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公元七五五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地方军阀头子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历史上叫作“安史之乱”。唐王朝为了平定这次叛乱,派出重兵,大动干戈,费了八年的时间。“安史之乱”虽然被平定,但是,唐王朝由此衰落下来,统治阶级更加腐败不堪,军阀连年混战,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处在风雨飘摇之中。经过八年的战乱,唐朝中央已无法控制地方,当时,整个北方,包括现在的河北、  相似文献   

2.
“天宝之乱”,指的就是安史之乱。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以诛杨国忠为名,在范阳举兵反唐。很快河北沦陷,东都失守,潼关被占,唐玄宗携带杨贵妃及杨氏姐妹和几个大臣,在少数禁军的护卫下,仓皇南奔四川。太子李亨北逃朔方,在灵武即位称帝,是为肃宗,玄宗被曾为太上皇。安史之乱延续了八年之久,到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正月,史朝义兵败自杀,叛乱才算勉强平息。但从此以后,唐王朝每况愈下,国力逐渐衰微。  相似文献   

3.
公元七五一年和七五四年,即唐玄宗天宝十载和十三载,李唐王朝曾两次出兵云南,讨伐洱海地区的南诏阁罗凤政权,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西洱河战争。 唐王朝在西洱河战争中被南诏打败,损兵二十万,初唐百余年间对云南的惨淡经营付之东流。由于南诏叛唐而附吐蕃,唐朝以云南牵制吐蕃的战略被打破了。战后不久,安史之乱起,唐朝边军调入内地,南诏和吐蕃乘机攻唐,河西、陇右大片土地被吐蕃占领,大渡河以南地(唐巂州、南宁州和姚州三都督府,相当于今云南全省及四川的西昌、凉山地区)全为南诏所据。  相似文献   

4.
唐王朝从开国(618年)到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凡一百三十七年,称为前期。这期间,大唐帝国的边境战争相当频繁。其中有的是抵御外族入侵的自卫性的正义战争,有的是开疆拓土的侵略性的不义战争,两者又往往互相交错、转化,  相似文献   

5.
唐玄宗在位长达44年,分为开元(713—741年)和天宝(742—755年)两个时期。开元和天宝前期,是唐王朝的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这一“盛世”的出现,是与唐玄宗在开元时期,励精图治,致力改革分不开的。天宝以后,由于玄宗逐渐丧失了改革,进取的精神,使朝廷内部奸佞当道,弊端丛生,导致社会危机四伏,酿成“安史之乱”大祸,使唐朝由盛转衰。  相似文献   

6.
安史之乱是我国历史一次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乱"系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55~762年)结束,前后达八年之久.这次历史事件,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所促成的,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  相似文献   

7.
高适集中,写与边塞、战争有关的诗,有五十首左右,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他开元二十年、天宝十载两次到蓟北和天宝十二载到河西这三次出塞期间的作品。这些作品,使他赢得了“边塞诗人”的称号而扬名于后世。但是,如何评价高适其人和他的边塞诗,现在却出现一些分歧,如对高适天宝十二载入哥舒翰幕府后,因收九曲之战所作的十几首诗歌,就有人认为是对“非正义的战争”“进行了歌颂。”①甚至是“放声高唱唐王朝实行民族压迫的暴行,用他们的笔和剑支持了不义战争。”②这些结论,我认为是在颠倒了这次战争正义性的前提下得出的一种主观论断。恰恰相反,这次战争是唐王朝反抗吐蕃侵略的正义战争,高适因这次战争所作的诗歌,应该基本肯定。我的详细论述,请见《文学遗产》一九八一年第一期所刊《九曲之战与高适诗歌中的爱国主义》一文。  相似文献   

8.
浅析安史之乱对中唐士人观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本文通过对这场战乱之后中唐士人仕途观念的考察,欲从士人思想意识和主体认知的层面对安史之乱的影响再做一些分析,以充实历史研究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正> “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的封建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特别是中原一带的经济破坏尤为惨重。此后,庄园经济逐渐取代了均田制,中央集权政治也一落千丈,方镇割剧更进一步发展。“安史之乱”发生后的抗叛斗争,特别是睢阳保卫战和南阳保卫战,两地军民坚持了一年时间的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用生命保卫了祖国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阻止了叛军向江南的进攻,使江汉人民免遭了一场浩劫,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0.
唐王朝与吐蕃的关系,自初唐吐蕃兴起,其势力发展至松(四川松潘)、茂(四川茂县)边境,双方处于时和时战状态。从开元末起,战争频起,特别经过天宝年间洱海区域战争后,南诏臣属于吐蕃,攻占了嶲州。吐蕃却屡攻陇右,乃至黎、雅(四川雅  相似文献   

