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明甫同志今年66岁,是个左手背残缺、腰腹受贯通枪伤致小便失禁、双肢麻木的一等伤残军人。1987年离休后,他听了传达全国老龄委上海发展老年事业经验会议精神之后,非常高兴,下决心干一番老年事业。终于在1987年经省老龄委批准组织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山西老龄人才资源开发协会”,他被选为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省委领导贾俊、阎武宏提任名誉会长。  相似文献   

2.
杜立 《中华魂》2014,(15):55-56
我同石坚同志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认识了,他是我敬仰的“三八”式老革命,又是天津新闻界的老领导。但交往比较密切则是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他离休后担任天津市延安精神研究会顾问,特别是会长以后的事。  相似文献   

3.
山西太原机器厂干部张裕勤1990年离休,今年77岁,但他在旁人眼中仍然年轻。平时打网球、游泳、踢毽子、旅游、晨练等,样样都喜欢。2004年,张裕勤和太原市老年骑车旅游协会的老友,骑单车去福建武夷山等11个省市旅游。去年  相似文献   

4.
老伴离休了。 他从军多年,每年探一次家,来去匆匆,好像是个远方的客人。八十年代转业回到了地方,在一家企业当工会主席,也是以工作为重,每个月把工资往家里一交,就啥也不管了,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甩手掌柜”形象。 自打离休以后,老伴象换了个人似的,要把前半辈子欠家里的债弥补上一样,从早起打扫到买粮购物,他都事必躬亲。虽然还没学会做  相似文献   

5.
王荣瑞原是阳城县润城镇的副镇长,1998年退休后担任了润城镇的老龄委主任。他谈吐幽默风趣、平易近人,头上戴着诸多“官帽”(镇休干组长、镇老龄委主任、关工委主任、老年书画研究分会会长等)的王荣瑞,整天忙碌奔波,好像有做不完的事情。有着3万人口的润城镇,是阳城县的富裕镇之一,全镇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3 100多位。为了做好老年人的工作,王荣瑞担任镇老龄委主任6年来,始终坚持主动向主要领导勤汇报勤请示,他的积极主动感动了领导,因此,他的建议也得到了领导的支持与赞同。镇党委、政府在一些重要会议上和文件中都要提到老龄工作,号召全镇…  相似文献   

6.
没有失落,没有孤寂,对他来说,离休不是生活乐章的休止符,而是火红晚霞的前奏曲。在生活新的五线谱上,他矢志不渝,余热生辉,他赤心向党,无私奉献,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1992年荣获全国“重视老年工作领导者功勋奖”;1993年9月,省委、省政府表彰他为“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同年12月,省关工委授予他为“培养教育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1994年,地区评选他为全区老年体协十大功臣……  相似文献   

7.
刘世域 《老友》2013,(1):64-64
徐文楼同志现年87周岁。2012年9月,他被评为“第二届省委机关健康老人”.并被省委机关老年体协推荐为“第八届全国健康老人”。回忆离休后的养生历程,徐老总结了32个字的经验:坚持锻炼,起居有序;平衡饮食,合理有度;勤学动脑,快乐自找;家庭和睦,享天伦乐。  相似文献   

8.
浦城 《山西老年》2012,(12):17-18
在福建省浦城县老促会,有一位白发苍苍、年过八旬的老人,每天坚持上下班,他就是浦城县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南下干部田健。田健1926年出生,山西省长治县人,1985年1月从浦城县人大主任职位离休。离休后,他主动担任起县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关工委名誉主任、新四军研究会名誉会长等七个职务。他曾先后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离休干部先进个人、老龄委先进个人、老有所为先进个人、老促会工作先进个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等。  相似文献   

9.
即日起至今年底.南京市60岁以上的老人凭相关证件可直接到明基医院享受一次健康关爱.免费进行胸部X光检查。这是由南京市老龄委、南京市慈善总会、建邺区老龄委、明基医院主办,《老年周报》协办的一项公益性活动。  相似文献   

10.
我是太原市环卫局离休干部,今年68岁。离休后如何过好晚年生活,我采取了“六字”方略,即:为、淡、学、练、劳、玩。 为,就是要老有所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1990年离休后,受聘于我局市长办公电话室主任,在市长与市民之间服务了6个年头,本室连续5年被市政府评为先进单位,我个人为先进工作者、服务明星;继续做好《中国市容报》山西记者站常务副站长工作,努力完成好新闻宣传和发行任务,山西站多次被报社评为先进记者站,我本人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参与拍摄了反映环卫工人工作生活的4集电视剧《晨星》;编写出版了《太原市环境卫生科学技术志》;起草了《太原市环境卫生工作“七五”回顾、“八五”至2000年规划》;为市领导起草了两份讲话,以及完成了一些刊物上的约稿。  相似文献   

