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0年伊拉克侵占邻国科威特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授权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动武的678号决议.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对该决议案投了弃权票.其真正原因主要是678号决议包含对伊拉克动武的内容有悖于中国力主和平解决国际危机的一贯立场;安理会在授权动武时缺少联合国宪章所规定的采取强制性军事行动的前提条件;中国不能接受美国将中方支持678号决议与恢复中美正常关系紧密挂钩的做法;海湾战争扩大化势必会影响作为伊拉克最大债权国之一的中国的经济利益.总之,中国政府慎重决定弃权,绝不是偶然的.  相似文献   

2.
从2002年11月27日到年底,中断4年重新恢复的联合国对伊拉克武器核查进行得还算顺利,但美国希望的有关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尚未找到,以什么理由对伊动武成为一个难题。核查小组改进装备到12月19日为止,核查小组的核查已达80多次,最多的一天对12个可疑地点进行了突击式检查。核查地点和内容颇为繁杂,凡是与可能研制生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有关的工厂厂房、实验室、储藏地点、设备、原材料、相关的研制数据和计划,包括萨达姆的多处官邸和其它政府机构设施,都在核查之列,还要对部分地点的土壤、空气和水源…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同伊拉克就武器核查问题达成一致意见10月1日,联合国同伊拉克的代表经过两天秘密谈判,在维也纳就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重返巴格达的技术细节问题达成一致,但美国和英国认为,在安理会通过新的、强硬的伊拉克问题决议以前,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不应返回伊拉克检查。△尼泊尔国王罢免首相,解散内阁10月4日,尼泊尔国王贾南德拉宣布,根据宪法第127条赋予他的权力,罢免“不称职”首相谢尔·德乌帕的职务,同时解散内阁。△尖刀刺进巴黎市长腹部10月6日凌晨,法国巴黎现任市长贝特朗德拉诺埃在市政大厅音乐会上连挨数刀,…  相似文献   

4.
海湾战争以来,伊拉克与美国之间围绕制裁与反制裁、"颠覆"与"反颠覆"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9·11事件后,美国怀疑和指控伊拉克参与和支持恐怖主义活动、拥有和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欲对伊动武。美国发动对伊拉克战争,其短期目的是推翻萨达姆政权,控制伊拉克;其中、长期目的是独霸中东,制约欧、亚大国,主导世界事务。伊拉克战争对国际局势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伊拉克变得面目全非,中东地区动荡不安,欧洲出现裂痕,亚洲一些国家受到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5.
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硝烟未尽,谁将成为下一个打击目标的传言便已甚嚣尘上。最近各种迹象表明,美国把新的打击目标锁定为伊拉克。 其实早在去年11月26日,美国总统布什便向萨达姆发出了明确的战争威胁。他要求伊拉克允许联合国恢复对其进行武器核查,否则将知道会产生什么后果。今年1月29日,布什在国情咨文中更是将伊拉克与伊朗、朝鲜一起列为所谓的“邪恶轴心国”。2月12日,萨达姆的死对头、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公开宣称:“美国目前没有向伊朗和朝鲜开战的计划,但伊拉克属于一种不同的类型,巴格达必须进行一次政权更迭。”美国副总统切尼最近也宣布,3月中旬,他将进行上台以来的首次出访,包括约旦、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土耳其等4个伊拉克邻国。显然,他是为了打击伊拉克做战前游说。  相似文献   

6.
《老友》2011,(2):31-31
联合国安理会2010年12月15日通过三份决议。取消对伊拉克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导弹和民用核活动领域的制裁,结束“石油换食品计划”的所有剩余活动,并延长伊拉克发展基金各项安排至2011年6月30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发言中说,  相似文献   

7.
随着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偃旗息鼓,伊拉克是否应该成为反对全球恐怖主义战争的“第二阶段”?主张对伊拉克采取强硬路线的鹰派人士警告说,萨达姆·侯赛因的大规模毁灭性武库以及他对美国的狂热仇恨使他成为首要威胁。其他人建议继续采取外交手段,让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返回伊拉克,他们认为,进攻伊拉克将使阿拉伯世界发生动荡。  相似文献   

8.
美伊战争是 2 1世纪进行的一场现代化立体战争 ,是军事战与政治战的结合。美国对伊战争的目的是彻底消除被美国严重怀疑为拥有和藏匿的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但其实质是重组中东格局 ,抓住战略机遇满足帝国扩张的野心。美国“预防性打击”理论的实质是侵略战争 ,不具有合法性 ,违反了国际法基本准则和联合国宪章。美国意欲在伊拉克和阿拉伯世界推行“霸权阴影下的民主化战略” ,是在创造反美的恶魔。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2月19日动身前往巴格达,2月22日,安南同伊拉克领导人就和平解决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问题达成协议。 图为安南在巴格达会见伊拉克总统萨达姆。  相似文献   

