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枫 《领导之友》2009,(6):34-36
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过程受到资本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制约,最终实现稳态。尽管在稳态处,各人均变量的增长率为零,但在增长过程中,提高储蓄率或者投资总额是能够加快经济的增长速度的。即使没有任何技术进步,人均产出也可以实现长期增长,而且,更高的投资水平(或更高的储蓄率)会导致更高的长期人均增长率。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最终推动因素,  相似文献   

2.
笔者试图以资本产出比解释中国经济增长现象,并猜想近年的低增长主要是资本产出比速率与资本形成速率变动同步造成的。从资本深化和技术进步两个角度,对资本产出比速率分解,发现目前中国资本产出比不断升高的主要原因,来源于资本深化程度不断加剧和目前的技术进步水平不稳定。最后提出通过不断提高技术,同时优化技术选择偏差,降低资本深化程度,使资本产出比速率不断下降达到经济增长上升的变动模式。  相似文献   

3.
金融发展与基于水平创新的内生增长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中间投入品种类扩张的水平创新型内生增长模型,本文论证了金融发展影响一国长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对平衡增长路径的稳态增长率求解结果表明,稳态消费、产出增长率同时取决于研发、人力资本以及金融部门的产出效率;进一步比较静态分析表明较高的金融发展水平将提高稳态消费增长率,然而各产出效率参数对金融部门自身的稳态增长率影响是不确定的。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框架下,将“经济增长率偏好”显式地引入到效用函数,从理论上分析这种因喜欢高增长率的偏好对经济所产生的潜在影响.研究发现,许多结果与直观想象是有差异的.它对稳态消费的影响并不像预期那样是单调递增的,适度的经济增长率偏好才可以使得稳态消费超过传统模型中的稳态消费;如果初始资本存量已经比较高,那么经济增长率偏好的上升反而会使得总效用降低;经济收敛速度在稳态附近随经济增长率偏好的上升将变得更缓慢;时间偏好等参数对稳态资本存量的影响也不再具有单调性.研究结果说明,政府过度地追求高经济增长率或不顾发展阶段一味地偏好经济增长率,都可能会带来产能过剩、总效用降低等负面影响;通过诸如“晋升锦标赛”等反映经济增长率偏好的激励方式来促进经济增长,其作用可能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5.
全球性金融危机进入一个新的关键阶段,世界经济总体呈现了衰退的趋势,我国经济也陷入了缓慢增长的境地。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出口国,经济增长下滑将令众多企业受到影响。在特殊的经济环境下,要不断改进和日趋完善现有的会计准则,为抗击来势汹涌的金融海啸,稳定企业振兴,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充分发挥会计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混频模型(GARCH-MIDAS)分析了经济不确定性对中国股市波动率的影响。经济不确定性包括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两方面。总体来说,经济不确定性会影响中国股市的波动,但强度有限,且A股、B股间表现出差异。经济运行(IP)和消费(inf)中的不确定性是A股、B股共同的波动因子,且IP的贡献度最高;货币政策(IR)、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CEPU)对A股无显著影响,但会显著影响B股的长期波动趋势;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AEPU)的影响则不显著。加入显著性指标有助于提高波动率的预测精度,混频模型为分析股市波动中的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有助于识别股市波动中的经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通货膨胀、投资与经济增长--关于宏观调控背景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货膨胀一直以来都作为衡量一国宏观经济运行是否稳定和健康的重要指标。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有益于投资从而也有益于经济增长。因此宏观政策的制定者往往都密切关注通货膨胀率的高低。本文从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关系入手,结合我国的实际数据围绕通货膨胀和投资、产出、过度货币供给等宏观经济变量进行了一系列的计量分析。本文通过协整检验得到,投资增长是产出增长的原因,却并不是通货膨胀率上升的原因。本文建立了通货膨胀率的ARMAX模型发现,通货膨胀率上升并不是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给的结果。同时本文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格兰杰因果检验,进一步显示,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外商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率和通货膨胀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这些结论说明了,通货膨胀并不会抑制投资并损害长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8.
<正> 1 从国际经济形势来看,亚洲金融危机、俄罗斯金融危机、巴西金融危机、日本经济持续低迷等集中反映出一事实:世界经济体系在世纪末发生了问题。历经20年改革开放的中国经济不少方面已经与全球接轨,如果世界经济动荡不止,势必给我国的稳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不过,数月来的事态发展表明,90年代与本世纪初2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时已有很大区别,各国政府宏观经济决策能力大有改善,并且对可能发生的全球金融  相似文献   

