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清朝行政立法中,对蒙古行政立法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会典》“理藩院” 卷,以《理藩院则例》为基础,对事藩院所掌管的事务及其各司分掌的职权作了原则规定,《理藩院则例》就蒙古的旗分、品秩、袭职、职守、设官、擢授、奖惩、比丁、征赋、廪饩、朝觐、贡输、宴赉、扈从、仪制、优(血阝)、会盟、驿站、边禁等方面规定了具体细则,构成蒙古行政法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2.
理藩院是清朝管理蒙古、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中央机构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 ,还负责处理对俄国的外交事务。因此 ,《理藩院则例》不仅是理藩院这一机构的行政法规 ,也是清朝统治蒙、藏等地区的根本大法 ,还是清朝处理中俄关系的依据。在研究清代边疆史、政治制度史、民族关系史、司法审判史、中外关系史、宗教史、交通史、风俗史等方面是十分重要的参考书目。在清朝统治的 2 0 0多年中 ,《理藩院则例》在乾隆、嘉庆、道光、光绪年间多次纂修 ,有满、蒙、汉等多种文本。仅目前见到的汉文本 ,就有乾隆二十一年内府抄本 ,道光六年刊本…  相似文献   

3.
《理藩院则例》是清朝理藩院治理蒙古地区事务的基本法律依据。结合其中律条分析清朝对蒙古地区立法特点,主要有德主刑辅、恩威并用、控制蒙古族上层人士;严刑竣法、严明禁令,对蒙古人民实行高压政策;编旗划界、分而治之,确保中央对蒙古地区的专制统治;维持封建等级制;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等。其最终目的是加强对蒙古民族的专制统治。  相似文献   

4.
清朝对“蒙古例”、《理藩院则例》的制定与修订徐晓光,陈光国清代,我国多民族统一的国家进入鼎盛时期。从清太宗皇太极开始到乾隆时期,请政府为对蒙古进行有效的控制,颁布了大量的“蒙古例”,并先后制定了专门适用蒙古地区的单行法规《盛京定例》、《蒙古律书》和《...  相似文献   

5.
清代昌都强巴林寺帕克巴拉活佛朝觐年班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对蒙古、西藏等边疆民族首领专门制定了朝觐年班行政管理制度,乾隆时期对察木多地区影响最大的强巴林寺帕克巴拉活佛、锡瓦拉活佛颁布朝觐年班制度。在《大清会典》、《大清会典事例》、《理藩院则例》中对朝正年班的班次、人数、日期、沿途支应、贡道、贡品、馆舍、廪给、筵宴、赏赐、礼仪等方面,都有比较详细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邢蕾 《西域研究》2015,(2):10-13
作为清廷对回疆的重要立法成果,《回疆则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它在关注当地吏治问题的同时,还对宗教事务、经济活动和民族政策的具体实施内容等做出较为全面的设计,《回疆则例》在当地的社会治理体系中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回疆政治局势的变化,该法在实践中也逐渐显露出与社会现实间的不相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理藩院则例》是清朝治理蒙古、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专门法规。它是清朝制定的民族法规中“体系最为庞大”、“内容最为丰富”、“适用范围最为广泛的一部”。它对蒙古族及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司法等诸多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它把行政法...  相似文献   

8.
清代《回疆则例》是一部由中央政府(清政府)制定的,涵盖行政、军事、宗教事务管理、经济贸易管理以及刑事犯罪及诉讼制度等多种内容的、带有一定民族自治性的综合性法律,而不仅仅是清政府治理回疆地区的单行行政法规。清代《回疆则例》这部适用于回疆地区的法律,在立法指导思想和具体内容上体现了诸多时代特色,诸如对于中央律法与地方民族习惯法、宗教法规的关系,对于少数民族与汉族关系的处理,对于民族宗教、风俗习惯的尊重等,即使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田澍  邢蕾 《西域研究》2012,(2):125-133
学界对清代回疆司法控制的研究,主要涉及《回疆则例》、当地的习惯法、司法程序控制、实体控制、实施情况以及对其的总体评价等,相关讨论对深入了解清朝政府对回疆地区的统治具有重要意义,而对相关争论的梳理有助于该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0.
清对蒙古的封禁,是按不同的封禁范围,分层次进行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层次。(一)在蒙古各旗之间的封禁;(二)在蒙古各部之间的封禁;(三)在蒙古与其它备族之间的封禁;(四)在蒙古与俄国之间的封禁。兹就《大清会典》、《大清会典事例》和几种《理藩院则例》及有关史料,对这几个层次分别加以叙述,以期说明清封禁蒙古的基本目的。 (一)在蒙古各旗之间的封禁。清在蒙古各旗之间的封禁,是清封禁蒙古的第一个层次,  相似文献   

11.
清代“蒙古衙门”设置时间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清一代对蒙古地区的统治,理藩院起了重要作用。众听周知,理藩院是由“蒙古衙门”更名来的,这在清代史籍中有明确记载。《清太宗实录》写道:崇德三年六月庚申日(公元1638年8月8日),“更定蒙古衙门为理藩院”。《清朝通典》中也记载:“崇德三年六月定蒙古衙门为理藩院”。此外,《清史稿》一书记载:崇德三年蒙古衙门“更名理藩院”。那么,蒙古衙门设置于何时呢?关于这个问题,长时间来,在许多蒙古史研究者中一直众说纷纭。简言之,有如下几种说法:  相似文献   

