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西省凭借其优越的人文旅游资源条件大力发展旅游业 ,目前山西大院文化名声在外 ,但同时也开始了白热化的竞争。在大院文化开发中 ,虽然存在文化资源丰富、地方政府发展旅游的积极性高、大院开发成本较低等优越条件 ,但是各院布展雷同、对外宣传特色不明显、对整体形势把握不准 ,也使大院开发存在许多较大的风险。建议对大院开发宏观调控 ,有选择性地开发 ;同时准确定位 ,突出特色 ,不应一窝蜂地盲目上马 ,而可以关闭一些大院。  相似文献   

2.
山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位于黄河第二大支流、山西的母亲河——汾河谷地上的晋南成为山西古代文化的核心区,晋南发展文化旅游大有所为。本文将从晋南发展文化旅游的可行性、旅游品牌的树立、现状及问题、开发对策等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桂平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平文化类型多样,比较有特点的是区域内的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和历史文化,这些文化资源以其独特的风格成为地区垄断性的旅游产品。针对桂平文化旅游开发中的现状问题,从品牌建设,宣传手段,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更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其在旅游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对旅游文化概念的研究多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明显存在人为性与泛化性,造成了旅游文化研究的混乱局面,极大地阻碍了旅游学术研究的进步。鉴于此,亟待对旅游文化概念进行清晰的思辨。在总结分析前人对旅游、文化、文化学、文化资源、旅游文化资源、旅游文化产品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认为旅游文化的概念应以旅游活动本身为主体来界定,因此,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的一切文化现象和关系都可称之为旅游文化。  相似文献   

5.
论道家与道教文化旅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旅游的本质是文化,以文化为旅游的内核这一观点正在成为旅游行业的共识.道家、道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理应成为我国休闲旅游业的重要内核.道家及道教对旅游文化有着深刻的思考,其中诸多思想对现代旅游有重要的启发.道教作为一种宗教,它的文学、艺术、洞天福地、宫观、园林、庙会等民俗以及养生与特色饮食等丰富资源,都能够与现代休闲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李白在安徽留下的诗篇、遗迹和传说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蕴含着较大的旅游价值。安徽"李白文化"资源具有显性旅游价值、隐性旅游价值以及线路旅游价值。其显性旅游价值在于:一是能够有效地提升安徽旅游资源的品位;二是可以促进相关旅游产品的开发。其隐性旅游价值在于:一是能够促进旅游宣传活动,二是能够改善旅游环境的整体形象。安徽"李白文化"资源还因为文化特色鲜明、蕴藏丰富以及与自然资源的高度融合而具有独特的线路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7.
历史文化旅游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历史文化景观属人文景观范畴,历史文化旅游属文化旅游范畴,已是一般略有旅游或旅游学常识者的共识。但以历史文化景观为对象的历史文化旅游何以成为如此分类意义上的界定?或是否还有其它认识的维度和视角?乃至于历史文化旅游的效应、特性以及资源保护等方面的问题,都有必要进一步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8.
《徐霞客游记》的旅游文化融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文化融合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的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与当地文化的碰撞、交流和不断吸收、融合的过程,世界旅游大潮中,这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势不可当的。徐霞客旅游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以文化为内涵,他在其30多年的旅行考察中较好地与当地文化进行了交流与融合。《徐霞客游记》中体现的文化融合符合了当今这一潮流。今天如何在徐霞客旅游文化视角下看待出境旅游中外文化的冲突、交流和融合对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旅游形象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山西介休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在全域旅游的研究视角下,介休可划分为三大旅游文化区,即北部农商文化区、中部历史文化区和南部生态文化区。三大旅游文化区呈现出各自的地域文化特色,体现出介休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介休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进而形成了“乡土-文化-生态”三位一体的文化旅游空间结构。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相融合的全域文化旅游的“介休模式”的构建,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融合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由李元庆撰写的《三晋古文化源流》一书由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关于三晋文化的研究,近年来成果颇丰,可以说,各有侧重,各有千秋。但是,像李元庆这本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三晋文化源流的著作还很少见。有的著作虽然有探寻历史发展脉络的主观意愿,但不免挂一漏万,实际上只是一些研究随笔的综合,缺少系统性。还有似乎是企图从整体上来研究三晋文化的,但实际上却缺少历史的线索,只不过是将山西的人文地理分了几个专题,因  相似文献   

