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第一次看见赵树理,是1945年春天,在太行文教群英会上。他的小说代表作《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当时在抗日根据地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赵树理已成为家喻户晓、大家非常喜爱的作家。  相似文献   

2.
赵树理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品很多,有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传家宝》等,和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这些作品是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农村伟大革命的生动记录,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农村中的复杂面貌和伟大变革。这些作品不仅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而且具有完美的艺术形式,具有独创而又大众化的风格,为建立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新文学作品作出了成功的尝试和重要的贡献。本文试图仅就作品的艺术特色方面作一些初步的探讨。赵树理同志是一位“具有新颖独创的大众风  相似文献   

3.
自从文艺报展开了对赵树理同志的“鍛炼鍛炼”的爭論,我班全体同学非常注意,并于五月廾一日举行了一次討論会。在会上爭辯得非常热烈,归納起来基本上有两种不同的意見: 一部分同学认为这是一篇严重地歪曲了現实,缺乏教育意义的作品。它給人一种灰溜溜的感觉。理由是: 作品中所着力描写的主要落后人物形象是絕无仅有的。五七年秋季是合作社已进入  相似文献   

4.
也许是有意为之,也许是生活的发展使然,赵树理建国前的成名作和建国后的第一篇作品都是描写农村婚姻问题的小说,小说里都有一位饱尝封建婚姻之苦却仍然干涉女儿婚姻自由的母亲,两位母亲又都有绰号,一个叫“三仙姑”,一个叫“小飞蛾”,赵树理的这两篇作品就是曾经给文坛带来很大震动的(小二黑结婚)和(登记)。关于这两篇作品的主题和人物形象的个案分析,以往的评论界有过很多评价,它们是赵树理坚持文艺大众化原则、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笔法反映农民心声的优秀作品;但是将两篇作品中的人物提取出来作一比较分析,并从中窥探赵树理…  相似文献   

5.
赵树理说过,他写小说总是有感而发的。“我在作群众工作的过程中,遭到了非解决不可而又不是轻易解决的问题,往往就变成所要写的主题。”①“如有些很热心的青年同事,不了解农村中的实际情况,为表面上的工作成绩所迷惑,我便写《李有才板话》;农村习惯上误以为出租土地也不纯是剥削,我便写《地板》。”②同样的理由,赵树理写了《福贵》。福贵是一个被旧社会逼的流入下层社会的所谓“下等人”,不但地主阶级歧视他,而且连村里人也都说“他是一个招惹不得的坏家伙。”赵树理写这个小说的目的是:“那时,我们有  相似文献   

6.
比较赵树理和张平 ,从文学观上看 ,他们都是自觉地要做公众的代言人。从作品所反映的题材看 ,赵树理仅限于农村和农民 ;而张平却广泛得多 ,既有农村和农民 (《天网》) ,也有工厂和工人 (《抉择》) ,还有公安干警 (《十面埋伏》)、学生 (《对面的女孩》)等。从揭示社会矛盾方面看 ,张平要比赵树理更深刻和更尖锐一些。从人物刻画上看 ,赵树理的功力显然比张平要厚重 ,他笔下的许多人物性格鲜明 ,活灵活现 ,能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而张平作品中的人物 ,还有简单化、平面化、理念化之痕。从故事设置和叙述方式上看 ,赵树理特别重视故事的吸引力 ,很少用心理描写和理性分析 ,追求的是让读者一口气读下去的效果 ;而张平则恰恰相反 ,经常使用大段的心理描写和理性分析 ,要把自己的爱憎情感鲜明地表达出来 ,这样的叙述方式对于深化主题是很有作用的 ,但同时却冲淡了作品的艺术性。赵树理和张平选择做公众代言人的文学道路 ,虽然走得比较艰难 ,但他们都不后悔 ,也不退却 ,这是非常可贵的。在转型时期的当今中国社会 ,仍然需要赵树理和张平式的作家。  相似文献   

