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秦兴仲 《齐鲁学刊》2008,4(3):83-86
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考察,人与自然之间一直存在着对立、冲突与不和谐。要回归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类走出困境,必须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实现人文生态平衡,此外,人类还应该学会尊重自然,懂得爱护自然、美化自然,大力弘扬自然道德,科学地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牢固树立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观念,建立人类新文明——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2.
论人力资本的社会功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力资本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要素,而且也是社会发展的内生性要素。当我们将研究视野从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发展领域时就会发现人力资本的社会和人文价值。由人力资本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人力资本在社会发展中具有要素、效率、均平和稳定四项基本功能。我们对人力资本意义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其经济价值上,而应该扩展到其社会价值:投资于人即赋权于民,投资于人即蕴富与民,投资于人即泽福于民。  相似文献   

3.
罗业栗 《理论界》2013,(1):134-136
老子哲学蕴涵着生态伦理智慧,有古为今用的借鉴价值。老子开创了道学,他从本体论观点阐述了道无私地创生了万物,在现实中德哺育着万物。他从道德层面倡导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生共存在的哲学思想,并提出"道法自然"、"惟道是从"的原则。当代人具体化为,要维护人与人的利益关系、人与社会的整体利益关系、人与生态环境长远利益关系等多种和谐。人与人、人与所有生态之间都担负着共同生存、共同帮助、共同养育、共同建构的道德责任,倡导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节约资源的消费方式,努力做到保护地球、尊重生命,尊重生态系统、适度需求、节约自然资源。这些都是当今人类要做到的生态伦理规范。根据中国国情,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4.
谢菊兰 《兰州学刊》2002,20(5):62-63,43
人与自然的关系 ,是个古老的话题 ,又是永远的话题。“天人合一”从朴素、直观的角度揭示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既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又要尊重客观规律 ,要自觉地合理地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以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5.
5·12汶川地震已届周年,痛定思痛,是该对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之中,人类的发展应持什么样的教育定位进行必要的反思了.5·12汶川地震具备所有自然灾害的共有特征:其发生是自然的,其恶果是社会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灾害毁灭了社会的物质存在、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真正的救灾和灾后重建从本质上讲是社会的重构.在灾后社会的重构中,我们要思考并实践的就不只是,对于教育而论,校舍的合乎防震抗震标准的重建;将与之相关的投入、设计、建筑、监控等制度化;加强防震抗震救灾等方面知识的教育,而是这些教育的工具层面以及制度层面的东西将围绕什么价值重构.文章以此思考为中轴,从教育的工具层面、制度层面及价值层面进行了全方位反思,认为要解决好人的发展与自然物、与人为事物的关系,必须改变把教育定位于单纯、被动地或适应自然事物,或适应人为事物(政治、经济、科学等)发展需要的观点,而要回归到以人的生命基础发展为本的并与自然事物和人为事物互动的位育之上,从而构建人类与自然,人类群体与群体,人类个体与个体,个体内在自身的诸方面和谐.  相似文献   

6.
试论环境和环境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良美 《学术界》2002,(4):204-214
环境是一个巨大复杂系统 ,它是包括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切自然因素 (要素 )的集合 (总体 )。与古代环境问题相比较 ,现代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综合性、动态平衡性、区域性、社会性和高智能性等基本特征。对现代环境问题的解决 ,要做大量的、艰巨的和长期性工作 ,其核心是要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创建环境文明。这种文明将要冲破一切旧的生态环境问题上的传统观念 ,改变传统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生产方式、消费方式 ,建立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即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人与自然不是主宰与被主宰、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 ,而是平等、协调的关系 ,对于人类来说 ,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 ,并在依靠自身的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 ,保持生态平衡基础上 ,建立起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新型的文明形态。通过理论阐述和分析 ,在认识论意义上给予我们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坚实的经济基础,较为完善的民主政治体制,健全的社会保障体制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等等。而且,在最为核心的层面上,是要实现文化的提升与自觉,实现精神内驱力的有效凝聚。体现在每个个体的思想观念层面上,有必要重新认识和明确以下几种意识。1.他者意识他者是一种身份,可以是他人,也可以是一种精神和传统,亦或人之外的自然。他者意识是对他者的他性和私人性的认可和尊重,以强调个体与整体、自我与他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协调互动为主旨,真正的他者“既不是我们的竞争对手,也不可能被我们…  相似文献   

