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辨明价位真假在“打折”战中,有一些商家也会采取“蒙混过关”的手段,去迎接“打折”战,他们采取先把价位提高,然后再打出“打折”牌的作法,对商家的这种假“打折”,消费者一定要明辨是非,在购买“打折”商品时,最好是“货比三家”,即使商家“打折”的力度再大、再诱人,一定要先了解市场行情,否则,购买“打折”商品反而会多掏腰包。  相似文献   

2.
衣食住行     
打折,对于现在的消费者来说早已见怪不怪了,商家从年头打到年尾,从节日打到普通的每一大,不论什么时候走进商场或专卖店随处可见打折的广告。但是打折并没有促销。目前北京市场上冬装过季低折,春装也开始打折销售。无论折扣大小,都是一个结果,门庭冷落。对现在日渐精明的消费者和逐渐变得被动的商家,专家们不约而同地认为,用打折来刺激消费的行为实际上暴露了目前百货发展的不成熟,商家和厂家并没有进行及时、准确的预测,也没有对不同的需求点进行市场调查,更谈不上形成周密的整体促销计划。消费者已摸准了商家的命脉,不打折不…  相似文献   

3.
市场纵横     
“打折商品不退换”违法 中国消费者协会秘书长助理、投诉监督部主任武高汉提醒消费者:商家打出“打折商品不退换”,既是违法的,又是无效的。  相似文献   

4.
打折、赠送等促销手段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购物返券成为游戏规则的“新贵”。这是一种刺激顾客的非理性消费心理而导致的消费者重复购物方法。所有进行购物返券的商家的“游戏规则”不外乎有以下几点:一是商家在返券的使用上规定了许多限制,所有的超市商品及特价商品一律不许  相似文献   

5.
祖爱华  张兆利 《社区》2010,(21):22-23
步入商场超市,“商品售出概不退换”、“超市所有商品假一赔十”、“物品丢失概不负责”、“本店拥有最终解释权”等名目繁多的“温馨提示”比比皆是,其实这只是商家单方面制定的为免除其自身责任的所谓“规则”,消费者如果遭遇下述告示,可以依法维权。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个法律启蒙、权利觉醒的时代,人们逐渐认识到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往往与法律相关。比如,人们在大小商场中购物的时候,相当的消费者已能够认识到自己正在与商家签订一个合同,消费者负担支付价金的义务,商家则负担交付商品的义务并须保证商品的质量,任何一方违反义务,均须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在现实生活中,众多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往往以“买一送一”等方式附送赠品。然而,此类赠送赠品的行为的合同性质往往不为人们所察觉。  相似文献   

7.
1991年,一间名为和平药店的民营药店在南宁和平商场开张时,谁都想不到10多年后,这间不起眼的药店发展成为广西著名的民营医药连锁经营店。南宁和平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爱民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断重复着这样一句话:“在市场经济大潮里,什么商品打折都可以理解,但经营者的诚信质量不能打折。”基于她的这种经营理念,才使“和平药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路凯歌。  相似文献   

8.
乔志峰 《社区》2011,(1):35-35
“小区公益广告牌上,写的却是一些有伤大雅的广告,公益部分仅占很小部分,这到底是让公众受益,还是让孩子视觉受污染?”目前,小区中类似的公益广告牌被五花八门的商业广告侵占不在少数。据了解,有些公益广告牌上,公益内容仅占到牌面的三分之一。对此,居民意见纷纷:怎么能让这些商家打着“公益”的招牌在小区做广告呢?  相似文献   

9.
在商场眼花缭乱的促销动作背后,消费者到底能拿到多少实惠呢北京或是上海,总有很多"商场达人",他们不但钱包里塞满各色会员卡,更是对如何在众多促销打折活动中找到最省钱的一家店面颇有心得。但圣诞元旦节日前后频繁的打折促销也让他们对商品价格产生了疑惑。中国消费者协会开展的网上调查显示,有93.33%的人认为商家促  相似文献   

10.
周一海 《社区》2012,(6):38-39
每年的感恩节(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至圣诞节期间,是美国传统购物季,商家倾力打折,民众购买热情非常高。感恩节第二天,商家纷纷推出尺度非常大的打折优惠,吸引大批民众抢购,戏称“黑色星期五”。2011年11月25日零时,美国各大商场门前排队等候入场的人群已长龙见首不见尾,其中不乏中国留学生的面孔,他们有的为一年之计抢购,有的顺便为代购囤货。笔者通过网络采访了几位在美留学的朋友。  相似文献   

11.
向记 《社区》2008,(36):38-38
在商场大搞打折促销活动的同时,各超市的促销活动也从未停止过。各超市都会定期推出一些特惠活动和捆绑促销的商品,但如果你只看到促销品划算的价格,而没有注意商品本身,就很容易受损失。  相似文献   