10.
伊战后国际恐怖主义问题探析——以中东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伊拉克战争是美国实现其反恐战略的重要步骤,然而战争并未遂美国之愿,相反,催生了新一轮恐怖袭击高潮。伊战后国际恐怖主义出现了袭击主体基层化、范围扩大化、形式复杂多样化、危害民众化的新特征。伊战后,国际恐怖主义泛滥有着错综复杂的原因,但其直接原因是全球范围强权政治、霸权主义抬头所致。面对日益猖獗的国际恐怖主义,国际社会既要反恐又要反霸,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加强国际反恐合作,从根本上铲除国际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1.
菲将发行全球债券安理会同意谅解备忘录 菲律宾代理财政部长塞西莉亚·索里亚诺3月3日宣布,菲律宾政府将于3月底发行总额为5亿美元的全球债券,从国际市场上筹集资金补充本国的外汇储备。 索里亚诺说,菲律宾政府已经决定由摩根·斯坦利公司和JP·摩根公司两家投资银行代为发行。这批债券的偿还斯初步定为10年。 安理会同意谅解备忘录 联合国安理会3月2日一致通过决议,同意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与伊拉克政府于2月23日就解决有关伊武器核查问题达成的谅解备忘录,强调伊拉克必须遵守这项决议。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国际恐怖主义的新发展及反恐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是其实现国际反恐战略的重要步骤,然而战争并未遂美国之愿,相反,催生了新一轮恐怖袭击高潮.通过分析伊战后国际恐怖主义出现的范围扩大化、袭击主体基层化、危害民众化、形式复杂多样化、目的政治化的新趋势,指出国际社会必须统一对国际恐怖主义的认识标准,摒弃单边主义路线,在联合国的主导下,加强国际合作,多管齐下,从根本上铲除国际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3.
2004年第8期山西老年2004年第7期联合国安理会的1546号决议,为6月28日伊拉克临时政府恢复行使主权铺平了道路,这是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为最终解决伊拉克问题开了个好头。这个决议向世界传递了以下信息:一是伊拉克人民将重获决定自己政治未来和支配本国资源的权利;二是国际社会以伊拉克人民利益为重,希望尽快稳定局势,致力于协助完成伊政治过渡进程并帮助伊拉克重建;三是加强多边合作、发挥联合国作用仍然是解决任何重大国际问题的唯一正确选择。但是,也要看到,决议是各方在恢复主权和维持多国部队行动有效性之间寻找平衡的产物,尚存许多…  相似文献   

14.
谁会想到,一场伊拉克战争,竟让原本充满希望的欧洲一体化进程变得扑朔迷离起来。美国未经联合国授权发动对伊拉克战争,欧洲在支持还是反对战争的问题上发生公开分裂,而且分裂的程度为半个多世纪以来前所未有。战争爆发前,以法国、德国和比利时等为主的欧盟“核心国家组成“反战阵线”,坚决主张在联合国框架内政治解决伊拉克危机;以英国、西班牙、意大利等欧盟国家以及即将成为欧盟成员的多数中东欧国家组成“主战阵线,发表联合声明坚决支持美国的对伊战争;而像芬兰、丹麦之类的一些中小国家则在战争问题上保持“中立,不愿多言多语,表现出左…  相似文献   

15.
今年1月16日,是海湾战争爆发10周年纪念日。10年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盟国出动大批飞机向伊拉克发动了大规模的空袭,继而又挑头联合国对伊拉克实施了长达10年的经济制裁。如今,10年过去了,伊拉克的情况怎么样呢?美国ABC新闻网的记者希拉·麦克维卡和《今日美国》的资深记者维维恩·沃特籍此机会专门赴伊作了实地采访,他们的  相似文献   

16.
1998年岁尾的那天,日历上的安排是采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孙曼霁教授,这位著名的生化药理学家,在毒物药物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也就是在这天早晨,收音机中突然传来隆隆的爆炸声,播音员报道:美英两国在当日凌晨对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动武。这两件事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当我们在这一天内同时弄清美英对伊拉克的野蛮打击的籍口,主要绿於伊拉克没有履行联合国大规模杀伤武器,即生物和化学武器的检查义务;而在大洋彼岸的孙曼霁教授却是用大半生在试验室*研究用科学对付当今的化学武器的杀伤,即化学武器的中毒救治。我们突然看到东西…  相似文献   

17.
伊战之后的国际恐怖主义是一个新态的全球政治现象,对国际秩序提出了尖锐的挑战。伊战后的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具备扩大化、复杂多样化、政治化一系列新特征;其泛滥的原因主要是美国要在中东地区推广“民主化”、美国在巴以问题上奉行的“双重标准”、美国又相继对叙利亚和伊朗实施打击措施、美国在反恐问题上实行“双重标准”。  相似文献   

18.
美国在伊拉克的处境每况愈下,就连福克斯新闻频道支持美国对伊宣战的人士都不免感到疑惑:“为什么美国会在伊拉克举步维艰?”关注伊拉克战争研究的人提出了更为尖锐的问题:“久经考验的美国官员怎么会做出如此错误的决策?”至于关注俄罗斯与原苏联政党的人士可能会提出另一个疑问:“难道美国官员没有从冷战终结以及冷战后的事件中汲取教训吗?”(其实,布什政府的高层官员中不乏原苏联和东欧国家问题专家。)由于美国人对美国外交事务的评判往往存有多种标准,因此深入分析华沙条约组织崩溃的原因,有助于进一步验证美国对伊拉克实施了错误的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19.
美国反恐战争进行到第二阶段,锁定伊拉克为其军事打击的目标。美国绕过联合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对国际关系、中东地区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文明的冲突"论不能解释这次战争的动因。美伊战争不具备文明冲突的特征,传统的利益观仍是导致这次战争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2001年“911”袭击发生后,华盛顿认为中东某些国家独裁专制的政治制度是滋生恐怖主义的温床,于是高举“反恐”大旗,接连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并加大了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特别是核武器扩散的遏制.德黑兰对这两场战争分别做出部分配合支持和强烈反对的不同反应.高举反恐大旗的华盛顿对伊朗的核发展也疑虑重重,认为伊朗此举是对地区安全的挑战,基于此种认识,华盛顿在伊朗核问题上对德黑兰实施了强力遏制政策,这也使得美伊对抗加剧,“伊朗核危机”生成.不管是美国乔治·W·布什总统时期,还是奥巴马任职以来,美国伊朗对抗一直在延续,但是华盛顿已经越来越不倾向于以战争的方式推翻伊朗现政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