8.
高淮成  曹昆斌 《学术界》2004,(5):203-214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需要从人的物质利益实现的层面 ,从市场主体平等的层面 ,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层面 ,从尊重市场主体的自主性、维护全体人民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层面去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我国的现状及面临的压力基础上,从哲学层面上肯定了人是自然界的相对主体,在人类社会经济向前发展的同时,要清醒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做到在与自然和谐共处中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企业人员聚集在企业中,依赖各自的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本获得一份报酬,这从他们提供的生产要素特别是人力资本的定价来看,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由此引出的问题是,企业中人的人力资本跟他们与企业结成的契约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他们与企业结成的契约跟他们分享的企业控制权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或者说企业控制权实质上是由哪些人按照什么方式分割的?人力资本总是要依附于活生生的个体之上,且个体的人力资本中总存在一些不能为他人知道的特性,故从事前来看,只能依据某些具有“信号显示”意义的装置来对之加以区分。例如,依据所受教育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富欣 《理论界》2012,(9):39-4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本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运营和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发展的各项绩效指标。而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对人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仍停留在人力成本、人力资源的认识层面上,对人作为一类资本的意义和价值认识不足。本文简要介绍了人力资本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情况,依据现有的人力资本理论的重要观点,结合国有商业银行的实际,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本发展现状与不足,提出了人力资本投资管理的相关建议,以期为国有商业银行解决人员管理上的一些难题提供新的思路,为促进企业价值增长提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从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来看,人力资本在东北经济振兴中应起到重要作用。我们基于三类经济数据,建立了测算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模型。模型结果揭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影响,代表发达经济的上海市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高,代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吉林省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就是说,落后经济与发达经济之间的差距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足。因此要实现经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一方面要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另一方面要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的产出效率,提高普通劳动者的平均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3.
道家由天道自然、人性自由的视角出发,思索天人关系,得出自由源于自然、有为成于无为。由道家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过渡到政治层面,必然导致"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由"无为"的主张可以衍生出相对自由的思想,这种思想体现在经济上就是经济自由。道家的经济自由的经济观对中西方早期经济的发展尤其对我国汉、唐初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其经验是:经济活动要遵循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自然规律;经济自由发展要尊重自然、顺应民意,从而实现经济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4.
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是我国和世界上主要的宗教.这五大宗教的经典和教义中,蕴含着深邃的自然保护思想,这些思想对于完善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自然保护,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通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宗教的自然保护思想和作用进行分析,认为要解决当今社会的环境问题,不能仅仅着眼于政府行为层面,要从更为深广的人类精神生活层面来思考解决问题的路径.提出要发挥宗教的作用,对自然生态要进行"观念"保护,做到自然保护的外在他律和内在自觉的结合,最终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5.
吴炫 《江海学刊》2006,(6):5-12
否定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欲望世界应该以自然的丰富性、无价值高低性体现当代健康自然的涵义,从而告别“轻视欲望”与“沉湎欲望”之对立性循环和老庄、卢梭等的自然观。但欲望世界的底线必须是“全方位尊重世界”,从而与西方民主尊重观的“非全方位性”与中国温情文化的“非尊重性”有所区别。在对待性质不同、世界观不同的价值冲突问题上,应该建立“不同才和”与“价值并立”的社会文化交往观,以完成对中国传统“和而不同”观念的当代改造与补充。  相似文献   

16.
一、生态哲学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概述生态哲学是运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现实事物,理解现实世界的理论。生态伦理是生态哲学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延伸和拓展,试图从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层次上研究和诠释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把道德这一调整人与人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延伸到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整体上、本质上重新审视“人—社会—自然”系统的复杂关系,以全新的生态哲学的思维方式重新调整人类的行为模式和实践活动。使人类既要关注和追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也要尊重自然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即既要重视人…  相似文献   

17.
发展现代农业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难题的理性选择,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从理论层面上看,现代农业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范畴,是一个发展的、创新的过程,是一个实践性与本土化的概念。其基本特征表现为:市场主导、产业融合、功能多元、资源集约、动态持续、生态友好。从现实层面上看,发展现代农业应着力于“五大支撑体系”,即资本支撑、科技支撑、组织支撑、人力资本支撑、制度体系支撑建设。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实践观认为,自在的自然作为客观存在仅仅是实践观的起点和前提,而自为的自然是在与人的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实践中逐渐展现的。自然的存在就是人的实践性的存在,自然的意义在于人的意义,而人的意义在实践中体现,因此自然只有作为人的实践范畴,纳入到人的实践中才具有意义。马克思关于自然的实践观点超越了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机械论述,在一个新的层面上达到了有机统一,为生态哲学提供了一套根本指导方法,离生态主义思想的建立只有一步之遥。  相似文献   

19.
产权的清晰,不仅仅是产权在法律上的清晰,更重要的还是在经济体制上的 清晰。国企的产权在法律上是清晰的,但在整个经济运行过程中并不清晰。因此,清晰国 有企业产权,一是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二是要完善所有者委托代理结构,只有这样,才 能清晰国企的产权。 产权制度的目的,是要充分调动人力资本的积极性,使企业充满活力。因此,产权制 度在设置上要保证人力资本的经济利益,同时还应在人力资本选择及管理体制上形成适合 于人力资本的选择与管理的体制。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和国家富强的重要作用已被广泛认同。对于人力资本,可按照性质、形成方式、专用程度、发挥作用范围等标准进行分类。当前形势下,我国人力资本发展面临一系列问题,而作为改革重点的制造业,其人力资本发展暴露的问题尤为典型和突出。如在人力资本结构方面,异质型、专业型和管理应用型人力资本缺乏;在人力资本质量方面,人力资本质量低下、数量不足以及国际化程度低;在人力资本培养体系方面,人力资本培养认知、高等院校学科建设及企业培训体系等存在误区。对此,可从社会层面、企业层面和个人层面探讨相关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