11.
新兴文化旅游业是河北省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绿色崛起"的重要途径。梳理了河北省内各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在分析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提升河北省文化旅游业竞争力要关注旅游者消费理念和方式的转变,有针对性地开拓市场;以现代营销理念宣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建立消费者对旅游品牌的忠诚度;实施差异化战略,统筹发展,加强各行业和地区的联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立体化旅游渠道,开发"情境旅游";发挥旅游地高校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发展文化旅游应重视旅游文化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环境是旅游活动重要的背景条件 ,随着目前文化旅游内涵的不断拓展和比重的不断增加 ,其形成与分布、发展与演化及其开发利用与文化旅游 ,乃至整个旅游业的发展关系更加密切 ,1 994年 ,主题为“全世界的旅游 ,丰富或是削弱文化 ?”的文化旅游国际研讨会 ,进一步表明各国对文化环境的重视。本文就文化环境在旅游活动中作用 ,探讨文化旅游应重视文化环境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文化的经济属性与经济的文化属性互相融合,日益成为地区经济尤其是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既有可行性,又有着一定的实现途径,甘肃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者着缺乏旅游是文化产业的认识;居民旅游意识不强;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活动性文化旅游产品贫乏缺少系统整合;对外宣传力度不够,缺乏有文化战略眼光和长远谋划的整合区域整体营销策略;高层次文化创意人才缺乏等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山西服饰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及开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悠久、中华一脉、特色鲜明、自成一体、底蕴丰厚,效用突出是山西服饰文化资源的典型特征,具有丰富山西旅游内容,提升山西旅游文化内涵的旅游价值。挖掘整理、形成体系,统一规划、分片实施,抓好宣传、不断完善是开发山西服饰文化旅游资源价值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羌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促进羌文化保护与开发、旅游产业的恢复与振兴等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羌族文化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和现状等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以解放思想和文化旅游产品创新为前提、科技支撑和人才发展为核心、重点示范和产业联动为动力、机制创新和优惠政策为保障、政府主导以及宣传促销为手段的发展策略,全面促进羌族文化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疆两千多年的屯垦历史形成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屯垦文化。屯垦文化对推进新疆历史、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增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方面意义非凡。该文在界定屯垦文化相关概念基础上,梳理了屯垦遗址遗迹、博物馆、节庆习俗、民间文艺等新疆屯垦文化旅游资源概况,通过挖掘新疆屯垦文化的旅游资源价值,提出了屯垦遗址公园、研学旅游基地、工业遗产、旅游节庆等旅游开发模式,以期为讲好新疆屯垦故事,加快文化、旅游融合,为促进新疆屯垦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郴州的旅游业发展迅速,但是旅游形象定位不够充分。要想在旅游市场中独树一帜,赢得旅游者的眷顾与青睐,郴州必须整合和充分利用本地的历史文化,赋予本地旅游产品更多的文化价值。郴州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以整合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农耕文化、福地文化、简牍文化、红色文化、地方曲艺文化和体育文化。对郴州的历史文化进行解读,并将其转化为旅游经济资源,一要增加郴州历史文化旅游的丰度和深度,二要包装郴州历史文化旅游的精品,三要文化地宣传郴州的历史文化旅游。  相似文献   

18.
试论中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挖掘、有效地开发利用中原文化资源,是提高河南省旅游产品品位、促进旅游经济上层次的重要措施。要认真对文化资源和旅游市场需求进行研究,在文化旅游资源的形象化、愉悦化、生活化和商业化上下功夫,同时注重保护、宣传、创新和品牌打造。  相似文献   

19.
在文学视角中,南岳景区旅游资源涵括了景观文化、寿文化、宗教文化、抗战文化、民俗文化等;拟从三个方面进行旅游开发,如利用彩绘、糖画等不同介质宣传吸引现代旅客眼球,结合周边旅游景点联动发展,以皮影戏、剪纸艺术、说书、印章等民俗文化为基础发展文化旅游,利用文化名片建设示范性的人文景点。相信此类旅游推广会极大地促进南岳旅游业绩之提升。  相似文献   

20.
旅游台湾的文化准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向大陆民众开放旅游,将促进两岸的文化交流。作为大陆游客,在这旅游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要正确对待台湾地域文化的差异及其四大组成元素,尤其要认清殖民文化遗存中的“日本情结”的本质。旅游业界要正确引导游客体验当地多元文化的特色,要合理挖掘、精心组织、大力宣传,使台湾旅游文化为中华民族文化繁荣作出贡献,在沟通两岸同胞骨肉感情上发挥无可取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