12.
我们的生活被“同质化”商品所包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让顾客有的时候很难单凭质量去分辨商品之间越来越不明显的差别。这时,服务质量的高低就成为人们选购商品的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标准。很多商家注意到了这点,并努力完善自己的售后服务体系,结果赢得了顾客的认同。其实,无论是普通消费者还是商家,都需要这种改变。商家因此可以赢得市场,而消费者则能够享受到更多的生活便利。这其中以“上门服务”为主题的生意就有很大的市场前景。上门送药如今在南京市区的大街小巷里活跃着这样一群人,只要你打个电话,他们便会把你所需要的药品送到你的家中…  相似文献   

13.
岑丹 《社区》2004,(4):57-57
陷阱一:发票上不填品名而以一些字母或代码代替,一旦出现问题,使消费者无法举证。对此,消费者一定要确认发票上所填写的品名是否与自己所购物品名称相符。陷阱二:借口没有发票,要求1周后再取,以避开“七日内退货”的规定。消费者应要求商家当天开具发票或让商家写明购买日期和未能拿到发票的原因以及换取发票的时间,并加盖商家公章,还要签上售出者的名字。陷阱三:三包期内换货,发票上不注明换货日期。如果您购买商品后出现问题,商家更换了您所要的商品时,你一定要让商家在以前的购货发票上注明更换商品的新日期,而所换新商品的三包期要从更…  相似文献   

14.
雁飞 《社区》2004,(21):58-59
爱美爱逛街的女士们都知道,现在商家打折的花样可谓五花八门,层层出新,没有细心研究过不明真相的人,还真能被迷惑,要么掏了冤枉钱,要么和商家展开了一场不必要的纷争,真是劳民伤财。为了避免这些事情再发生,还是一起来撩起打折的神秘面纱吧。很多大品牌是不参加商场的打折活动的,它们的促销活动都是全市连锁店统一行动。还有很多新品同样不参加活动,真正打六折的,往往都是那些过时过季的滞销货。买二赠一这个“一”也是有名堂的,是定量不定质的,要不就是价值远远小于所购商品,要么就是过时的东西。即使你运气好,碰到“买内裤两条赠同款一条…  相似文献   

15.
周一海 《社区》2012,(4):38-39
每年的感恩节(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至圣诞节期间,是美国传统购物季,商家倾力打折,民众购买热情非常高。感恩节第二天,商家纷纷推出尺度非常大的打折优惠,吸引大批民众抢购,戏称"黑色星期五"。2011年11月25日零时,美国各大商场门前排队等候入场的人群已长龙见首不见尾,其中不乏中国留学生的面孔,他们有的为一年之计抢购,有的顺便为代购囤货。笔者通过网络采访了几位在美留学的朋友。  相似文献   

16.
《社区》2008,(24)
在商场大搞打折促销活动的同时,各超市的促销活动也从未停止过。各超市都会定期推出一些特惠活动和捆绑促销的商品,但如果你只看到促销品划算的价格,而没有注意商品本身,就很容易受损失。  相似文献   

17.
你知道吗     
《社区》2008,(20)
赠品质量有问题商家照样有责商场赠品出了问题,商家要负责吗?消协解释:赠品质量有问题,商家照样有更换、修理的责任。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提供的奖品(包括因消费者购买商品或者接受  相似文献   

18.
当我们在商场或超市购物时常常看到特价食品的促销活动,这些特价食品实际上大多是即将到保质期的食品,我们把它们叫做“临界食品”。这种食品的促销活动名目繁多,有直接打折的,有捆绑的(新鲜的和临界的捆在一起或临界的捆一个非食品类物品),有买多少送多少的,有在货架上混放的,等等。而且“特价食品”的位置往往特别明显,很容易吸引消费者的视线。  相似文献   

19.
商品打折是一种简易、灵活、速效的短期、特种营销工具,受制于启动条件和经济规律。把握打折对象、频率、幅度、时机、属性,精心策划,合理驾驭,可以规避不规范打折带来的负面影响,营造出微观上厂商、零售商、消费者共同受益,宏观上供给、需求、福利一并向好的“同赢”局面。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一些人受金钱利欲所驱动,把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当作发财致富的捷径,商品的品种多、数量大、范围广,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形象,侵犯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有的商品还危及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而一些地方查处进展缓慢,打击不力。有的地方甚至把“打假”变成“假打”,放纵了犯罪分子。因此,要健全打假工作机构,组建打假专门队伍,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树立全民打假意识,动员全社会力量,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犯罪活动,予以坚决的打击,以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