11.
一、回鹘族的由来、成长及其发展回鹘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谓。最早见于《隋书》记载:初为韦纥,后来称袁纥,乌纥。唐初为回纥,后改称为“回鹘”。元、明时期为畏兀儿、清时为回回。据载:回纥出自高车族,高车与敕勒为同族,敕勒出自丁零族。(参阅《北史》高车传)南北朝时敕勒族有六个部落,其中有一个为袁纥氏,所以曾称“袁纥”。唐宪宗元和4年(公元809年),回纥首领“蔼道曷里录设弭施合昆迦可汗”遣使来唐。因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年间,唐政府曾借回纥兵平定“安史之乱”。回纥兵在此次战争中表现非常勇敢,尤其善于骑射,疾驰如飞,连战连捷,百战百胜,故这次来请唐帝国允许改称回鹘。取义为“回旋轻捷如鹘”。(鹘音胡,鸟名,羽毛甚美,首尾皆尖,善飞,春去秋来)据载:最初  相似文献   

12.
刘禹锡(公元七七二——八四二年),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代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天论》继承发挥了荀子《天论》中的唯物主义思想,是向唯心论、有神论宣战的檄文。一刘禹锡生活于唐代中叶。当时,唐王朝正处在由强盛到衰落的转折之中。“安史之乱”虽已平定,但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丑剧愈演愈烈。中央政权与地方势力矛盾尖锐,形成了严重的藩镇割据局面。朝廷内宦官专权,政治非常黑暗。由于大地主土地兼并十分严重,“均田制”已破坏,“租庸调法”也无法实行,不得不实行“两税法”,  相似文献   

13.
唐“安史之乱”至五代时期的洛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中期,由于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政治的腐败,加剧了社会矛盾,促使统治阶级内部爆发了一系列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繁荣的洛阳遭到了多次的破坏。安史之乱期间遭到的破坏即达四次: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为着攻取首都长安,首先攻占了洛阳;至德二年(757年),唐政府乘叛军内部出现矛盾之机,以回纥援军十五万人加以收复;韩元二年  相似文献   

14.
享国三个世纪的唐王朝,被历史家交口誉为“盛世”,而事实上,从公元755年发生的安史之乱起,就已走向衰落。从这一年到它的灭亡,又经历了约一个半世纪的时间,占它全部寿命的一半。此间,这个享誉千载的王朝遭遇了一系列难以克服的麻烦,外有邻族的频频侵扰,内有藩镇的割据称雄,内外交困,举步维艰。然而,它毕竟在这样的困境中又挣扎了一个半世纪之久,对此,人们做了很多的解释和猜测。  相似文献   

15.
安史之乱后,唐有两大边患:一是吐蕃,一是回纥,而吐蕃尤甚。诗人杜甫,从乾元二年秋写《秦州杂诗》始,至大历三年秋写《秋日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三十韵》止,十年时间,共写了以吐蕃入侵为题材的诗达四十余首,真实反映了唐王朝和吐蕃曲折复杂关系的变化历程,充分体现了诗人的现实主义思想。 (一) 从天宝初进入了晚年的玄宗,倦于忧勤,纵情逸乐,国灾民难接踵而至。755年,  相似文献   

16.
公元751年至754年(唐玄宗天宝十年至十三年),唐朝政府先后两次对南诏国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进攻。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天宝战争”。两次战争均由唐朝政府无端挑起,属非正义性质。战争的直接受害者,不只是西南地区的各族人民,也殃及中原地区的广大人民。它对当时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相似文献   

17.
一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人.生于公元七五一年(唐玄宗天宝十载),死于公元八一四年(唐宪宗元和九年).关于他的家世,由于文献不足,我们已不能详细地知道.根据现有的一些资料来看,仅仅知道他的先世并非豪门世族①.他是在他父亲任苏州昆山县尉时生于昆山②.从他送李??去苏州的诗:“小时履齿痕,有处应未销.旧忆如雾星,怳见于梦消”一些话来推断,大约他的童年至少是在苏州生活过一个时期.当“安史之乱”的时候,他年方四岁.在“安史之乱”结  相似文献   

18.
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一种与土地私有制并存的,不纯粹的封建土地国有制。它始于北魏太和九年(公元485年),经北齐、北周、隋朝和唐前期,终于唐建中元年(公元780年)颁行两税法,历时达近三百年之久。在上述这些朝代中,隋朝是否实行过均田制呢?有一种意见认为:均田制度“实际上不过是一种纸上谈兵的官样文章”,而“隋本是一个短命王朝,国势动荡,再传而亡,也屡次颁发均田法令”(傅筑夫:《中国封  相似文献   

19.
五代十国时期,唐室覆亡,原为唐节度使的钱缪在东南建立了割据政权吴越国,被北方的后梁王朝封为吴越王。钱缨虽一小国之君,在政治和经济上并无多大建树,但他称王后还乡宴请父老的事却很值得一书。 史载吴越天宝三年(公元910年)秋天,钱缨回故乡临安附近的临水里拜望故人父老。一路上旌旗猎猎,斧钺耀目,盛大的仪仗车马连绵  相似文献   

20.
762年(唐代宗宝应元年),唐王朝军队屡败安、史叛军,收复河南、河北(今洛阳一带及河北北部);763年(广德元年),史朝义(史思明之子)势穷自缢。延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即将告一段落。此时杜甫正客居梓州,他流离入蜀已有四年光景了。“鸟雀各夜归,中原杳茫茫”(《成都府》),他深深怀念那欲归不得的中原故国,朝夕期盼着战乱平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