9.
实体经济和金融部门之间存在的联系在最近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中得到了明显的突出,很多学者开始认识到在对宏观经济建模的时候已经无法将金融市场产生的冲击和摩擦忽视掉。本文对金融冲击的宏观效应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发现,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产生驱动作用的最为主要的力量就是金融冲击,其在对就业的波动、工资增长、债务增长、投资增长以及产出增长等很多方面进行解释的时候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就算是在其它多方面的冲击的同时,金融冲击也可以对超过五分之四的产出增长波动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0.
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攀升、汇率波动频繁和金融稳定的联动问题备受关注。运用熵值法构建中国金融稳定综合指数(CFSCI),采用具有随机波动性的时变参数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TVP-SV-VAR)来研究三者之间的动态时变效应,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会降低金融稳定,而实际有效汇率上升在短期会显著降低金融稳定,中长期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波动幅度变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对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在不同时段呈现异质性,中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进而间接降低金融稳定。而实际有效汇率上升在短期会增加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影响程度历年来保持相对平稳,作用机制比较稳定,长期可能会降低不确定性,从而促进金融稳定。近些年来,三者之间作用强度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1.
高储蓄率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的同时也让中国经济陷入了高储蓄低消费的不平衡困境。本文针对我国高储蓄的发展模式做出了分析,提出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紧迫性,以及社会制度及收入分配制度方面进一步完善以冲击国内消费降低目前过高的储蓄率,从而改变目前这种高储蓄低消费的经济增长局面,实现经济持续健康的增长。  相似文献   

12.
程恩富  王中保 《领导之友》2009,(6):27-29,36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引起世界的关注,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连续30年的经济长期持续高速增长,年均GDP增长率达到9.6%,就经济增长的时间长度和速度来说,在世界范围内是首屈一指的。2008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已经达到3292美元,步入了世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尤其在2007年肇始的金融、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发达国家和众多发展中国家纷纷陷入衰退时,  相似文献   

13.
《领导文萃》2009,(20):12-14
金融危机的严重性让世界认识到改革不合理的全球金融秩序的必然性和紧迫性。只有改革不合理的经济和金融秩序,创建适应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新秩序,形成新的机制和活力,才能避免金融危机重演,才能实现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学界对于金融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了多方面考察,形成了不同的观点。促进论认为,金融化过程可以吸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积累的剩余,通过资产升值的财富效应和为低收入群体提供借贷来刺激消费,通过金融市场对企业进行约束并优化资本配置,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正面影响。然而,促退论认为,金融化带来的金融和经济不稳定会使经济陷入更加严重的停滞当中,金融化带来的"股东价值导向"和金融霸权会挤出实体投资,金融化的收入分配效应会增加家庭负债并降低社会总需求,这些影响都会造成经济的长期停滞。不确定论认为,金融化在短期和长期会对经济增长带来不同的影响,最终影响如何取决于不同的前提条件和金融化的程度。一些实证研究的结果总体支持了金融化对于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以及金融化影响的国别差异,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已有文献关于金融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截然不同的观点和政策主张。本文在最优产业配置框架下,重新考察了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与波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通过将经济增长与波动之间的权衡问题转化为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问题,本文模型框架能够更好地探究金融结构对宏观经济的综合影响,并能够有效地解决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利用OECD国家1970~2010年面板数据构建最优配置模型,本文实证分析发现,相比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资源配置向最优配置状态收敛。进一步分析发现,外部资金依赖度高和中小成长型公司占比大的部门,在市场主导程度更高的金融系统中,向最优配置状态的收敛速度更快。在对金融结构内部进行更细致的考察中发现,银行业和股市内部结构特征也会对上述作用产生影响,银行业集中度越低、股市发展越有效率和活力,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越能够加速推动经济向最优配置前沿收敛。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特别是丰富了有关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和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的内涵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直接投资开放对实际汇率、国内经济产出波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基于Aghion等的动态模型,分析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金融稳定的冲击。本文争辩,无论资本账户完全开放,还是部分开放,都会带来国内经济产出的不稳定。对一般认为能起到稳定器作用的直接投资,本文特别指出,它们虽然不引起实际汇率的波动,但会引起国内经济产出的不稳定。文章还利用包含57个国家的跨国横截面数据模型,针对不同的国别样本,进一步研究了直接投资开放的经济后果。实证证据支持理论模型的预见,并证明直接投资开放在发展中国家或转型经济国家样本中,会造成比在发达国家样本中更强烈的不稳定性冲击。  相似文献   

