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今本竹书纪年》的真伪问题、鲁国列公在位之年问题在学术界都尚存争议。而将《史记·鲁世家》和《今本纪年》所记载的鲁公在位年进行比较,借助于“夏商周断代工程”《武王伐纣时的天象研究》专题组刚刚得出的武王代纣之年的结论,可以订正鲁国的纪年,也启发人们对《今本纪年》进行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比较《老子》简本与帛书本及今本之间存在的一些重大差异 ,指出 :帛书本的形成是后人对简本改造和整理的结果。这一过程约完成于公元前 3世纪上半叶 ,此一时期可以称之为今本《老子》的“滥觞期”。帛书本所代表的传本 ,初步奠定了今本的面貌 ,因此在《老子》文本的流传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荀子》与《管子》、《晏子春秋》的关系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是先秦时期集大成的儒家大师,《荀子》一书近年来已经被认作是荀子思想的实录。而《管子》、《晏子春秋》等书向来被学者们认为是比较复杂的作品。所以,近代以来将此二书判为“伪书”的情况是层出不穷的。《管子》、《晏子春秋》等书尽管成书比较复杂,但是却包含了诸多先秦时期的思想内容,是值得我们研究先秦思想史注意的重要资料。此外,《苟子》书中所见与此二书的相通相近的情况,也说明了苟子在先秦学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晏子春秋》的成书年代,长期存在争论。弄清这个问题,对思想史及文学史和先秦西汉有关古籍研究都有重要意义。笔者主要根据以往研究没有运用过的材料,特别是根据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本《晏子》与今本《晏子春秋》、竹简《孙膑兵法》、汉墓帛书《经法》等四篇古佚书、《战国纵横家书》的比较,根据《晏子春秋》自身的时代特征以及它与《左传》和《孟子》的关系,来论证其成书年代。  一、《晏子春秋》成书于西汉初年质疑前不久,有两位学者在有关论文中提出,“《晏子春秋》的成书应该是在西汉初年”①。实际上,这种观点梁启超早已提出。此后…  相似文献   

5.
《诗》是周代的一部乐歌集,也是时人的重要学习教材。考诸先秦典籍可知,当时很多诸侯国有《诗》本流传,然因竹简易失,乐官散亡,春秋中期以后各国原本内容相同的《诗》本,出现了差异。那么,今本《诗经》即《毛诗》依据哪国所存之《诗》编纂而成的呢?文章通过相关材料的分析比对,认为它所依据底本应是鲁国所存之《诗》。  相似文献   

6.
《晏子春秋》包含了很多墨家思想的因素,如墨家的“兼爱、交利”、“尚同”、“尚贤”、“非攻”、“节用”、“节葬”等思想,这表明《晏子春秋》既吸取了墨家思想来评价晏子的有关言论,又在转述中进一步从理论上概括发展了墨家的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7.
牛文澜 《兰州学刊》2013,(5):202-204
关于简本《五行》的作者,学界大都认为是子思所做,通过与《中庸》进行比较,发现二者在内外关系中都有两个指向,即:由内而外的指向和由外而内的指向。但《中庸》以由内而外的指向为主,简本《五行》以由外而内的指向为主。在最高境界方面,《中庸》将"圣"作为最高境界,简本《五行》中"德"是最高境界,而"圣"只是五行之一。简本《五行》第一章中五行的次序是仁、义、礼、智、圣,这与《中庸》的五行次序没有太大区别,但是简本《五行》整体思想的次序是圣、智、仁、义、礼,与《中庸》的五行次序有很大不同,故简本《五行》第一章所言的五行,是对子思所作《五行》的引文,而简本《五行》第一章之后的作者另有其人。  相似文献   

8.
韦春喜 《船山学刊》2012,(2):98-102
国家财富观是晏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财富的获取方面,他反对过分聚敛,提出"取下节"思想,主张适度使用人力资源,合理适时开发自然资源,反对通过战争掠夺财富。在用财理念上,反对奢侈,注重节俭;尊重民意,提倡财以利民;注重功效,以国事大小、利益轻重作为对用财目标、重点进行选择的依据。其分配理念从"幅利论"思想出发,反对藏财,提出了"权有无,均贫富"的思想理念和国家财富分配原则,国家财富分配应向下层民众倾斜,特别强调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救助。从本质上讲,其国家财富观是道德伦理型财富观,在一定程度上能超越本阶级与时代局限,在人道主义和民本哲学思想指导下,表现出对弱者生存权利的关注和对强者权利意志的约束,具有一定的科学色彩。  相似文献   