12.
1805年,比丘林作为第九届俄国驻华宗教使团团长抵达北京,从此开始了他所钟爱的汉学研究。他在大量翻译中国典籍并充分利用的前提下,撰写了一系列关于中国语言、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著作,其中,中国边疆史地的翻译与研究是他学术活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他提出了蒙古、通古斯、突厥同源论,探究了“蒙古”名称的由来,考察了蒙古与中原关系的变迁以及清廷在蒙古的统治等问题。比丘林在俄国人对蒙古史研究中的贡献不仅仅是为后来者开启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同时也提供了《蒙古律例》、《理藩院则例》等具有重大价值的中文史料。  相似文献   

13.
1、前言 具体地记载处于清朝统治下的蒙古社会状况的史料格外缺乏,此事还与蒙古史料的变迁和收存状况有关。构成清朝统治时期以前的蒙古语史料的核心,是所谓“编年史”类史料,可是这种史料的记事传统终结于18世纪的前半叶。继而出现的是“系谱”类史料,不过即使掌握了王公的谱图,也不会了解此外的其他情况。再有《高僧传》一书,对于西藏和蒙古佛教史的研究无疑是重要的史料,然而对于这些史料的利用则总局限于特定的范围。《大清会典》、《理藩院则例》两部法律史料,是广义的有关行政方面的史料,但是为了更为有效地分析和研究,则需要依靠档案来印证。  相似文献   

14.
姜秉熙 《河北学刊》2015,(1):205-209
概念作为哲学体系的支点,对其进行分析可以深入理解该哲学体系的脉络。将不同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概念进行对比,则有助于确认各思想体系之间的联系和发展顺序上的先后。本文以《列子》中的"天"概念为例,基于原文对其在具体事物、气化系统两个层面上的意义作深入剖析,并将其与《老子》和《庄子》中的"天"作对比,发掘《列子》之思想体系与《老子》、《庄子》的联系与区别,并由此得出《列子》之气化理论在先秦思想史上的位置晚于《庄子》外篇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金璐璐 《船山学刊》2011,(1):140-143
关于班昭《东征赋》与《女诫》的作年,学术界众说纷纭。笔者通过对《后汉书·列女传》、《女诫》文本以及其他相关背案资料的梳理,将《东征赋》作年定于永元七年(95),《女诫》的创作时间始于永初四年(110)十月,终于永初六年(112)的合理性较强。  相似文献   

16.
《史记》小序与《汉书》叙目,均为二书总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人牛运震在《读史纠谬》一书中,对小序和叙目的文字表述作了概括性的比较。对此,学界关注不多。本文受前人启发,对此作深入探讨,从史书内容处置、著者思想倾向和文字表述三个方面,对小序和叙目作了较全面的比较,其所得,或许可以对《史》、《汉》比较研究作一点补充。  相似文献   

17.
宋德生 《云梦学刊》2003,24(3):73-74
崔颢的《黄鹤楼》是唐七律诗中最杰出的作品,被誉为“唐人七律诗第一”。李白先仿其格作《鹦鹉洲》,而远不及崔诗,尔后又作《登金陵凤凰台》方可与《黄鹤楼》匹敌。对于《黄鹤楼》与《凤凰台》各家评说褒贬不一,但众口之辞占主流的是,李白仿摹崔诗,而未远胜,这使得李白诗名大负。然而,《黄鹤楼》又是仿沈亻全期的《龙池篇》而成的事实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8.
朱庆华 《江汉论坛》2003,3(5):98-100
《祝福》与《一生》均是“五四”文学中揭露封建礼教残害妇女罪恶的上乘之作,《一生》是小说界对封建礼教的第一声喊叫,《祝福》则是对礼教最沉重的致命一击;《一生》是现代白话小说拓荒期的佳作,技法的幼稚在所难免,近于速写,《祝福》则是现代白话小说的圆熟之作,艺术上已臻炉火纯青之境。《祝福》是对《一生》根本性的改造与提升。  相似文献   

19.
《论语正义》(以下简称《正义》)是《论语》旧注中的集大成之作,它发扬了乾嘉学风,注重文字训诂的特点。注释中多处借助《说文》对《论语》用字进行细致的考究。借助《说文》及古文字材料,对《正义》中指出的《论语》用字中的假借、混用现象进行举例阐释、详加说明,从而证明《正义》中大部分找到的本字的正确性,并对几处误释为文字混用的地方进行纠正。  相似文献   

20.
柳春蕊 《阴山学刊》2007,20(3):33-38
从史书材料、五言诗在汉代创作情况、对锺嵘和刘勰相关观点的辨析、与《古诗十九首》比较等六方面对《文选》所收李陵诗逐一考证,可以得出结论,《文选》所收三首“李陵诗”应当是李陵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