7.
赵树理与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有着很大的差别.鲁迅的农民形象中包含的对国民性改造的绝望,来自于对大环境的静止化理解;而赵树理切实地生活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所以塑造了完全可以建立社会主义式现代主体性的农民形象.从中国小农社会产生阶级及公共意识的可能、赵树理笔下的新式娜拉和阿Q形象分析、社会主义经验和东方小农伦理对赵树理文学的关键影响,可以窥见赵树理文学独特性产生的原因;也是从这些方面出发加以分析,赵氏打破了鲁迅的“国民性”魔咒,例示了新的底层文学的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8.
衡量社会解放的天然尺度是妇女解放问题.这个问题是一直为研究社会改革的人所注意的.鲁迅先生对此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在他的小说、杂文里曾多次接触到这个问题,他深感妇女是社会不幸人们中的一部分,因而用各种形式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客观生活中这一重大主题.赵树理同志同样是一位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他的作品是“问题小说”,“在作群众工作过程中,遇到了非解决不可而又不轻易能解决了的问题,往往就变成所要写的主题.”在伟大的社会变革之中,他看到农民的精神面貌的变化,农村  相似文献   

9.
沙湖春早,正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四十周年前夕,我欣然重读了赵树理的小说集。鲜明的民族风格,浓郁的泥土气息,这是许多人读赵树理作品时的共同印象,我也不例外。研究赵树理及其流派的艺术特色,发展我们当代文学的民族形式,无疑是必要的。但我以为现在更重要的,是要恢复赵树理的创作实践与《讲话》的理论光辉的血肉关系,重新肯定赵树理一贯坚持的文艺的工农兵方向。虽说文艺界早就有人这样做了,但我以为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就一些被搅乱了的重大问题继续作出评析。 首先,我们应该继续辩清一个结论性的问题:赵树理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究竟是反动文艺路线的实践者,还是毛主席文艺思想的实践者?  相似文献   

10.
赵树理是解放区作家 ,但是他不是通常说的通俗作家 ,他的书也不是民间文学。他的作品中具备了五四精神 ,是五四精神结出的硕果。仅从最具五四时代特点的“现代人性改造问题”论题入手 ,分析了五四以来各时代问题小说各自不同的表现重点 ,认为赵树理也是致力于人性健全建设的 ,他表现的是农民的人性变化史 ;表现的是个性主义精神在农民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赵树理写农民意识觉醒比较着重于通过外因激起人物内心的变化 ,从而塑造一大批有血有肉的农村人物。  相似文献   

11.
《老杨同志》节选自赵树理同志的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李有才板话》是作者在一九四三年继《小二黑结婚》后发表的又一部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作品.这部作品以生动的板话形式,真实地反映了抗日根据地的穷苦农民在党的领导下,为实行减租减息,建立民主政权所进行的曲折而复杂的斗争,满腔热情地塑造了党的优秀的农村工作干部和一群在斗争中英勇机智的新农民的形象.  相似文献   

12.
写人离不开事,恰当地运用各种方法写人,使人物形象饱满;写事时,离不开写事的六要素。写景时,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状物时,要抓住所写的物体的特征等来描写。想象性文章,要有合理的想象,也要有创造性。指指点点本次作文内容,题材广泛,为同学们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可以写人、记事,也可以写景、写物、编故事。要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东西来记叙,内容要具体句子要通顺。向你介绍几种类型作文的写作技巧航向标优秀作文显身手301班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班男生小伟的橡皮,可以前我是你们班女生小娟的橡皮。我今天要向你们投诉我现在的主人—…  相似文献   

13.
1《小二黑结婚》是著名作家赵树理的成名之作,它跟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理论家杨献珍有什么关系呢?答曰:关系重大。若不是当年杨献珍满腔热情地扶持,赵树理这篇名作极有可能夭折或流产,正是在杨献珍大力支持下《,小二黑结婚》经一波三折后才得以出版问世。1940年1月,杨献珍任中共中央北方局秘书长并兼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党校党委书记。杨献珍到任后,敏锐地发现根据地内一些自诩为“新派”的文化人,住在农村,身在农民中间,吃着农民供给的小米,心目中却没有农民,认为农民落后,看不起民间的通俗文艺。他们在口头上也在大喊“大众化”,而所写的文章…  相似文献   