11.
地处偏僻的陵川县附城镇北马村,虽然比不上都市的繁华喧嚣,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精神生活却一点不比城市人逊色,这要从离休教师都长法创办山村“文化宫”说起。都长法,今年72岁,运城音体美学校毕业,曾任音体美教师40余载,1988年离休返回陵川县附城镇北马村。都老师离休前,北马村每年“七一”及春节文娱活动的编导都包在了他的身上。有一年春节,北马文艺队代表镇上赴县参赛,他编导的舞蹈《北马姑娘采桑忙》、《采槟榔》,小品《恋爱前奏曲》、《青春旋律》等博得了观众一阵又一阵掌声,夺得了全县第一名。他创作的《绣花舞…  相似文献   

12.
梁水良 《源流》2012,(1):58-60
这是位可亲可敬的老人。1993年,他从海丰县县长位置上离休后,陆续担任了县老促会会长、县老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会长、县两纵老战士联谊会副会长、县老龄委名誉主任等多个被冠以"老"字的职务,被朋友们戏称为"老字号"。如今,髦耋之年的他仍为发展老区奔走不息、鞠躬尽瘁,他就是海丰县老促会会长、原海丰县县长曾向奇。  相似文献   

13.
原晋中地区电业局党委书记袁平,1936年加入牺盟会,1938年10月入党,曾在延安“抗大”学习;解放后曾任太原市公安局副局长,省委政法办主任。1977年调晋中电业局任党委书记,1982年离休(享受副省级待遇)。 今年已近80高龄的袁平老人虽离开了辛勤工作了几十年的工作岗位,但他的心却始终牵挂着党的事业,心系着党号召的每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14.
我是2004年接触到的《山西老年》,原因就是父亲偶然的一次得病,再加上父亲的年纪已越来越大,从日常生活和诸多事情上都需要我的照顾,父亲便和我住到了一起。我的父亲是1945年参加工作的离休干部,现年83岁。他离休后《山西老年》给了他又一次青春活力,成了他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5.
原广西百色地委党委、行政专署第一副专员李一民同志,于1976年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安置回老家长治市襄垣县。20多年来,他并没有闲赋在家,安享清福,而是用他那丰富的工作经验,广泛的人际关系为全县的“两个文明”建设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光和热。“离休无所求,甘为孺子牛,心里装着党,余热写春秋”,这是李一民同志向党表白的心声和晚年人生追求的写照。老李常对人说:“离休不离党、到处能发光”、“自己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的生命是属于党的,只要活着,就要为党的事业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离休后…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襄汾县有离退休干部2300余名。为了确保离休干部的生活待遇落到实处,襄汾县委、县政府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在县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离休干部离休费、医药费保障机制和财政支持机制。从而彻底杜绝了离休干部“两费”前清后欠的问题发生,从根本上保证了离休干部生活待遇的落实。一、建立完善离休费保障机制。一是行政单位和全额财政事业单位离休干部的离休费由财政按月足额发放;二是企业及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离休干部的离休费全部由财政发放;三是在财政遇到困难的情况下,优先保障离休干部离休费的发放…  相似文献   

17.
身边的亲戚朋友,都说我的6个子女,个个都是孝子,实在难得。我自己为此常有一种幸福感,觉得为人在世老来能享受到子女们的孝敬,该满足了。离休以后,有了时间,在阅读《山西老年》之际,突发奇想,何不写写自家之事。于是,以《晚景如春老来福》为题,将子女们如何孝顺的故事,伏案走笔,写成了一篇短文,寄给了《山西老年》编辑部。没几天,编辑部来信,向我要了一张“全家福”照片,连同文章在1994年第1期《山西老年》一并发表了。文章发表后,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好多相识的同志见了面就说:“你的孩子们真好,你真有福气!”使我感到意外的是,一日信步街…  相似文献   

18.
一次,深入到一位离休于企业的老干部家中,询问“两费”落实情况时,这位老同志从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倒出一堆长达三年未报的一万多元的药条子。我不由愣住,问道:“厂里没报销,咋不向上反映。”老同志讲明情况后说:“饿死不告状。”听后,感慨万端。 老干部是何等高尚。他不是不懂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也并非不懂生活待遇没有落实。因他深知,近两年所在企业不景气,保离休费单位 已尽了努力,在企业  相似文献   

19.
一个春光融融的午后,我走访了侯马市离休干部、校外优秀辅导员杨清泉同志。杨老一生坎坷,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平反复职后已五十出头,工作不到十年就离休了。因此,他把离休后的这段时间,当成自己的“第二个春天”,他说:“日暮黄昏,也要燃烧出万朵云霞。枯藤老树,也要长出片片新芽。西风瘦马,也要奋蹄点点生华。”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十几年来,他常常不顾年老体衰,不畏酷暑严寒,脚踏自行车,身背干粮袋,顶风冒雨,踏泥踩雪,起早摸黑,奔波在侯马市的学校、街道和村庄。他给学生讲革命理想,讲优良传统,讲民主法…  相似文献   

20.
人到老年,爱看老年报刊。离休十年,看了9年《山西老年》,从头到尾,只字不漏。虽然案头也常有一些省内外报刊,但我唯独对《山西老年》情有独钟。 我觉得,《山西老年》办得不错,基本上实现了它的四项办刊方针:“维护权益的阵地,安度晚年的顾问,相互学习的课堂,发挥作用的桥梁”。因此,被评为优秀报刊当之无愧,我们也投一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