9.
《晏子春秋》主要是通过记述晏婴的言行轶事来表达他的思想,全书所记的188个小故事都基本与他相关,基本是以他为中心选材和组织叙事的。所以,就此而言《,晏子春秋》的体制是近于后世的传记的。而其多以来源于民间的逸闻轶事为资材的做法也对后世传记有很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老子》“同文复出”现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子》简本、帛书本、今本有“同文复出”及与之类似的语言现象。“同文复出”是“晚出”的、后人加入的。《老子》原本中的文句近似现象,仅追求意义的相同,并不苛求“文”同。“同文复出”既非“错简”,也非“误入”,而是“引经作注”──一种很特殊的注语。“同文复出”对于认识《老子》文本在流传过程中的说变,具有非常典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丁进 《学术月刊》2012,(6):126-136
汉初礼学研习分化为礼义和容礼两派。徐生的容礼派与朝廷太常机构形成朝野互动,仕途目标为太常礼官大夫。高堂生完成了《礼经》十七篇的恢复和整理,初步形成了礼经家法传统。后仓撰成《曲台记》,推士礼而致天子,完成了礼经师法的创立。戴圣编《小戴礼记》四十九篇,从《礼古经》、《礼古文记》、《明堂阴阳》等文献中获取思想材料,创小戴礼家法。戴德编八十五篇《大戴礼记》,取材范围远超戴圣,显示了对天道、人性、历史和政治技术的浓厚兴趣,创大戴礼家法。庆普后学在东汉致力于国家礼典建设,将庆氏礼学发扬光大。郑玄对今、古文《礼经》文本进行校勘,择善而从,扬弃了各家法的缺陷,又利用《周官》解《礼经》,取得了空前的礼学成就,终结了两汉礼经学以师法和家法为标志的传统。  相似文献   

12.
新《企业会计制度》体现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和我国加入WTO的要求 ,充分借鉴了国际会计惯例的最新成果。新《企业会计制度》目前暂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执行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新《企业会计制度》将在除金融企业和小规模企业之外的所有企业中逐步实施 ,因此 ,在新旧制度的主要变化及其衔接 ,已成为广大会计工作者的共识。  相似文献   

13.
新旧两版电视剧《红楼梦》诞生于不同的人文环境,并且主创人员的创作观念不同,因而它们的美学风格也迥然不同。在写意与写实方面,旧版存在庸俗批判现实主义之弊端,新版则表现出写意式的倾向。在新潮与流俗较量过程中,旧版为流俗所累,再加上技术手段拙劣,有意或者无意地对原著产生了较多的误读。新版追逐新潮,个性化特征明显,表现出消费时代艺术的特征。在真善美的表现方面,旧版强调"真"与"善"的结合,表现出近乎"伪善"之面目。新版更强调"真"与"美"的结合,既忠实于原著,又能使个性化的唯美主义特征得到完美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梅磵诗话》写于元初,作者题"韦居安",所知《梅磵诗话》有三种版本系统。三卷本系统最为通行,经比对,三卷本各书皆出于同一祖本,而明葛会抄本最近于祖本。明清书目所载之二卷本系统有两种可能:或为书目传抄讹误,变"三"为"二";或并非传抄讹误,而是散失。相较而言,后者可能性更大。一卷本系统乃是撮取四个条目而成,其中三条摘自他书,而误属《梅磵诗话》。  相似文献   

15.
《后汉书·西域传》、《魏略·西戎传》中均有大秦国植桑养蚕的记载 ,同时期西方古典作家也有相关内容的记述 ,两相比照可以将史料中的史实突显出来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尚奇精神、壮游孕"气"、疏荡之文、"气充乎其中而动乎其言"四个方面探寻《史记》"奇气"的表现与成因。  相似文献   

17.
识 ,甲本德篇的圆点就是这种标志的残留。随着经过编辑的《老子》文本在社会上的广泛流传 ,篇章之间的聚合力不断加强 ,而标志符号的作用却不断减弱 ,直到最后完全取消 ,好象这些篇章本来就连在一起似的 ,这是一个合于逻辑的发展过程。帛甲本中标志符号的使用情况说明 ,当时社会上流传的《老子》正处于有标识文本向无标识文本的过渡阶段。帛乙抄录于帛甲之后 ,其间已没有任何标志符号 ,说明《老子》编辑成书的过程已经完成。书中原来存留的标志篇章编次组合的符号 ,也已完成其使命而不再抄录于文本当中。随着社会的发展 ,这种没有任何标志的…  相似文献   

18.
元明戏曲作品中许多关于祭俗的描写都透露着古典戏曲文化的深厚蕴涵,因而观察其戏曲,就可以看到:1.元明戏曲作品所描写的祭俗事象是社会风俗史上实存的东西.戏曲家对之作客观摹写,使之融入艺术叙事,这实际上反映了一种细节真实的创作倾向.2.戏曲家让剧中人活动于风俗事象的氛围之中,其形象特质与生存境况也就自然而然地被历史化、"风尚化"了,形象的"文化品相"或时代色调也就被点染出来了.3.这些祭俗现象作为"传统的因子",在古代文化传承中已是某种较稳定的东西,而这种稳定的东西正是中国戏曲母题学应该关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史记》作为一部实录性历史巨著,记载了一些与《周易》相关的资料,这些记载既可以窥见中国易学发展的概况,又与司马迁的学术思想及情感体验相关,理解这些,对于全面把握《史记》的意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由于没有找到俄藏西夏文инв.No146号文献据以翻译的汉文原本,故此前关于它的定名以及性质问题一直悬而未决.<俄藏黑水域文献>暂把它译为"德行集"并归入西夏文世俗著作加以刊布.本文指出No146号文献实据白云宗祖师清觉<正行集>的某个略注本译成,当归入佛教著作类,并提供了西夏文<正行集>的全文录文和翻译,同时结合白云宗在元代曾得到宗教上层的扶持以及汉文<正行集>只入藏于元代刊刻的<普宁藏>的历史背景,考证出西夏文本<正行集>译自元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