮493公斤(原粮),比上年同期减少112公斤,下降18.5%。 一、农户存粮数量普遍减少 除北京、重庆两个直辖市以外,其余地区农户存粮数量都比上年同期减少。农户存粮数量普遍减少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生产量下降,2000年粮食生产量人均约500公斤,比上年同期下降 50公斤;二是出售量增加,2000年农户出售粮食人均264.8公斤,比上年同期增加21.5公斤,增长8.8%;三是受畜牧业生产形势好转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农户的饲…  相似文献   

15.
绿色生态住宅是21世纪住宅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一定高度的必然结果。绿色生态住宅追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高度和谐统一,创造、改善和提高人的生态环境、生活质量。绿色生态住宅营销是住宅营销的新模式,是以人为中心,对住宅的市场定位和设计细化及创造,通过增加科技含量、优化住宅设计,根据人的规律,从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要求出发,创造出真正符合市场与消费者要求的优秀产品。  相似文献   

16.
李昌森 《中华魂》2010,(1):31-31
哪里的办公大楼人均有220平方米?美国?日本?欧洲?恐怕全没有。这样的“奇观”最好别到外边去找,在我们身边就能找到。某省的审计部门上半年审计时发现.10家省级单位中有6家办公用房严重超标.其中配置最高的人均拥有办公用房220.2平米。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们对城市人口的住房自有率、居住面积等基本住房信息并没有清楚的把握,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我们精准、全面地分析城市人口住房状况提供了基础。分析我国城市人口住房状况表明:2010年城市人口住房自有率为69.78%,住房自有率比2000年下降了2.2%的原因在于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加;城市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29.15平方米,虽然人均建筑面积提高迅速,但距离小康居住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并且不同家庭居住空间的差距很大;过去十年城市大规模住房建设,使得城市家庭户各项设施的拥有比例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住房成套率达到81.13%;城市租房户平均租金为473元/月,在最近十年中增长近3倍,并且增长幅度大于住房价格的增长,这反映出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对居住住房需求的增加。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城镇人口正飞速增长.在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大量城市人口的住房需求和有限的城市住宅用地之间的矛盾也逐渐凸显出来.在人均居住面积有限的情况下,改善居住者的居住环境刻不容缓.合理的家具设计是改善这一情况的可行方式.研究基于狭小居住空间的家具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城市是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的中心,标志着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改革开放给徐州城市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徐州市地方政府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走出了一条中等经济水平地区加快发展的路子,加快了徐州向区域经济贸易中心,国家卫生城市和现代化大城市迈进的步伐。近几年来,经过全市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先后投资100多亿元,建成了十大重点工程,80余项配套工程,以及公园、旅游景点、大型专业市场等。经建设部考核,徐州市人均道路占有面积达9.98平方米,人均日生活用水212公升,城市气化率达到86%,人均住宅使用面积达到11.2平方米,人均占有绿地7.93平方米,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随着城市面貌的改变,知名度的提高,徐州市增强了  相似文献   

20.
曾志雄 《社区》2003,(16):27-27
泰国著名经济学家宋朴教授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泰国就已跨入小康社会,当时被誉为“亚洲四小虎”之—。随着经济持续发展,1992年人均GDP就达到2000美元,4年后提高到3000美元。1997年遭遇金融危机,泰币大幅贬值,经济萎缩,目前泰人均GDP大概维持在2000美元水平。那么,在泰国人眼里,小康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概念?宋朴教授说:“就是住有楼房,行有小车,每月收支略有节余。”为了解泰国小康家庭的生活现状,记者最近专程拜访了泰国朋友万女士一家。这位泰国朋友家住曼谷国际机场附近一个社区,住宅是楼上楼下独立庭院式住宅。万女士夫妇和5岁的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