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论新疆史前考古文化的发展阶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前考古学“以文字记载以前时代的考古资料为研究对象,与以文献记载时代为研究对象的历史考古学相对,是考古学的一个重要分支。”①按照这个概念,新疆地区史前时期和历史时期的界限,以划在公元前2世纪比较合适。理由是:(1)这个时期,在新疆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即西汉王朝在击败匈奴之后完成了对西域的统治。在公元前2世纪之前,汉文史书中关于西域地区历史的记载寥寥无几,而在此之后,汉文史书中便出现了较详细的关于西域历史的记载;(2)目前新疆境内所发现的大量的传卢文木简等早期的古文字材料的年代均限于公元前2世纪…  相似文献   

2.
<正> 山东地区有准确可靠文字记载的历史,始自周初大封建,齐、鲁立国。齐、鲁之前的历史虽也见于先秦史籍,但多系根据世代相袭的口头传说整理记录而成,既不系统,又多矛盾,若明若暗。因此,研究山东地区齐鲁以前的历史的任务,不得不主要由考古学来承担。近三十年来这一地区的考古工作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初步确立了史前文化发展的大致序列。对商王朝时期山东地区的情况也有了粗略的了解。本文将简要论述一下山东史前文化的概况及与之相关的问题。一、大汶口——龙山文化系统的确立及其社会发展概况的研究。山东地区史前考古工作,以一九二八年调查发现了历城县龙山镇城子崖古文化遗址为起点,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一九三○年正式发掘了城子崖,一九三六年又发掘了日  相似文献   

3.
·历史学··中国古代史·夏商周之前是否有虞朝一种较普遍的意见认为 ,夏商周之前没有虞朝。夏代以前 ,明确称道的政治事迹 ,只有尧、舜、禹相禅让一事 ,以舜 (有虞氏 )来说 ,在位仅五十年 ,而夏、商、周各传位数百年 ,称帝王名号者都在 10人以上 ,有虞氏作为一个朝代而言 ,是难以成立的。另一种意见认为 ,虞朝是古代史中实际存在很长时期的一个朝代。《韩非子·显学》载 :“虞夏二千余岁”。按此说法 ,有虞氏决非只有一代五十年。根据《国语》、《左传》等史料记载 ,可以列出有虞氏的世系有 :幕、穷蝉、敬康、句芒、牛、瞽瞍、舜、商均…  相似文献   

4.
广西最早的曲艺文字记载可追溯至明朝。明代以前广西就有民间传说、歌圩唱和、巫术活动等流传,这些是孕育少数民族曲艺萌芽的文化土壤。清代是广西少数民族曲艺的形成时期,曲艺大致有在民间祭祀仪式中形成和在跨区域、跨民族文化交流活动中产生两条形成路径。民国时期开始直至20世纪80年代是广西少数民族曲艺的繁荣时期,社会的变化与时代的感召推动了少数民族曲艺艺术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5.
甘肃、宁夏两省坐落于陇山左右,因两省历史沿革、地理环境、社会风俗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研究者一般都把两省放在一块研究,且大都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奴隶社会以前,即史前远古时代,由于缺乏准确的文字记载,年代遥远,人们对先人和先人们创造的文化的了解,只能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史哲》1962,(3)
今年三月间,山东大学历史系邀请北京大学齐思和教授到校作了《中国史学思想的几个阶段》、《欧洲历史学发展过程》的报告。其中《欧洲历史学发展过程》已在本期发表,此处从略。齐思和教授在《中国史学思想的几个阶段》的报告中,认为:中国史学思想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有文字记录到汉朝建立以前,这是中国史学的萌芽时期。其特点是历史记载多是片断的、简单的,而且都是记述当前发生的事件,没有通史的概念。然而,即使这样简单的记  相似文献   

7.
王树民 《河北学刊》2004,24(2):161-163
在中国古代朝代建立以前的时期,战国人称为五帝时期。“五帝”并非以五位帝王为限,更非仅限于一族之内,所以不能称为朝代,但它保持了一定的历史形态,为朝代的建立开通了道路。研究古代历史,不能用后世的观念来说明,更不能以考古发掘的成就代替旧传的文字记载。我们既要破除旧有说法之误,更要认真研究固有资料中的真实部分,以恢复古代历史的真相。  相似文献   

8.
近几千年来的地理环境灾变于希贤在人类历史时期,特别是有文字记载的近几千年来,地理环境有没有变化?有多大变化?是怎样变化的?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学术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之一。以气候在古代和今天是否有变异而言,欧洲先哲亚里士多德相信寒冷而多雨的气...  相似文献   

9.
明治维新以前的日本文学发展史、是一部深受中国文化和文学影响的历史。在100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日本文学中每一种新的艺术样式的产生,几乎都与中国文学的薰染密切相关。秦汉六朝时期,中国文学输入日本,促进了日本民族文学的形成和发展。以后唐代文学之于奈良、平安文学,唐宋文学之于五山文学,明清文学之于江户文学,都有过极其深刻的影响,明清小说对江户文学的影响,最为巨大,持续的时间也最长。   一秦汉时期,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已揭开了序幕,这还只限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而实际上,中日关系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公…  相似文献   

10.
何谓传统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于什么是传统文化的定义,这是研究传统文化遇到的第一位的问题,这里对传统文化的定义作如下的分析。一、关于传统文化的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历代相传的文化成果,称为传统文化。这里的历代是指从有文字开始,至当代以前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而各历史时期形成的文化不是已经湮灭了的。而是能够世代相传的。例如,儒家的  相似文献   

