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文章运用制度理论,新存货会计准则实施前后物价波动与存货投资波动的关系。首先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新准则实施后,消费物价指数波动成为存货投资波动的格兰杰原因,但是在新准则实施前,两者之间的主导因素相对模糊。然后再从时间纵向和行业横向两方面研究两者关系的形成原因,运用VAIL模型验证新准则实施前CPI的滞后性,用VECM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新准则实施后的行业效应。这可能意味着,经济形势变化、供需关系变化促使企业的经济活动趋向合法化,更加符合制度要求的存货管理是加强企业和经济联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现状分析按照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并与国际准则趋同,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并可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的基本目标,我国于2006年2月正式颁布了新会计准则,它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3.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个具体准则。新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与旧会计准则相比,新准则更加满足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要求,突破传统的单一会计报表概念,确立资产负债表核心地位,最大限度避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际间经济合作、相互投资的不断增多,国际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壮大,这就使会计国际化更确切地说是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一、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尽管我国在准则的制定方面已驶入了快车道,但由于历史的原因, 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以下简称“国际准则”)相比仍存在着一些差距。差距首先表现在内容上, 现有的准则还不够全面。国际准则已经制定了41项,而我国目前只有18项具体会计准则。相比之下,我们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其次表现在会计  相似文献   

5.
新企业会计准则中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一长期股权投资》是对原《企业会计准则投资》的修订,新旧会计准则对投资的会计处理有较大变化。一、准则规范范围原《投资》准则包括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债权投资并划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新会计准则中仅规范长期股权投资问题,准则范围变小。具体规范的范围包括:  相似文献   

6.
我国新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实现了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可谓是最为引人注目的方面.但是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公允价值具有较强的中国特色,对公允价值的引入采取了适度、谨慎的态度.本文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既是我国会计准则在国际趋同中迈出的实质性步伐,也标志着我国市场经济日趋成熟,这对充分发挥会计准则在资本市场中基础设施作用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7.
2006年2月15日,国家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下简称“新准则”)是在财政部2001年公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下简称“旧准则”)、《企业会计制度》等相关规定的基  相似文献   

8.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包括1个基本准则和38个具体准则在内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并要求上市公司于2007年1月1日起率先执行,中央国有企业于2008年年底之前全面执行。无形资产新会计准则在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披露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仅就新旧无形资产会计准则(以下  相似文献   

9.
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新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合并财务报表》。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已基本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而会计国际化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也是我国发展的需要。然而,对于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是分离还是统一,我国会计界对此仍处于争论之中。研究这一课题,对于认清我国当前形势,发展和完善我国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及构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税收会计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准则环境下的会计重要性与审计重要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中对“重要性”的概念都有阐述。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中对报表项目的重要性的定义:“重要性是指财务报表某项目的省略或错报会影响使用者据此作  相似文献   

11.
一、入世后我国会计业受到的影响 (一)对会计准则的影响 我国1993年7月1日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后,基本上确定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协调.国际会计准则统驭着国际经济活动,指导着世贸组织成员国的会计准则,还深深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规模及趋势.但是,我国的会计准则在具体条款上与国际会计惯例还存在一定的差距.WTO要求我国会计准则尽快国际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会计国家化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一、对会计国际化的认识会计国际化是指国际问会计处理的趋同化、标准化,以加强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一般认为,会计国际化包括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和会计实务的国际化两个方面,一个国家的会计准则在结构、体系和规范的内容及方法是否与国际会计准则惯例趋同,是影响会计国际需求的主要因素,因此,会计国际化的核心是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日前,  相似文献   

13.
会计稳健性是保障会计盈余信息稳健可靠的基本原则,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首次将稳健性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之一明确提出.文章以2006~2008年深、沪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我国新会计准则实施对其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2006~2008年我国境内上市公司会计盈余均具有稳健性.(2)实施新会计准则后,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有所降低,但2008年与2007年比较,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程度有所提升,但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公共选择学派的寻租理论与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征 《山西统计》2000,(12):18-19
凡有会计行为的地方就必然有会计规范。现代会计准则作为会计规范理论体系的主体 ,从其产生到现在已有半个多世纪了。几经演变 ,从简单到复杂 ,从国家化到国际化 ,已形成较完整的准则体系。我国于 1992年底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 ,并于 1993年 1月 1日开始实施。至今 ,我国又出台了九条具体会计准则。但在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予以回答 ,即会计准则的性质问题。弄清这一问题 ,对于制定以后的会计准则及构建我国的会计准则理论框架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公共选择学派的寻租理论来讨论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15.
新旧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差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基本会计准则高于具体准则,是所有具体准则的基础,可以用来指导、评估和发展具体准则。下面分别按章节具体分析比较新旧企业会计基本准则的差异。一、总则旧准则的目标为:统一会计核算标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而新准则的目标为:规范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制定依据是:《中华人民共  相似文献   

16.
李征  张翠萍 《山西统计》2000,(5):37-37,44
我们知道美国会计界经过长期的摸索,于80年代中期形成了由财务会计目标、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财务报表的要素、要素的确认、计量与报告构成的概念框架。至此,美国才找出制定会计准则的合适道路。由此可知,财务会计目标在会计准则制定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研究目标,所制定的准则自身必将存在着不一致性,难以被实践所接受。有了科学的概念框架、明确目标,不等于就能制定合理的会计准则,但是若没有科学的概念框架和明确的目标,则必然制定不出科学、合理的会计准则。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使我国的会计准则从无到有,其作用…  相似文献   

17.
增值表自本世纪 70年代初在英国的公司年报中出现以来 ,荷兰、西德、法国、丹麦等公司也纷纷效仿 ,从而成为流行于欧洲国家的一种新报表。近年来 ,增值表也受到了一些非欧洲国家的重视 ,如新加坡的会计准则就把增值表规定为通用性对报表的一个组成部分 ,联合国会计及报告准则政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发布,我国的企业会计标准已逐步与国际会计标准接轨,会计标准已基本完备,会计人员职业判断水平的高低成了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一、会计职业判断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会计职业判断就是会计人员在会计法规、企业会计准则、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和相关法律  相似文献   

19.
2006年2月,财政部正式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这是为规范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而采取的又一项重要措施,新《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于整个上市公司群体有着重要影响。2010年财政部在对627家上市公司的年报进行分析时发现,有87家公司2009年发生了债务重组,占比为13.88%。  相似文献   

20.
会计新准则、新制度与我国的法律、法规相适应,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便于理解和实际操作。就改革的内容而言,新准则、新制度在很多方面兼顾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体现了会计的中国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