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拉伯世界》2003,(2):24-28
阿拉伯人的文化心态与阿拉伯局势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代部分阿拉伯人的某些文化心态具有一定代表性,与西方交往的惨痛经历使他们对西方缺乏理性的认识,而悠久的历史遗产又成为他们的历史包袱,对宗教的理解往往未能从总体上把握精髓。但也应认识到:对阿拉伯人的认识不可一概而论,9·11事件后,阿拉伯世界理性反思的呼声正日益高涨,阿拉伯人的思考、探索受到外界困难环境制约,但阿拉伯人一定能摆脱痼习,创造光明的明天。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上半叶,面对阿拉伯人的统一诉求,有相当一部分人通过美国媒体,结合西方世界对伊斯兰教的刻板印象,将“泛阿拉伯主义”附会到中世纪的“阿拉伯帝国”,进而视其为西方文明的对立面。纳赛尔掌权后,美国媒体出于对埃及亲苏外交的敌视,纷纷指责埃及政府试图仰仗苏联支持,建立“阿拉伯帝国”。随着埃及(阿联)与苏联之间矛盾的加剧,美国舆论界仍继续敌视纳赛尔的“泛阿拉伯主义”,认为纳赛尔建立“阿拉伯帝国”的“野心”虽然导致其与苏联的纷争,但仍是西方的威胁。美国人对纳赛尔的敌视,虽然伴有强烈的冷战心态,但他们频繁以“阿拉伯帝国”或“穆斯林帝国”的历史意象,比附纳赛尔的“泛阿拉伯主义”实践,实际上是对“东西对立”叙事模式的延续,反映出西方世界长久以来对“伊斯兰征服”的历史记忆,并连带着对中东地区整合倾向的担忧。  相似文献   

3.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是世界上历史悠久、影响广远的为数不多的几大文化体系之一,在人类文明史上发挥过承前启后、沟通东西的历史作用.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研究历来是国际学术界的重要课题,进入21世纪,更是愈来愈受到东西方各国学术界的广泛重视.我国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研究不但历史久远,而且成绩突出.但是与对西方文化的研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存在诸多的问题,尚未建立起相应的学科体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文化研究体系,是21世纪中国学术界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在伊斯兰历史上,释奴问题是值得考察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阿拉伯-伊斯兰历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从种族上说,释奴既有白种人,也有黑种人和黄种人.从宗教上说,释奴改宗前既有犹太教徒,基督教徒,也有祆教徒和佛教徒等,宗教背景相当复杂.释奴和阿拉伯人的斗争结果是,释奴最终执掌了政权,改变了命运,但同时也接受了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释奴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贡献是全方位的,涵盖了文学、历史、宗教、语言、艺术、自然科学等领域.他们既是阿拉伯社会中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他们是阿拉伯-伊斯兰文明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5.
应阿拉伯教育、文化、科学组织(简称ALESCO)和突尼斯文化部的联合邀请,我于1997年11月17~21日到突尼斯参加了“阿拉伯文化与其他文化对话国际研讨会”.会议有3个主要议题:1.阿拉伯文化与亚、非、拉美第三世界文化.2.阿拉伯文化与西方文化.3.在世界新秩序中,阿拉伯与世界其他地区政治对话和经济交流的前景.参加会议的是来自世界5大洲的数十位专家学者,他们每人都提交了论文,其中有16人向大会宣读了论文.与会期间,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有时甚至是激烈的辩论.来自西班牙王室的玛丽娅·蒂丽莎·帕尔玛公主的论文《亨廷顿观点剖析》,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逐一进行分析、批判.帕尔玛公主认为当今世界正向政治多极化、经济多样化、文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各国家、各民族都根据各自的特点和状况发展,速度有快有慢,向现代化迈进并不意味着西化,或溶于西方文化中.语言的多样化和信仰的多样化(无神论、有神论、一神论、多神论等),形成了多样化的文化和历史背  相似文献   

6.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阿拔斯朝初期定型,确立了以伊斯兰教为核心的哲学、理性、宗教相统一的制度宗教文化特性.在近代,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现代化整合.冷战后期开始发展至今的全球化,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超越现代化的趋向,是一个统一与断裂的平行矛盾体,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是机遇又是挑战.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必须展开新一轮的整合,才能在全球化进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发扬光大.从短期看,这一整合仍将以宗教为核心,并面对不利的内外环境,但只要顺应时代潮流,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将走出困境,并对全球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工作不幸福问题的实质在于对理性化的过度追求与人的自身本质属性——理性与本能统一下的感性存在——之间的张力。专业化越强的工作对人的理性化要求越高,将人类本性中的理性的一端推向极致,而忽视了人作为感性的存在,其不幸福感自然也就越强。对此,一方面西方社会学理论的感性论的转向可以提供理论解释,另一方面费孝通先生对社会学双重属性的认识和"心态论"的创想可以为我们指明可能的途径——构建"心态秩序"。  相似文献   

8.
公元八至十三世纪,是勤劳智慧的阿拉伯人民继承和发展东西方古代文化的伟大时代。他们在哲学、文学、历史、艺术、语言、教义学、天文、数学、医学、化学、地理和物理等学科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创造了光彩夺目的中世纪阿拉伯文化。这里简要介绍一下他们对地理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阿拉伯语使用被动语态的频率相对其他语言较高.本文试从文化的视角对这种现象进行解析,从中认识阿拉伯语语法所显示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元素,即阿拉伯语语法不仅反映出阿拉伯人受到的希腊哲学思维方式影响,也反映出伊斯兰教信仰及由此产生的认知世界方式对阿拉伯人思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一些激进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习惯将伊斯兰制度和文化与西方制度和文化对立起来看待,他们把西方世界描绘成罪恶世界,认为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是剥削的、不公正的制度.但是,在一些温和的阿拉伯伊斯兰国家中,则出现了另一种倾向,他们对伊斯兰教的经典解释和诠释持灵活、理性的务实态度,他们的领导人、政治家、金融家和企业家为了发展民族经济,振兴民族文化,并不彻底拒绝西方的思想文化,他们在从事重大的国际事务和经济活动中,保持了自己的伊斯兰特性和传统,因而不失为忠诚的伊斯兰信士.沙特亲王瓦立德就是这样的典型,他既是热衷于西方证卷交易的金融家,又完全保持了他的伊斯兰信仰和实践,他将两种存有巨大差别的文化体系、价值观念和经济实践融合起来,并身体力行.在他的生活中,看不到思想信仰的冲突.行为实践的冲撞和价值观取向的摩擦,能看到的是两者间的并行不悖与和平共处,或至少是互为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