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历史实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需要从不同的维度进行理解,有助于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维度包括:理论的实践基础,理论的历史相承,理论的内容整体,以及理论的目标指向.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邓小平反复强调:“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邓小平正是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世界历史”视野,把当代中国的矛盾和问题置于世界历史演变发展的时空中加以考察,将中国社会主义的生存和发展作为现时世界历史时代的有机组成部分来把握,在世界历史演变发展的大坐标系上找准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而在当代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战略选择,则尤为鲜明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这种“世界历史”性的规定。因此,也只有从世界历史的高度,才能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必然性、发展的“世界历史”性特点以及它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3.
在指出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立论基础。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进行了逐步探索,并创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了确切的历史方向和现实出发点的同时,就这个探索过程做了粗浅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4.
在指出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立论基础.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进行了逐步探索,并创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了确切的历史方向和现实出发点的同时,就这个探索过程做了粗浅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飞跃──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和世界意义韩敬迄今为止,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实践发生过三次具有历史意义和世界意义的飞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就是第三次飞跃的表现和标志。一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的第一...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把握历史发展的重要尺度和方法论原则,也是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在对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哲学反思中,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理论日益引起人们的兴趣,对这一理论的研究,又不能不涉及到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学术界在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研究过程中,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是有的论者也提出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因此,完整而科学地把握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对于我们澄清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纯民族意义上的社会主义,而是具有特定"世界历史"规定性的社会主义,即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际上是关于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占支配地位的世界历史时代中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问题。本文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为指导,着重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世界历史"范畴所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纲要》分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主要依据,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线索和理论突破,指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意义。深入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必须有效地发挥《纲要》的重要作用,以《纲要》为线索,全面、系统地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9.
略论邓小平对毛泽东生产思想的丰富和发展郭祥才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生产力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因此,认真研究邓小平对毛泽东生产力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对于全面把握...  相似文献   

10.
作者认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个理论对发展科学社会主义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对推进世界社会主义事业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将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是世界历史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是从整体和过程相统一的角度来研究入与社会、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论。早在19世纪,马克思就以其惊人的洞察力注意到了全球化这一历史趋势。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去分析和把握全球化的实质、特征,考察全球化背景下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际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厦的基石,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全面认识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就能科学把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体系。  相似文献   

13.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的历史条件和能动把握之统一——《邓小平文选》学习笔记王兆铮一代伟人邓小平与世长辞,而他为党和人民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个划时代的伟大理论将指导中国人民去创造美好幸福的未来。人们在缅怀邓小平,认...  相似文献   

14.
马万顺 《理论界》2010,(12):13-15
"中国模式"对认识社会主义历史必然性具有启示性作用。包括: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可以直接走出一条深刻把握世情与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走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后发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和谐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反衬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在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仅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而且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整套领导方法、工作方法。新时期他的卓越领导思想和领导方法,是他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坚持和发展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必然要求和结果,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和体现。它和邓小平的思想方法、认识方法一起,构成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6.
杨行健 《兰州学刊》2008,(Z1):13-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理论主题和实践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准确把握和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不能割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既凝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党和人民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的心血和智慧,也饱含着前29年党和人民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和教训。如果说三中全会后诞生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奔腾不息的长河,那么,它最早的源头就在三中全会前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深入研究这段曲折探索的历史轨迹和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深刻、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辟,表示着党对科学社会主义运动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党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与科学把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历史逻辑、中国特色、成功实践问题进行理论梳理,有利于增强对道路的科学认识,坚定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与决心,提高他们进一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与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向新的更高境界。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理论的内在逻辑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唯物辩证法对于邓小平同志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起着重要作用.这一理论是历史理性的体现,反思的历史对象是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破除的思维定势是斯大林的形而上学.“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建构邓小平理论的基础范畴,也是逻辑起点.它不仅揭示了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逻辑,而且这一范畴所内涵的矛盾,包含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一切矛盾的萌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这一逻辑的多向度、全方位的系统展开,体现了对中国前途和命运的科学把握.这一理论的特征是:以创造性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充满自觉的矛盾意识;认识的全面性和整体性.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大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科学的概括和评价,确立了这一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了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最近,党中央又提出了抓住主题,把握体系的明确要求.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