14.
文艺界把以赵树理为代表的长期生活在山西并以山西农村为创作题材的一些作家们看作一个文学流派,是五十年代的后期。他们或被称作“山西派”,或因山西省文联出版的《火花》为他们发表作品的主要刊物,而又被叫做“火花派”,郑重的提法是“以赵树理为代表的文学流派”,谐谑的说法则为“山药蛋派”。追根溯源,这个流派滥觞于一九四三年赵树理《小二黑结婚》的发表,是毛泽东同志一九四二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文艺路线在山西抗日根据地贯彻、执行的产儿。  相似文献   

15.
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正在热播17集电视连续剧《赵树理》,只要有空,我一定要看,也很想让年轻朋友,特别是文学青年看看这部电视剧。赵树理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独具特色的作家。他本身的性格特点犹如他笔下的人物,很鲜明。赵树理认为。文坛太高,老百姓爬不上去,我们的作品要让老百姓看得懂、买得起,不能脱离人民群众,不能脱离现实。因此,他创作的《小二黑结婚》等一批作品无一不是“农字头”的,就连新中国成立后作协刊物《说说唱唱》杂志也以通俗易懂著称。  相似文献   

16.
赵树理小说中的人物外号,是他作品人物的一个突出特征,也是最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之一。他的作品人物外号,据不完全统计有几十个之多,特别是主要人物差不多都有。赵树理十分喜欢并擅长运用“外号”这一修辞方式。有次记者采访赵树理时提出,您小说中的人物外号又多又很有趣,它们是怎样创造出来的?他说:外号啊!有人说太多了。不过我想外号这东西很好,它便于人们记忆,譬如水  相似文献   

17.
赵树理是写农村的“铁笔”、“圣手”。他的小说真实地再现了我国农村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发展历程,塑造了一大批活脱脱的农民形象,是透视农村生活的一面镜子。他不仅是当代语言艺术的大师,也是人物描写的名工巧匠。认真研究赵树理小说人物描写的技巧,对于繁荣我们今天的小说创作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8.
从历史和文献来看,1949-1966 年中国农村集体主义革命中的“集体”,其形态与意义都是被逐步想象和建构起来的.《三里湾》依托于“社员”、工分和“户”等层面,揭示了其时三里湾的农民正在开始走向现代性的社会.但是,赵树理和《三里湾》的卓越之处更在于,经由“民间传统”、口头语言以及与农民群众“共事”等问题,“集体”概念的内涵被给予了孤绝而幽深的辩难.赵树理是谨慎的,他执着地坚持“有多少写多少”,这使得“三里湾”同时也留下了复杂的历史遗响.  相似文献   

19.
就一个作家在其生活的时代所引起的轰动而论,50年前的赵树理,是解放区作家群中的铁笔、圣手,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解放区文学家的一面旗帜。从他的创作实践看,赵树理为大众化创作做了长期而坚实的努力,因而也就为中国乡土文学的艺术园地增添了丰富而且新鲜的血液。一 赵树理是中国文学史上致力于塑造翻身农民形象的人。小二黑、小芹是解放区农村新人的形象,他们为了实现婚姻自主,同来自家庭和社会的阻力进行斗争,表现了坚强的个性和崭新的思想风貌,也表明了落后的家庭中成长了进步的新一代。李有才是自觉的农村民主革命的先行者。铁…  相似文献   

20.
二○○六年第九期《山西老年》刊登了《赵树理:由“文摊”小试到文坛大家(上)》一文。文章开场有一句话:“我只想上‘文摊’写些小本子夹在卖小唱本的摊子里去赶庙会,二三个铜板可以买一本,这样一步一步地去夺取那些封建小唱本的阵地。”这就是从太行山走出来的著名作家赵树理的初衷。可亲、可爱、可学,朴实无华。由于他和农民亲如一家,打成一片,深入调查,终于写出了《小二黑结婚》这样永久不衰的成名之作。当时,彭德怀看后批示:“像这种从群众调查研究中写出来的通俗故事还不多见。”赵树理的“文摊”小试精神,使我真正认识到文艺宣传必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