17.
正经济与股市真的关系不大。中国经济在全球各大经济体中,增长率领先、外储第一,本币升值难止,自2008年金融海啸以来已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前进的火车头。A股却从高点下跌至今,仍有近三分之二的失地未能收复。  相似文献   

18.
徐宏源 《决策》2001,(12):5-6
总体上看,2002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的环境将会有所恶。首先,世界经济减速运行的态势尚未出现止跌迹象。在美国经济已经站在衰退边缘的时候,“9&#183;11”事件的发生无疑使美国经济雪上加霜。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9月份的工业产出同比下降5%,而且为连续12个月的下降,达到了战后以来的最高记录;其失业人数9月份也达到了近期高点;美国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仅为0.3%,不但低于市场预期的1%,且成为8年来季度经济增长率最低,而且可以预计这种减速运行的态势至少还会延续3到4个季节。从运行趋势来看,失业人数的上升,设备利用率与预期投资收益率的下降,IT行业的过度投资所引起的高科技股市泡沫破裂,再加上美国消费者信心的下降所导致的美国居民有效消费需求的不足等,决定了美国经济低速增长的时期还远没有结束,经济疲软的程度可能超过此前大多数经济学家的预期。具累美国经济的调整,更多的体现了以库存总量和结构调整为主的经济周期性特征。除了“9&#183;11”事件与带来的信心问题外,美国经济还存在着一系列内在的结构性矛盾:一是某些行业尤其是高技术行业削减库存的压力仍然比较沉重,计算机芯片,大规模集成电路,光通讯设备,与因特网相关的设备制造业等产业的供给能力远大于需求,供给方存在着进一步调整的压力。二是投资收益预期,高新企业销售收入,盈利和现金流入的下降将继续抑制资本设备和投资的扩张,投资需求扩张速度减缓的格局会更加明显。三是股市下滑和失业增加等因素可能进一步降低消费者的信心和意愿,消费需求的增速将会受到较大影响。四是世界经济增速的减缓与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会影响到美国的出口需求,欧盟,日本及东南亚地区等美国主要贸易伙伴经济增长放慢对美国经济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正在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金融监管视角,利用一般均衡分析框架阐释了最优金融结构形成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内在机制,进而分析最优金融结构的动态特征和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表明,当且仅当对规模适中的企业进行监管,社会福利才能实现最大化,此时存在唯一的最优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相匹配。不过,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最优金融结构呈现指数化的动态演进趋势,并对经济增长率有决定性作用。因此,最优金融结构并非绝对的市场主导型或银行主导型,而是取决于一国实体经济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本文以股票市场资本形成总额、交易总额与银行信贷的比例作为金融结构的测度指标,采用2004~2012年间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96个国家构成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金融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显著为正,且金融结构是经济增长的单向格兰杰因。此外,多种金融结构理论同时得到实证支持,它们之间是互补关系而非相互排斥。  相似文献   

20.
《领导文萃》2008,(24):6-6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第三季度GDP较上一年同期增长9%。这是中国经济增长率自2005年第四季度以来首次降到一位数。世界经济不景气,以及国内资产泡沫破裂.中国的出口和投资开始蒙上阴影。为防止陷入急速的衰退,中国有必要迅速向依靠内需的成长道路上转变。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很有可能低于10%。连续5年两位数增长的中国经济迎来了拐点。中国每年新增劳动力约1000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