11.
刘锋焘 《文史哲》2006,(5):82-87
李煜后期的词作“感慨遂深”,与前期词作的绮靡香艳绝不类同,在词史上第一次“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但这一开创性的贡献直到苏轼的出现才真正得到了自觉的继承。从李煜突变性的开创,到宋初诸人有意无意地渐变,再到苏轼明确地自觉,“士大夫之词”在各种内因外因的作用下完成了它演进确立的过程。而李煜和苏轼,则是千年词史上两个重要的关节点。  相似文献   

12.
赫连勃勃诛焚佛法一说产生于唐高宗朝。此一说法与赫连勃勃令僧拜己相矛盾。究其原因,是由于对刘义庆《宣验记》相关记载的割裂。赫连夏时期,既有僧人和世俗佛教信徒的存在,也有铸造佛像、修建佛塔的弘法行为,更有因战争而激化的的政教冲突。赫连勃勃诛焚佛法一说不符合历史原貌,它是唐初三教论衡的产物。佛教徒为了回应道教的攻击,借用夷夏之辨的方法,将赫连勃勃、拓跋焘、宇文邕等三人归入北方边鄙难化而又诛焚佛法的民族之列,以之与中原华夏文化构成对照。佛教徒的这种论辩途径因受制于唐王朝的正朔论而中途夭折。赫连诛焚佛法就是这一论证的遗存。  相似文献   

13.
夏代的王位继承在正常情况下是父亡子继的,先商部族首领的产生方式也是父亡子继的,但商汤灭夏后,就为之一改,王位继承制度成为兄终弟及。其原因或在于夏作为第一个家天下王朝的背景和商汤灭夏后面临的不得不如之的形势。面对此景,商天下的开创者可能决定在继统法上实行兄终弟及,并定下广建婚姻的国策以为之辅。  相似文献   

14.
贾海燕 《殷都学刊》2008,29(4):28-32
颛项、帝喾为华夏族的第二、三古帝,他们与楚族先民均有莫大的渊源,然都与来自中原的楚族源说有更大的关联。先秦文献将楚族祖先祝融作为帝高辛的火正,又将它作为帝颛项的火正,这只能说明,三者都是生活在中原或者环中原同一时期的部落,楚先民都曾先后依附于前两者。颛项高阳发祥之地可能就为若水,都于帝丘,所葬之地鲋鰅山,即今河南内黄县梁庄乡的土山。这些都可以从楚国历史文化和楚族的生活习性得到旁证。  相似文献   

15.
赵天宝 《学术探索》2011,(3):95-100
景颇族历史上长期没有产生文字,故考察景颇族的文明发展史的难度很大。从民间口承文化和相关史料着手,追溯景颇族的族源和迁徙,梳理景颇族从远古到清末的历史,对了解景颇族的历史分期及社会形态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厅壁记”是镌刻在古代衙门的墙壁上,记述历代职官沿革、制度得失、官员迁转等,具有警示教育意义的一种文体.唐代御史的厅壁记写作重视“法”的作用,有些甚至上升为国家意志,与粉饰太平的馆阁文学大不相同,是中国法制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唐代御史的厅壁记写作有着独特的文学价值:(1)李华、柳宗元的诸多厅壁记均用散体文写就,简洁真切,议论精警,已开中唐古文运动的先声.(2)唐代御史在厅壁记创作中注入鲜明的主体意识,语言辛辣,发人深思.唐代御史厅壁记的文献学价值表现在:一是订补现存史志文献之阙,促进唐史研究的深入;二是有助于对唐代文学发生背景的了解.唐代御史厅壁记因观览人数较多,其公众宣传、社会传播、舆论导向之作用亦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7.
邱睿 《殷都学刊》2008,29(4):97-101
郁达夫的《采石矶》以乾嘉诗人黄仲则为题材,初次体现郁达夫“借古讽今”的历史小说创作理念,借以影射郁达夫与胡适的一段纠葛。《采石矶》蕴含了郁达夫对名士“狂狷”精神的回溯,并揭示了以“立言不朽”来对抗“在世寂寞”的途径。郁达夫对黄仲则等旧名士的追慕,不仅仅止于其诗文,更是一种名士精神的坚持。  相似文献   

18.
南宋时期是杭州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发展阶段.由于杭州是南宋实际上的首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因此,表现在有关杭州的城市生活史料亦相当丰富.元代杭州的史料远不如南宋丰富,由于这方面反差,以致关于两个时期的相关研究成果也存在一定差距.本文将南宋末期及整个元代视作一个长时段的变革时期,即顺着南宋末期的轨迹,继续探寻元代杭州的发展路径,通过对杭州城市发展的某些方面的阐释,以期初步了解那个时代杭州城市的概貌,理解元代杭州相对繁荣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从文献记载到民间传说,都在暗示着尧与陶寺遗址的联系。可是在考古与历史的对接中,年代上却发生了错位,无法吻合。于是又出现了将陶寺遗址与黄帝、帝喾,以及舜、禹、夏对接的尝试。但根据《尧典》“四仲中星”的天文现象,尧的年代正与陶寺兴盛期相当。由此提出的“打结理论”认为:历史传说的缺失,导致了上古史上用有限的人物填补历史空间的现象,如同断开的绳子,只有打结才能连接起来,而连接起来的绳子一定会变短。五帝其实就是连接断裂历史的五个结,他们使历史变得辉煌,而他们的蝉联,也使历史变短。  相似文献   

20.
夏、商、周之前还有个虞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树民 《河北学刊》2002,22(1):146-147
我国古代历史上统称是夏、商、周三代 ,有些古籍又称为虞、夏、商、周四代。作为虞氏的世系 ,现在可考的有幕等十五个名号 ,而不止是尧舜禅让中的舜一代五十年 ,是古代史上实际存在很长时期的一个朝代 ,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